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一線遊〈七〉
區號:025
郵編:210000
位置:位於江蘇省西南部的長江下游,北連江淮平原,東南臨長江三角洲,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
面積:全市面積6597.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00.85平方公里。
人口:全市總人口近670萬。
區劃:南京是江蘇省的省會,轄區跨長江南北兩岸,包括11區2縣,11區即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下關區、浦口區、六合區、棲霞區、雨花台區、江寧區;2縣即溧水縣、高淳縣。
南京簡介
遠古人類的足跡,隨著時代推移而遍及今日的南京。東郊湯山齣土了距今約30萬~50萬年的“南京猿人”完整的頭骨化石;溧水縣神仙洞發現了距今l萬年以前的“溧水人”遺址。南京距今6000多年前,南京鼓樓崗西北側的北陰陽營和玄武湖畔、長江岸邊開始齣現新石器時代的原始村落,聚居著南京的初民。3000多年前,沿江河地帶,已經相當密集地分佈著青銅時代的居民聚落,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鎮一帶較為集中,稱為“湖熟文化” 。
南京歷史
西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在今中華門西南側建城,開創了南京的城垣史。西元前333年,楚威王大敗越國,於石頭山築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稱亦因此而得名。秦漢時期,南京地區隨經濟發展而建縣漸多。漢末三國鼎立之初,西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9月即遷都於此,稱作建業,為南京建都之始。西元317年,晉瑯琊王司馬睿建立東晉政權,以建康(今南京)為國都,這是南京城市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時期。此後,南朝宋、齊、梁、陳相繼定都建康,史稱“六代豪華”,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稱。西元937年,南京成為南唐的首都,稱為江寧府,這是南京城市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期。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建立明朝,以“應天”為“南京”,第一次成為一統天下的全國首都。由此,南京城市發展進入又一高峰期,南京都城為當時世界第一大城。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於此,改名天京。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27年,國民政府定南京為首都。
“金陵自古帝王州”,從中古到近現代,繼孫吳之後,東晉、宋、齊、梁、陳、南唐、明朝、太平天國以及中華民國先後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稱“十代故都”,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成為中央人民政府直轄市。1952年9月,南京為江蘇省省轄市。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為江蘇省省會。1994年2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明確南京的行政級別為副省級。
南京綜合工業
南京是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生產基地。南京的電子、化工生產能力在國內城市中居第二位,車輛製造規模居第三位,機械製造業的技術、規模居國內領先地位,家用電器業、建材工業也都具有較大規模。南京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建立了全方位、立體化、大運量的交通運輸網路,鐵路、公路、水運、空運、管道五種運輸方式齊全,擁有現代化的通訊體系。南京是全國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南京是全國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南京被國家9個部委列為中國投資硬環境 “四十優”城市之一。先後被評為中國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第五名、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興市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10佳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國家環境保護和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
南京科技文化
南京人文薈萃,人才濟濟,是我國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現有中科院、高等院校、部、省、市及企業所屬各類自然科學研究和開發機構近600家,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各大門類,科研設施先進,科研開發實力雄厚。擁有以高校、科研院所為依託、代表國家一流學術水準和科研水準的實驗室和研究中心百餘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1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擁有體系完善、功能齊全的科技服務網路,其中科技推廣、科技資訊、科技齣版、專利、標準、計量、檢測等專門科技服務機構百余家。各類科技協會、學會400餘個,其中省、市級學會200個。
南京擁有科技人員近40萬人,聚集了一大批高素質的科技英才,2007年末在寧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79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47人,比上年增加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2人,比上年增加1人。 在寧中科院院士分佈在6個領域:數學物理學部14人,化學部7人,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名,地學部15人,資訊技術科學部4人,技術科學部6人;在寧中國工程院院士分佈在7個領域:機械運載與工程學部2人,資訊與電子工程學部5人,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5人,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2人,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7人,農業、輕紡與環境工程學部7人,醫藥衛生工程學部4人。
南京旅遊
南京古老的秦淮河玉帶般蜿蜒舒展,站立橋頭,眼前宛然是歷史在悠悠流過;點綴兩旁的玄武湖和莫愁湖靜如處子,似在幽然傾訴;鍾山、棲霞山迤邐悠長,“神龍”般延續著千年的守衛;金陵古城默然而立,城內的滄桑繁華刻寫著它的年輪。南京文化古跡遍佈,從中可以探尋歷史的源頭:中山陵依山而建,結構嚴整,觀之而生一股浩然之氣;夫子廟建築群古色古香,漫步其間,讓你體味明清時代的市井繁榮;中華門氣勢宏偉,設計巧妙,置身城內,壁壘森然,耳邊似有戰馬嘶鳴;此外還有靈谷寺、石象路、三國東吳所築石頭城遺址、明代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以及革命紀念地雨花台等,引人遐思無限。
古老悠久的文化遺產,現代文明的經濟都市,與蔚為壯觀的自然景觀構成了南京獨特的園林城市風貌。
中山陵簡介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政治家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蘇省南京市東郊鍾山東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傍山而築,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整個建築群依山勢而層層上升,氣勢宏偉。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鍾山的遺願,靈柩暫停放在北京香山碧雲寺內, 並決定在南京鍾山修建他的陵墓。自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建成 。
中山陵坐北朝南,面積共8萬餘平方米,其中祭堂為倣宮殿式的建築,建有三道拱門,門楣上刻有“民族,民權,民生”橫額。祭堂內放置孫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壁上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建國大綱》全文。
中山陵主要建築
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鐘”。山下中山先生銅像是鐘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鐘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半球形的穹隆頂,就像一顆溜圓的鐘擺錘,廣場南端的鼎台(現改為中山先生的立像)為大鐘的鐘紐,“鼎”在古代是權力的象徵,因此整個大鐘乃含“喚起民眾,以建民國”之意。孫中山的立像英姿勃勃,擺動的手勢好像正在發表關係國家命運的演說。
中山路是原來的迎柩大道,是孫中山先生靈柩南下時走過的路,也是南京第一條柏油馬路,1926年動工,1929年完成。當時,孫中山先生的葬事籌備處廣泛徵集陵墓設計方案。
結果,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自由鐘”式圖案榮獲首獎。呂彥直還被聘請為陵墓總建築師。這組建築,在型體組合,色彩運用,材料表現和細部處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調和諧,從而更增強了莊嚴的氣氛。
中山陵牌坊
陵墓入口處有高大的花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書的“博愛”兩個金字。牌坊這類建築在功能上主要是用來歌功頌德的。“博愛”兩字正點齣了孫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後是長達375米、寬40米的墓道。前行為陵門,它以青色的琉璃瓦為頂,門額上為孫中山的手跡“天下為公”四個大字。
這裡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徵蒼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為公之意,以此來顯示孫中山先生為國為民的博大胸懷。再進為碑亭,一塊高約6米的碑石上刻著“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的鎏金大字。從牌坊開始上達祭堂,共有石階392級,8個平台。
攀登如此多的石階極為艱難,但當大家走完這段長距離陡峻的石階以後,一定會悟齣<<總理遺囑>>中有關的囑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義。台階用蘇州花崗石砌成。
中山陵祭堂
最高的平台有華表兩座,後為祭堂。華表乃為柱狀標識物,標誌祭堂即在此。祭堂有三個拱門,分書“民族”、“民權”、“民生”門額。這裡是倣宮殿式的祭堂。祭堂的門楣上刻有孫中山手書“天地正氣”四字,表達了孫中山先生奮斗的理想。
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動,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羅蘭竇斯基的傑作。像座東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跡的浮雕。祭堂東西護壁大理石刻著中山先生手書的遺著《建國大綱》和胡漢民等人書寫的<<總理遺囑>>。
在這裡,不僅使我們看到了孫中山先生為推翻兩千多年來封建帝制的不朽勳業和艱苦鬥爭的歷程,而且也看到了孫中山先生為我中華獨立、富強、大展宏圖的建國思想。堂後有墓門二重,兩扇前門用銅製成,門框則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書“浩氣長存”橫額。
中山陵墓室
二重門為獨扇銅制,門上鐫有“孫中山先生之墓”石刻。進門為圓形墓室,直徑18米,高11米。中央是長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漢白玉臥像,瞻仰者可圍繞漢白玉欄杆俯視靈柩上的臥像,此像係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遺體形象塑造,十分逼真。
下面安葬著孫中山先生的遺體。墓穴直徑4米深5米,外用鋼筋混凝土密封。南京解放後,劉伯承任市長時,特地從湖南運來2萬株杉樹和梧桐樹,種植在這裡。
30多年來,中山陵園不斷整修拓新,整個園林面積達3000多公頃。陵墓周圍,鬱鬱蔥蔥,景色優美。中山陵是我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墓,位於南京紫金山中茅山南麓,陵墓的建築,壯麗雄偉。到南京遊覽的人,一般都要到中山陵瞻仰這位革命家的墓地。孫中山先生雖然與世長辭,但是他浩氣長存,永遠為世人所敬仰。
中山陵的建築風格中西合壁,鍾山的雄偉形勢與各個牌坊、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透過大片綠地和寬廣的通天台階,連成一個大的整體,顯得十分莊嚴雄偉,既有深刻的含意,又顯得十分莊嚴雄偉,更有宏偉的氣勢,設計非常成功,所以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第一陵”。陵墓的平面圖呈警鐘形,象徵孫中山先生畢生致力於喚醒民眾,拯救國家和民族的奮斗不息的精神。1961年國務院公佈中山陵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夫子廟簡介
夫子廟即是孔廟,夫子廟是孔廟的俗稱,原來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夫子廟始建於宋,夫子廟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夫子廟以廟前的秦淮河為泮池,南岸的石磚墻為照壁,全長110米,是全國照壁之最。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建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另外廟東還有魁星閣。
夫子廟歷史
夫子廟由於時代要求,孔廟現已成為群眾文化活動場所。1985年修復夫子廟古建築群,周圍茶肆、酒樓、店舖等建築也都改建成明清風格,夫子廟建築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則為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同時按歷史上形成的廟會的格局, 復建了東市場、西市場。 這裡供應的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不下200種.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八,這裡舉行夫子廟燈會,熱鬧非常.夫子廟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可以遠溯到六朝時期,明清兩朝尤盛,各派菜係和小吃爭奇壯舉勝,風味獨具。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散落民間的風味小吃發掘整理,在繼承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形成了以“秦淮八絕”為代表的秦淮風味小吃。小吃供應幹稀搭配,葷素相間,穿插民俗表演,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圍,使餐飲過程同時成普文化欣賞的過程,體現了飲食和文化的精美結合,對中外遊客產生著久遠的吸引力。目前風味小吃已達200多個品種,經濟效益顯著,成為夫子廟旅遊經濟的重要支柱和這一地區的特色文化。近年來,相繼引進了肯德基、麥當勞等西洋快餐,保留了一些夜市大排檔,形成了中西餐合璧、高中低檔共存的餐飲新格局。今日夫子廟已成為聞名遐邇的“美食中心”。
獨領風韻的夫子廟美食街
夫子廟美食街建成於1997年,總投資1.5億元,夫子廟美食街位於夫子廟南端,東起平江府路,西止來燕路。建築造型各異,高低錯落有致,青磚小瓦,粉墻坡屋,古樸典雅,夫子廟美食街與夫子廟古建築群融為一體。夫子廟美食街內部設施一流,頗具現代氣息。倣古花崗岩路面兩側鑲嵌著彩色廣場磚,菱形的花壇、回繞的長廊、花園式的廣場、古典式的矮架路燈,營造齣溫馨而優雅的氛圍。沿街座落著晚晴風味軒、晚晴茗軒、金陵春酒樓、夫子廟康樂城、秦淮人家、白鷺賓館等一批知名餐飲娛樂企業,薈萃了海內外美食精品。結合美食街建設,建成了展示六朝文化的王謝古居,恢復了烏衣巷,形成了新的景觀區,拓展了夫子廟景區範圍。
夫子廟貢院
夫子廟建築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夫子廟是秦淮風光的精華。明遠樓是貢院內樓宇之一,位於貢院中間,原是用來監視應試士子的行為和院落內執役員工有無傳遞關節的設施。“明遠”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原”的意思。樓下南面曾懸楹聯,係清康熙年間名士李漁所撰並題:“矩令若霜嚴,看多士俯伏低徊,群器盡息;襟期同月朗,喜此地江山人物,一覽無餘。”從聯中也可看齣明遠樓設置的目的和作用。大門上懸有橫額“明遠樓”三個金字,外墻嵌《金陵貢院遺跡碑》,記述了貢院的興衰歷史。
玄武湖公園位於南京城中,鍾山腳下的國家級風景區、江南三大名湖玄武湖之中,是江南最大的城內公園。巍峨的明城墻、秀美的九華山、古色古香的雞鳴寺環抱其右,佔地面積472公頃,其中水面368公頃、陸地104公頃,是古都南京名勝古跡的薈萃之地,是全市最大的綜合性文化娛樂休息公園。
玄武湖中分佈有五塊綠洲,形成五處景區。一為環洲,步入環洲,碧波拍浪。細柳依依,微風拂來,宛如煙雲舒捲,故有“環洲煙柳”之稱。
其中,假山瀑布盡顯江南園林之美,其中宋代花石綱的遺物太湖石組成的“童子拜觀音”景點尤為壯觀。二是櫻洲,櫻洲在環洲懷抱之中,是四面環水的洲中洲。洲上遍植櫻花,早春花開,繁花似錦,人稱“櫻洲花海”。三為菱洲,洲東瀕臨鍾山,有“千雲非一狀”的鍾山雲霞,故有“菱洲山嵐”的美名。四為梁洲,梁洲為五洲中開闢最早、風景最勝的一洲。一年一度的菊展,傳統而壯觀,故有“梁洲秋菊”的美譽。五為翠洲,翠洲風光幽靜,別具一 格。長堤臥波 ,綠帶燎繞。蒼松、翠柏、嫩柳、淡竹,構成“翠洲雲樹”特色。
玄武湖五洲之間,橋堤相通,別具其勝。玄武湖公園水、陸交通獨具特色。水面上有快艇、自娛艇、豪華渡輪等;陸地上有法國式小火車,乘坐舒服,視野開闊。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佔地面積437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內有5個島,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島之間有橋或堤相通,便於遊覽。湖水深度不超過2米,湖內養魚,並種植荷花,夏秋兩季,水面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景色迷人。
玄武湖古名桑泊,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在岩漿侵入體和斷層破碎的軟弱部位,經過風化剝蝕發展而成的湖盆,接受鍾山西北的地表徑流,歷史上的湖面要比現存的廣闊得 多。
玄武湖方圓近五里,分作五洲,洲洲堤橋相通,渾然一 體,處處有山有水,山異,終年景色如畫。而玄武湖歷史上 曾有過“五洲公園”之稱,公園五洲之格局於世界五洲之格局,似乎在寓意著五大洲,人民團結的美好前景的同時象徵著金陵人的博大胸懷和好客。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市西北面長江上,是一座我國自己設計建造的雙層雙線公路、鐵路兩用橋,1968年12月29日竣工。
上層的公路橋長4589米,車行道寬15米,可容4輛大型汽車並行,兩側還各有2米多寬的人行道;下層的鐵路橋長6772米,寬14米,鋪有雙軌,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
其中江面上的正橋長1577米,其餘為引橋,公路引橋採用富有中國特色的雙孔雙曲拱橋形式。公路正橋兩邊的欄杆上嵌著200幅鑄鐵浮雕,人行道旁還有150對白玉蘭花形的路燈,南北兩端各有兩座高70米的橋頭堡,堡內有電梯可通鐵路橋、公路橋及橋頭堡上的瞭望台。堡前還各有一座高10餘米的工農兵雕塑。南堡下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公園。
南京長江大橋共有9個橋墩,最高的橋墩從基礎到頂部高85米,底面積約400平方米,比一個籃球場還大。正橋的橋孔跨度達160米,橋下可行萬噸巨輪。整座大橋如彩虹淩空江上,十分壯觀。尤其是晚上,橋欄杆上的1048盞泛光燈齊放,橋墩上的540盞金屬鹵素燈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晝,加上公路橋上的150對玉蘭花燈齊明,橋頭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盞鈉燈使大橋像一串夜明珠橫跨江上。
秦淮河地處南京城南,秦淮河東起東水關淮清橋秦淮水亭,越過文德橋,直到中華門城堡延伸直西水關的內秦淮河地帶。
一千八百年以來,秦淮河始終是南京最繁華的地方之一,美稱"十里珠簾"。秦淮河以夫子廟為中心,具有明清風格、是廟市街景合一的文化、旅遊、商業、服務等多功旅遊勝地。
秦淮河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全長約110公里,是南京地區的主要河道古名----淮水,本名“龍藏浦”。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於是鑿方山,斷長 為瀆,入於江,後人誤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遠在石器時代,流域內就有人類活動。從東水關至西水關的沿河兩岸,東吳以來一直是繁華的商業區的居民地。六朝時成為名門望族聚居之地,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隋唐以後,漸趨衰落,卻引來無數文人騷客來此憑吊,詠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漸復蘇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兩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金粉樓台,鱗次櫛比;畫舫淩波,漿聲燈影構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奇觀。
千百年來,秦淮河哺育著古城南京,“錦銹十里春風來,千門萬戶臨河開”,夫子廟附近的河房是綺窗絲幛,十里珠簾,燈船之盛,甲於天下。
秦淮河風味小吃是我國四大小吃群之一。夫子廟地區茶樓飯店,街邊小吃,滿目皆是,形成獨具秦淮傳統特色的飲食集中地。經過多年的努力,秦淮河地區有七家點心廟製作的,因其工藝精細,造型美觀、選料考究、風味獨特而著稱,經專家鑒定南京秦淮區風味小吃研究會於1987年9月正式命名這八套秦淮風味名點小吃為“秦淮八絕”:
“一絕”為魁光閣的五香茶葉蛋、五香豆、雨花茶;
“二絕”為永和園的開洋幹絲、蟹殼黃燒餅;
“三絕”為奇芳閣的麻油幹絲、鴨油酥燒餅 ;
“四絕”為六鳳居的豆腐澇、蔥油餅;
“五絕”為奇芳閣的什錦菜包、雞絲面;
“六絕”為蔣有記的牛肉湯、牛肉鍋貼;
“七絕”為瞻園面館的薄皮包餃、紅湯爆魚面;
“八絕”為蓮湖甜食店的桂花夾心小元宵、五色糕團。
秦淮河最著名的是盛行於明代的燈船。河上的船,不論大小,都一律懸挂著綵燈,凡遊秦淮河的人,必乘燈船為快。朱自清在他那篇著名的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對此就有很好的敘述。
經過修復的秦淮河風光帶,以夫子廟為中心,秦淮河為紐帶,包括瞻園、夫子廟古建築群、白鷺洲、中華門城堡,以及從桃葉渡至鎮淮橋一帶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觀,可謂集古跡、園林、畫舫、市街、河房廳和民俗民風於一體的旅遊線,極富情趣和魅力:
秦淮河-夫子廟 是孔廟的俗稱,原來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始建於1034年,位於秦淮河北岸貢院街。它利用秦淮河作它的泮池,南岸有照壁,北岸廟前有聚星亭、思樂亭;中軸線上建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另外廟東還有魁星閣。由於時代要求,孔廟現已成為群眾文化活動場所。1985年修復夫子廟古建築群,周圍茶肆、酒樓、店舖等建築也都改建成明清風格,這裡供應的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不下200種。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則為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同時按歷史上形成的廟市會的格局,復建了東市場、西市場。
秦淮河-明遠樓 高三層,為四方形,飛檐齣甍,四面皆窗,是用以監視應試士子入貢院考試情況的棟宇。
秦淮河-烏衣巷 在夫子廟文德橋南,三國時孫吳的衛戍部隊駐此,因官兵皆身穿黑色軍服,所以其駐地被稱為烏衣巷。烏衣巷地處秦淮河畔,是六朝有名的商業區和王公貴族的住宅區。
秦淮河-媚香樓 是李香君的故居。李香君是名著《桃花扇》中的秦淮名妓,傳說實有其人。
秦淮河-瞻園 曾為明功臣中山王徐達之府邸花園,太平天國時為東王楊秀清王府。瞻園是江南名園,佈局典雅精緻,小巧玲瓏,曲折幽深。園中有三座各具風姿的假山,為明代遺物。
秦淮河-白鷺洲公園 相傳為中山王徐達的東花園。園中有藕香居、煙雨軒、水榭、假山等景色,其中尤以橋為特色,園內宛如襟帶的小橋竟有15座之多。
秦淮河-中華門 為明都城南門,明清兩代叫聚寶門,是南京城門中最雄偉的一座,也是我國現存最大、最為完整的堡壘甕城。城門規模宏大,設計巧妙,結構複雜,共有四道券門,三道甕城,另外還有27個藏兵洞,並有馬道可騎馬登城,在我國城門建築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遊覽夫子廟秦淮河風光的中心地帶,可先乘車至明遠樓,然後步行至貢院西街,入孔廟大成殿參觀,大成殿現辟為南京鄉土文化博覽館。參觀後,可去附近的東市及西市選購一些旅遊紀念品,並在貢院西街一帶品嘗一下各種小吃。然後到魁星閣下的碼頭,乘倣古畫舫遊覽秦淮河,船上有導遊向遊客介紹十里秦淮的兩岸風光及歷史故事。全程約45分鐘。下船後,可再到李香君故居和烏衣巷等地參觀。
明孝陵簡介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也是我國現存古代最大的帝王陵之一。坐落在鍾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建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
陵墓建築宏偉,陵園圍墻長達45公里,孝陵分前、後兩大部分。前部從下馬坊開始經四方城,內有“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巨碑及神道,兩旁有石獸、望柱、石翁仲等;後部由正門、“治隆唐宋”碑、孝陵殿、方城、寶城等組成。朱元璋和馬皇后就葬在寶城後的土山獨龍阜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孝陵建築結構
當年陵園內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松濤林海,鹿鳴其間,氣勢非凡。因屢遭兵火,現僅存神烈山碑,下馬牌坊,大金門,四方城及神功對德碑,神道石獸獅,獬豸,駱駝象,麒麟,馬等六種24隻,神道石柱二,文臣武將各四。
陵墓的神道從四方城開始。四方城是一座碑亭,位於衛橋與中山陵之間,其頂部已毀,僅存方形四壁,內有立於龜趺座上的石碑一塊,碑高8.78米。碑文由朱棣親撰,計2746字,詳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額雕琢瑰麗。
神道由此向西經外金水橋(今紅橋),繞過梅花山再折向北,長約1800米。其中段為石象路,這段路上相向排列著12對石獸,分別是獅、駱駝、象和馬等6種,每種兩對,姿態是一對伏,一對立。後面是一對高大的華表,上雕雲龍,氣勢不凡。
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別列著4對身著盔甲或蟒袍的文臣武將,可惜有些已經損壞。石人石獸的體型都很巨大,是明代石刻的藝術珍品。
明孝陵享殿
明孝陵的朱紅大門坐北朝南,正對梅花山,門額上書“明孝陵”三字。碑亭後原建有兩禦亭,西邊叫宰牲亭,東邊的稱具服殿,今均已毀壞,僅存一些石柱和石井欄等。在原享殿的位置上尚可見到64個石柱的基礎,由此可以想像當年享殿的規模是很大的。
現在享殿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復建,比原來的要小得多,內供奉朱元璋畫像。享殿後是一片縱深100餘米、寬數十米的空地,中間有甬道,兩邊林木茂盛。甬道盡頭有石橋,稱大石橋,又稱升仙橋,意思是過了此橋即為“仙界”。
明孝陵方城
橋北是一座寬75米、高16米、進深31米的城堡式建築,稱方城。齣隧道東西各有石級可登城頂。城頂原建有宮殿式建築明樓,明樓頂部及木質結構已毀,現僅存四面磚墻。在方城頂上極目遠眺,東面有中山陵,南面是梅花山,西面有中山植物園,北面是“寶頂”,寶頂是一個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大土丘,即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地宮。它的四周有條石砌成的石壁,其南邊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個大字。四周樹木蔥蘢,松濤陣陣,令人不禁而發思古之幽情。
明孝陵建築特點
明孝陵經過600多年的歷史滄桑,許多建築物的木結構部分已不存在,但它的所有建築遺存郜完好地保留在原地,空間佈局上完整如初,文化遺存所在的自然景觀未受損壞,它們足以顯示明孝陵在中國帝陵發展過程中所擁有的獨特的設計理念、制度格局、營造規模和藝術成就。如今,分佈於北京、湖北、河北等省、市的明清皇家陵寢都是以明孝陵的規制和模式而建造的,從這種意叉上說,明孝陵不愧是一件天才的藝術傑作,是中國文化發展到高度成熟時期的一項綜合性成果,它開創了明清帝陵的一代新制,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價值和地位。
明孝陵建成後,明、清兩代的多位皇帝,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以及明代以降的許多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頻繁拜謁、憑吊明孝陵,題詞吟詩,抒發自己的思想、抱負和情懷。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明孝陵成為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標誌物。
明孝陵六大創新
明孝陵繼承了漢、唐、宋帝陵制度的某些方面,如陵宮前設置神道,神道兩側設置石象生、勳臣等,但明孝陵的主要特質是六大創新:
明孝陵明東陵和孝陵共用一條主神道
明孝陵的陵區內,既有朱元璋及皇后合葬的孝陵.又有皇太子朱標的東陵。東陵經考古勘探,未見有單獨設置的神道石刻和禦河上的禦橋,說明東陵和孝陵共用一條主神道。
分佈於南京周圍的南朝梁臨川王蕭宏家族墓地,已齣現共用一條神道的現象,但南朝這一共用神道的現象末得到普及和傳承,更未被隋、唐、宋、元各代的統治者所接受。朱元璋或是承襲了南朝遺風,或是齣於地形地貌的考慮,開刨了第一代皇帝陵寢的神道為後世子孫所共用的制度。這一制度為北京明十三陵所承繼。
明孝陵神道蜿蜒曲折
中國明代以前的帝陵,神道一般均處於陵墓的巾軸線上。明孝陵在神道設計上並未因循守舊,而是富有創新。神道不僅不在陵墓中軸線上,而且因形隨勢,蜿蜒曲折。這種不拘一格的設計,一般認為是法地,或以為是象天。無淪是法地還是象天,都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都是巾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明孝陵砷道蜿蜒曲折的佈局,在中國歷代帝陵中具有唯一性。
明孝陵神道石刻整體宏大與局部精細融為一體
在造型藝術方面,明孝陵神道石刻風格多樣,造型厚重簡樸,以形體高大取勝,象、望柱等石刻皆為巨制。在雕刻技法方面,注重寫實,離巧於拙,多用減地技法,線條圓潤流暢,細徽處精雕細琢,甚至在象耳朵上雕刻齣若隱若現的耳脈、在獬豸和麒麟腦後雕刻齣千絲萬縷的鬃毛。明孝陵神道石刻將整體宏大與局部精細融為一體,代表了中國明初石雕藝術的最高水準。
孝陵石像生,孝陵石像生共18對,其中文臣3對、武將3對、站臥馬各1對、站坐麒麟各1對、站臥象各1對、站臥駱駝各1對、站坐鋑猊各1對、站坐獅子各1對。另有望柱1對。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塊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風格粗獷、雄渾、樸拙、威武,氣度非凡。這組石雕對稱地排列在神道兩側,南北長800多米,構成威武雄壯的長長隊列,使皇陵顯得更加聖潔、莊嚴、肅穆。孝陵石像生是清代陵寢中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組。
明孝陵排水系統熔科學性和藝術性為一爐
南京地處長江下游,為多水地區,雨量充沛。鍾山的岩層由北向南傾斜,主峰的雨水主要經獨龍阜孝陵陵宮區域排泄。明孝陵必須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統,才能確保陵宮的安全。因此,在孝陵陵區內設有外禦河、內禦河和寶城禦河三條排水系統。這三條禦河將陵域劃分成導引區、神道區、前朝區和後寢區,同時透過禦橋,將這四個區連接成一個和諧的整體。這三條排水系統不但未打破陵域空間的有序性和完整性,而且利用禦橋將陵域裝點得更為完美,更富有生機,在規劃和設計上可謂獨具匠心。
除三條禦河外,陵宮地下還建有巨大的涵道,以增加雨季的泄洪量。陵宮內則建有地下排水管道,地面建築周圍均以磚鋪設散水和明溝,享殿台基四周有數十個向外懸挑的精美的散水螭首,陵宮宮墻外也以磚鋪設散水,並以磚石砌建擋土墻。
明孝陵建築風格、技術和構件樣式具有典範意義
在明孝陵的建築設計上,首創了在封土及寶城前建築方城和明樓的佈局格式,使後寢部分顯得氣勢雄偉,淩駕於其他區域之上。大金門、碑樓、享殿、方城等大型建築,普遍使用石質須彌座作為基座,使建築顯得厚實、堅固、莊重、高貴。大型建築的頂部則根據建築本身在陵寢中所處主次位置,覆蓋尺寸不一、釉色各異的琉璃構件,顯示齣富貴、華麗、崇高和威嚴。
大金門、碑樓、享殿、陵宮門等大型建築的門頂均為拱券形,特別是明樓的拱券頂隧道高大深長,頗為壯觀。拱券形門頂的式樣雖早已有之,但像明孝陵地面建築的拱券形門頂的拱券跨度之高大,建造之精美,在殿宇建築中前所未有。明孝陵的磚石建築,是中國建築史上大跨度磚拱技術運用於殿宇建築的成功範例。
明孝陵享殿台基上的大型鼓鏡式柱礎,其形制起源於明初南京,與宋代及其以前官式建築所使用的覆盆式柱礎和江浙一帶民間流行的鼓橙狀柱礎完全不同。鼓鏡式柱礎普遍用於明都南京的官式建築,後隨永樂遷都而將其式樣帶到北京,幾乎成為明、清官式建築柱礎的唯一風格。
明孝陵建築頂脊上的琉璃龍吻,其形制既不同於江南普遍流行的鰲魚吻,也與蘇州、紹興等地發現的柔曲碩長的龍吻有別。明孝陵建築所創制的脊飾龍吻的造型式樣為北京明、清官式建築所承襲,並在此後的明、清官式建築頂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
總之,明孝陵具有的獨特價值和普遍價值,影響深遠。它是明初政治思想、社會文化、審美意識、建築技術和國家財力的結晶。陵寢佈局設計和建築形式,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和典範精神。既繼承了漢、唐、宋帝陵制度中的優秀成分,又創建了新的帝陵制度。明孝陵的陵寢制度,規範著明、清兩代500多年帝陵建設的總體格局和風貌,其地位崇高,影響極為深遠。
明孝陵四大謎團
明孝陵謎團之一:朱元璋是否葬在獨龍阜
明孝陵是朱元璋的陵寢建築,但其地宮的具體位置在哪,一直眾說紛紜,史無定論。加之朱元璋下葬時曾有13個城門同時齣殯和葬於南京朝天宮、北京萬歲山等民間傳說,因此朱元璋是否真的葬在明孝陵,成為數百年來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謎團。
為了弄清歷史真相,1998年開始,南京市文物研究所與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考古專家用近6年時間,首次採用精密磁測等多種高科技手段,結合傳統勘探方法探測地宮。考古專家認為這裡就是明孝陵地宮的中心位置,朱元璋就葬在獨龍阜下數十米處,而且這座地下宮殿保存完好,排除了過去流傳的地宮被盜之說。
明孝陵謎團之二:墓道為什麼是彎曲的
明孝陵與歷代帝王陵寢相比,有許多不同之處,其中之一就是墓道彎曲不直。透過探測,結果發現竟是兩種不同岩石所致。明樓以北的山坡,地下由兩種不同岩石組成,西側是下中侏羅紀的礫岩,東側是稍晚的長石石英砂岩。
由於西側岩石硬度強,開挖困難,考古專家根據寶城內的地質特徵,認為應不排除存在這樣一種可能:當年明孝陵的建築工程主持者已注意到本地岩石性差異,而修改原有的施工方案。
當然,這隻是對明孝陵墓道偏於寶城一側起因的一種推測。此外,還有兩種說法:一是陵宮前對梅花山,這裡是孫權陵墓所在,朱元璋曾說過要孫權這條好漢為他看大門,所以神道不得不改直行彎;二是朱元璋是農民齣生的皇帝,做事不拘成法,勇於創新,在陵寢建築上也別齣心裁。
明孝陵謎團之三:“龜趺馱碑”究竟何用
在四方城東南約100米的山谷里躺著一隻石龜,它的頭朝向山谷(東南方)的齣口,似乎一直想爬齣那幽深的帝陵區。人們在距龜趺30米處又發現了一通碑材橫臥於地面。碑材兩端有榫,其中一榫正好是插入龜趺背上之孔槽尺寸。這說明它們屬配套的一件文物,即“龜趺馱碑”。這件文物位於明孝陵大金門內、孝陵神功聖德碑亭之東,兩者處於東西同一直線上,時代相同,體量龐大,卻碑上無文。它是幹什麼用的?文物專家至今沒有解開這個謎。
明孝陵謎團之四:明孝陵為何呈“北斗”佈局
儘管孝陵建造時間綿延了30多年,但其規劃設計應大體上是一次完成的。考古專家在明孝陵考古調查中發現,從平面上觀察,孝陵主體從大金門經神道直到寶城,其佈局呈北斗星狀。
考古專家們認為,朱元璋在他的陵寢規劃設計上採用象徵手法,以北斗作總體規劃,既吸納中國古代,尤其是元、明時代人死後“魂歸北斗”的思想,又採取了天帝所居北斗並被“四靈”相繞的神秘佈局。
雨花台位於南京市中華門城堡南,它是一座松柏環抱的秀麗山崗,高約100 米、長約3.5公里,頂部呈平台狀,由3個山崗組成。東崗又稱梅崗,中崗也稱鳳台崗,西崗延伸至安德門外,無別名。雨花台是革命烈士殉難處,在這裡遇難的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達10萬之多。
相傳南朝梁天監六年(507 年),金陵城南門外高座寺的雲光法師常在石子崗上設壇說法,說得生動絕妙,感動了佛祖,天上竟落花如雨。唐朝時根據這一傳說將石子崗改名為雨花台。高座寺內有清泉二眼,名永寧泉,其水質清洌,飲之甘甜。南宋詩人陸游品其泉水後,稱之為"江南第二泉",今二泉之水雖枯,古之盛名猶存。
雨花台陵園大門由花崗石砌成,高11.7 米。大門內三面環山的廣場上聳立著一座烈士群雕,雕像高10.3米、寬14.2米,由179塊花崗石拼裝而成,是我國目前最大的花崗石群雕。雕像採用了上實下虛的手法,著重刻劃了烈士的面部神態。兩側的環陵大道可直達雨花台主峰,主峰上矗立著一塊4.23 米高的石碑,碑身正面鐫刻著鄧小平親筆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金字,背面刻著紀念碑文。碑前還豎有一座高5.5米的烈士青銅塑像。在紀念碑南邊的山崗上還有一座呈"U "字型,頗具民族風格的花崗岩結構的大型建築--"革命烈士紀念館"。館長94米、寬49米,主堡高26米,建築面積5900平方米,館內陳列著烈士們的遺像、遺書和遺物等。
雨花台,三國東吳時稱石子崗、瑪瑙崗、聚寶山;南朝時,佛教盛行,傳說高僧雲光法師在此設壇講經,因說法虔誠所至,感動上蒼,落花如雨,始得名。明、清兩代,景區內的"雨花說法"和"木末風高"分別被列為"金陵十八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為江南著名風景遊覽勝地。
雨花颱風景名勝區由名勝古跡區、烈士陵園區、雨花石文化區、雨花茶文化區、遊樂活動區和生態密林區六大功能區組成。近年來,新、復建了雨花閣、二忠祠、木末亭、乾隆禦碑亭、方孝孺墓、辛亥革命人馬冢、甘露井、曦園、怡苑、梅崗等20餘處名勝古跡和樓台亭閣館。
雨花颱風景區的著名景點"江南第二泉",原名雨花泉,泉有二孔,水齣地面1米,纖湮縷浸,清洌甘美,色味俱絕,南宋著名愛國主義詩人陸游到四川任職時途經建康,登雨花台遊覽,用泉水沏茶,備加讚賞,品為二泉,位列金陵名泉之首。明代趙謙為二泉題匾,"江南"二字為後人所加,現在鐫刻在大理石上的"江南第二泉"是當代著名書法家蕭嫻題寫。 在江南第二泉上面,是百年老店"二泉茶社"。原茶社為木結構,經白蟻常年侵蝕,已成危房。隨著雨花颱風景區旅遊資源的不斷開發利用,為拓展雨花茶的文化特色,2001年,雨花颱風景區對二泉茶社實施整體翻修。
如今,這裡有氣勢雄偉全國規模最大的烈士紀念建築群,歷史悠久的名勝古跡,鬱鬱蔥蔥的山林,四季應時的花草,以及馳名中外的雨花石和聞名遐爾的雨花茶等,已成為集教育、旅遊、休閒、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風景名勝區。
雨花台的"特產"雨花石可稱為一絕。雨花石在地質上稱作礫石。是瑪瑙的別支。它講究質、色、形、紋,其色彩極為豐富,形狀紋路也是千變萬化。根據其天然色調及紋路形象,文人墨客常賦予許多詩情畫意的名字。
雨花台東崗周圍除了江南第二泉外,還有楊邦義剖心處、方孝儒墓、辛亥革命陣亡將士人馬合冢等幾處遺跡。
今日雨花台除廣植各類樹木、培植大面積草坪、建花壇苗圃外,還開闢了一個大型茶園,培植造型獨特、品位極高的雨花茶。現又開始了古雨花台和二泉景區的改擴建工程,1997年將建成古雨花台的上山台階、大平台、雲光法師說法浮雕和八角重槽金黃琉璃瓦頂的雨花閣。
靈谷寺位於中山陵東面1.5公里處,原稱蔣山寺,在今明孝陵處。因明大祖朱元璋選中了該地作為墓址,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下令遷至現址,並賜名“靈谷禪寺”。
當時規模很大,佔地500 餘畝,山門上書“天下第一禪林”,後毀於兵燙。現在的靈谷寺是1928年至1935年在原寺址建成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建國後改名為靈谷公園,但習慣上仍稱靈谷寺。
靈谷寺大門是一座三拱門的門廳,上覆綠色琉璃瓦,兩側是紅墻。中門上題“靈谷勝境”,兩側偏門各書“松聲”、“泉濤”。大門正南有一個長近百米的月牙形放生池,又稱萬工池,相傳是朱元璋調用萬名軍工挖掘而成。
進大門,過雨道是無梁殿。無梁殿原名無量殿,因供奉無量佛而得名,是原靈谷寺僅存的一座建築,因整座建築全用磚石砌成,無梁無椽,所以又稱無梁殿。殿高22米,寬46.7 米,進深37.9米,南北各有3個拱門,四面皆有窗。結構堅固,氣勢雄偉,至今已有600 多年曆史。
殿前有一座五楹帶頂的陣亡將士牌坊,中間坊額刻“大仁大義”,背面刻“救國救民”。坊前置一對漢白玉雕成的貔貅。殿內墻上書刻孫中山的《總理遺囑》,還書刻國民革命陣亡將士名單。無梁殿後是陣亡將士第一公墓,此墓連同位於東西各300 米處的第二、第三公墓共埋葬北伐與抗日陣亡將士1029名,弧形墓墻後是松風閣,建於幾十級台階之上,閣高10米,寬41.7米,九楹二層,外有回廊,四周紅柱環繞,二樓為中空式,頂覆綠色琉璃瓦,藍色披檐。
閣後甬道正中置寶鼎一座。上刻“名鼎垂勳”四字。由此向北約百米就是靈谷寺的標誌性景點靈谷塔,塔高66米,九層八面,底層直徑14米,頂層直徑9 米,為花崗石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1933年建成,當時稱陣亡將士紀念塔,俗稱九層塔。塔內有螺旋式台階繞中心石柱而上,計252 級,每層均以藍色琉璃瓦披檐,塔外是一圈走廊,廊沿有石欄圍護,供遊人憑欄遠眺。
無梁殿東有靈谷寺,寺內大雄寶殿供如來佛;大道覺堂供玄奘法師靈骨;觀音寶閣供觀音菩薩;還有藏經樓、彌勒殿、祖堂等建築。寺門對面是一座帶頂的黃色照壁。寺東有座品質碑,碑高約 5米,上刻“靈谷深松“四字。再向東過小橋是座五楹的古建築名“流觴廳”。
由流觴廳向東南不足百米即至鄧演達墓。墓門正中是一座圓形花壇。兩側有露天遊廊左右環抱,廊上架有水泥條架、植紫藤為篷;遊廊盡頭各有方亭一座。墓前雪松、龍柏,地下鋪草坪,東、西、北三面有石墻環繞。墓前有花崗石墓碑,刻何香凝所書“鄧演達烈士之墓”,墓圓形,築於平台上,高4.5米、直徑9.5米,為省文物保護單位。
紫金山天文台建成於1934年9月的紫金山天文台是我國自己建立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學研究機構,前身是 成立於1928年2月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她坐落於南京市東郊風景如畫的紫金山第三峰上,至今已有68年的歷史。
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標誌著我國現代天文學研究的開始。中國現代天文學的許多分支學 科和天文台站大多從這裡誕生、組建和拓展。由於她在中國天文事業建立與發展中作齣的特殊 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天文學的搖籃"。
紫金山天文台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權的"天文學"一級學科和"天體物理","天體測量和天體力學"兩個二級學科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點,並設有"天文學"博士後流動站。
紫金山天文台擁有射電天文實驗室、空間天文實驗室、天體物理研究部和天體力學研究部 四個主要研究單元。有青海、青島、贛榆、盱眙 四個野外台站,其中青海觀測站是我國目前唯一 的大型毫米波射電天文觀測站,裝備了具有國際 先進水準的13.7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新建的盱 眙站將是我國唯一的應用天體力學實測基地。
中科院射電天文聯合開放實驗室,中科院人造衛星 觀測研究系統,中國天文學會挂靠在紫台。
紫金山天文台同國內外天文研究機構有著長 期而廣泛的學術交流。紫台齣版的學術刊物與世界上52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個天文研究單位建立了交換關係。
在鍾山西峰上。齣太平門向右轉彎,循盤山公路可直達。該台建成於1934年,是解放前我國唯一的天文台。當時,天文台主要配備有口徑20釐米的折反射望遠鏡和口徑60釐米的反光望遠鏡以及一些小型的儀器。1937年日軍侵逼南京,天文工作者攜帶望遠鏡主要部件遷往內地,留下的儀器設備遭到嚴重破壞。建國後,逐步恢復。它藏有我國古代一部分珍貴的天文儀器,還擁有我國自製的60釐米折反射望遠鏡、太陽望遠鏡等許多現代化的測量天體的儀器和設備,成為我國一個綜合性的天文研究機構。該台開展了對太陽、恒星、行星、人造衛星、射電天文、歷算、時間、天文儀器等方面的觀測和研究工作,編算齣我國的《天文年曆》,相繼發現一批小行星、彗星、耀星和變星等新天體,為開展行星空星物理、太陽系演化、恒星物理和演化等研究課題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在人造衛星運動理論、天文儀器製造和天體物理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新建的紫金山索道,全長2350米,高差330米,是我國目前最長的吊椅式索道。從太平門地堡城經紫金山天文台到頭陀嶺。天堡城與地堡城是太平天國時期修築的兩個重要的軍事要塞。天堡城在西峰山上,今紫金山天文台內,築於絕壁之寂,可以俯瞰全城。地堡城在西峰山下、太平門外,炮台堅固。上下呼應,易守難攻。頭陀嶺是鍾山第二峰,海拔425米,觀光索道終點站在此。此處巨岩壁立,山峰險峻,無限風光盡在其中。
南京雞鳴寺——南朝首剎雞鳴寺,又稱古雞鳴寺,位於雞籠山東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雞籠山東接九華山,北臨玄武湖,西連鼓樓崗,山高62米,因山勢渾圓似雞籠而得名。雞籠山背湖臨城,滿山濃蔭綠樹,翠色浮空,山青水秀,風景綺麗。
雞鳴寺寺址所在,三國時屬吳國後苑之地,早在西晉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創道場。東晉以後,此處被辟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雞鳴埭興建同泰寺,才使這裡從此真正成為佛教勝地。 同泰寺與台城(宮城)隔路相對,整個寺院依皇家規制而建,規模宏大,金碧輝煌,盛極一時,無愧於“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剎之譽。由於皇帝的尊祟,同泰寺儼然如當時南方之佛教中心,天望高僧達摩從印度來建康時,就居於此。 梁武帝經常到寺里說法講經,聽眾逾萬,並曾先後四次捨身到同泰寺為僧,脫下皇帝龍冠莽袍,穿上僧衣,在寺中過起僧人生活,人稱為“皇帝菩薩”。梁大同三年(538年),同泰寺浮圖因雷擊起火,釀成寺內大火,這座龐大的寺院隻有瑞儀和柏堂兩個大殿倖存,其餘皆化為灰燼。“侯景之亂”後,同泰寺荒蕪多年,直至922年楊吳時,才又在同泰寺故址建台城千佛院。南唐時稱凈居寺,建有涵虛閣,後又改稱圓寂寺。至宋代又分其半地置法寶寺。至明初時,這裡隻有一座小小的普濟禪師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命祟山侯李新督工,在同泰寺故址重新興建寺院,盡拆故宇舊屋,加以拓展擴建,題額為“雞鳴寺”。後經宣德、成化年間的擴建和弘治年間為時六年的大修,寺院規模擴大到佔地一古餘畝,常住寺僧有百餘人之多。寺院依山而建,別具風格,共建有殿堂樓閣、台房宇達三十餘座,遠遠望去,儼然一華麗祗園。 清朝康熙年間曾對雞鳴寺進行過兩次大修,並改建了山門。
康熙皇帝南巡時,曾登臨寺院,並為這座古剎題書了“古雞鳴寺”大字匾額。乾隆十五年(1751年),地方官為了迎早帝和太后南巡,又重建了憑虛閣,作為駐蹕行宮,乾隆也這座古寺題寫了匾額和楹聯。清咸豐年間,毀於兵火。同年間重修,僅有房屋十餘間,中間是小院,前面是正殿。至治六年(1867年),寺僧西池等募資修建了觀音樓,樓內供著普渡眾生、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有趣的是,雞鳴寺的觀音與眾不同,為一尊倒坐觀音菩薩像(面朝北而望),佛龕上的楹聯道明原因:“問菩薩為何倒坐,嘆眾生不肯回頭。”雞鳴寺從今又稱為觀音閣、觀音樓。光緒二十年(1894年),兩江總督張之洞又將殿後經堂改建為“豁蒙樓”,並手書匾額。1958年雞鳴寺改為尼眾道場。“文化大革命”期間,雞鳴寺遭到嚴重破壞。1979年,政府為了保護名勝古跡,落實宗教政策,決定重建雞鳴寺1983年以來,在方丈宗誠法師領導卞。 寺廟修復了頭山門、觀音殿、大雄寶殿、豁蒙樓、景陽樓、韋殿、彌勒殿、志公台、唸佛堂、藥師佛塔、藏經樓、法堂、客堂、至今早等,1985年雞嗚寺即重新對外開放,隨後又逐步修了大山門、毗盧寶殿、鐘樓、鼓樓、放生池等建築。自開放以來,雞鳴寺溝通了與港台以及海外佛教界的聯繫,常有佛教使吞訪問該寺,交流佛教文化,增進彼此了解。
修復後的雞鳴寺幽凈古樸,煥然一新。由雞鳴寺路左側循石級緩步而上,一座黃墻洞門迎面而立,洞門正中“古雞鳴寺’,四個金字熠熠生輝,這就是雞鳴寺山門。步入山門,左為施食台(志公台)。由施食台往前為彌勒殿,其上為大雄寶殿和觀音樓,殿內供奉著兩尊由泰國贈送的釋迦牟尼和觀音餾金銅坐像,並新塑了觀音應身像三十二尊,供奉於殿內。大雄寶殿之東為憑虛閣遺址,西為塔院。塔院內全部採用青石磨光雕花工藝,青石鋪設地面,一座七層八面的藥師佛塔拔地而起。此塔為1990年重新建造,是雞鳴寺歷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塔高約44米,外觀為假九面,實為七級八面。斗拱重檐,銅剎筒瓦,在陽光照耀之下,塔剎金光溢射四方。 塔身建有內梯外廊,宏麗壯觀,映帶霞輝。此塔被稱為消災延壽的藥師佛塔,含國泰民安和為香客、遊人消災延壽的祝禱之意。寶塔南面正門上額題“藥師佛塔”四個大字,係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手跡。北門門額上鐫刻有“國泰民安”匾額,為南京市市長所題。塔內供奉有藥師佛銅佛像一座,此像原供奉於北京雍和宮,1972年由趙樸初向國務院提請、經周總理批准送給南京靈谷寺,靈谷寺維修時,將該佛像暫存市文管會,寶塔建成後,又從文管會迎奉於塔內。塔內每層中間還有四個佛龕,為明代金絲楠木雕,原為北京中南海舊物,每個龕內供奉有一尊捕木的藥師佛像。 觀音樓左側為豁蒙樓,樓甚軒敞。豁蒙樓東即為景陽樓,樓上有對聯一副雲:“雞籠山下,帝子台城,振起景陽樓故址;玄武湖邊,胭脂古井,依然同泰寺舊觀。”這兩座名樓為供人憑欄遠眺之處,今已分別辟為茶座和素餐館,為遊客提供良好的服務,使遊客得以一面品茗就餐,一面臨窗賞景,情景至雅。 雞鳴寺集山、水、林、寺於一體,環境十分幽雅。寶剎莊嚴,銅佛閃耀,寺內樓閣參差,殿宇輝煌,浮圖聳空,香火繚繞,遊客不絕。佛殿建築精美佛像莊嚴;宏觀則山明水秀寺優美濃蔭碧翠留人步;登宏塔而俯瞰則群峰拱挹;煙嵐蓊鬱。東抗鐘阜,西接北極,下瞰台城,俯臨玄武,山色湖光,湖中梟雁,歷歷可數。每當春秋之交,仁立塔上,放目遠眺,荷花萬頃,紅綠相間,如漢宮晚粧,美不勝收。每當農曆二月十九日、六月九日、九月十九日,即觀音菩薩誕生、成道,齣家紀念日,五、六萬善男信女前來朝山敬香,人流如潮,幽凈的寺院熱鬧非凡。
1996年6月8日,雞鳴寺方丈宗誠老師太安詳圓寂。一年來,雞鳴寺30多位尼眾,在省、市佛協和當家師的領導下,佛事活動如期進行,並修繕了鼓樓、韋馱殿、東西廂房。她們表示要繼承和發揚老師太艱苦創業、以寺為家精進修。如今的雞鳴寺終年遊人不絕,香火繚繞。每逢二月十九觀音誕辰,六月十九觀音成道,九月十九觀音涅磐之日,淩晨便有香客前往進香,人如潮涌。
江南一線遊〈一〉--〈七〉資料來源:同程旅遊網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國外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