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2 13:55:54蔡蟳

金工、寶石結構設計名家---大岩典史

                                                                                                                                                                                                                                    作 者:蔡  

 

  藝術與商業有無衝突呢?童趣和雅趣能成賣點嗎?此一直盤繞在筆者腦海的疑問,直到見著大岩先生的珠寶首飾,始豁然開朗,遂茅塞頓開。從沒見過以建築結構的珠寶金工能巧妙融入達---意匠神工,也沒想過拿寶石車工的貼近反射可相得益彰呈---五光十色,此樣的設計居然都能夠連成一"器”他的作品之可看性、可戴性、可買性,設計師也真是太有前瞻性了。

 
(圖片摘錄自大岩先生珠寶作品於香港珠寶展會上的模特兒秀)



  9月香港珠寶展受到山竹颱風狂掃香港的影響,原本計畫「設計師創意廊專區」的採訪被打亂,和大岩先生緣慳一面!未曾想,台灣珠寶首飾的展會上能再遇到,得以介紹好些個與眾不同格調出色的珠寶首飾來,正應驗了”山”高不礙雲飛”竹”密何妨水過,註定優秀作品無論如何,都要報導給《珠寶世界》忠實讀者,肯定這是毫無疑問的!



(
鑽石插針耳飾與頭冠K18WG---桁架結構的設計可達立體化及輕量化,那對耳飾經過晃動旋轉,光線映照之下可是閃閃發亮。)

 

  採訪?通常初見面都會先問對方家業是否從事此行,也挺自然的開頭語。

 

  「出於突然!」設計師笑了笑地說。

 

  不解的我摸了摸頭髮:「突然?」

 

  「往美國的我是去了GIA,出於偶然!」

 

  更加不了解我再又抓了抓頭髮「偶然?」

 

  「既然頭髮理都理了不洗怎麼行?回到日本後我又再到金工工房拜師學藝5年,至於現在幹著的工作,出於必然,倒也不奇怪了,不是?」

 

  「必然!」頻頻點頭的我方才明白,不怕早不怕晚只怕學偷懶,世上沒有捷徑,人間只要幹勁,金屬與金屬無堅不摧,寶石同寶石攻無不克,對啊!沒錯啊!要不懂這道理此一行豈不白混了。原來設計師在大學讀的是電腦資訊,對珠寶起心動念是出於突然,化為行動,到美國偶然讀了個G.G. (研究寶石學家),化性起偽,不如再學習金工技術成了必然,化零為整。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相信很多的前輩專家們應該也都有如此經歷才對。

 

(大岩典史先生)



  大岩先生再又拿著DM,指著上面取名”AnCrea”此一品牌名稱做說明。

 

  這是「唯一」的大寫"A"與「創造」”Creation”英文的合成造語。闡釋的是,我們的每一件珠寶作品都是為客人特別量身訂製,也絕不忘記要與客人共同創作的這種理念,此為他們最是珍惜的圭臬。

 

  唯一創造,獨一無二的創新製造又是什麼呢?

 

  原本珠寶是地球所孕育的奇蹟,將自己的想法給塑造於AnCrea作品的上頭,珠寶首飾自古以來是祈願所愛的人幸福,是可以具體傳達情意的一種載具,呈現一個燦爛、恆久舞台的特別東西。由於稀有性和耐久性被選為材料的寶石和金屬,包含著人類對地球的敬畏之感和感激之情,現代的我們已建立起以前古代所無法想像的豐富生活,但有限的地球資源以及那些愛你的人,所想要表達的感受,唯有以形式來表達重要的記憶,如此之想法,他們此樣的決心是從未改變。

 

(手鐲---取品「Air」此作品是以空氣感為主題做設計。當肌膚直接與部件(K黃金部分)接觸時,那部件(K白金部分)猶如浮起一般的雙重構造,尤以戴在我們亞洲人肌膚上邊,真會覺得K黃金的部分消失了,只見鑽石漂浮於手腕之上。(JJA JEWELLERY DESIGN AWARDS 2013東京都知事獎˙受獎,International JEWELLERY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 2015˙受獎) Ancrea首席設計師˙橫田美和子)


  與”寶石”名符相當的”大岩”先生,深入金工奧義的創作,埋頭琢磨寶石的結果,是有著如下的” Air”和” Kasanari”此兩款極為特殊之珠寶系列作品。

 

Air系列

  原意”空氣”如斯構造體的桁架結構為他的主要珠寶設計系列,近幾年來頻頻獲得「JJA JEWELLERY DESIGN AWARDS 2013東京都知事獎˙受獎」「International JEWELLERY Design Excellence Awards 2015˙受獎」…「JJA JEWELLERY DESIGN AWARDS 2018 Chairman of the Jap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 Award日本工商會主席獎˙受獎」等珠寶設計比賽的獎章,所得獎項要講那也真是講不完!



(
蛋白石項墜---遊色效果的蛋白石鑲嵌於透空的衍架中,光線能量的加持如呼吸自由的空氣,兩者相輔相佐真是相得益彰。)



  所謂「桁架結構」是以三角形等幾何圖形為基本單位,然後再將該些個別的聚合體組成結構形式,很俐落,又科學,且散發出無性別差異的氣氛為其特點。這般結構,不說遠方歐洲浪漫之都的巴黎鐵塔,就拿台灣近處連接南北的西螺大橋,都可深刻感受如此大跨度的變化及組合。此發想居然是在對應金價居高不下,原本對建築擁有相當興趣的大岩先生,遂在減輕重量、節省材料等想法下所激發出的神來之筆。

 

  珠寶首飾,由開始到完成是有「加減乘除」此樣的方程式,不曉得大家察覺到否?寶石開採、珍珠養殖是加法的,寶石切磨、珍珠篩選是減法的,大小批發、通路結構是除法的,哪什麼又是乘法的呢?寶石金屬材料和寶石鑲嵌金工加總之後,一般做法是成本乘以利潤率即為售價,假如能夠將”特殊專業設計”、”顧客專門款待”給算入成本裡頭,方程式所乘出來的售價金額自然不同一般。



(
鑽石套鍊---作品「浮」通過簡單線條的俐落佈置來象徵出世,透射之光線幻化為錯覺,流露出十足的日式審美感。如茶間雅致構造的此,採傳統樑與樑來區隔空間,再以鑽石強調卡榫的本質,更是別具一番風情。再者,套鍊採兩種立體形狀為連繫,意謂彼此於中心搭構出相互的緊密感覺(JJA JEWELLERY DESIGN AWARDS 2015厚生勞動大臣獎˙受獎) Ancrea首席設計師˙橫田美和子)



  當然啦!您也別大吸或大嘆一口氣,因為衍架結構的此樣首飾還是”會呼吸”的款式,尤其不留水漬戴得舒適的戒指。舒空透氣的桁架首飾,藝術和商業能夠取得協調與平衡,竟然具有此樣的整體性這真是學習到了。

 

Kasanari系列

  以日文羅馬拼音為命名的「交疊系列」則利用寶石玫瑰車工(Rose Cut)的透鏡效應,將寶石與寶石刻面上下兩相交疊,所散發出來的珠寶光彩特色。

 

  玫瑰車工是18世紀曾被廣泛運用於鑽石加工方法,但由於不利於寶石火彩和亮度的顯示,目前僅用於小顆鑽石(折射率2.42)、鋯石(折射率1.931.98)和石榴石(折射率1.731.89)的加工。



(
橙色石榴石項墜---運用寶石與寶石的「交疊」(Kasanari)讓上邊石榴石的橙色閃射出未曾有過的熱烈活潑、動人之成熟味道。)



  其主要特點是,上部有多個規則的三角形刻面所組成,通常呈兩排部分,此些刻面向上交於一點,下部僅有一個大而平的底面,輪廓常為圓形,冠部呈拱尖形, 整個車工形狀呈現單錐體,根據其腰圍輪廓又可劃分為不同類型。標準的玫瑰車工形狀,有24個三角形刻面,往桌面看去,該形狀像似一朵盛開的玫瑰花而得名。

 

  玫瑰車工適合於不完整的寶石晶體,如板狀、尖角狀或厚度較小的寶石晶體,

所用的原石通常較薄,加工時多求保持重量所以不太講究比例,故不太”出火”為該車工的優點,是可以最大程度的來保持寶石重量。

 

  大岩先生因此拿玫瑰車工的寶石底部刻面,與他種寶石的冠部刻面,彼此貼近重疊,迸溢出單獨使用一種寶石時,所沒有的魅力為其特徵,若三棱鏡似的萬花筒這般童趣,讓上下寶石結合呈現變化多端的視覺效果。方法有:玫瑰車工x有刻面的鑽石,現出優雅的光彩,玫瑰車工x有刻面的寶石,顯現強烈的光彩,或者同為彩色寶石做交疊的話,會產生遊色效果這種新奇感覺的寶石首飾。




  此項寶石與寶石相互重疊的雅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費力,因為固定寶石的鑲嵌方式本身就是一項困難挑戰。目前,他們此樣的做法已向專利廳申請”意匠登錄”的專利登記了。

 

  市面整體的購買慾下降、毫無特色商品充斥業界…從經營環境多重角度來做分析,公司小環境到業界中環境至產業大環境,先求生存下來再求壯大版圖,唯一且急迫的做法那就是重點市場的「地毯式調查」。調查的目的是要用來擬定公司產品的戰略,做為戰勝競爭者的想法、企劃,因此必須有效掌握敵我所有的情報來進行「 SWOT分析」。

 
(圖片摘錄自:珠寶世界Vol.87)

 

  大岩設計師自立工房15年來,AnCrea品牌所推出以上的兩珠寶系列,由該司的策略規劃與SWOT分析可學習到的事情是,當審視環境分析與連結聚焦分析的優勢機會時,是可以採「積極前進」,但如果落入優勢威脅時,此則要採「凸顯差異」。換言之「積極前進」通常是大型珠寶工廠所選用的大量製造、降低成本、大量宣傳…運用此些大而強為增長型的戰略;「凸顯差異」則往往是小型工房所擅長的批量方式、突顯特色、專利保護…利用這些小而美為多重型的戰略。

 

(「桁架」(Kasanari)系列的心形項墜)



  地球在轉人要吃飯,公司在開觀念要換,從他們的例子是否可以借鏡有否得到啟發,市場環境由原本M型轉為L型經濟結構,競爭愈來愈是嚴酷,不想要被淘汰就得隨時換腦袋,不是嗎?

 

(本文刊登於《珠寶世界》Vol.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