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13 13:50:54張盛舒

阿扁,眾「盼」親「離」?

前些日子趙建銘從牢裡出來,有人問我,陳幸妤和趙建銘會不會離婚?我的回答是:不會。這兩天阿扁說,吳淑珍想離婚,免得拖累他。又有人問我,他們會不會離?我還是回答:不會。

對阿扁而言,總統做到這等地步,眾「盼」親「離」,綠營的人希望阿扁最好儘快與其家人切割,而藍營則幸災樂禍,最好一妻二秘三師四女婿五親家通通和阿扁緊緊綁在一起,這雖是人性的必然,還真是情何以堪!

離婚就能切割阿扁與女婿嗎?退黨就能切割阿扁與民進黨嗎?別傻了!阿扁現在的情境,與362年前的大明天子崇禎相比,當年李自成兵臨城下,眾叛親離,只剩太監在旁。他以刀砍殺女兒長平公主,淒然說道:”誰叫汝生在帝王家!”,兩人的心情,有何差別?

崇禎的自殺導致了他在歷史的評價不算太差,”君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而阿扁卻不得不繼續負隅頑抗,只因他自己也很清楚,此時下台,不只遭受萬世罵名而已,秋後算帳,必不可免,難道他能不怕?這時,他再如何揮淚對宮娥也沒有用,為了自己及家人,不管勝敗,他也只能做最後一搏。說到底,並不是阿珍和幸妤害了阿扁,而是阿扁害了阿珍和幸妤。

我在〔到底誰剋誰?〕一文中曾經感嘆:

你生在誰家,父母兄弟是誰?命盤能不能相合?是沒得選的!因此,對家人既然躲不掉,合參就更為重要。找出癥結,找出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研究命運就會發現,人生之中,帶給你最大痛苦的,永遠來自於親人!不管他是出於善意或是惡意。很多時候,善意比惡意更為可怕,因為,當他認為是善意,就更加毫無忌憚。而只有親人的組合,才會把善意當作理由。
但我上文把阿扁比擬做崇禎其實不對,在政治地位上,阿扁事實上更像當年的闖王李自成,而國民黨則在一百年內,已經當了兩次的崇禎皇帝。這個歷史案例,對於國民黨的教訓,比民進黨還要大。

孟子說:”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政治家卻給了這句話以不同的解讀。

千百年來的政治鬥爭中,毫無例外,相鬥的兩方,常常會有一方故意誇大遠方敵人的威脅,而另一方則故意淡化敵人的存在,敵國外患往往成為政治鬥爭的手段。勢弱者通常誇大,目的是凝聚士氣,勢強者則通常淡化,目的則是要瓦解心防。誇大的一方責罵對方是漢奸、投降主義者的大帽子紛紛出籠;淡化的一方則反譏對手是好戰份子、本土派,也是必然的反應。

民國22年,蔣介石厲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與日軍議和,簽訂塘沽協定,全力圍剿共產黨。共產黨則鼓吹一致抗日,槍口對外,雙方繞著這個主題展開政治鬥爭。

國民黨借用明末歷史,把國民黨比做大明朝廷,把共產黨比做李自成(李是陜西米脂人,即當時毛澤東所在地延安),把日軍比做當時在關外的清軍。說如果不是流寇造反,牽制了明朝的力量,清軍不可能入關,讓中國人當了260年的亡國奴(注意,國民黨當年推翻滿清口號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因此,滿人也是被妖魔化的對象,是外族)。所以,歷史不能重演,要先集中火力,安內才能攘外。
民國33年甲申年(1944年)3月19日,是崇禎自殺死難的三百年,也是對日抗戰即將結束的前一年,重慶的新華日報刊出郭沬若的一篇長文”甲申三百年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文中同情李自成,認為他是三級貧戶起義,對抗明朝暴政,把明亡的責任放到了崇禎身上。這篇文章在重慶引發出軒然大波,國共二黨的筆戰你來我往,互指對方是投降主義,是保皇黨,熱況決對不輸給現在台灣。

有趣的是當時在上海的親日汪精衛政府,也寫了有關甲申三百年的文章,但文中只談崇禎與李自成,絕口不提清軍。這正是歷史循環的窘境,每個當權者各自拿對自己有利的歷史狀況來發揮,而故意忽略對自己不利的部份。

郭沬若在文中慨嘆李自成軍剛開始時勵精圖治,軍紀嚴明,可是大軍一旦進入北京,崇禎自殺後,大軍失去了奮鬥目標,在短短一個月內迅速腐化。他說:

大順軍在過短的時間裡獲得了過大的成功,自上至下似乎都沉淪進入過大的陶醉。進了北京,李自成便進了皇宮(作者註:三級貧戶之子急著去享受當皇帝的滋味)。丞相牛金星忙著籌備登基大典,招攬門生,開科選舉(作者註:院長忙於結黨營私,擴大自己人脈)。大將劉宗敏則忙著追討降官,搜刮贓款,嚴刑拷打(作者註:部長忙著清算前朝,追討黨產,但大部份卻進了自己口袋)。紛紛然,昏昏然,大家都以為天下從此太平了一樣。

所謂勝而驕,驕而敗,驕傲輕敵已經很可怕了,但更可怕的是闖軍上下普遍懷有富貴還鄉之心,沒有長治久安的打算,因此,搜刮聚斂,將士個個身懷鉅款,試問誰還有心打仗?而這種心態,來自長久以來流寇對勝利的不安全感,每攻下一城,必搶劫一空,呼嘯而去,因此能貪則貪。陳哲男的敢拿錢而不辦事,不就具備了這種流寇心態嗎?民進黨一夕暴發之後,忘了自己是誰,驕奢淫逸,自不可免。有仗可打時,還能有志一同,但當無仗可打時呢,只好自己打自己。這正是共患難易,共富貴難的道理。一位綠營人士說的好:”錢又不是我在拿,為何罪過卻要我來擔?”。

闖軍進北京後,牛金星殺大將李岩,只因李岩不和他們一起貪,因此狀告李自成,說李岩非久居人下者必反。沈富雄不就是另一個李岩嗎?(請參考我另一篇文章〔沈富雄的困境〕)而現在的綠軍四大天王,明爭暗鬥,和當年太平軍進南京後,東南西北四大天王捉對廝殺,不死於敵手,而死於自己人之手,最後導致翼王石達開心灰意冷,帶隊出走,另立為王,歷史是否也會重演?
正如我在〔北京城胡同裡的墓園 〕說:

四百年過去了,從明到清到民國,再到人民共和國,“閣中帝子今何在,物換星移幾度秋?”,對崇禎、皇太極、袁崇煥的評價已經蓋棺定論,但是對命運的思維卻是永遠的懸念,何謂成功?何謂失敗?何謂吉?何謂凶?何謂禍?何謂福?不要說當時身處其境的人不懂,百年之後的人們又何嘗懂?千年之後,同樣的命運循環仍會上演,戲碼相同,只是串場的人物像走馬燈般替換。

甲申三百年祭這篇文章對當時的影響很大,毛澤東不止翻印給全黨學習,叫大家引以為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而已。他在五年後的1949打敗國民黨進北京時,還說共產黨是進京趕考,要讓人民打分數。而他將辦公室設在中南海,終生不進紫禁城皇宮,更是昭告天下,他絕不學李自成。

國民黨60年來兩度當了崇禎,以優勢兵力而屢屢敗北,又能得到什麼啟示呢?這不是一句老話:”被敵軍分化”就能簡單解釋的。如果不能面對問題,則2008年藍綠不論誰上台,台灣的痛苦不會解決,政爭仍會持續,那才真正是人民的痛苦啊。

2004年選後,我在〔台灣的未來,是好是壞?〕一文裡說過:

即使立場再超然的算命師也有他的主觀意識,而且受他的命盤個性極大的影響。例如我是合作型的太陰,和另一個算命師是七殺坐命,由於兩人的觀察角度截然不同,對命運的預測就會完全相反。而聽的人,命盤是太陰或命盤是七殺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行為反應,所以,對未來的預測必須要針對每個個人才有意義。否則,即使我完全中立提出對未來的預測,我所觀察的結果也必然被貼上標籤解讀,這是意識形態高漲的台灣必然的現象,每個人都被迫要選邊站。

兩年來,從我幾篇分析台灣現況的文章裡,藍綠讀者的互相對罵叫囂,正可以反應台灣的現況,我不想在此分析誰對誰錯,事實上,政治本就沒有對錯,只有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但是大家往往忽略,成王敗寇的定律裡有個重要的但書,成王的時間要能經歷三代百年,否則仍是敗寇。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