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03 21:03:10coolanews

文化尖兵許耿修與南大學子談鄭成功二、三事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身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三、四百年來的台灣社會,各種族群薈萃,台灣人的行列愈走愈壯闊,台灣的文化內涵,也呈現多元多樣、相互輝映的蓬勃朝氣,為了讓學生對台灣歷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國立台南大學特於昨天上午邀請行政院文建會第三處處長許耿修,蒞校與學生分享「正確認知台灣歷史~你所不知道鄭成功二、三事」的議題。

許耿修處長在開場時即以六個歷史問題與台下同學作交流互動。除談及鄭成功國籍之外,也提及了其姓名的變化:從出生時的「田川福松」,在7歲時改名為「鄭森」,而後在19歲時再度改名「鄭大木」,並於21歲被賜予國姓「朱」,並改名為「朱成功」,而「鄭成功」則是清朝招討鄭成功的稱呼。但不論是「朱成功」、「鄭成功」、「國姓爺」、「延平郡王」等稱呼,都是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的主觀認定,「鄭成功」一名已被一般民眾接受及使用。對於其封為「延平王」而非「延平郡王」,許耿修處長也在此加以澄清,以及官階所對應的官服顏色、建祠過程也說明的十分生動且詳細。

在針對問題解答後,許耿修處長談到「本土化」的議題。首先說明本土化的定義:「與土地、地域性的時空發展有所關係;也就是地域上獨有的特色,如文化、歷史、風土民情、自然環境、習俗信仰等,在其土地上具有民族性的認同感」。許耿修處長表示,台灣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影響,因此在本土化過程中,並沒有特定發展期間,不同時代背景之下有著不同層面之意涵,本土化直到今日仍然在不斷推展變化當中,影響層面遍及台灣的文化發展、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等多方面的變遷。許耿修處長指出,台灣應展現自信,抱著信心迎向未來的挑戰。 

 許耿修,成功大學歷史系、世界新聞專科學校畢業,其後取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曾任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處長、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台南市立藝術中心主任、台南市立文化中心主任、國家文官培訓所聘任講座、國立台南大學兼任講師、長榮大學媒體設計兼任講師、崑山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兼任助理教授;現任行政院文建會第三處處長。以文化為基底,成功發展台南觀光,許耿修處長功不可沒。擁有歷史與傳播背景的他,抓住城市的核心價值,再以創意來行銷,例如:一年規劃四節,「鄭成功文化節」、「府城七夕十六歲藝術節」、「孔廟文化節」與「府城行春」等,都是他從文化的觀點加以發想出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