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風災後的陰霾 林邊車站
說到蓮霧的故鄉,林邊可是最有名的!
但是在西元2009年8月8日,
中颱莫拉克嚴重襲擊南臺灣,讓林邊車站滿目瘡痍。
當時的風災,不僅讓車站的軌道淹沒在泥土中,
紅綠燈遭到摧毀,街上都是泥巴、灰塵的景象仍讓人餘悸猶存;
但2012的現在,林邊有了新的轉變。
有鑑於林邊車站在颱風季節容易造成交通停擺,
所以當時的政府已經規畫要將林邊車站這段高架化,
但計畫仍趕不上變化,因為中颱莫拉克已搶先一步登陸臺灣,
強風豪雨讓林邊地區成了受災戶,當然林邊車站也無法倖免。
昔日的林邊車站已經變成歷史回憶,
筆者僅能利用Google街景來找尋林邊舊站的身影,
現在的林邊車站已經被一座高架橋所取代。
林邊車站是臺鐵屏東線中第一座完工啟用的高架車站,
也是唯二未電氣化段的高架車站(另一座是已裁撤的多良站),
雖然沒有氣勢豪邁的大廳,
但對環境周圍的改變是不可抹滅的。
林邊舊站拆除之後,將原有的地改建為廣場,
廣場上也有一些大理石的座椅,讓人休息;
不過仍可看見部分民眾將機車停在廣場上,
雖然感覺不太妥當,但筆者只能旁觀。
廣場北方有自行車與行人混合使用的紅磚步道,
這條步道銜接中林路與仁愛路2巷。
步道上每隔幾公尺就設置白色的長椅,
不少當地的村民會扶老攜幼地到這邊散步。
林邊車站僅有兩處出口,根據臺鐵的CIS標示,
西側出口往仁愛路(下圖A),東側出口往中林路(下圖B);
但有趣的是,仁愛路是一條環狀道路,
而這條外環道路是繞著林邊車站行走,
因此兩側出口都會通到仁愛路。
根據示意圖,
筆者認為西側出口的CIS應該標示成信義路比較妥當。
東側出口有兩個《林邊車站》的中英文字樣,
其中靠近北側使用湖水綠底飾板搭配黃色的臺鐵局徽,
黃色局徽旁以白色浮雕的黑體字呈現站名,毫無任何的違和感。
但筆者最欣賞的是靠近東側出口上方的簍空站名,
藍色黑體字優雅地放在橫樑上,一改過去老臺鐵的舊形象。
西側出口的規模雖然沒有像東側出口如此大器,
但是該有的設備應有盡有,
尤其是方便身心障礙者的斜坡道下方設置服務鈴,
如此友善的設計,希望臺鐵未來能推廣到所有車站。
林邊站的接送區動線也算獨樹一格,
利用橋下的空間作為接送區的出入口銜接中林路與信義路;
在信義路上可以看到以雙語標示臨停接送區的指標。
進入接送區的小引道以雙黃線、槽化黃線和分隔島做雙向區隔,
出入口分別位於中林路與信義路,
筆者覺得此項設計在臺鐵改建的車站中堪稱佳作,
動線簡單且不複雜。
在接送區道路的兩旁是機慢車的停車場,
使用率極高,自行車也因為位子不足,停到車架外面;
筆者拍攝當天是週末,
因此筆者猜測有不少人利用火車前往屏東或高雄市區。
不過筆者在信義路旁的人行道上有看到一整排的自行車架,
使用率卻是趨近於零,這點也讓筆者摸不著頭緒,
或許縣政府應該可以設立指示牌標示自行車專停區,
也能藉此分散機慢車停車場的負荷量。
除了機慢車的停車場出現「車位已滿」之外,
汽車停車場也不遑多讓;
不過汽車停車場的停車位置非常地少,
希望臺鐵能考慮再多加活用橋下空間,
讓開車族也能安心使用林邊車站。
目前林邊車站雖然已經表定完工一段時間,
但工程收尾的部分依舊沒有確實,
不曉得是包商還是鐵改局沒做好完整的善後處理,
導致汽車停車場感覺有點凌亂。
林邊站雖然看起來有兩座出口,
但其實真正通往站體內的出入口只有一個,
加上車站一樓為機房,因此若要購票乘車必須上二樓。
由於林邊車站的站房主體在二樓,
所以必須要爬樓梯或搭電梯上樓,
筆者覺得林邊車站最可惜的地方就是沒有電扶梯,
也許是考量預算和搭乘人數吧!
雖然已經有了電梯可以服務老幼婦孺和提行李的旅客,
但筆者還是希望臺鐵在未來能裝設電扶梯。
樓梯的扶手是用不鏽鋼的圓桿,
最外側的扶手加了玻璃擋版,
除了防風防雨,質感也提升了;
諸如此類的設計在捷運站也能看到,
就某種程度來說,這也算「捷運化」的一環。
天花板則是使用白色飾板,
牆壁使用淺色系磁磚,雖然不是捷運站常用的琺瑯板,
但視覺上仍感覺非常舒適。
來到大廳,迎接我們的是排列整齊地候車椅,
三張藍色塑膠座椅為一排,
後方有通風用的小氣窗、街道圖和車站平面圖。
最讓筆者感興趣的是候車席後方的鄰近街道圖,
這張街道圖採用灰色當背景,
道路以黃綠色呈現、林邊溪則是水藍色,
配製的方式與捷運站的周邊出口導覽圖有點類似,
可惜的是這張街道圖的比例尺太大,
無法真正顯示林邊車站週邊的道路,
也讓「鄰近」一詞立刻破功。
筆者認為,林邊車站的街道圖可以與平面圖整合,
甚至可以學習捷運站將剖面圖與營運路線圖放上去,
這點臺鐵不妨可參考高雄捷運的大東站。
候車席隔壁有小小的商店空間,目前擺著一台自動販賣機,
筆者覺得該空間的坪數不大,因此不適合便利商店進駐,
不過這個區域做為觀光局的旅遊諮詢中心應該可行。
在大廳內的地板上有個讓筆者感到新奇的標誌,那就是-指北針。
雖然沒有指示何處為北方,
不過箭頭標示著售票處、剪票口、出口和電梯一目瞭然,
想去哪兒跟著箭頭走準沒錯,
筆者猜測此構想應該是模仿臺北捷運新蘆線的指北針意象。
大廳的空間沒有很寬,反而還有略為的壓迫感,
但是應該有的基本設備仍是一應俱全,
例如電話亭和洗手間,總之就是把能用的空間發揮到淋漓盡致。
車站大廳的列車顯示器並沒有豪華的配置,
僅有兩面LCD顯示順行與逆行各五班車,
一面在剪票口旁、另一面在售票口西側。
剪票口上方有兩面白底的三色LED顯示器,
看過筆者的文章應該對白底LED不陌生,
其中西側的顯示器是第二月台的列車資訊,東側則是第一月台。
目前林邊車站仍無驗票閘門,故剪票口必須採人工剪票,
但筆者要搭車時並沒有站務出來剪票口,
若是遇到有心人,可能會用來逃票。
大廳內的服務鈴隨處可見,筆者認為服務鈴有裝設的必要性,
如果有不方便的人士或者是外地來對週遭不了解的地方,
利用服務鈴找車站人員是最安全、最正確的方式。
付費區內的牆面有幾幅畫,畫的旁邊還有一些照片,
照片內有過去林邊車站的小歷史,
不過這些照片與掛畫並列在一起顯的非常不協調,
強烈建議臺鐵把照片通通加上畫框,讓通廊看起來較不凌亂。
林邊車站目前是一座岸壁式月台與一座島式月台的配置,
所以付費區內的穿堂層分歧出第一月台與第二月台的動線,
黑色燈箱搭配白色黑體字,讓人一清二楚,不會走錯方向;
燈箱後方也設置了LCD,讓候車的乘客能即時掌握列車狀況。
付費區內亦有設置候車席,不過僅在第一月台側,
往每座月台的電梯與樓梯都會再設置一面白底LED列車資訊,
讓前往月台層的乘客能留意欲搭乘列車的停靠位置。
通往第二月台的樓梯口亦設置LED顯示器,
當然也有電梯,電梯兩旁有兩幅掛畫,
增添了一些藝術氣息。
來到第一月台,因為屏東線目前仍是單線運轉,
所以第一月台必須負責列車調度,故第一月台不停靠任何列車,
這也是為何上面的照片LED僅顯示時間與公告的原因。
當初規劃高架時,林邊車站為雙島四股,
也就是說,配置會如同松山車站會有兩座島式月台,
所以剛開始設計時,第一月台就是島式月台,
不過由於目前列車調度並不吃緊,
因此規劃先將第一月台以島式月台建築、側式月台使用。
從第一月台的列車警示燈預留處,
還有從橋下看橋面上預留的缺口,
更能知道原始的設計是雙島四股。
兩座月台的樓梯都有雨庇,
和長榮大學站的設計有點相似,
不過這裡的雨庇是很整齊地向上飛揚。
樓梯的通道另外附設自行車的車溝,
這是近年來為了單車族所設置的,
不過筆者還是認為自行車上火車的部分開放折疊式的即可,
畢竟大台的腳踏車上大眾運輸工具會壓縮到空間,
大眾交通工具主要的功能還是載人並非載物品。
離開第一月台前往第二月台。
第二月台離民宅比較近,民宅普遍是矮房,
加上該月台的隔音牆與捷運類似,
因此從上面放眼望去,
居然有置身在高雄捷運橋頭火車站的錯覺!
第二月台的A、B兩側皆有停靠車輛,
所以三色LED顯示器必須要兩面;
另外筆者在月台上有看到一個奇怪的景象,
就是LED上方已經有標示2A或2B月台,
但是在後方又出現2A、2B燈箱,
讓筆者覺得臺鐵有點多此一舉。
從第二月臺往第一月台下方看,
可以發現第一月台下方是鏤空的,
有點類似「橋中橋」的概念,
這個空間主要是當有人落軌且列車將通過時的避難區!
因為月台上方部分被電梯或樓梯空間占用,
所以月台層的某些地方能步行的空間比較狹小,
幸好有列車警示燈與廣播提醒,
不過筆者還是希望臺鐵未來能加裝月台門。
第二月台的南側的站房上方裝了一支無線發射器,
這是筆者第一次看到車站站房的頂端被當作基地台,
也許是因為林邊車站周圍的海拔較低(據說低於海平面),
所以利用高架化的站房來當作發射訊號的地方。
未來潮州到枋寮這段「鐵支路」將會晉身為電氣化的一員,
所以月台頂棚上方預留了電車線空間;
當然橋面上亦有預留門架設置的地方。
希望臺鐵能在電氣化後,設計比較好看的門架,
不要讓林邊車站的視覺衝擊加大。
月台層的中間的候車椅設計非常輕盈,
椅面由四個木板組成,候車椅之間放置盆栽,
讓候車環境顯得更舒適。
站名燈箱的風格非常特殊,除了有日本JR的影子之外,
在站名旁邊還放了蓮霧的照片,
似乎在告訴著旅客們:「蓮霧的故鄉到了,歡迎您。」
跨越中林路的林邊車站曾是臺灣海拔最低的火車站,
在這座海拔最低的火車站中,
附近有一間臺閩、日歐式混合的建築,
該建築物看起來有段歷史,根據筆者觀察應該無人居住。
台十七線的中山路完全沒有任何與林邊車站相關的指標,
反而臨近中林路交叉口有個《(高雄-墾丁)林邊站》的站牌,
站牌上方除了有廣告外,
分別寫著:「中南客運、國光客運、高雄客運和屏東客運。」
此站牌應該是四家客運聯營的高墾線公車專用。
筆者在車站附近繞繞,總算在和平路上看見火車站的指標。
另外,在仁和村的和平路上也能看到臺鐵高架橋,
剛好筆者捕捉到北上觀光號通過橋上的影像。
和平路與臺鐵屏東線交會處原本有座平交道,
如今軌道高架後,橋下的空間變成一條道路,
雖然平面道路尚未通車,
不過當地的居民卻是已經開始使用......。
行筆於此,林邊車站的紀錄告一段落,
林邊地區能因為該車站的改變有了不同的面貌,
目前許多地區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改建工程。
筆者在等車時,也聽到某位乘客說準備來去搭捷運,
這或許也算是臺鐵改建計畫成功的一小步,
期盼未來臺鐵能在改善硬體同時,
軟體的部分(服務態度)也能跟著精進。
上一篇:捷運化的先驅 長榮大學站
下一篇:陸橋下的驛站 大橋車站
個人覺的林邊站根本不該定位在"捷運"化思維中,畢竟林邊站乘客仍以長途為主,短程通勤不多,因此根本不能像長榮大學站等這些通勤站相提並論。
只是台鐵對於林邊站定位成捷運化就不對了,應該要定位成類似高鐵的車站模式,林邊站光是候車室實在太小,週邊停車場也太小了,售票窗口太少,站內商店街規劃也很差(至少也該比照斗六站),候車空間太小,真難想像假日攜帶大型行李乘客眾多,車站能容納的下?站內商店過少,附近的商店要到中山路才有;售票窗口也太少且沒有多功能售票機,購買對號車乘客只能大排長龍,個人淺見是舊的林邊站保留但改建二樓,候車室設在一樓,售票窗口(避免淹水)和穿堂層及付費區設二樓,再設聯絡空橋到新站的月台區(同高鐵台南站,台鐵高雄站)。
其實林邊是很標準的城際鐵路車站,只不過這個車站空間的確小了很多,但是依照林邊站每天使用人次來看,目前空間應該足夠,而且該站有預留擴充空間;另外售票處我覺得可以加一部對號的自動售票機和一部兌幣機解決,但空間可能會更加擁擠。
至於商店空間其實有兩處,一個是我在文章上提到的小空間,另一處是一樓被落地玻璃所包圍起來的空間,因此商店的預留空間還蠻大的,只是我忽略了......。 2013-02-08 09:13:22
好詳細的報導呀!
我也是覺得舊站拆了有點可惜~
畢竟車站是在地人的集體記憶, 如果能留著做些其他的用途意義一定非凡.
謝謝 版主的詳盡介紹~
期待更多版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