台南市本土登革熱首例及家庭群聚出現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2月1日確認台南市103年第1例的本土登革熱病例,為27歲男性,居住於台南市北區大豐里,1月27日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關節肌肉疼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到診所求治,症狀未緩解,28日轉至郭綜合醫院就醫,經通報確認感染登革熱第二型病毒,病毒株與台南市2013年確診病例基因型態相同,顯示有跨冬流行趨勢。
台南市衛生局近期針對該地進行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工作,避免社區疫情擴散。該名個案近期無外地或出國旅遊史,活動範圍多在台南市武聖路附近,曾在96年台南市登革熱大流行累積病例達1,804例時,感染第一型登革熱病毒,此次為第2次且感染不同型別之病毒,未出現登革出血熱症狀,日前已康復出院。
台南市衛生局並於疫情調查中發現案父在1月22日亦陸續出現發燒、肌肉酸痛、紅疹等症狀,至診所就醫症狀改善,未被通報登革熱,案母無症狀,二人經二度採血,雙雙確診為登革熱。衛生局即刻針對個案週邊啟動家戶強制孳生源巡查及清除工作,發現民眾易因疏忽在自家中養蚊子,共在14個家戶中查獲19個陽性容器,其中尤以拖把桶、冷卻水塔為最多見,並在戶內掃獲埃及斑蚊。個案一家三口確診,鄰近又發現病媒蚊蹤跡,顯見近日天氣冷,蚊子會容易進屋躲藏,而且有無症狀帶病毒的隱形病人在社區流竄。
一般感染登革熱的病人,不見得有明顯發燒、頭痛、骨頭肌肉劇烈疼痛等症狀,多數經過適當的治療,預後良好,但有慢性、免疫系統疾病或曾感染過的病患就應提高警覺,以避免出現致命性高的登革出血熱。台南市從96年至今通報確診的本土登革熱病患超過3,000人以上,數據尚不包括境外移入確診及症狀不明顯未被通報的人,歷年亦曾流行1至4型的病毒,代表暴露在出血性登革熱風險的人不在少數。
時節雖仍在冬天,但氣候溫度變化大,偶有降雨,登革熱病媒蚊更易孳生,台南市衛生局呼籲民眾提高警覺,落實清除家戶內外積水容器及做好防蚊措施,並進行社區容器減量等防治工作,期盼能快速控制疫情。此外,如有發燒、頭痛、後眼窩痛、關節肌肉疼痛、出疹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等相關資訊;另籲請醫師於病患就醫時,提高警覺,若發現登革熱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避免疫情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