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8 11:54:28日曬的11樓

攝影欣賞的個人化理論:讀羅蘭.巴特的《明室.攝影札記》第一章

這本書和班雅明捍衛攝影美學擺脫傳統繪畫藝術所舖路的《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同是台灣攝影出版社所出版,也是十年前的一本老書了。十年前,我會購買班雅明,是因為我想了解法蘭克福學派的美學觀,而這本巴特一直十年間不斷在我逛入書店時偶然巧遇,有時隨手翻一翻,有時根本對它視而不見。直至十年後的今天,要再找到這本書,尤其它已絕版後,就較難了,得多跑幾家實體書店才找得著。

自從上次省思攝影美學的意義後,快門按得少了,反而書就看得多一丁點。手指不在拍照,腦袋卻在拍,也算是攝影路上的一關吧?這本《明室》極為易讀,尤其以一種「如何觀賞一張照片」的角度來讀,更是很好理解。

巴特不從「攝影家在想什麼」來開始,而是從觀賞者「如何會覺得一張照片耐看」的角度出發,以十分個人的──尤其是以他個人的──方式來觀賞一張照片。這樣的寫作點當然是很棒的,誰知道攝影師在拍攝時腦子在想什麼呢?誰又能規定攝影師怎辦拍才好看呢?當然攝影藝術理論家會做此想。但巴特是以一個十分業餘者、十分個人的觀賞點來寫,卻又說得有趣,就值得我們好好反思所謂有趣味的攝影作品了。

然而巴特在第一章所談及的照片,可說都是紀實或人物攝影,這點各位要先留意。

巴特把照片分成兩個層面,一是──用我自己的話來說──敘述照片中人事物存在的時間背景的「知面」(Studium)。巴特是這樣說的:「是一延伸面,一個場或畫面的擴展,根據我的知識文化背景可以駕輕就熟地掌握……指對一項事物用心,對某人有好感,是種一般的投注,無疑具有熱忱,但並不特別深刻劇烈。」若以一個社會事件的記錄而言,可能是一次的社會運動、一次的年貨大街一景,或只是一家人的全家福照片,是一張照片的時間人事物的基底。當我們環視這個基底後,會有一個讓我們訝異的點出現,這個點不是我們刻意去尋找的,它可能打破了、強化了這個「知面」,甚至個人化至只是引起你個人的記憶或好奇的點。巴特稱之為「刺點」(punctum)。(p.35-6)以巴特舉的照片來說:(Nicaragua, by Koen Wessing, 1979)
這張照片顯示了一個戰爭的現場:被摧毀的房子和破爛的道路、幾名在巡視站崗的士兵,都形成了一個荒蕪的景象。然而,畫面中出現了兩位路過的修女,而且其中一位還轉過頭來,似乎見證了你正在看這張照片的事實。修女和戰爭的荒蕪在直覺上和文化上是不搭的,雖然在知識上可以關聯起來:戰爭經常有修女當護士協助治療照顧受傷的士兵。若以我的感受來說,在一整個陽剛和暴力破壞的場景中,出現了兩位陰柔的、代表善的修女,她們即像諷刺又像戰爭的惡中的善,因此形成了一個刺穿整個「知面」的「刺點」。

整個第一章巴特談的主要即是這二者的「奏鳴曲」。

此外,巴特用小篇幅談及了一個普遍的攝影構圖現象:「單一攝影」的概念。(p.50)很多人都說攝影是減法,的確,當你在認同學院式的、教條式的美學觀後,攝影確實應該「去蕪存菁」。之所以稱之為「單一攝影」,即是影像中的平和突出點──「知面」和「刺點」──的對立消失了,整個畫框就這樣只陳述一件事,就像只吃牛排不加醬或配料般枯燥。「『單一攝影』極為普通,因構圖『統一』是通俗(尤其學校)修辭學的首條規則;對業餘的攝影愛好者有一項建議是(筆者注:注意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攝影是減法):『主題應單純,除去不必要的枝節雜物;此即為力求統一。』」雖然有些照片會增加一點趣味性進來,但很多畢究只是點對點的簡單構圖原則,極力想打破太統一太單調,卻還是失敗了,因為它就是沒有一個面,一個知識性的基底,讓突出的點躍出照片。

讀完巴特的第一章後,讓我個人覺得在欣賞大師的各種作品時,尤其街拍,更能自覺意識到它們吸引人的地方在哪。巴特在第一章結尾時也自覺這套理論實在太個人化了,因此,在第二章是否他真會探索出更客觀的攝影觀點呢?且讓我讀完再來報告吧!
壯陽藥 2020-02-25 12:17:33

很不錯的分享~!

C 2008-04-02 00:35:51

也是 呵

11f 2008-03-29 21:29:38

那是翻譯的問題, 我印象中巴特和譯者都有對這個詞做過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