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5 09:38:40光光

好文收藏-看希望還是看後果?

看希望還是看後果?
文/吳俊瑩 (iThome電腦報技術主筆) 2010-01-14

先考慮後果、最後再來看利益才比較實際。畢竟失敗的機率遠大過成功,只是我們每個人都樂觀地相信,最後存活的就是我
從財務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大多數投資人都有過度自信又厭惡損失的心態,這就是造成虧損的主因之一。我們在看一件事情,一開始往往因為了解不多,而產生過度樂觀與輕視,不太容易以客觀角度來評估,因而判斷錯誤。

經營事業,謹慎非常重要,因為一個失敗可能會讓我們把過去賺的通通賠回去,因此,事先評估後果是否能夠承擔,再決定是否進行,才是正確的思考模式。風險越大,利益越大,只要我們明白後果以及有心理準備,就比較能冷靜面對問題,最後取得最大利益。

我們之所以會做某一件事情,或者投資某一個事業,都是因為看到了希望。當然每個人腦筋裡面也都曾經閃過一絲靈光,懷疑後果可能會很慘,但是我們難免都厭惡去思考後果,害怕因而產生「烏鴉嘴效應」,讓壞事應驗了。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任何事情都是有希望也有後果的綜合體,該怎樣來做決定呢?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實現希望的機率有多少,以及發生嚴重後果的機率是多大?

大多數情況下,機率只是我們蒐集分析各種資訊後所主觀認定的百分比。正確與否在於資訊是否足夠且廣泛,而不是特定集中在某些點上,同時也跟我們是否能公正客觀地給予正確的發生百分比有關。由於厭惡損失,我們都會主觀地調低失敗率,提高成功率,這樣子看起來很舒服,讓我們可以在失敗來臨之前做好夢,但是卻不切實際。「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事實上我們不僅不應該看希望,而應該先看後果,因為失敗率遠比成功率大上好幾倍。

決策看的數字,並非單純的機率,而是期望值,也就是「希望×希望發生的機率+後果×失敗發生的機率」。我曾經聽過一個例子,有一個著名的基金經理人,同事問他未來股市上漲的機率,他回答70%,於是大多數的同事都拼命買股票。但是這個經理人卻跑去放空股票,因為他認為70%上漲,大概會漲10塊,下跌機率雖然較低,可是會跌30塊,所以應該以期望值70%×10+30%×(-30)=(-2),整體來說還是應該放空股票。機率只是表相,期望值才是真正的結果。後來事實證明這個經理人的績效果然比較好。

習慣看別人的優點、看事物好的一面是健康的個性,但是如果我們該看的東西牽涉到公司大家的利益時,就應該增加「後果嚴重性」的權重。不過由於大家都不會把公司的錢當成是自己的錢在用,所以高階主管的把關就非常重要。我們常常聽長輩說,經營企業必須要務實,事實上也就是從結果來倒推,看看我們有幾兩重可以承擔,而不是從希望出發、邊做邊修改,或是先做好東西再找客戶,這樣子的過程很痛苦,也是蠻多企業失敗的主因。

學者專家一直在強調「變」與「速度」,這兩件事情可以修正錯誤的決策,但不見得可以完全修復。只有在考慮到可行性的時候,權變與速度才會有意義,所以不可行的事情,最好還是早早停損,以免後果更嚴重。只有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希望才可以成真,而所謂有把握也來自於評估自我實力,認定期望值不會是負的,才可以進行。我們當然都喜歡好消息,但是有可能一百個好消息抵不上一個壞消息,能提早預知後果,自然就可以避免未來的後悔。就像我的朋友創業了,對於公司每一筆支出與每件事情都斤斤計較,沒過多久底下的員工就心生不滿,跑去跟股東告狀,認為格局太小。但是創業失敗的後果是很可怕的,固然我們看到「希望」是可以大家榮華富貴,然而「失敗」的後果可能是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所以在執行面上,每一件事情還是得計算清楚,否則一個失控就有可能捅出一個大洞補不完。

希望是一種麻醉劑,可以讓我們忘記痛苦,也就因此我們難免會不切實際地越吃越多,到後來連後果都看不清楚。但是如果我們先不去想美好的未來,先思考有哪些後果,有辦法躲避嗎?或者有辦法承受嗎?

先考慮後果、最後再來看利益才比較實際。畢竟實際的狀況,失敗的機率遠大過成功,只是我們每個人都樂觀地相信,最後存活的就是我。如果一開始我們有辦法把所有可能的後果列出來,逐一思考後仍認為這個「希望」值得一試,依然必須謹慎地隨時複習這些後果發生的機率,才有可能成功。「實際一點」才有辦法真正地把問題徹底找出來並解決,也才能務實地把各種悲慘的可能性列出來,否則我們心理上仍然會排斥某些慘劇而拒絕思考發生的可能性。

人性是很討厭去思考後果的,都必須要等到痛過、失敗過才能痛定思痛。懊悔「早知道」其實就是對於後果想都沒想的極端狀況,卻也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事情。成功只是兩次失敗之間片刻的歡樂,希望只能當作是突破了一個關卡之後的小小獎勵,偶而拿出來想一下就好,否則享受太多,就變成跟酗酒一樣,茫茫然地承擔無法預期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