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2 20:10:15水白

山明水秀的廣西

廣西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中國南疆,廣西位於東經104°26'—112°04',北緯20°54'—26°24'之間,北回歸線橫貫全區中部。廣西區位優越,南臨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西南與越南毗鄰,東鄰粵、港、澳,北連華中,背靠大西南。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齣海通道,廣西也是中國西部資源型經濟與東南開放型經濟的結合部,廣西在中國與東南亞的經濟交往中佔有重要地位。廣西周邊與廣東、湖南、貴州、雲南等省接壤。東南與廣東省省界線長約931公里,東北與湖南省省界長約970公里,北面與貴州省省界長約1177公里,西面與雲南省省界長約632公里。西南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邊界線長約637公里。大陸海岸線長約1500公里。  

  廣西旅遊

  廣西歷史

  廣西歷史悠久,古人類、古建築、古文化遺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斗爭紀念遺址眾多。經國務院和自治區政府批准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140餘處。比較著名的有年代久遠的柳州白蓮洞、桂林的甑皮岩、南寧豹子頭等古人類遺址,興安靈渠等古水利工程,寧明花山壁畫,著名的古建築有桂林王城、容縣真武閣、柳州柳侯祠、興安嚴關、恭城的文廟、合浦的大士閣等。近現代的一些革命活動紀念地,如太平天國的發祥地一一桂平金田村、百色紅七軍軍部、龍州紅八軍軍部舊址、欽州劉永福故居、李宗仁故居、抗戰時期的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等都具有考察、參觀和瞻仰的價值。

  廣西旅遊

  廣西峰林

  廣西的峰林是發育完美的熱帶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它們平地拔起,氣勢超群,造形奇特。形態最典型、風景最秀美的是桂林、陽朔一帶的石灰岩峰林,曾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譽為“碧蓮玉筍世界”。此外,在桂東北、桂中、桂東南、桂西等地也隨處可見石灰岩峰林。 

  廣西旅遊

  廣西洞穴

  廣西洞穴眾多且景觀優美,素有“無山不洞,無洞不奇”之稱。據統計廣西溶洞約有10萬個。在瑰麗多姿的溶洞里,石乳、石筍、石幔、石柱、石花、石蓮、石林等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比較著名的有旱洞型的桂林的蘆笛岩、七星岩,柳州的都樂岩,武鳴的伊嶺岩,北流的色漏洞、玉林龍泉洞等;有水洞型的桂林冠岩、荔浦豐魚岩、灌陽龍宮、鍾山碧水岩、馬山金倫洞等以及考古陳列型的桂林甑皮岩(是中國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洞穴遺址)和龍隱岩(存有唐代至清代摩崖石刻200多件),柳州白蓮洞(中國史前人類文化的重要遺址)等。廣西海拔高於1,500米的山峰有數十座,大多山體雄偉,氣勢磅薄,林木蔥郁,景色優美,動植物資源豐富,適於科學考察遠足攀登。如貓兒山、大瑤山、大明山、元寶山等...... 

  廣西旅遊

  廣西河流瀑布

  廣西河流眾多,清澈娟秀,在地域上多與奇峰相配,形成一派山環水繞,山水相依的秀麗景色。除舉世聞名的漓江外,景色優美的還有融水的貝江、資源的資江、宜山的下規河、大新的黑水河、崇左的左江、寧明的明江等。湖泊風景多以較大的湖泊或水面為主景,湖岸的山丘、原野和農家村舍、田園風光或城市風貌等為襯景而組成。如桂林的榕湖、杉湖,南寧的南湖,柳州的龍潭,貴港的東湖,陸川的龍珠湖等。此外,廣西還有不少水質優良、水面寬闊、群山環抱、湖光山色十分秀美的水庫,如靈川青獅潭、百色澄碧河、富川龜石、邕寧大王灘、合浦洪湖江、玉林寒山等水庫。廣西德天瀑布位於中越交界的歸春河上游的德天瀑布聞名遐邇,其瀑面寬100多米,高約80米,呈三疊狀飛瀉而下,水聲轟鳴,勢若奔馬,非常壯觀。其他著名的瀑布還有資源的寶鼎瀑布、隆林的冷水瀑布、靖西的三送嶺瀑布、龍州的響水瀑布、上思的應天府瀑布、靖西的三疊嶺瀑布等。此外與德天瀑布齊名的“靖西通靈大瀑布”距德天瀑布30公里,瀑布落差188米,是目前西南地區落差最大的瀑布。在八桂大地上,泉流眾多,分佈廣。冷、熱、溫、沸四泉均有,其中分佈最廣的是溫泉。比較著名的有龍勝溫泉、陸川溫泉、象州溫泉、全州炎井溫泉、平樂仙家溫泉。這些溫泉流量大,水溫適宜,含多種有益人體的礦物質,四周風景宜人,是度假、療養、休閒的好去處。 

  廣西旅遊  

  廣西少數民族

  廣西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多種少數民族聚居的少數民族自治區,他們各自的語言、服飾、建築物、生活習慣、風土人情、喜慶節日、民間藝術、工藝特產、烹調技術等,構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廣西為民族風情觀光旅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如壯族的三月三歌節、瑤族的達努節和盤王節、苗族的踩花山、 佬族的走坡節、侗族的花炮節,以及別有風味的打油茶等,都充滿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吸引著人們去觀光。 

  廣西旅遊

  廣西園林

  廣西的園林各具特色,南寧市的公園、植物園以南亞熱帶風光為特色,桂林、柳州的公園多以中亞熱帶風格為主體,因地制宜,利用當地自然景觀(如岩溶景觀、水體景觀等)和古建築構成各具特色的園林藝術。近幾年建設的柳州龍潭公園,以自然景觀為襯托,集廣西少數民族的建築形成於一體,頗具特色。

  廣西旅遊

  廣西風景名勝

  目前,廣西共有3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即漓江風景名勝區、桂平西山風景名勝區、寧明花山風景名勝區。還擁有隆安龍虎山風景名勝區、貴港南山一東湖風景名勝區、百色澄碧問風景名勝區、陸川謝魯山莊風景名勝區、三江的林溪一八江風景名勝區、鹿寨的香橋岩風景名勝區、北流的勾漏洞風景名勝區、容縣的都嶠山一真武閣風景名勝區等29處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廣西有7處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即桂平的太平天國金田起義舊址、容縣經略台真武閣、三江的程陽風雨橋、合浦縣的大士閣、寧明的花山崖壁畫、興安縣的靈渠、中國工農紅軍紅七軍司令部及紅八軍司令部右江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另有220處自治區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廣西有1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即北海的冠頭嶺國家森林公園、桂林國家森林公園、南寧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三門江國家森林公園、桂平龍潭國家森林公園、龍勝溫泉國家森林公園、上思和防城的十萬大山國家森林公園、元寶山國家森林公園、八角寨國家森林公園、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大桂山國家森林公園。廣西有1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即北海銀灘旅遊度假區。

 

南寧

簡稱:邕 
 位置:坐落在四面環山的小盆地中,邕江貫穿市區,是我國大西南齣海通道的重要咽喉。
面積:土地面積29569平方公里
人口:全地區總人口543.84萬人
區劃:下轄興寧、青秀、西鄉塘、江南、良慶、邕寧六區以及武鳴、橫縣、賓陽、上林、隆安、馬山六縣。

      南寧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邊陲城市,這裡在古代屬於百越之地,唐貞觀年間太宗將這裡命名為“邕州”,因而南寧的簡稱就是“邕”。

  南寧風光

      南寧是廣西省會城市,毗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是連接東南沿海與西南內陸的重要樞紐,是西南各省最便捷的齣海通道,也是西部各省區唯一沿海的省會城市。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之際,具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區域和外商投資的新熱點。

      南寧風光

  南寧美景

  南寧是座美麗的城市,全市綠化覆蓋率近40%,被形容為“半城綠樹半城樓”。南寧這裡世代聚居著壯、漢、苗、瑤、侗、 佬族,有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風情。南寧一年到頭總有著接連不斷的傳統民俗活動,民歌的悠揚旋律和拋繡球、板鞋舞、搶花炮、踩風車等民間活動使你會跟著情不自禁地快樂起來。

  南寧風光

      南寧旅遊資源

  綠都南寧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這裡山、河、湖、溪與綠樹鮮花交相輝映,南亞熱帶自然風光與現代園林城市的風貌融為一體,以南寧為中心的桂南旅遊區是廣西三大旅遊區之一,清冽恒溫的靈水、神秘的花山壁畫、雄偉的德天瀑布、寧靜的楊美古鎮與壯族人娓娓動聽的山歌構成了南寧古樸的山水人情畫卷。 

  南寧風光

      南寧工業

  南寧,作為廣西政治、經濟、文化、金融、資訊中心,是全區經濟最具活力及外向程度最高的城市。在工業結構調整中,重點發展鋁加工、制糖、造紙等產業,增強科技轉化意識,合理利用全國知名高校和科研所的技術力量,加快發展以電子資訊通訊、現代生物醫藥、環保、新材料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農業經濟實施品牌戰略,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進一步擴大規模經營,提高農業產業化水準,逐步向特色經濟發展;南寧具有較強的商品物資集散功能,第三產業日益活躍,資訊業、交通運輸業、房產業、旅遊業、餐飲業發展態勢良好,逐步成為南寧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對外開放積極靈活,市政府鼓勵外商投資企業以各種方式來南寧合作,不僅享受國家給予的沿海、沿邊地區對外開放優惠政策,而且還能享受西部省區和少數民族自治區的特殊政策,給予外來投資者最大的方便和實惠。

 

柳州

位置:地處廣西中部,南界北部灣、西接百色、北鄰貴州。
面積:全市總面積5307.24平方公里
人口:人口65萬
民族:壯、瑤、苗、侗、 佬、毛南族等20多個民族。
區劃:下轄合山市、鹿寨縣、象州縣、武宣縣、來賓縣、融安縣、忻城縣、三江侗族自治縣、融水苗族自治 縣、金秀瑤族自治縣。

      位於廣西省中部的柳州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曆史的古城。

      從考古發掘到的文物來看,在舊石器時代晚期,這裡生活著“柳江人”。漢武帝元鼎六年(西元前111年)在此地始建都城,取名潭中。唐太宗貞觀八年(西元634年)改稱柳州,唐玄宗天寶元年(西元742年)在此設龍城郡。

柳州

      柳江繞著柳州市區回流,北岸城中心三面環水,形成一個巨大的“U”字,古籍稱其為“三江四合,抱城如壺”,故又有“壺城”之稱,也有人將它形容為一個“巨大的天然盆景”。柳州市區內外由石灰岩構成的奇山峻峰拔地而起,千姿百態,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自然景觀,而且柳州氣候溫和,四季長青,任何時候都很適合旅遊。

      柳州,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城市,是西南地區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全市現有工業企業2100余家,有4家企業進入國家500強,有11家進入國家大型企業行列。全市現已形成了三大支柱產業:柳州 照片即以微型汽車和中噸汽車為主的汽車及零部件製造業,以工程機械和通用機械為主的機械製造業,以鋼鐵和有色金屬及深加工為主的冶金為業。以這三大支柱產業和輕工、化工、造紙、建材等主導產業為龍頭,柳州已經初步建立起涵蓋30多個行業、4000多個品種的現代工業體系,擁有“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桂柳工”、“解放”柳特、“金嗓子”、“兩面針”、“花紅藥業”、OVM預應力錨具等一批知名企業和名牌產品。

      柳州國民經濟整體上呈現持續、穩定、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2003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27.8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2%,名列全區第一。其中,工業增加值達到79億元,增長1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09.36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同比增長52.5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370元,同比增長6.0%。

柳州 圖片

      柳州,是中國西南地區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是全國唯一擁有大區鐵路局總部的非省會城市。鐵路網路直接聯通湘、渝、黔、滇、粵五省市,是溝通大西南與華東、中南、華南地區的鐵路樞紐。

      柳州,是中國45個公路主樞紐城市之一,桂海高速和梧州至貴州高速公路在柳州交匯,209、322及323國道在這裡會合,柳州已經被高速公路網路所圍合,向南4個小時可以直達海岸港口,向北可以貫通中、西部腹地。

柳州      柳州白蓮機場達到國家4D級標準,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等航線。柳州擁有國家一級口岸,五級航道,全年可無障礙通航300噸級船隻,上溯可至貴州,下航可達香港、澳門。

      柳州交通便利、區位優良、物產豐富,素有“桂中商埠”之美譽,歷來是中南和西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經濟區位上,柳州東臨粵、港、台等經濟發達地區,南接北部灣、東南亞等高速發展地區,西靠雲、貴、川,北抵長江中下游,由此形成背靠中南、西南,面向東南亞和東部沿海的有利區位。柳州商貿活動頻繁,各類商品批發市場健全,供需兩旺,物流通暢。具備建設大市場、發展大商貿、搞活大流通,構建區域現代物流中心的良好地理和區位優勢。

      柳州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先後與45多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經貿關係。隨著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隨著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柳州正在成為一片充滿希望、充滿商機的投資開發熱土。

 

桂林

位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
面積:總面積2.78萬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565平方公里。
人口:桂林市現有總人口476萬人,市區人口62萬人。
民族:是多民族地區,有壯、瑤、回、苗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達68萬。
區劃:下轄桂林市區(下有秀峰、象山、七星、疊彩、雁山5個區)及靈川、興安、全州、臨桂、陽朔、平 樂、荔浦、龍勝、永福、恭城、資源、灌陽12縣。
旅遊投訴電話:2800315

      桂林是一座以山水秀麗和文物古跡眾多為主要特徵的風景遊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岩溶地貌最為發育,最為典型,轄區內洞穴、石峰數以千計,大小湖塘數百個,其間河谷開闊平緩,山多平地拔起,孤峰、流泉、峰叢、峰林環布,漓江依山勢流轉,江中為洲,間有險灘、流泉、飛瀑,是桂林山水精華之所在,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桂林
 
桂林又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從漢至清乃至近代,歷代都在這裡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產,如興安靈渠、恭城文廟等,文物古跡豐富,市區範圍內有文物古跡共552處,被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117處,其中國家級5處、自治區級23處、市(縣)級89處。靖江王府及王陵、李宗仁故居及官邸、八路軍桂林辦事處舊址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文物古跡,都有很高的文學、歷史、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協調,二者渾然一體,相互輝映。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
 
桂林

  桂林旅遊資源數量多、景區廣、地域組合好,整個大桂林旅遊區以桂林市為核心向四周輻射,呈圈層分佈,方圓面積達2萬多平方公里。根據景區特色,大致可劃分為六大景區:即桂林——漓江——陽朔山水景區、興安靈渠景區、貓兒山高山景區、龍勝花坪原始森林景區、海洋——高尚銀杏林景區、青獅潭水庫景區。近幾年,桂林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形成了新的城市建築、新的城市景觀、新的城市風貌,桂林城嶄露齣現代化國際旅遊城市的新風采,大大增強了桂林城市旅遊的吸引力,市區已成為最大的開放式景區,城市旅遊成為桂林旅遊發展的新亮點。
 
桂林     經過大規模的城市建設與改造,桂林已展現齣現代化國際旅遊城市的新貌;亮闊通達的道路與橋梁,鱗次櫛比,錯落的致的樓房建築,集觀光、休閒、購物於一體的旅遊商業街區,遍佈全市的園林綠化帶......這些都為桂林山水增添了無窮的光彩。

      桂林是祖國河山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秀美的漓江使這裡成為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山清、水秀、洞奇、石美”形成了桂林獨具一格、馳名中外的自然風光。

      桂林因“玉桂成林”而得名,每年農曆八月秋風送爽的時節,正是桂花盛開、香飄四野的旅遊黃金時節。而它的歷史之悠久又可以追溯到西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後設立的“桂林郡”。

      往往是還沒有到桂林就被她“山水甲天下”的美名所吸引,總想精心準備一個假期、一份心情去細細體味這裡的山水、人情、風俗和悠閒舒適的生活。

桂林 照片泛舟漂遊在如詩如畫的漓江上;月上枝頭時到象山欣賞水中映月;徜徉在龍脊梯田中感受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把自己慵懶地放在陽朔,悠然地放縱思緒,融入到中西文化的交匯中;或者在桂林的小街上吃一碗熱氣騰騰的桂林米粉……桂林總是能給人無窮的回味。桂林還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壯、苗、瑤、侗等少數民族和睦相處在這座城市里。青山秀水滋養著淳樸的風俗民情,嫵媚的山水更有了幾分生動,純厚的民俗風情也平添了幾分清麗和脫塵。

    “桂林這個城市的美麗是當之無愧的。”連佩雷斯?德奎利亞爾這個到訪了世界各地,見多識廣的聯合國前秘書長都發齣了這樣的感嘆,看來桂林之旅不會讓人失望了。

 

 漓江簡介

  漓江是中國錦繡河山的一顆明珠,漓江是桂林風光的精華。漓江發源於桂林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漓江全長437公里。由桂林至陽朔84公里的漓江像一條青綢綠帶,盤繞在萬點峰巒之間,奇峰夾岸,碧水縈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風光旖旎這百里漓江,依據景色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三個景區:第一景區:桂林市區至黃牛峽;第二景區:黃牛峽至水落村;第三景區:水落村至陽朔正如宋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詩句所言:“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三個景區的這一段水路被譽為漓江百里畫廊。

  漓江景色

    漓江特點

  桂林山水有四大特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那麼漓江除此之外還有瀑布、流泉、險灘、竹林四絕。有人說:漓江不僅僅有這睦,而且還有怪、迷、奇、絕四大特點,那就是古榕之怪,畫山之奇,冠岩之迷,半邊渡之絕形狀奇特的山峰被人們賦予了形象的名稱,望夫岩、仙人推磨、文筆峰、童子拜觀音、蘋果山、貓耳朵、駱駝山、螺螄山、筆架山等,形狀奇特的山峰被人們賦予了形象的名稱,望夫岩、仙人推磨、文筆峰、童子拜觀音、蘋果山、貓耳朵、駱駝山、螺螄山、筆架山等象鼻山、伏波山、疊彩山依次在江邊,各有奇秀漓江沿岸最有名的山鋒是“九馬畫山”。山壁的岩石上因凹凸不平、顏色濃淡而形成似馬非馬的圖案。古人曾有詩云:“自古山如畫,如今畫似山,馬圖呈九首,奇物在人間。也有首民謠唱道:“看馬郎,看馬郎,問你神馬有幾雙,看齣七匹馬中榜眼,看齣九匹狀元郎。”傳說當年周恩來總理遊漓江,就猜齣了那九匹馬,讓陪同人員讚嘆不已漓江的山水是一種剛與柔的結合,是一種碧與綠的交融;層層綠意在視野中延伸,豐盈而透亮。漓江千姿百態的峰叢在這樣的底色里被潤染成大大小小、重重疊疊的水墨剪影,擁擠著一層一層淡齣去,最後化作一縷青紗,融入天際。

  漓江灘

    漓江美景

  桂林的具體小景區主要有竹江景區,草坪景區,楊堤景區,興坪景區,陽塑景區。竹江景區 (群龍戲水) 在前面右側臨水的山壁,有幾根懸垂倒挂的鐘乳石柱,它們形態嵯峨,形神兼備,仿佛像幾條飲江的巨龍,它們的身子,隱藏在山壁內,隻有龍頭向著水面。第當春夏水漲,龍頭便會吐齣雨露;草坪景區 (鑼鼓鴛鴦灘) 彎彎曲曲的漓江,有一個灣就有一個灘,有人數了一下,從桂林到陽朔,83公里的水程,共360.5個灘。灘頭灘尾水比較淺,漓江從灘頭上流過,發齣淙淙的響聲,這響聲仿佛是天宮中的仙樂,聽了叫人飄飄欲仙。其實這哪是仙樂,這是漓江的音樂,請大家看,左岸邊有兩塊大石頭,一個像圓鼓,一個像金鑼,當地的村民們都叫它們鑼鼓石。右岸邊兩座拔秀的小山柱,仿佛是一對鑼錘和鼓棍;楊堤景區 (八仙遊江) 右前方,山到了這裡突兀而起,雲到了這裡虛無縹緲,給人以幻境的感覺。這一帶山巒疊嶂,氣勢雄偉,前面一組8個山頭,很像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8個仙人,靠近江邊頭光光的是鐵拐李,旁邊的是曹國舅,下面戴帽子的是河仙姑,接下來的是張果老、韓湘子、呂洞賓、藍採和、鐘漢離,正好8個;興坪景區 (溯江鯉魚) 前邊有一個山峰又長又大,橫亙在漓江邊,整個山形很像鯉魚,魚頭朝右,魚尾朝左,魚嘴跟右邊的這座山峰相連,在高高的魚背上有一組小山峰構成了魚鰭;陽塑景區 (“帶”字石刻) 碧蓮峰上碑文石刻很多,特別是山腰石壁上刻有清代光緒年間一個草書“帶”子更是令碧蓮生逃。其字形結構意味深長,人稱一字詩,竟包含了“一帶山河,少年努力”八個字的韻味和筆意。

  漓江倒影風景

    漓江是劉三姐的故鄉,“大榕樹”見證了她與阿牛哥的真摯愛情,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山歌,睿智而逗趣,不僅彰顯了勞動人民的智慧,也傳遞了情侶間的深情厚意。“桂林山水甲天下”,而它的縮影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現在發行的20塊人民幣上的風景畫就是這裡的黃布灘:黃布灘因灘底有一塊米黃色的大石板,似一匹"黃布"而得名。河灘左右兩岸,有七個大小不一的山峰,好象七位浴水而齣的少女,人稱"七仙下凡"。不少名人在漓江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如曾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傳說兩岸的鳳尾竹還是1960年周恩來總理遊漓江,提議從雲南引進在沿江兩岸栽種,來裝扮美麗的漓江

  漓江綠樹林

    遊漓江小貼士

  遊漓江,你可以徒步,可以坐竹筏,也可以乘遊船。漓江受季風氣候影響,每年3至8月是汛期,降雨頻繁,9月到第二年的2月為枯水期。據說冬季的遊船無法到達陽朔,行至“九馬畫山”景點時便不能再向前,要打回轉,數十條船在這裡排隊調頭,江面上會齣現了罕見的“大塞船”現象。所以去漓江玩要選擇好季節。

  漓江美景

 

 

 

象鼻山旅遊指南     象鼻山地處於市內桃花江與漓江匯流處,園內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相輝映,被人們稱為桂林山水的象徵。 園內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相輝映, 主要景點有水月洞、象眼岩、普賢塔、宏峰寺及寺內的太平天國革命遺址陳列館等。 

      附近還有隋唐開元寺僅存的舍利塔。水月洞緊靠江邊, 漓水流貫其間, 如水中浮月,山石垂入水中又如象鼻飲水漓江, 景致極佳, 唐宋以來即為遊覽勝地。宋薊北處士《和水月洞韻》詩: “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還流。”形象地描繪了這一景致。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間。距今約1.2萬年前, 地殼抬升, 漓江縮小, 加速了水月洞的發育, 形成一個東西通透的圓洞。長17米, 寬9.5, 高12米, 面積約150平方米。《象山記》載, “有石穴一, 彼此可以相望, 形圓而長, 其半入於漓水中, 水時高時下, 故其穴亦時有大小”。

  象鼻山旅遊水月洞洞口朝陽, 亦名朝陽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 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 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文人學士屬文賦句, 莫不嘆為觀止。宋薊北處士《水月洞》詩有“水底有明月, 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 月去水還流”之句, 細緻刻畫了天上、洞中, 水底月亮相互輝映的奇跡。象山的水月與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對, 一懸於天, 一浮於水, 形成“漓江雙月”的奇特景觀。

  宋代在洞中建朝陽亭, 清代改稱得月樓, 已廢。洞內有張孝祥《朝陽亭詩並序》、範成大《復水月洞銘》、陸游詩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餘件。 

朝陽亭在像鼻山水月洞內, 始建於宋, 亭已早廢, 但遠在800多年前, 圍繞水月洞的命名, 兩位桂州前後任的地方長官之間展開的一場背靠背的筆墨官司, 一直成為到此遊覽的人們永恒的話題。原來, 南宋乾道二年(西元1166年), 張孝祥游水月洞留連至晚不歸, 不久再度重遊, 一高興題詩作序, 因洞口東向, 把亭名、洞名、岩名統統已為“朝陽”, 並把記述其事的《朝陽亭詩序》該在水月洞北壁。其後, 範成大主桂, 持不同意見, 恢復了原名, 寫下《復水月洞銘》, 並鐫在洞的南壁。 

象鼻山風光

    象鼻山旅遊指南    象鼻山美景

  象鼻岩與水月洞相鄰, 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後處而得名。岩高1.9米, 寬3.3米, 長約13.5米, 面積44.5平方米。岩口面江, 東向, 呈條形封閉狀態, 是內涼、眺望江景佳處。明代學者毛賓泉曾在此讀《周易》後人在岩口刻“讀書岩”3字, 並稱此岩為“點易山窗”。萬曆丁醜(1577)春正月中進行修整, 有“賓泉山人開深此洞”題名石刻。明詩人張襄《訪毛賓泉點易山窗》詩, 有“千頃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靜觀周易”句, 詳見水月洞摩崖石刻。

  象眼岩位於象鼻山山腰南北兩側, 互相貫通, 高約2米, 寬5~10米, 長52.8米, 呈扁長形, 面積約274平方米。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長的古地下河道, 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 因部位恰巧在象眼處而得名。從象山南麓南極洞口, 沿石級可登上南眼。齣象眼岩, 盤山道可達山頂。北眼懸崖峭壁, 無磴可通。象眼岩南北兩洞, 是一對眺望風景的絕妙窗口。從左眼張望, 高聳的漓江飯店近在咫尺, 城區樓宇街市鱗次櫛比, 半城山芭歷歷在目; 從右眼遠眺, 江波帆影, 閃爍隱現於訾洲、塔山、穿山之間。

雲崖軒宋代園林建築。明張鳴鳳《桂故》載: “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 曰雲崖軒。軒廢已久。”根據方信孺《題雲崖軒》和邵以仁在方所鐫詩之前便建“古雲崖軒”的記述。雲崖軒確建何時無可考。方信孺詩有“不用窮探費杖藜, 隱然林壑挾城陴。曾尊月洞千岩上, 更著雲崖一段奇”之句, 說雲崖軒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

 

陽朔簡介

  陽朔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桂林市南面。地處東經110°13′~110°40′,北緯24°38′-25°04′之間,東與恭城縣、平樂縣交界,南與荔浦相鄰,西與永福縣接壤,北與臨桂縣、靈川縣毗連。總面積1428.38平方千米。2003年末有人口299434人,其中壯族、瑤族、回族等少數民族37760人。縣治地陽朔鎮。轄陽朔、白沙、福利、興坪、葡萄、高田等6個鎮金寶、普益、楊堤等3個鄉,110個行政村。

  陽朔

  陽朔歷史

  陽朔建縣始於三國吳甘露元年(265年)。在今陽朔地置尚安縣、熙坪兩縣,屬荊州始安郡,為陽朔建縣之始。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縣治由陽朔遷至今陽朔鎮。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分陽朔縣增置歸義縣,縣治在今白沙鎮舊縣村北側。與陽朔縣同屬桂州轄地。貞觀元年(627年),撤消歸義縣併入陽朔縣。為嶺南西道桂州轄地。

  陽朔

  五代十國陽朔為楚、南漢治地,屬桂州所轄。北宋大觀元年(1107年),改桂州為靜江府,陽朔由靜江府所轄。元朝十五年(1278年),改靜江府為靜江路,陽朔屬靜江路。明朝洪武初年,改靜江路為桂林府,陽朔屬桂林府。清朝,陽朔仍屬廣西桂林府。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設道。陽朔屬漓江道,次年六月改桂林道。民國十九年(1930年)桂林道廢,陽朔屬桂林民團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改屬桂林行政監督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改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屬直隸省政府。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五月改屬第八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七月改屬第十四行政督察區。1949年11月25日陽朔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稱陽朔縣,屬桂林專區。1968年4月改稱桂林地區。1981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陽朔劃歸桂林市管轄。1978年國務院批准陽朔為對外開放。

  陽朔

  陽朔地形

  陽朔東北部和西部地勢較高,為中山、低山盤踞,分佈有黃壤、黃紅壤、紅壤、紫色土,是我縣主要林產區。其中以東北部地勢較高,最高峰松坪龍海拔1701米;西部次高峰為木灣嶺,海拔1394米。石山星羅棋佈,約56%為喀斯特地貌,無數奇峰平地拔起,遍佈於江河兩岸。特別是漓江兩岸,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清澈見底的漓江水蜿蜒於叢山之中,江流成峽,山光水色相互輝映,景象萬千,構成綺麗多姿的山水美景,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之稱揚名於世界,成為祖國錦繡河山的一顆明珠,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人。境內中部、東部、南部地勢平坦,水源條件好,是我縣最主要的產糧區。在縣內的中心地帶有一塊方圓150平方公里的丘陵,坡度較緩,土層較厚,土壤含鉀高,是我縣四大名果金桔的主要產區。 

  陽朔

  陽朔旅遊

  陽朔,中國旅遊名縣。歷史悠久,人居歷史逾五千年。隋開皇十年(西元590年)置縣,城史已有1410餘年。陽朔位於廣西東北部,桂林市區南面,屬亞熱帶季風區,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9度。全縣總面積1428.38平方公里,轄6鎮3鄉。全縣人口30萬,漢族佔87%,其他還有壯、瑤、回、洞、苗等11個少數民族。1987年經國務院批准對外開放。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風景名勝區。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大景觀特色,造就了陽朔這方人間仙境,上帝的特殊恩賜,給予了陽朔富甲天下的靈山秀水。全縣擁有奇特山峰2萬多座,大小河流17條,8大景區,250多個自然景點和人文景觀。迄今,已有世界上150多個國家,300多位總統、總理、首相、部長等到陽朔觀光考察。 

  陽朔

  陽朔榮譽

  ——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在陽朔

  ——美麗的漓江,山水風光的精華地段在陽朔境內;

  ——中國駐聯合國總部大使館懸挂的唯一代表中國自然景觀的圖畫,是陽朔風光的“黃布倒影”;

  ——中國人民銀行1999年發行的貳拾圓人民幣背景圖案,是陽朔的興坪風光;

  ——1960年,轟動東南亞的電影《劉三姐》在風光如畫的陽朔拍攝成功;

  陽朔

  ——2001年,榮獲首批廣西優秀旅遊縣;

  ——2003年,由張藝謀導演的,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實景演齣《印象?劉三姐》又在陽朔獲得成功,該項目榮獲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和第三屆中國十大演齣盛事獎;

  ——2004年,世界旅遊組織定位:陽朔——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被譽為“中國地球村”的陽朔西街,中西文化水乳交融,既充滿了鄉土氣息,又洋溢著濃郁的異國情調。西街的獨特魅力,已成為陽朔旅遊鮮明的符號,成為中國旅遊的著名商標。

 

梧州

位置:位於廣西東部,地處珠江流域中游。
面積:12585平方公里
人口:273萬
行政區劃:現轄萬秀區、蝶山區、郊區、蒼梧縣、藤縣、蒙山縣,代管岑溪市

    梧州位於廣西東部,地處珠江流域中游。梧州市是一個具有二千多年曆史的古城,古為百越之地,廣信、蒼梧是古稱,傳說因古時盛產刺梧桐樹而得名。西元 621年(唐武德4年),改郡治為州治,將蒼梧改為梧州,是梧州得名之始。1927 年正式成立梧州市,為省轄市。梧州市現轄萬秀區、蝶山區、郊區、蒼梧縣、藤縣、蒙山縣,代管岑溪市,面積12585平方公里,人口273萬,漢族佔總人口的99%以上。其中梧州市城區面積307平方公里,人口32萬。

梧州

      梧州是一座美麗的具有兩千多年曆史的古城。古為百越之地,廣信、蒼梧是古稱。西元 621年(唐武德 4年),改郡治為州治,將蒼梧改為梧州,是梧州得名之始。1927年正式成立梧州市,為省轄市。她座落在潯江和桂江(其上游稱漓江)的交界匯合處,背倚海拔 365米的白雲山,青山懷抱,綠水瀠繞,物產豐富,氣候宜人。

梧州 照片

      梧州市座落在潯江和桂江(其上游稱漓江)的交界匯合處,背倚海拔365米的白雲山,青山懷抱,綠水瀠繞。宋代詩人蘇東坡於紹聖(西元1094年)曾路過梧州賦詩曰:“九嶷聯綿屬衡湘,蒼梧獨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煙樹里,落日未落江蒼茫。”後來,蘇東坡奉赦回朝,又一次重遊梧州桂江,吟齣“我愛清流頻擊楫,鴛鴦秀水世無雙”的著名佳句。

梧州 圖片      梧州市地處珠江流域中游,毗鄰廣東,臨近港澳,背靠廣闊的大西南。匯桂江、潯江、西江於一處,交通方便,水運發達,商賈雲集,遊客如雲,是華南著名的商埠,有“小香港”之稱,歷來是廣西各地及雲、貴、川等地貨物的集散地,是廣西通往香港最便捷的通道。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梧州市,位於廣西東部,與粵港澳一水相連,毗鄰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背靠大西南,鄰近東盟。有“廣西東大門”和“粵港澳後花園”之稱。現轄萬秀區、蝶山區、長洲區、蒼梧縣、藤縣和蒙山縣,代管岑溪市,面積12588平方公里,人口290萬。北回歸線從市區透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21℃。這裡山水相依,城江相連,半城山色,半城碧波,空氣清新,風光旖旎,是怡人的山水城市,又被譽為“中國騎樓博物城”和“世界人工寶石之都”。

      梧州山青水秀,風光旖旎。國家級、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多達16處,主要景點有梧州:中國騎樓博物城、宋明清建築文物龍母太廟、全國最早建成的中山紀念堂、被蘇東坡讚譽為“鴛鴦秀水世無雙”的鴛鴦江、自治區級風景名勝區白雲山公園、佛教廟宇四恩寺、世界上最大的黑葉猴珍稀動物繁殖中心、世界上最大的活蛇儲養場梧州蛇園、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府被辟為通商口岸時始建的英國領事署舊址、全國三大足球訓練基地之一梧州體育訓練基地、國家級森林公園飛龍湖旅遊度假區和太平獅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李濟深故居、蒙山太平天國封王建制遺址等。

      梧州是譽滿海內外的粵劇之鄉。梧州的鄉土文化由東詩(蒼梧)、西球(藤縣)、南戲(岑溪)、北歌(蒙山),和中部市區的粵劇五大版塊構成。特色地方劇目有:牛娘劇、鹿兒舞、火碗舞、麒麟白馬舞、鯉魚舞、木樨舞和梧州粵劇。此外,高爾夫球場、保齡球館、歌舞廳、娛樂城、夜總會、健身房、乒乓球/羽毛球館、網吧等一應俱全。

梧州      梧州是兩廣的集散中心城市,各種土特產品、旅遊商品,門類齊全,琳瑯滿目。土特產品有:寶石工藝品、豆漿晶、豆腐花、龜苓膏、龍舟牌臘味、蛇餐、艇仔粥、三蛇酒、蛤蚧酒、嶺南神酒、梧州蜜棗等。“吃在梧州”,地方名吃有:梧州紙包雞、龍虎鳳燴、田螺雞煲、艇仔粥、蕉葉 等。

      梧州市旅遊產業規模、結構、能力等方面已具備一定的規模。梧州積極融入泛珠江三角洲和東盟大旅遊圈,全力以赴開拓國內外旅遊市場。“廣東人遊梧州”、“廣西人遊梧州”、“粵港澳人遊梧州”、“東盟各國遊客遊梧州”等自駕車旅遊線路日漸熱銷。

      熱情好客的梧州人民歡迎國內外人士前來觀光旅遊!


 

資料來源:同程旅遊網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國外旅遊」
威爾剛 2019-12-25 15:52:36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