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5-06 18:23:37歐頭

【焦點藝術家】特立獨行的鋼琴家米開蘭傑里

一代鋼琴大師米開蘭傑里(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1920-1995,是20世紀最著名也是最特立獨行的鋼琴家,1920年1月5日出生於義大利布雷西亞(Brescia)附近隆巴底亞地區(Lombardia)的小鎮奧斯諾(Orzinuovi),父親是一位律師,也喜歡彈鋼琴,3歲就啟發了他的音樂天賦,4歲開始學琴。

1930年進入米蘭音樂學院師從安佛西(Giuseppe Anfossi)學習鋼琴,於1933年畢業。雖然米開蘭傑里曾於1933-1939年學醫,但他仍不忘在琴藝上鑽研更深的技巧,1939年1月8日參加日內瓦國際鋼琴大賽獲得第一名,被擔任評審的鋼琴名家柯爾托(Alfred Cortot)譽為「李斯特再世」。

米開蘭傑里自1940年於巴賽隆納展開國際演奏事業,不過卻因二次大戰從軍擔任義大利飛行員而暫告中斷,一度成爲德軍的俘虜。1945年大戰結束後,重新展開獨奏事業,在世界各地都引起轟動。

然而1952年,他因患病不得不中斷巡迴演出,1964年到俄國演出,同年到1969在布雷沙創辦鋼琴學校並擔任總監,專收世界各國最有才能的學生,1965年首次到日本演出,大受歡迎,1968年,他移居瑞士。

米開蘭傑里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他繼承了義大利前輩鋼琴家布梭尼的優異技巧,以完美的圓滑音階、響亮有力的和絃、以及精致的觸鍵與音調來呈現更平衡的結構。他追求的是「管風琴和小提琴相結合」的那種音色,他又是公認的「音樂哲學家」,每一首曲子的演繹都有獨到的曲速安排與分句設計。

他的彈奏有著充分的戲劇性與畫面感,鋼琴語法細膩脫俗,敘述的語調澎湃,卻不以凌厲的攻勢來刺激聽眾。樂句張力綿延,結構卻非常縝密而細緻,有著晶瑩卻不過份雕琢的美感。

左、右手觸鍵間的協調性相當巧妙,低音部份穩健得像與協奏的樂團融為一體般,而右手的彈奏則以適切的留白鋪陳,不論樂句行進得有多快,他總能預備出這樣時間差,使得速度不致破壞呼吸的節奏,有一種豐富又微妙的情感,卻是無時無刻都感覺得到。

米開蘭傑里是一個極端的完美主義者,同時也是一個極端的音樂潔癖大師,舉例來說,他時常會因音樂廳的音效不好、專用的史坦威鋼琴不能適應氣候,或是身體不太好,而臨時取消演出,頻率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一位。

但因為他的才華洋溢,他越是取消音樂會,越是有很多人要想盡辦法去聽他的現場演奏會。這個對愛樂者如同謎樣的鋼琴家,厭惡揭露自己隱私,因而坊間總是流傳著關於他的許多謠言與神話,但無可否認米開蘭傑里確是20世紀偉大鋼琴家之一。

他同時也是一位極為成功的教育家,阿格麗希及波里尼都是他的得意門生,1992年7月他到日本東京表演,1993年5月7日他在德國漢堡音樂廳舉行了最後一場音樂會,隨即消失,1995年6月12日因為慢性疾病在瑞士盧加諾(Lugano)逝世,享年75歲,至今在瑞士地區每年在他的忌日仍有固定的音樂會演出以追思一代大師的風采。(本文由金革唱片提供)


圖說:日本攝影師Koichi Miura所拍的米開蘭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