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0 23:25:34詹翔霖副教授0955268997

衡量照護服務品質-品質管理中的人性-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講義 品質管理督導-詹翔霖副教授

 衡量照護服務品質-品質管理中的人性-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講義

品質管理督導-詹翔霖副教授

 

品質管理的定理是以我們所制定的為目標,還是以被照顧的”顧客”需求為目標-詹翔霖副教授

 

一個完整的品質管理系統應該涵蓋不同層面的系統因素,但人性面的運作才是推動品質管理的成功關鍵,可是人性面品質管理理論尚在發展的階段,甚至有關全面品質管理的定義出現日漸分歧的現象。

 

長照養護業若以戴明的觀點(Deming, 1986),以人性面系統作業為服務重點,瞭解推動品質管理對基層員工的工作績效所造成的長期影響效果。根據戴明的十四點管理原則與統計品質控制,品質管理系統可以歸納出「策略面」、「技術面」與「人性面」等三個系統因素類型,以人性需求為工作績效的主要來源,透過改善技術能力與責任感,建立工作績效達成機構目標,也提升健全訓練制度化、改善智能設備連續化、跨業作業合作化與督導諮詢轉型化、薪資優化年資階級化作主要經營轉型,必能提升整體長照產業的質與量。

 

 

品質觀念的演進

全面品質管理是由早期的品質保證(Quality Assurance)、品質管制(Quality Control)、統計品質管制(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SPC)、以及全面品質管制(Total Quality ControlTQC)等品質管理理念,逐漸發展而來的。全面品質管理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次世界大戰後,戰後日本的重建靠著品管學家戴明(W. Edwards Deming)、朱蘭(Joseph Juran)和費根堡(Armand V. Feigenbaum)等人的協助,利用統計品質管制的工具來提昇產品品質。戴明除了推廣統計工具外,更強調品質管理理念的革新,使得日本企業相信世界市場要的是高品質的產品,也唯有追求卓越品質才能躋身國際市場,獲得國際市場的肯定。

 

日本企業不但學習戴明的統計品質管制方法,更將戴明的新管理模式融入其全面品質管理中。經過了四十年的實踐、修正與改變,日本產品與服務品質的卓越,成為其在國際市場上最有利的競爭優勢。

 

1940年代統計方法引進品質領域時,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SQC)開始當道,知識的角色明確化了。後來,到了1970年代費根堡(Feigenbaum)出版Total Quality Control(TQC)的鉅著時,系統的概念成型了。大約在同一個年代,日本人提出全公司的品質管制Company Wide Quality Control(CWQC)的主張,基本上就是一個公司為原型的系統。

 

1980NBC播出「日本能,美國為什麼不能?」的節目,讓美國人正視全面品質管理在日本實施的成功,及其為日本帶來的驚人成效。1980年代,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品質管理TQM) 這個語詞正式登堂入室,管理思維取管制思維而代之,成為品質領域的新主流思維。載明的品質管理理念始由日本回傳美國,並受到美國企業、政府機構及其他各領域(包括圖書館界)的重視,被視為改進美國企業及服務業之產品與服務品質,最有希望的方法。美國國會並於1987年通過立法設立「馬康包立治獎」(The Malcolm Baldrige Award),以展現政府與企業共同推行全面品質管理的決心。

 

在台灣,品質管理的發展,則緣起於1949年間,生產武器的兵工廠為了提昇武器品質,從美國引進了統計的控管方法,軍方出身的人員將Quality Control直接翻譯,並稱之為「品質控制」。在1960年代中期,現代品質管理的方法在台灣的民間工廠已然蔚為風潮,專業學會正要誕生,推動品質管理的先賢們在思索學會名稱時,有人指出「品質控制」這個語詞隱含過度強烈的軍事管理味道,比較軟性的「品質管制」就此取「品質控制」而代之,因而成為Quality Control的新代稱。一直到1970年代後期,受到日本的影響,當時的品質專業界注意到:「品質管理」比起「品質管制」具有更寬廣而豐富的意涵。就此,「品質管理」在許多的書籍和文獻中,慢慢的取代了「品質管制」,不僅此也,到了1980年代後期,更開始有人以「品質經營」作為「品質管理」的新代稱。

 

品質觀念的發展在每個時期各有不同的品質管理策略與方法,茲分述如下:

 

1. 品質是「檢驗」出來的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生,出現了大量生產型態,作業員追求量的提升,卻忽略了產品品質,品質便由領班負責。到了二十世紀,製造業的產品愈形複雜,領班無法兼任品質監督之責;同時專業分工的觀念,也影響到品質管制的工作,於是有專業檢驗員的設置。綜言之,此時期,都只是藉由檢查來維持產品的品質,其品質管理是建立在品檢制度上。

 

2. 品質是「製造」出來的

1940年代當統計在管理運用盛行時,美國的休華特(Shewhart)發展出第一套管制圖,引發品管學者致力開發統計方法在品管上的應用,開啟了「統計品質管制」的時代,強調必須將產品檢驗的結果,回饋到製程改善,才能預先防止不良品的發生,也使得作業員對品質的觀念隨之改變為「品質是製造出來的」。品管制度也隨之發展成為以回饋改善為主的品管制度。

 

3. 品質是「設計」出來的

製程管制時期只注意自己工廠產品的品管(廠內品管),卻忽略了廠外的品管。所謂廠外品管是指產品的儲運和使用階段的品管問題,為了解決這兩個階段所發生的品質問題,於是發展出可靠度(如產品壽命、運輸、環境等試驗)的理論與做法。為了保證這兩個階段的產品是可靠的,所以必須在產品的企畫與設計階段就先行管制好,在設計時就先把顧客的需求考慮進去(Design-in)以及設計審查的想法。由「產品是設計出來的」品質觀念,所衍生的品質制度考慮顧客需求、產品設計和客訴處理為主的「品質保證(Quality Assurance, QA)制度」。

 

4. 品質是「管理」出來的

1961年費根堡(Feigenbaum)提出「全面品管」的觀念,產品品質不只是品管單位的責任,更是企業全體員工的工作,需要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品質不再只存在於產品面上,已擴展到工作面及提供服務的層面上,於是,進入品質是管理出來的「全面品質管理」的時期。

 

5. 品質是「習慣」出來的

員工對工作的認知與價值觀都將影響其工作績效,欲有優良的產品必須先有良好的企業文化。員工在品質上擁有共同認同的價值觀,可以反映在一個公司的品質文化上。品質文化的塑造,從訓練到個人態度產生改變,再到個人行為的改變,最後,引起團體行為的改變。這種變革是由員工習慣的生活方式養成的,品管學者將此時期稱為「全面品質保證」時期,品質的觀念也進展到「品質是習慣出來的」,品質管理制度則發展為「全面品質保證制度(Total Quality Assurance, TQA)」。

 

6. 品質是「人性」出來的

對於基層照護人員而言,在顧客和經營者的利益時,他們想到的常只是「替別人賺錢」和「為人作嫁衣裳」罷了,而太多強調對顧客和管理者的益處,而沒有從當事人的角度出發,這樣一個品質的標準化,不是早就註定了它不會成功的結局,很難說標準化的品質管理究竟是違反人性,還是順應人性,我們只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品質管理的世界裡,標準化的用意是要處理因為各人生而各有不同,做法也有不同,所造成的產品或服務的品質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