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8 09:25:25阿彰

落葉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字譯:
枯桑雖然沒有葉,仍然感到風吹,
海水雖然不結冰,仍然感到天冷。
語譯:
比喻那遠方的人縱然感情淡薄,
也應該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這是文字製造出來的單向思考軸線,
由枯桑及海水這二個受體,對天風及寒氣產生感知,
進而演繹出比字面上更豐富的意含。

但其中仍留下細緻的線索,
暗示可由不同的時空軸線去推敲、思考或辯證。


在邏輯學中:
當命題「若A則B」為真時,A稱為B的充分條件,B稱為A的必要條件。

因此:

  • 當命題「若A則B」與「若B則A」皆為真時,A是B的充分必要條件,同時,B也是A的充分必要條件。
  • 當命題「若A則B」為真,而「若B則A」為假時,我們稱A是B的充分不必要條件,B是A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反之亦然。

現在換個方向思考,試著來推論除了若A則B之外
是否存在若B則A的可能性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反向推導,應是天風摧殘桑,天寒凍海洋。

如此   天風曉得桑冷?
       天寒明白海洋?

但是 天風、天寒這二個受體相對大,加上可感而難觀其形

故,雖然文字中留下線索,
雖然可由不同的角度去推敲、思考或辯證

但如今腦力漸呈退化,對這個反向命題百思不得其解,
也許答案是 天曉得 haha~


你也來解解

上一篇:日常

下一篇:藏著天堂

(悄悄話) 2017-10-18 10:47:04
(悄悄話) 2017-10-17 14:24:18
水鴣 2017-08-21 14:45:09

很有趣的題目.
枯桑知天風, 海水知天寒.這跟先鴨知江暖,蘆短知魨上是否異曲同工?
此外, 枯桑也許是天風也許是蟲災, 海水冷, 可能是天寒也可能是親潮流過, 若非作者心裡已經預設立場,則答案不只一個, 竊以為除了若P則Q一種可能之外, 是否也能解釋成一對多的集合? 也就是說P-->Q1,P-->Q2, P-->Q3.... 自言自語又離題了

版主回應
任何形式的能量可以轉換成另一種形式,在能量轉換的過程中,總能量保持不變,原因在於總系統的能量是在各系統間做轉移,當某個系統損失能量,必定會有另一個系統得到這損失的能量,導致失去和獲得達成平衡,所以總能量不改變,這個能量守恆定律。不知道人生適不適用這個定律^^ 2017-09-08 16: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