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8 15:00:15詹翔霖副教授0955268997

同理心,共情(empathy)的以我心換您心--因為淋過雨,所以知道給別人撐傘-詹翔霖老師

同理心,共情(empathy)的以我心換您心--因為淋過雨,所以知道給別人撐傘-詹翔霖老師

 

同理是要能設身處地感受到他人的感覺、情緒與想法,在碰到人際關係及溝通的問題上,通常跟當事人是否能自我察覺、自我控制、和是否有敏銳的同理心,有很大的關係,基礎的同理心要求能夠瞭解別人的情緒;以高同理層次可以察覺別人未說出的顧慮和情感並作出反應。

 

1. 學會換位思考

能從對方角度為對方的行為尋找合理性,以最大限度地理解發並對方。

 

2、學會傾聽

傾聽指能全身心地聆聽對方的表達。傾聽不僅指聽取其口語表達的內容,還包括觀察非語言的行為,如動作、表情、聲音語音語調(音量的大小、語音的高低、音速的快慢、是否口吃等)。不僅如此還需要有適當的反應,表示聽了並且聽懂了。

會傾聽的要求:全神貫註,不打斷對方講話,不做價值判斷,努力體驗對方的感受,及時給予語言和非語言反饋。

 

3. 表達尊重

1.尊重對方的個性及表達,不用自己的感情看事。

2.接納對方的信念和所做出的選擇或決定,不是評論或嘗試替其做決定。

3.善意理解對方的觀點及行為,而不是簡單採取排斥的態度。

4.以尊重並且接受的態度表達自己與對方不同的觀點。

5.不做價值判斷,尊重對方的選擇。

 

(一)初層次同理心:多用於當事人抒發情緒,情緒的覆述像是說「我聽到了」,有時候不一定完整的覆述,諮商師的眼神誠懇專注接受也可以。回應「我聽到了」表示有意願傾聽,會讓當事人繼續說下去,常用於建立關係階段。

1.定義:「針對當事人明顯表達的意思和感覺,以「覆述」回應基本了解及溝通」。

2.例句:

CL:「事件…..之後,我覺得很難過。」

CO:「恩,真的讓你很難過。」

 

(二)言外之意的層次:當事人僅陳述事實,但情緒線索才能進一步解釋背後意義。當事人嘆了一口氣,我們以情緒詞「擔心」作為情感反映,指認情緒讓整件事訊息更完整,也引導當事人意識到「自己怎麼了、想要怎樣」。常用於探索、整理階段。

 

1.定義:「針對當事人隱含的、沒說出一半的、暗示的,以相對應的情緒詞回應,以作確認及探索」,讓當事人的真正感受更明顯呈現。

2.例句:

CL:「我很後悔。」嘆了一口氣。

CO:「你會擔心什麼嗎?」

 

(三)混雜矛盾的層次:當事人可能自認受到不公平對待,想要抱怨想要獲得支持,於是先肯定他的努力、認真(事實),讓情緒暢通、消除矛盾,最後再客觀評價。

 

1.定義:當事人的感覺混亂矛盾,潛意識地遮掩他真正在乎的,確認當事人情緒核心後,以肯定句加強、回應他的認同。

 

2.例句:

CL:我對女朋友很認真的付出時間陪伴,但女朋友卻總覺得我不夠相同的付出。我不知道,或許她說的對..。」

CO:「聽起來你很矛盾。從我的理解,你確實很認真啊,在你有限的時間下是努力的,例如:假日不加班都去陪女友(實證事件)。」「你真的同意女朋友的看法嗎?」

 

(四)壓抑防衛的層次:當事人較少顯露情緒,像是旁觀者般說一個別人的故事;像是站的遠遠地觀看自己所遇的事物,可源於能過去情緒影響,致使當事人必須壓抑自已,才能保護現在的自已。不過從敘述內容來看,一定有其用意(冗長描述也是種情緒抒發),潛意識行為透露了需要:「想與人交流」。同理針對的是當事人的整體,想要被關注或與人關係連結時需要的是什麼,同理回應的方式,不一定要帶情緒形容詞,回應他的情緒不一定是語言,以動作、就事論事也可以,可以用自我揭露,賦予當事人情緒流露的正當性,肯定當事人的感受。

1.定義:「當事人壓抑感覺,談話中感覺不到情緒,但從描述的內容仍可猜測其用意(講這個內容一定有某個需求),抓取情緒核心後,以當事人可接受的方式給予對應。」

 

2.例句:

A:常見狀況(敘述內容:故事型訴說、評價較多,自我陳述較少)

 

CL:「從小…現在…我不知道自己哪裡作錯…我該怎麼做?」

CO:「你知道嗎?你是怎麼撐到現在的,我都替您感到難過……..。」)

 

 

同理心,共情(empathy)的以我心換您心--因為淋過雨,所以知道給別人撐傘-詹翔霖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