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洗腎患者來自糖尿病腎病變!
【記者林東良/南市報導】隨著經濟的進步及生活型態的改變,「糖尿病」已成為國民健康的重要課題,而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上升外,發生的年齡也向下延伸,其所演發出來的併發症,更成為社會經濟的重大負擔!台南市立醫院腎臟內科徐碩鴻醫師指出,四成洗腎患者來自糖尿病腎病變,糖尿病患者應謹記「七步驟」保護身心健康。
腎臟內科徐碩鴻醫師指出,正常的情況下,人體能將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變成葡萄糖,並為細胞所利用,這個過程需要胰臟分泌的「胰島素」幫忙,如果人體無法製造足量的胰島素,或組織無法利用這些胰島素時,將導致血糖上升、產生「糖尿病」。
「糖尿病」除了血糖異常的相關症狀之外,長期可能會合併眼睛、神經、血管、心臟、高血壓、及腎臟病變。在腎臟病變初期,血中少量蛋白質會漏出至小便,所以可利用這一現象,儘早得知早期的糖尿病腎病變,否則當病變繼續進行時,便會造成血中尿素氮,肌酸酐的上升,這時腎功能開始變壞,更嚴重時就變成俗稱的「尿毒症」。
徐碩鴻醫師說,第一型糖尿病約四十至五十%會併發腎病變,第二型糖尿病腎病變,已是目前末期腎病變的主因,佔接受透析病人的四成。一般而言,糖尿病開始至末期腎病變平均約需二十三年,但是如果病人的高血壓未加以適當控制,整個過程可縮短為五至十年,同時因為許多的伴隨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心血管疾病等,糖尿病腎病變引起末期腎病變的病人,其預後比非糖尿病腎病變的末期腎病變病人差。
徐碩鴻醫師指出,糖尿病腎病變的預防及處置方面包括:一、控制血糖:嚴格控制血糖可以減少發生微白蛋白尿及糖尿病腎病變的危險,目標為糖化血色素小於七;二、控制血壓:控制目標一般為一三0/八十mmHg,有蛋白尿(大於
徐碩鴻醫師說,民眾如果有糖尿病,請注意以「血醣、血壓、血脂、飲食蛋白、腎毒性藥物、全面監控、預防減緩腎臟病」等七步驟主動關心糖尿病病況,定期測量糖化血色素(一般可反映一至三個月內的平均血糖值),遵從醫師對胰島素、藥物、飲食、運動及定期測血糖的建議,定期測量血壓,儘量保持血壓在正常值以下,與醫師討論是否適用血管張力素轉換酵素抑制劑,並定期檢查小便是否有尿蛋白現象,如果尿蛋白,應抽血檢查如肌酸酐,了解身體狀況,保護身心健康。
上一篇:柑橘類可預防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