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諸葛亮的專業簡報
讀古文,學專業報告:隆中對
讓我們拿一篇古文,做為如何做好專業報告的範例。這篇古文就是三國演義的「隆中對」。
三國演義最廣為人知的情節之一,就是「三顧茅廬」。根據三國演義,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懇請諸葛亮相助,故事的發生地點就在湖北隆中。當劉備第三次往邀,終於得見諸葛亮,諸葛亮隨即為劉備做了一個簡報,告訴劉備「接下來你應該如何發展」,這個簡報也就是有名的隆中對。
隆中對的原文是這樣的:
「孔明曰:『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輔,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淝,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今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
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治;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帥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惟將軍圖之。』
言罷,命童子取出畫一軸,掛於中堂,指謂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諸葛亮如何做簡報?
隆中對究竟是不是史實?隆中對的策略是否正確?歷來一直有爭議。不過因為我們在這裡的目的只是探討隆中對的格式,這些問題我們就不去理會。
如果只看格式,「隆中對」的確是一篇相當好的專業報告。
首先,這篇報告有沒有明確要回答的問題?雖然隆中對當中沒有敘明,但是我們都看得出來,這個報告要回答的問題就是:「北有曹操,南有孫權,你(劉備)當如何發展?」而整個報告讀下來,我們可以發現,諸葛亮從頭到尾都沒有離題講廢話。
其次,這篇報告有沒有在一開始就說明主要結論?很清楚的,在隆中對一開始,諸葛亮就條理清晰的逐點說明主要結論:
一,你打不過曹操,所以往北不可能。
二,你惹不起孫權,所以往南也別想。
三,目前最好的選擇就是往荊州跟益州發展,而且你有非常好的機會。
四,拿下荊州、益州以後,我們就嚴國防、拉盟友、搞外交、修內政,然後伺機而動。
不只於此,在隆中對的最後,諸葛亮還做了一次簡潔清楚的小結:「北邊先讓給曹操,南邊先讓給孫權,我們先穩住荊州,再往西川發展,最後才回過頭來打中原的算盤。」
說明每個結論背後的「為什麼」
再來,我們看,在整個報告當中,諸葛亮有沒有針對自己的結論,一一說明為什麼?自己到底是如何推論出這些結論?答案很明顯,諸葛亮有逐一清楚說明自己結論的依據是什麼:
一,你打不過曹操,為什麼?因為曹操能夠收拾董卓死後群雄並起的局面,還能扭轉劣勢,一舉擊敗袁紹。這不只代表這個人有強運,更表示他的戰略戰術都高人一等。不只於此,現在他已經有百萬的兵力,還能夠替漢皇帝發公文,所以我們還是先別跟他強碰。
二,你惹不起孫權,為什麼?因為孫家已經經營江東三世,地方易守難攻,人民又擁護孫家,所以我們還是不要動他腦筋。
三,目前最好的選擇就是往荊州跟益州發展,而且你有非常好的機會。為什麼?因為荊州眼前就要送到你手上了,而這個地方雖然守起來辛苦,但它的好處是交通要道,發展性強。益州不只易守,而且土地肥沃,人民眾多,國庫充裕。更棒的是,現在的益州當家劉璋愚昧又懦弱,部下離心離德,我們要解決他並不困難。加上你又有很高的人望跟正統性。所以往這裡發展是高報酬,低成本,低風險的上策。
清楚的邏輯,具體的建議
我們接著看,諸葛亮有沒有給出明確具體的建議?還是他就是把天下大勢分析完,或者提出「北進可能,南進或許,西進也不錯」的三種選項,然後要劉備自己去選?當然不是這樣。諸葛亮給的建議不只明確,而且完整;不只建議「往荊州、益州發展」的短期規劃,還包括了「取得荊州、益州之後,我們該如何繼續發展」的長期企畫。還有一點值得一提:諸葛亮在提出明確結論之後,最後加上一句:「這是我為您提出的規劃,請您定奪。」這是既有明確建議,又有上下分寸的成熟做法。
再看一件事情:隆中對有沒有濫用故事與比喻?答案很清楚:隆中對當中有故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有比喻(「鼎足之勢」),但是這些都沒有喧賓奪主。整個隆中對的說服力,明顯是建立在事實與邏輯之上。
最後,隆中對有沒有清楚的報告結構?好,這畢竟是一篇古文,所以我們不會看到:前言、結論、第一點、第二點這樣的說法。但是整個隆中對的結構是明顯的。我們可以把它分段擺進一個PowerPoint簡報檔裡面,簡報起來會很順。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試看看。事實上,諸葛亮最後先把「西川五十四州」的圖亮出來,再加上整個報告的有力小結,這完全就是搭配PowerPoint,結束口頭簡報漂亮又標準的做法。
資料來源 :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 副教授 劉孟奇
http://blog.roodo.com/lakatos/archives/8195965.html
下一篇:南瓜對糖尿病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