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溫開水早餐吃溫食中醫脾胃養生有幫助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炎炎夏日,氣溫居高不下,許多民眾熱得「胃口」不佳,腸胃也常鬧不適,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陳彥行指出,起床喝杯溫開水,早餐要吃溫食,透過中醫調養「脾胃」養生有助益。
陳彥行醫師指出,「醫師,我胃口不好,不會餓,也不想吃,能不能幫我開脾?」、「我滿口嘴破,好了又復發,是不是火氣太大?喝很多冰水還是很不舒服!」、「我經常便秘,一點便易感都沒有,也沒吃什麼東西,肚子總覺得大大滿滿的,渾身不舒暢。」,在門診中經常會遇到病患提出這類令他困擾的腸胃問題,而調理「脾胃」一向是中醫所擅長的。
陳彥行醫師說明指出,在中醫講的「脾胃」是指整個消化系統、以及消化系統所屬經絡、肌肉、四肢、口唇等,而不是單指解剖學上的脾臟和胃等器官,這是平常民眾很容易和現代醫學混淆的名詞,在必要說清楚講明白,讓民眾不要誤解。
陳彥行醫師說,根據中醫理論,「脾為陰,胃為陽」,「脾主升,胃主降」,「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兩者居於人體的中焦,是全身氣機升降的樞紐,兩者必須相互配合,才能正常蠕動,腐熟水穀,化生為精微物質,這樣吃進去的食物才可以得到完全的消化和吸收,並運送到五臟六腑,使身體各處獲得能量和營養,所以說「脾胃為後天之本」。
陳彥行醫師指出,中醫認為一天當中的「早晨」就相當於是一年中的春天,充滿生生之氣。但現代人生活步調快,講究效率,早餐常吃未經加溫的生冷飲食,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喝冰牛奶、冰咖啡、蔬果汁、冷的三明治、或是不吃早餐,這種飲食習慣對人體氣血的運行不利,對脾胃陽氣是很大的傷害,很容易導致脾陽受損,濕邪內生,引起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胃痛、腹脹、腹瀉,婦女則更有白帶過多、痛經等現象。治療上可採溫陽健脾的方式,避免過食生冷,使症狀緩解。
「脾開竅於口」,所以脾經有問題常會在口唇上表現出來,像是食慾減退、口淡無味、口瘡嘴破等,都是脾胃的運化出現問題的外在表現。可根據本身的寒熱虛實,分別予以溫陽、清熱、補虛或瀉實而得到改善。情緒也會影響五臟,中醫講「脾主思」,「思則氣結」。原本思慮是人類的正常思維活動狀態,但若過度思慮,所思不遂,或者生活緊張,工作壓力大時,就會影響到脾胃的運化。
當消化機能出現障礙,造成氣機不暢而氣滯氣結時,就會有吃不下飯、全身無力、腹部脹悶、甚至大便不順暢,毫無便易感等症狀。一般而言,從肝脾下手,以疏肝理氣為主,佐以潤腸,都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陳彥行醫師表示,「顧胃腸」在養生上有什麼好處呢?因為中醫認為脾屬土,能化生萬物,是人體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有生命活動所需的營養物質、水穀精微都先要靠脾胃運化吸收,再輸佈到五臟六腑供全身使用。
因此先天上不足的部分,可藉由後天的調養來補足,例如大家所熟悉的冬令進補、轉骨藥方等多是補腎補先天不足的藥材,吸收要好的先決條件就是先擁有運化強健的脾胃,否則就白白浪費了這些好藥材而達不到期望。
陳彥行醫師說,從上述原由可知胃腸不好,會有很多脾胃症狀產生;要補養身體,就必須先顧好胃腸,把腸胃調理好。所以「顧胃腸」不是光吃一些當歸、黃耆、枸杞這麼簡單而已,應先尋求合格中醫師,根據不同個人、不同體質,擬出最適切的藥方服用才是上策。保健方面,平常要放鬆心情,作息規律,飲食定時定量,細嚼慢嚥,避免食用寒涼、辛辣、刺激性、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高纖維蔬菜等。
陳彥行醫師特別介紹簡單的脾胃養生方法供民眾參考:一、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先喝一杯「溫開水」,因一天有十二個時辰,每一時辰都有它固定的經絡及臟腑正處於經氣旺盛的時候,早上五時至七時正是大腸經經氣旺盛的時候,此時養成排便習慣最佳,喝一杯溫開水有助於排便。二、早餐一定要吃溫食:胃經是多氣多血的經脈,溫食有助於使脾胃的陽氣旺盛,特別是早晨對人體而言是充滿生生之氣的時段,吃溫熱食物會讓人一整天都充滿朝氣。盡量避免寒涼飲食,以免殘害胃氣。三、食用山藥:中醫常用山藥來補虛,自古即用以健脾胃,益腎氣,不僅可當藥用,也可用於食療,能促進消化吸收,保護胃壁,增進食慾,是相當平和的食療聖品。四、按壓合谷穴、足三里穴:合谷穴位於虎口,也就是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間,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是大腸經的合穴,能健脾胃。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距脛骨外緣約一橫指的位置,是胃經的土穴,能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三十歲過後,經常用艾條灸此穴,可增強免疫力,促進胃腸吸收,為強壯要穴。兩穴配合按摩,對調理腸胃,消除腹脹很有幫助。
上一篇:血濁?是吃得太油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