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8 06:08:08解影
科技大樓事件
第四節 科技大樓事件
興建科技大樓「異見」多
1994年6月8日,行政會議中,徐武軍總務長報告,已委由張學敏建築師事務所進行科技大樓新建工程之預定地之規劃。
1995年1月18日,行政會議通過成立科技大樓籌建委員會。
1996年2月7日,總務長於行政會議上表示科技大樓興建地點,原則上通過為在校友會館北面附近地區。
科技大樓規劃案在媒體及校刊上披露後,人間、台研立即於校內貼出海報,指責校方再次忽視同學意見,進行草率,欠缺整體性的規劃。第七屆學生會亦在媒體上對科技大興建案提出批評。
4月17日,由於前一天聯合報報導,東海學生會認為「科技大樓藍圖欠缺遠見」。王亢沛校長指責學生會發言不實,有損學校形象,希望日後對外發言能先求證理解。並表示校內溝通管道暢通,經常舉辦各項師生座談會,同時學校各種重要會議,也均有學生代表參與。若學生能據理直言,充分發表意見,學校一定會尊重(東行,民85.4.17)。
5月1日,校長於行政會議上表示,董事會通過支持學校興建科技大樓與學生宿舍。總務長表示,經勘查後仍認為以校友會館以西、德耀路以北一段地較為理想,後續工作是將基本資料送建築師規劃設計後送回專業委員會、校建會、行政會議、公聽會後成報董會核准後興建。校長裁示,仍請科技大樓興建等重要工程,在適當時機開說明會以增進共識(東行,民82.5.1)
校方對異議性社團行動的質疑並不意外,但在人間、台研的海報貼出後,理學院六科系系學會也在校內貼出海報,支持科技大樓的興建,並以相片、文字說明目前理學院狹窄擁擠的空間,表示興建科技大樓確有其實際需要。
東海大學理學院六個科系系學會昨日首度在科技大樓興建爭議中發表聲明,學生表示,目前東大理學院的教學空間十分擁擠,部份實驗室被迫轉入地下,物理系會長趙國勝指出,以該系為例,雖擁有教育部獎助的儀器,但受限於空間不足,系上學生明明是同班同學,還得分組輪流進實驗室學習。
趙國勝說,有部份社團學生認為科技大樓興建規劃過於草率,但學校已經校務會議多次討論,才達成目前共識,他系望持反對意見的同學能將心比心,傾聽校園不同聲音,讓大樓早日完成,讓理學院學生不必再忍受空間不足之苦。(自由,1996.5.6,第11版)
5月7日,東海召開「校園規劃暨環境保護委員會」暨「經費稽核委員會」聯席會議,通過興建科技大樓,新建學生宿舍地點及相關事項。
5月9日,人間、台研兩社於校友會館旁,校方預定興建科技大樓的建地上,為現場的相思林繫上黃絲帶,並向來往同學散發傳單,表達希望校方重視校園整體規劃一致性,不要再急就章的進行校內大型建設的意見。同時指出科技大樓的規劃欠缺妥當考量,可能學生交通動線、體育用地以及校園綠地等都可能造影響。
1997年5月4日,「校園建設暨環境保護委員會」通過「科技大樓」基地配置及建築設計,該建築大約為地下二層,地上六層,總造價約二億元,施工期兩年,如一切進行順利,將於10月中發包,校慶日破土動工興建,89學年度開學即可完成(東行,87.5.6)。
參與式規劃概念的提出
在「科技大樓事件」中最大的挑戰是理學院六系系學會的海報和對外聲明。在「綜合大樓事件」中雖也出現過濁水溪社這樣挑戰異議性社團的意見,而引發了一場短暫的筆戰。但和濁水溪社以「理性、客觀」的普遍性立場自居不同,理學院六系系學會最起碼代表了學校六分之一同學的聲音。如果採取「相思林時期」對待校方和濁水溪社的態度,無異是在製造校園學生的對立。這對一直期望凝聚學生力量,對抗不合理的校園體制的異議性社團來說,當然是不容許的現象。
為了化解理學院學生的質疑,人間/台研合作編印了《校園規劃,停、看、聽》手冊(台研/人間,1996:9-10)。手冊中首先說明社團質疑「科技大樓」興建的立場,並非反對校內建設,而是反對粗糙的規劃過程:
我們無意反對任何校園內的建設與開發,只是在東海這有限又不足的資源裡,更嚴謹且宏觀地加以規劃。在這當中。尤其不應忽略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以及缺乏理念的粗糙規劃品質。
我們相信,任誰也不願柏油、鋼筋、水泥!毫無止境及規劃地充斥在東海自然、綠意的景觀中吧!!(台研/人間,1996:1-2)
手冊中接著將自1987年「新宗教中心事件」以來,一連串校園規劃的爭議事件予以歷史性的敘述。以凸顯「科技大樓」並非單一、個別的事件,而是整體、長期的東海校園空間問題的一環。而促成這樣的問題持續的原因,除了自「相思林事件」以來強調的缺乏長期、整體的校園規劃計畫外,這本手冊認為校園使用者的聲音未在制度設計和決策過程中被重視,也是重要的原因:
而做為校園空間使用者之一的學生,意見似乎從未被重視過。
「校園規劃委員會」成立了這麼久,除了成為每次校園規劃爭執中的擋箭牌之外,究竟提出了甚麼長程的計畫和思考?尤其校園景觀的任何變動,同學往往是最後知道的。
在資訊不充足,討論不充分的情況下,所謂「公聽會」也不過是校方的「說明會」、「說服者」而已。同學的失望和無奈,最後只有以「反對興建XXX」來抗議,校方動輒指責部份同學「太過激進」、「意氣用事」,但是在抗議聲的背後,目睹校地日漸支離破碎後的悲憤,校方卻視而不見!(台研/人間,1996:14-15)
文中首先質疑了「專家至上」的環境規劃迷思,並強調「使用者參與」的重要性:
有一個流行的迷思,認為環境的規劃應該交由專家和行政人員來決定,一般人缺乏足夠專業來處理規劃問題。我們認為規劃工作的確需要專家來執行,但,這不應排除過程中使用者的參與。
只有空間的使用者,才能真正瞭解其需要;只有空間使用者,才知道什麼是「美麗」、「獨具風格」的設計,專家的技術,在於配合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是意見的主導(16)。
並用略帶浪漫、感性的語氣,提出「參與式規劃」的願景:
我們有一個理想,我們提出了一個和現在完全不同的校園規劃程序。
這個理想中,沒有流於形式的公聽會,而是從東海的回顧中,引導大家表達出自己心中未來東海的面貌。
這個理想中,沒有閉門造車的專家,而是不停的聽取、收集意見的專業諮詢者。他能用圖畫、各種媒體、模型將各式方案具體呈現,陳列於公開場合,供校內師生進行瞭解、溝通及選擇。
這個理想中,沒有高高在上的行政單位做急就章式的規劃,而是和所有東海人不斷地對話;討論之後,構築出東海完整的未來。透過長期的規劃,循序漸進解決空間不足的問題(18)。
文末提出這次行動的訴求:
1.訂立校園規劃基本原則
2.確立參與式規劃的程序
為了更詳細說明「參與式規劃」的理念與操作方式,人間工作坊於1996年6月出刊的《人間札記》第17期中,再次說明社團對「科技大樓事件」的立場,以及「參與式規劃」的內容。在刊物中引用文獻介紹了「中和21號公園」的經驗,以證明「參與式規劃」是可行的,且在當前的台灣社會中已被許多社區營造工作者、都市環境規劃者所採用。
從校園空間運動的歷史來看,「科技大樓事件」中「參與式規劃」理念的提出,其實是延續了「綜合大樓事件」前期中,關於專業技術與民主參與的關係的辯論。但是在《校園規劃,停、看、聽》手冊中則加入了「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的語彙,較為強調技術性的操作,而關於高等教育的價值與方向的反思卻比較隱而不顯。這裡面反映了「農牧場事件」後校園環境的變化。
人間/台研等社團,費盡唇舌希望能夠利用「參與式規劃」的理念,突破過去「校園空間運動」的困境。但是不只校方行政人員,即使是校內同學對「參與式規劃」的內涵也很難理解。例如當時校解社製作〈今昔之間--續吹東風〉專題的學生,就提出這樣的質疑:
如果學生都可以自己設計房子了,那又何必要有建築師執照的考試呢?每一個被建築系專業訓練的人都可以當建築師了(《采風》第2期:24)。
相較於之前連續三次的「相思林事件」,在論述上拉到對高等教育的商業化、功利化傾向的批判。在「科技大樓事件」中提出的「參與式規劃」偏於技術層次的構想,明顯的在討論深度和廣度上都有侷限。然而「理論一經掌握群眾,就變成物質的力量」,同「德耀路大石頭」事件中的「彩繪行動」一樣,提出這樣偏於技術層次的論述,都是為了設法拉近理論和群眾的距離。
諷刺的是,當人間/台研汲汲於讓校內師生接受「參與式規劃」的理念的時候,東海建築系、景觀系也提出了「參與式規劃」的想法,並見諸於《東海大學校園整建規劃報告書》以及相關論文中。而甫成立的校解社,也正嘗試進行校園空間景觀歷史的建構,但是在「科技大樓事件」發生時,這些力量都沒有相互整合。也許這143甲的校園真的是太過寬廣了,使得往共同方向前進的人,都聽不見彼此的腳步聲。
如同筆者在第三章提到的,做為一個現代的綜合型大學,東海校園內充滿著不同的聲音來來就是很正常的事情,而雷蒙威廉士、哈伯瑪斯等學者也早已指出,在一個日益專門化、多元化的社會裡,只能透過「持續性的民主實踐」來重新建立社會整合的基礎(Raymond Williams,1989、Habermas,)。
不幸的是,在當時的東海校園中,於1988--1989年間建立起來的「校園民主」機制正經受著嚴重的考驗而瀕臨崩潰。
興建科技大樓「異見」多
1994年6月8日,行政會議中,徐武軍總務長報告,已委由張學敏建築師事務所進行科技大樓新建工程之預定地之規劃。
1995年1月18日,行政會議通過成立科技大樓籌建委員會。
1996年2月7日,總務長於行政會議上表示科技大樓興建地點,原則上通過為在校友會館北面附近地區。
科技大樓規劃案在媒體及校刊上披露後,人間、台研立即於校內貼出海報,指責校方再次忽視同學意見,進行草率,欠缺整體性的規劃。第七屆學生會亦在媒體上對科技大興建案提出批評。
4月17日,由於前一天聯合報報導,東海學生會認為「科技大樓藍圖欠缺遠見」。王亢沛校長指責學生會發言不實,有損學校形象,希望日後對外發言能先求證理解。並表示校內溝通管道暢通,經常舉辦各項師生座談會,同時學校各種重要會議,也均有學生代表參與。若學生能據理直言,充分發表意見,學校一定會尊重(東行,民85.4.17)。
5月1日,校長於行政會議上表示,董事會通過支持學校興建科技大樓與學生宿舍。總務長表示,經勘查後仍認為以校友會館以西、德耀路以北一段地較為理想,後續工作是將基本資料送建築師規劃設計後送回專業委員會、校建會、行政會議、公聽會後成報董會核准後興建。校長裁示,仍請科技大樓興建等重要工程,在適當時機開說明會以增進共識(東行,民82.5.1)
校方對異議性社團行動的質疑並不意外,但在人間、台研的海報貼出後,理學院六科系系學會也在校內貼出海報,支持科技大樓的興建,並以相片、文字說明目前理學院狹窄擁擠的空間,表示興建科技大樓確有其實際需要。
東海大學理學院六個科系系學會昨日首度在科技大樓興建爭議中發表聲明,學生表示,目前東大理學院的教學空間十分擁擠,部份實驗室被迫轉入地下,物理系會長趙國勝指出,以該系為例,雖擁有教育部獎助的儀器,但受限於空間不足,系上學生明明是同班同學,還得分組輪流進實驗室學習。
趙國勝說,有部份社團學生認為科技大樓興建規劃過於草率,但學校已經校務會議多次討論,才達成目前共識,他系望持反對意見的同學能將心比心,傾聽校園不同聲音,讓大樓早日完成,讓理學院學生不必再忍受空間不足之苦。(自由,1996.5.6,第11版)
5月7日,東海召開「校園規劃暨環境保護委員會」暨「經費稽核委員會」聯席會議,通過興建科技大樓,新建學生宿舍地點及相關事項。
5月9日,人間、台研兩社於校友會館旁,校方預定興建科技大樓的建地上,為現場的相思林繫上黃絲帶,並向來往同學散發傳單,表達希望校方重視校園整體規劃一致性,不要再急就章的進行校內大型建設的意見。同時指出科技大樓的規劃欠缺妥當考量,可能學生交通動線、體育用地以及校園綠地等都可能造影響。
1997年5月4日,「校園建設暨環境保護委員會」通過「科技大樓」基地配置及建築設計,該建築大約為地下二層,地上六層,總造價約二億元,施工期兩年,如一切進行順利,將於10月中發包,校慶日破土動工興建,89學年度開學即可完成(東行,87.5.6)。
參與式規劃概念的提出
在「科技大樓事件」中最大的挑戰是理學院六系系學會的海報和對外聲明。在「綜合大樓事件」中雖也出現過濁水溪社這樣挑戰異議性社團的意見,而引發了一場短暫的筆戰。但和濁水溪社以「理性、客觀」的普遍性立場自居不同,理學院六系系學會最起碼代表了學校六分之一同學的聲音。如果採取「相思林時期」對待校方和濁水溪社的態度,無異是在製造校園學生的對立。這對一直期望凝聚學生力量,對抗不合理的校園體制的異議性社團來說,當然是不容許的現象。
為了化解理學院學生的質疑,人間/台研合作編印了《校園規劃,停、看、聽》手冊(台研/人間,1996:9-10)。手冊中首先說明社團質疑「科技大樓」興建的立場,並非反對校內建設,而是反對粗糙的規劃過程:
我們無意反對任何校園內的建設與開發,只是在東海這有限又不足的資源裡,更嚴謹且宏觀地加以規劃。在這當中。尤其不應忽略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以及缺乏理念的粗糙規劃品質。
我們相信,任誰也不願柏油、鋼筋、水泥!毫無止境及規劃地充斥在東海自然、綠意的景觀中吧!!(台研/人間,1996:1-2)
手冊中接著將自1987年「新宗教中心事件」以來,一連串校園規劃的爭議事件予以歷史性的敘述。以凸顯「科技大樓」並非單一、個別的事件,而是整體、長期的東海校園空間問題的一環。而促成這樣的問題持續的原因,除了自「相思林事件」以來強調的缺乏長期、整體的校園規劃計畫外,這本手冊認為校園使用者的聲音未在制度設計和決策過程中被重視,也是重要的原因:
而做為校園空間使用者之一的學生,意見似乎從未被重視過。
「校園規劃委員會」成立了這麼久,除了成為每次校園規劃爭執中的擋箭牌之外,究竟提出了甚麼長程的計畫和思考?尤其校園景觀的任何變動,同學往往是最後知道的。
在資訊不充足,討論不充分的情況下,所謂「公聽會」也不過是校方的「說明會」、「說服者」而已。同學的失望和無奈,最後只有以「反對興建XXX」來抗議,校方動輒指責部份同學「太過激進」、「意氣用事」,但是在抗議聲的背後,目睹校地日漸支離破碎後的悲憤,校方卻視而不見!(台研/人間,1996:14-15)
文中首先質疑了「專家至上」的環境規劃迷思,並強調「使用者參與」的重要性:
有一個流行的迷思,認為環境的規劃應該交由專家和行政人員來決定,一般人缺乏足夠專業來處理規劃問題。我們認為規劃工作的確需要專家來執行,但,這不應排除過程中使用者的參與。
只有空間的使用者,才能真正瞭解其需要;只有空間使用者,才知道什麼是「美麗」、「獨具風格」的設計,專家的技術,在於配合使用者的需求,而不是意見的主導(16)。
並用略帶浪漫、感性的語氣,提出「參與式規劃」的願景:
我們有一個理想,我們提出了一個和現在完全不同的校園規劃程序。
這個理想中,沒有流於形式的公聽會,而是從東海的回顧中,引導大家表達出自己心中未來東海的面貌。
這個理想中,沒有閉門造車的專家,而是不停的聽取、收集意見的專業諮詢者。他能用圖畫、各種媒體、模型將各式方案具體呈現,陳列於公開場合,供校內師生進行瞭解、溝通及選擇。
這個理想中,沒有高高在上的行政單位做急就章式的規劃,而是和所有東海人不斷地對話;討論之後,構築出東海完整的未來。透過長期的規劃,循序漸進解決空間不足的問題(18)。
文末提出這次行動的訴求:
1.訂立校園規劃基本原則
2.確立參與式規劃的程序
為了更詳細說明「參與式規劃」的理念與操作方式,人間工作坊於1996年6月出刊的《人間札記》第17期中,再次說明社團對「科技大樓事件」的立場,以及「參與式規劃」的內容。在刊物中引用文獻介紹了「中和21號公園」的經驗,以證明「參與式規劃」是可行的,且在當前的台灣社會中已被許多社區營造工作者、都市環境規劃者所採用。
從校園空間運動的歷史來看,「科技大樓事件」中「參與式規劃」理念的提出,其實是延續了「綜合大樓事件」前期中,關於專業技術與民主參與的關係的辯論。但是在《校園規劃,停、看、聽》手冊中則加入了「社區總體營造運動」的語彙,較為強調技術性的操作,而關於高等教育的價值與方向的反思卻比較隱而不顯。這裡面反映了「農牧場事件」後校園環境的變化。
人間/台研等社團,費盡唇舌希望能夠利用「參與式規劃」的理念,突破過去「校園空間運動」的困境。但是不只校方行政人員,即使是校內同學對「參與式規劃」的內涵也很難理解。例如當時校解社製作〈今昔之間--續吹東風〉專題的學生,就提出這樣的質疑:
如果學生都可以自己設計房子了,那又何必要有建築師執照的考試呢?每一個被建築系專業訓練的人都可以當建築師了(《采風》第2期:24)。
相較於之前連續三次的「相思林事件」,在論述上拉到對高等教育的商業化、功利化傾向的批判。在「科技大樓事件」中提出的「參與式規劃」偏於技術層次的構想,明顯的在討論深度和廣度上都有侷限。然而「理論一經掌握群眾,就變成物質的力量」,同「德耀路大石頭」事件中的「彩繪行動」一樣,提出這樣偏於技術層次的論述,都是為了設法拉近理論和群眾的距離。
諷刺的是,當人間/台研汲汲於讓校內師生接受「參與式規劃」的理念的時候,東海建築系、景觀系也提出了「參與式規劃」的想法,並見諸於《東海大學校園整建規劃報告書》以及相關論文中。而甫成立的校解社,也正嘗試進行校園空間景觀歷史的建構,但是在「科技大樓事件」發生時,這些力量都沒有相互整合。也許這143甲的校園真的是太過寬廣了,使得往共同方向前進的人,都聽不見彼此的腳步聲。
如同筆者在第三章提到的,做為一個現代的綜合型大學,東海校園內充滿著不同的聲音來來就是很正常的事情,而雷蒙威廉士、哈伯瑪斯等學者也早已指出,在一個日益專門化、多元化的社會裡,只能透過「持續性的民主實踐」來重新建立社會整合的基礎(Raymond Williams,1989、Habermas,)。
不幸的是,在當時的東海校園中,於1988--1989年間建立起來的「校園民主」機制正經受著嚴重的考驗而瀕臨崩潰。
上一篇:綜合大樓論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