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搖滾教材─【信樂團】
作者:布魯斯
每次一有搖滾演唱會,當晚臉書上就會出現令未能到場者看了十分不悅的洗版潮。
時段大致可以分為:
1. 開場前的瘋狂打卡
2. 演唱者出場時的照片
3. 演唱會結束後意猶未盡的感慨文
通常熱潮莫約會延續至翌日中午左右,樂迷們才會逐漸回神,中餐吃飽好像是個分界點,似乎是吃飽了才有面對現實的力氣,於是大家陸續自動導航,跟現實報到。
在搖滾裡做夢卻生活於不堪現實的我們都知道,如不迅速將前晚的激情深埋在心裡,如果繼續沉溺回顧,那還真的會讓人很難認份地去面對柴米油鹽繼續折腰。於是,大夥都練就了一種迅速「元神歸位」的神功,藉由繼續抱怨現實的人生,提醒我們該回到崗位上了。
這是條不健康但卻十分有效的復原捷徑,但某種程度上來說,跟搖滾樂的本質還真有那麼點像。愈不健康,愈是有效。
最近去參加了一場「很健康又正向」的演唱會。神妙的是,已經結束了將近一週,臉書上還是能看到大量的相關圖文。一股正向又充滿感激及友誼的能量,從當晚一直延燒到此刻。那是一種動容,更是一種鼓舞,迄今,當我回想起整件事情,還是會全身起那雞母皮。
闊別台灣六年,【信樂團】,歷經原主唱單飛,其他團員因台灣音樂環境現實,轉赴中國繼續燃燒搖滾魂。漫長六年過去,他們回來了,帶著新主唱。
雖然多年前當紅時,故事曾經被翻拍成偶像劇,但我一直覺得【信樂團】的故事,尤其是前幾年這段,很像馬克華柏格主演的電影《Rock Star》。絕大多數描寫樂團的電影,幾乎都少不了樂手們因為音樂理念不同、因為面對利益誘惑能力的不同,或是因為面對家人、馬子的方法不同而有人吵著要離開的橋段。信樂團在當紅之際,原主唱單飛了,當時多數人,甚至連唱片公司都不看好甚至唱衰,即使有為數眾多的「鐵粉」,四個大男生還是黯然地遠走他鄉,繼續那條不知道是不是該繼續走下去的坎坷搖滾路。
吉他手Chris是我的好朋友,六年來,我們維持著「藕斷絲連」的聯絡。六年間只碰過兩次面,以及網路上零星的哈啦,多半我們還是聊李小龍或是中國功夫有關的事情,我們從沒聊過什麼「你最近生意好不好啊?」、「你們樂團最近混得怎麼樣啊?」的「正經事」。即便如此,朋友之間的關心是沒有斷過的。這次的復出,Chris曾經跟我說,因為不確定是不是還能像以前那樣受歡迎,所以沒有選擇太大的場地;因為不知道會有多少人來,所以用免費入場的方式,回饋歌迷。聽到這裡,魯斯感到極度的不捨與辛酸。當時心想:除了當天的到場支持,我也不知道還能為他們做些什麼?說真的,競爭激烈的市場,喜新厭舊的歌迷,我也沒把握。無法、也不想用「安啦!一定可以的!」那種不負責任的話來安慰我這位真心的朋友。我想只能為他們祈禱了。
當晚擠爆西門紅樓的觀眾,證明了我們多慮了。當晚台上的汗水與台下的淚水,交織出了一篇最美麗的搖滾樂章。長年陪伴的朋友,忠實的粉絲,以及在台上台下都如此賣力的你們,帶給我們與你們自己一個永遠難忘的夜晚。
雖然隔天在臉書上,看到Tomi跟Chris紛紛出面自首,由於太過激動,因此在台上發生一些彈奏上的失誤,但我想說是:那些因為激動而造成的小失誤,雖然造成了演出的小瑕疵,但卻更真實的造就了這場演出的大完美。因為我們都明白,這些激動,其來何自?那些激動,是多少的忍辱負重與能量累積,那些激動得來多麼不易。
套句啤酒廣告詞:「沒有低潮,哪來高潮?」不敢奢望你們從此沒有低落,永遠高潮下去,一直高潮會馬上風,會出人命,但,願你們在這條難行的道路上,繼續堅定的走下去。
你們帶給我們的,不只是一個超棒的新主唱,不只是一場精采的演出,一次華麗的復出,你們告訴了很多在玩團的年輕人,什麼叫做搖滾樂團,你們跟歌迷們證實了大家沒有白白追隨,除了像妖精般每個都還那麼帥,你們讓我看到了Rock ‘N’ Roll。
﹝轉載自:欣音樂「布魯斯專欄」http://solomo.xinmedia.com/music/5660-ShinBand 」
上一篇:信樂團「搖滾萬歲」台北歌友會
下一篇:信樂團2013~2014發表單曲
@@@>>>
風雲海 也很喜愛<信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