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8 11:35:49Captain C

引導孩子學習擬定計畫

引導孩子學習如何擬定計畫

 

姊妹倆最大的隱憂,其實是三年後的大學學測,現在她倆讀私立中學,一切有學校幫忙,擬定及執行複習計畫,雖說她倆在此情況下還是心不知何屬,整天不知基測為何事,絲毫不把課業放在心上。身為媽媽,再嘮叨下去只會引起反感,還不如默默支持、鼓勵,給孩子一種「媽媽相信我一定可以,我不能做得太爛」的心理底線與支撐。

 

三年後,她們面對的考驗,是沒有學校幫忙擬定並執行複習計畫的,甚至連學習進度都是照表操課,高三才教高三的課程,教完馬上就是學測。如果自己沒有擬定並執行複習計畫,就是等著優勝劣敗的天擇結果吧!

 

只希望,她們小時候,我帶領著她們做計劃,並一步步執行的經驗還能有些影響力。

 

適用於國小三年級以後的孩童。

 

長假期快到以前,孩子們都會興奮不已,除了放假代表的輕鬆愉快心情,還有放假似乎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加上父母可能會安排的出遊等,不分大小,誰不希望放假。正因為孩子平常有些事情無暇做,或父母無法安排,甚至是有些挑戰性的,或親子都必須相當程度投入的活動,所以親子一起計畫是很重要的。也藉此共同計畫,讓孩子學習獨立完成計畫及執行計畫的能力。

 

首先,氣氛是很重要的啦! 不要澆熄假期的歡樂火花,說要補習什麼的,先問孩子「有什麼期望?」,不要打斷孩子天馬行空的發想,如果孩子說「想學做遙控飛機」,你馬上說「不可能啦! 你還太小!」那可能就接不下去了。等孩子說,鼓勵他說,從中可以了解孩子的興趣,知道孩子日常生活中觀察的重心,幫助她更了解自己。

 

大概說到一個段落之後,再提醒她,假期時間有多長,可能是個限制,或可以多做一些安排。以寒假為例,如果想看哈利波特全集加上電影,可能就沒有其他時間安排別的活動了。

 

好,現在要開始使用表格,或直接寫也可以,讓計畫清楚呈現,並且有時間比照,讓計畫更具體,而不是空想。

 

以一週假期的計畫為例

 

週一

週二

週三

週四

週五

週六

週日

上午

心算

去外婆家

 

心算

 

童軍

教會

下午

去圖書館

去外婆家

鋼琴

 

去公園玩+讀英文書

 

 

晚間

(讀英文書)

去外婆家

讀英文書

 

 

 

 

 

先把必須做的事情填上,如補習,上課,探親訪友行程等,然後問孩子某計畫她希望怎麼做,在甚麼時候開始,比方說,要學羽毛球,可以參加一般運動中心的課程,還是請表哥或爸爸教? 如果是參加課程,就再把課程時間填上,如果是自行安排,就要趕快把時間敲定後填上。

 

如果孩子提出她想讀英文繪本,這需要長時間,培養成興趣,我們就要一起想想,先排時間帶孩子去圖書館查書,借閱,然後排出一個固定的時間,先是親子共讀,等孩子可以獨立閱讀,自行查閱生詞了,下個階段是請她成為小老師或說書人,說給父母聽,提高孩子的成就感,所以初期的計畫應該是至少每隔一天一起親子共讀,然後在其中的空檔,媽媽刻意提出跟共讀內容有關的話題,和孩子討論內容,也順便複習複習生詞。要多鼓勵,先引導孩子討論內容,而不是考英文。此外,活動也非單一性質,去公園玩,也可以帶著喜愛的繪本和零食,在樹下聊聊,用媽媽的手機查生詞,也是很棒的學習,在自然環境下學習,對都會孩子來說更是新鮮的體驗,如果當天的內容又與周遭環境相關,相信孩子一定很難忘記這種「溶入式」的學習體驗。

 

如果時間長些,時間的單位相對修改成週,左列的上、下午等,可改為項目, 如國文、英文等,就是課業複習計畫了。

 

對於成人來說,左列如果是健身、學習、甚至理財等,有何不可?

 

大家一起來做計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