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9 16:39:20

魚雁往返,寫信與回信之間

我喜歡收到信的感覺。把寫上我名字的信件從信箱裡取出,小心翼翼撕開信封打開摺疊的信紙,閱讀著對方親手寫下的逐字逐句,接著用自己的心情感受對方寫信時的心情。我很享受這種閱讀信件的過程,或許也因為如此,所以每次當我在網路上寫下一篇文章後,往往也伴隨著一種等候「回信」的期待感,那種感覺就像是將一封未署名收件人的信投遞了出去,即使不知道誰會收到這封信,也不知道誰會回信,但這種對未知回信內容產生的期待感,卻也是讓我首次體會到這種奇妙的網路互動開始。

開始成立個人新聞台,是從我到韓國度過一個學期異國生活之後開始的。在此之前,我頂多有一本從國小開始紀錄到大學的日記本,不,應該只能說是心情記事本,因為那不是每天的紀錄,而是在情緒需要宣洩或是有了難忘回憶的時候才予以書寫。上了大學後,我書寫的次數越來越少,之後索性用腦袋儲存記憶,畢竟腦容量沒有上限,可以容納無限大的記憶空間。我的記性還算不錯,能把生活週遭一些芝麻小事記得一清二楚,朋友們也常對我能記住廣告中路人甲乙丙的長相而感到嘖嘖稱奇。但是,有一種東西是殘酷的,那叫做「歲月」。人年紀一大,記憶會隨著歲月淡去,唯有透過文字的書寫,才能讓記憶永久保存。一方面為了抒發一個人在異鄉的複雜情緒,一方面為了記住自己在韓國的點點滴滴,所以我又重新開始書寫了,與之前極為私密的日記本不同,網路成為我新的記事空間,我一下子擁有兩本新的記事本,一本在台灣,另一本則在韓國。台灣的PC home個人新聞台是我以文字紀錄心情的地方;而韓國的網站Cyworld則是我用相片紀錄心情的空間。

我的文字總是給人一種比本人熱情的感覺,有朋友說過,我的文字描述比聽本人說話來得生動有趣;高中導師也曾在我的週記上半開玩笑地寫下:「雖然看妳平常對週遭事都不為所動,但從文字裡才感覺到妳的熱情如火啊!」之類的批改文。不過在網路上寫文章,畢竟和以往學校的作文課或是交報告時抱持的嚴謹態度不同,不需要打草稿,而是一種當下的心情紀錄,所以我在網路上的記事,除了更為隨性之外,就是以最坦率的心情面對。後來當我將新聞台告訴了幾位親近的好友,大學同住四年的室友在網路留言板上告訴我,真沒想到我的文筆還不錯,有人則開玩笑建議我可以去寫言情小說了。老實說,我喜歡與陌生人分享我的網路記事勝過熟人,感覺那是一種交筆友的傳統變奏模式,我喜歡以文會友的感覺,雖然偶爾會有「裝熟」之嫌,但我反而認為透過文章認識彼此,或許要比面對面的言語交談來得真切許多。

不管是新聞台或是部落格,每位書寫者的文章風格總會吸引相似頻率的讀者閱讀。一開始我抒寫心情,有好心的路人閱讀之後,留下了貼心的鼓勵片語,也給了我些許力量。後來我將韓國生活中的大小新鮮事紀錄下來,吸引了一些對韓國有興趣的讀者進來,一開始的讀者類型多半是與韓國男人相戀的台灣女生或是韓國媳婦,並非是預想中的哈韓族。她們說,台灣多半是哈韓的娛樂資訊,很高興能透過我多認識一些韓國的文化。其實大學就讀韓文系時,每當在學校圖書館裡看到韓國與日本不成比例的相關書籍介紹,除了感嘆韓文確實冷門之外,也很好奇為何沒什麼人願意花時間書寫韓國?台灣人對於韓國往往是批評過於讚美,因為了解而討厭倒還情有可原,但似乎有更多人是因討厭而討厭,所以與其聽人片面之詞不如親身去體會,即使可恨也要了解對方可恨之處在哪,更或許韓國有可愛之處尚未被人發覺也說不一定呢?!所以到韓國唸書之後,我在新聞台上除了偶爾抒發鬱悶之外,另一方面也抱持著讓更多人認識不同韓國的小小期望,書寫著我的生活點滴,藉由反芻記憶的回想過程,寫下在我週遭發生的每則故事。
  
後來,隨著文章篇數增多,雖然只是一些生活上的胡言亂語,我的新聞台卻也在無形之中累積了一些讀者。有讀者留言分享她們與韓國高麗棒的戀愛故事;也有讀者在中秋節的時候,請我替她看看韓國的月亮,感覺像是相識已久的老友問候;也有在美國、日本、英國等地唸書的台灣留學生,與我分享他們眼中的韓國同學;當然,其中也有許多熱愛韓國的「哈韓族」,急切地向我詢問對於韓國的所有大小疑問。大部分的人會直接在網路留言板上留言,不過也有少數的人,選擇以電子郵件的方式與我交流。相較於大多數人是對韓國有疑問,希望尋求解答或幫助所以寫E-mail給我,有些讀者卻是毫無所求,特地寫E-mail只是想幫我加油打氣而已。以前我總覺得網路是虛幻的,也對交網友這種事感到興趣缺缺。但是當我開始在網路上寫文章,接著收到來自各方的讀者回應時,這種寫者與閱讀者之間的互動關係,無形之中卻也成為我異鄉生活裡的一種慰藉,即使看不見,但力量卻感受得到。或許這也是我一寫就持續寫了兩年的原因。而且原本不喜歡透過網路認識朋友的我,卻也在成立個人新聞台之後,有了幾次和「網友」的面對面經驗。Alice是我第一位見面的網友,當時她喜歡上一位韓國男生,在我成立新聞台沒多久之後,就循線逛到了我的站台,算是我的一位「資深」讀者。趁我放暑假回台灣,我們彼此約定了見面的時間與地點,然後在「相認」的那一刻,我們都忍不住笑了出來。「我跟我妹說今天要去見網友,她還取笑我呢!」Alice笑著告訴我。「我也是阿,這是我第一次跟網友見面耶!」我們兩個年紀相當的女人,對於自己在這年紀還搞網友碰面這種事,不約而同感到些許好笑,雖然初次見面難免有些生疏,但是很快地我們就聊了開來。也讓我初次感受,原來與網友碰面是這種感覺呀!之後我陸續在韓國與因為喜歡韓國偶像特地前來朝聖、在網路上署名okbon的朋友見面;也與來韓國當一年交換學生、網路上署名catcat的小學妹認識。她們都是先在我的網路留言板上有一段時間的文字交流之後,才進而有了碰面機會。而且奇妙的是,雖然我寫的東西並非女性話題,也並非專寫韓國猛男,新聞台裡的讀者們卻幾乎清一色以女性為主,與現實生活中,我的好朋友幾乎全是女生這點倒是頗為吻合。

除了個人新聞台以外,我的另一本記事本則在韓國目前最熱門的cyword網站 (http://cyworld.nate.com) 裡頭。cyworld由韓國知名的通訊企業SK所經營,網站在1999年成立,2001年開始提供迷你網頁(mini hompy)服務之後,據報導指出,2004年cyworld的會員人數已經突破一千多萬人,同時也替SK一天賺進兩億韓幣的收益。cyworld的普及程度是,不管是我的研究所同學或是認識的韓國朋友們,每個人幾乎都擁有這麼一個個人迷你網頁。在這個虛擬的空間裡,有一個屬於個人的迷你娃娃「mini me」,也有一個屬於個人的迷你房間「mini room」。你可以隨性打點迷你娃娃的服飾、髮型、動作與心情顯示等,並可以用虛擬貨幣購買家具或背景圖案等用以佈置屬於自己的小窩,這樣的虛擬空間設計,與小時候玩扮家家酒頗有異曲同工之妙,能夠盡情享受遊戲般的趣味。

此外,這個以相簿為主的迷你網頁與一般部落格最大的差異則在於網頁功能特別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cy與韓文的「사이(發音為sa-i,關係的意思)」取相同諧音,所以網站打出「關係良好的世界,關係良好的人們」的口號,將cyworld網站定位在提供人與人之間的良好互動聯絡網。網頁上可以設立自己的「一寸」,即好友名單。如果不想在留言板上直接留言,也能夠透過網站服務,傳遞小紙條與好朋友說悄悄話,或是在好友生日的時候,以虛擬貨幣到網站的禮品店購買網站背景音樂、網頁佈景圖案以及迷你小寵物等送到好友的網頁裡。由於這個網站申請採取實名制,也就是申請者在網頁上只能以真實姓名呈現,所以相較於部落格或是新聞台網站等也許是以精采的圖片或者文章吸引陌生網友進入,cyworld反而是傾向熟識朋友之間的互通有無。不過為了顧及隱私權,除了真實姓名外,網頁主人可以選擇隱藏自己的出生年月份,或是選擇將照片與日記只開放給好友名單裡的人欣賞。由於這些虛擬空間裡互動,前提必須是雙方都有註冊登入,擁有個人迷你網頁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因此cyworld就在韓國人呼朋引伴之下,會員人數迅速增加。另外在網站提供的尋人服務項目裡,只要輸入對方姓名與出生年份,就會出現一串資料相符的會員名單,有時候甚至可以藉此功能找到失散已久的國小同學,或是從中打探分手已久的戀人消息,充分發揮了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效用。

與台灣的個人新聞台相反,我的韓國cyworld個人網頁只有我的韓國好友們以及同在韓國唸書的台灣留學生們知道。當想念某位朋友時,我習慣到對方的網頁上看看他的近照,或是在他的留言板上留下問候。透過個人網頁,人與人之間即使不見面、不通電話也能得知對方近況,即使是虛擬的網路世界,但因為有相識的真實人物存在,所以與新聞台上和陌生網友的交流不同,在cyworld上重視的是與朋友之間的互動。如果說新聞台上的生活記錄像在閱讀一本舊日記本,那麼cyworld對我而言就彷似在翻閱一本舊相簿,即使作用不同,但保存回憶的功能相等。

自從新聞台上的文章,在不久前意外受到出版社青睞集結出書之後,一直被我視作是自己秘密基地的新聞台,也就這樣在眾人之前曝光了。有朋友語帶埋怨地說,怎麼到了快出書才告知新聞台的事。也有一起在韓國生活過的學妹,很高興地告訴我,看著我的文章讓她回想起好多在韓國的生活點滴。另外,在得知出書消息之後,許多新聞台上的潛水讀者以及許久未在留言板上留言的朋友們也都紛紛浮上水面,給予我許多的鼓勵與祝賀。特別是看到從一年多以前就開始到我新聞台上看文章的讀者們久違的留言,知道他們還是一直默默地看著我寫的每篇文章,即使未曾謀面,但也讓我心裡著實充滿了感謝,感覺像是收到久違老朋友捎來的一封信。

代替紙筆,我敲打著鍵盤將我的心情傳遞。不論是新聞台或是個人迷你網頁,每天上網看看新留言幾乎已經成為我的一個習慣動作。而現在,感覺也有越來越多人讀到了我當初投遞出去的信,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樂於回信給我,與我分享他們的感想與心得。我想我還是會繼續寫信,然後投遞給更多未知的收件人。只因為我喜歡收信,更喜歡閱讀著信件的感覺。



------------------------------------------------------------------------
這篇是去年在我的書出版後不久,幫幼獅藝文雜誌寫的一篇舊文。而自今年起,每個月我也會固定在幼獅的一個小專欄裡,撰寫關於韓國的二三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瞧瞧:D
另外關於新聞台文章新增部分,其實目前真的是我的韓國留學生涯中前所未有的清閒時刻,但腦子反而一片空白-_-;,回顧以前最忙最操的時候,常常兩三天就新增一篇新文,或許只能說,也許我還是比較適合勞碌命的生活呀,哈哈!對了,也許有部分忠實的讀者們想了解一下辛拉麵教授或是愛台代表貞蘭同學等人的近況,不妨容我下回稟報吧:D

PS.上週到貞蘭家鄉,也就是位於全羅道的麗水市遊玩,照片是在梧桐島上搭乘遊覽船時所拍的,夕陽很美吧!(自我陶醉貌)







上一篇:宿舍怪談(下)

下一篇:關於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