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谷慕魚和雲山水之旅(2013-12-02)
第二天一早,又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在迎接著我們,所以趕快到餐廳吃個豐富的早餐,我們約八點用餐,此時一般團客已用畢早餐並離開飯店了,所以我們可以非常悠閒的吃著豐富的早餐,這裡的早餐菜色還非常豐富,有中式稀飯、西式沙拉和麵包等。
今天的早上的行程是慕谷慕魚生態廊道,這個景點需要辦理入山證並且每日還有名額限制,雖然現在不是夏日玩水的季節且又是非假日,但是仍然很熱門,我們回程時看到派出所張貼本日名額已滿的告示牌,所以建議要去拜訪的遊客可先至內政部警政署網站去辦理入山證登記http://eli.npa.gov.tw/E7WebO/index02.jsp;
慕谷慕魚是緣自太魯閣族的譯音,描述當初最早遷徙到這裡的太魯閣族人,用他們的語言頌讚這片世外桃源。這裡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有柔情似水的秀麗風景,長久以來就有『小天祥』的美稱。車子開始沿著木瓜溪前進,整個木瓜溪是東部水資源裡用最豐富的地區,台灣電力公司利用木瓜溪落差大的水流力量,由上游而下分別修建了龍溪、龍澗、水濂、清水、清流、銅門、榕樹和初英等八座水力發電廠,以提供東部地區用電需求。而行至中段時,可見一三岔路口,改行駛中間道路,沿著清水溪前進,而整條路非常狹窄,許多地方幾乎是無法會車,所以我想限制名額確實是有必要的。
車子行駛在清水溪旁,此時可看見清水溪碧綠清澈的溪水緩緩的流動著,這景象跟太魯閣的神秘谷非常相像,只是神秘谷的河道比較狹窄湍急,加上現在已不讓遊客親近溪水,所以現在很多遊客會選擇來此地欣賞美景又可親近這美麗的溪水。
我們選擇了路旁的一條小徑慢慢的走下,去觸摸那清澈冰涼的溪水,此時可看到溪裡的魚群和青蛙正悠游在此桃源美麗的生態溪谷中。
在這美麗的溪谷駐足許久後,接著我們折返往下至三岔路口後改走另一條大路至龍澗電廠,這條開往龍澗電廠的道路原本規畫為台14線,計畫從南投蘆山穿越中央山脈至花蓮銅門,不過至921大地震及環保意識高漲,這條道路已胎死腹中;首先經過楊清橋,這條跨距的紅橋造價非常昂貴,因為所有的原物料必須溯溪而上的運送上來,而楊清橋到龍澗有多段明隧道讓人目不暇給,沿路風景也很漂亮,不只有高聳的山群,還時可見到山中的飛瀑傾洩而下的美景。
道路的盡頭為龍澗發電廠,龍澗電廠興建於1955年,,利用木瓜溪支流龍鳳二溪之溪水發電,有效落差高達
在電廠四周欣賞這高山美景,源自奇萊山下的木瓜溪水正徐徐留著,幾道斜光照射下,散發著幾許波光;而電廠下方的龍溪水壩,閃耀著碧綠的光芒,其匯集奇萊引水隧道所引木瓜溪上游溪水後,提供給龍澗發電廠發電之用。
告別了這美麗的山中電廠後,我們就下山,來到鯉魚潭用餐,今天是非假日,整個鯉魚潭的遊客非常稀少冷清,選擇了湖畔附近的餐廳,一邊欣賞美食,一邊欣賞美景,真是不錯。
因下午還要搭火車回台北,為了避免錯過火車班次,所以對於鯉魚潭美麗的風景也不敢久留,因為我們還要拜訪另一個世外桃源雲山水生態園區;這雲山水生態園區多年前曾拜訪過,那時只有一間民宿在經營,整個園區有大片的綠草原,落羽松林和棕櫚樹林;此次拜訪,雖然已建了許多的高級住宅,旁邊的工地也在興建更多的高級住宅,很怕這一片美景會慢慢消失會轉變成不對外開放的私人景點,所以趁此刻還是多留下些許的照片。
整個雲山水目前有好幾片不同的水池濕地,我們先來到東側的水池濕地區,這裡的水池種有許多的落羽松,不過此區的落羽松樹齡較小,高度也較矮,有幾棵落羽松已開始慢慢穿上秋天的棕衣。
穿過水堤岸邊的落羽松林,這裡的落羽松較高大,是觀察落羽松生態的好地方,直挺的軀幹和冒出頭的許多小氣根。
走到草原區,幾隻大白鵝正埋頭苦幹吃著嫩草,第一次看到用鵝群來除草,真的很訝異。
對面的民宿區,為住戶安全及隱私,已不再開放讓遊客自由參觀,不過這風景宛如像是在國外的度假中心,在我們獵取這美麗的鏡頭時,旁邊這隻不速之客,一直在跟我們搶鏡頭。
草園區的後方,一整片的度假別墅正在興建中,雖然被幾棵棕櫚樹給隔離著,但相信這美景隨著越來越多人的居住,會慢慢的取消開放。
北側的大水池,範圍更大,落羽松更多,拜訪的時候,正是落羽松剛要變色之時,湖畔的倒影已映出幾分北國秋色,如果再晚個兩三個禮拜,那時的落羽松幾乎都變色了,應該會更漂亮。
走過南側的路橋,這美麗的世外桃源又呈現出不同的美景,湖光山色,真是漂亮。
在雲山水留連許久後,終於要踏上返家的路程,在車站附近買了好吃的鐵路便當,今天回程坐的是PP自強號,小朋友在搭上火車後,不久就進入了夢鄉中;今天雖然走的路不多,但是風景也是非常漂亮,尤其是雲山水的美麗風景,住家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而附近住家又無私的開放讓人免費參觀這世外桃源,真的很感謝這些住戶,也讓我們體會花蓮的好山好水好人情味。
照片拍的好漂亮,我去過也留下很美的記憶。
新年快樂 2014-02-01 22: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