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或是蝗蟲?
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
「讓你的家鄉淪為商品 地方創生恐加速地方消滅」
比較嚴肅一點的話題,但對於有點年紀或社會經驗的朋友來說,本篇文章所提的觀點,很值得參考及思考。
.
.
***
.
.
文中美國華裔學者段義孚對於「地方與空間」的定義:
「『空間』是經過我們賦予意義之後,轉變成為『地方』,意即『地方』是對個人而言有意義的場所、價值凝聚地所在,『空間』則是對個人無意義的場所。」
精準的描述,很值得思考。
.
身為一個截至目前為止,恰好前半生在花蓮(鄉下)度過,後半生在台北(都市)生活,不知該如何定位自己的游離人,這幾年家庭變故造成人生強迫轉換,讓我對於接下來的歲月要怎麼過?在哪裡過?感到很困惑。
.
十幾年前,雪隧才剛開通不久,當時路新車少,加上年輕體力夠,只要覺得工作煩悶需要喘息,不加思索,總是「開車回家」。
頂多四個小時,由台北奔回花蓮。
當車子一過縣北的新城大橋,海風與山風交會之處,車窗搖下,讓「氣」流入環繞,濃厚的歸屬感及安心感升起,焦躁的情緒,馬上得到放鬆。
因為回到熟悉的「地方」。
.
自從離鄉之後,每次回花蓮,都不是為了度假,而是單純讓自己重新沈入「同色」的環境裡,融入,或說隱形其中,再度成為家鄉一份子。
充電?
這樣講不太正確。
在熟悉的地方生活,呼吸及回歸自在的舒適感,才是我心裡的答案。
回到具有意義的「地方」!
.
*
.
這幾年無法這樣跑了。
開長途的車,疲憊感無法一下子恢復,縱使花蓮依舊是很想回去的家鄉,也無法如以往那樣開車,說走就走,說幹就幹。
人倦車老,走長途到偏鄉,藥跟錢一樣重要,自由度變得非常小。
於是只好跑宜蘭。
.
.
改變想法,把宜蘭變成另一個故鄉,這是我這幾年「旅行」宜蘭的方式。
每次「回到」宜蘭,總是花很長的時間開車或走路閒晃,時間拉長,盡量以當地人的生活方式來體驗與品嚐。
.
無目的路的選擇,觀看周遭人的生活方式與狀況,不跑景點也不逛被吹捧的名店賣場,我只是隨意的走著與吃喝。
很少只有一天的「小旅行」。
通常都是幾天待在那裡,「生活」,吸收或說慢慢習慣,把原本不熟悉的「那裡」,轉變成身處其中,開始有投入感的「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於是慢慢變成另一個家鄉。
.
.
之前提過的宜蘭美食,大多不是來自「觀光名店」。即使曾被媒體書本網路介紹過,我寫的角度或提到的東西,也與他們所建議的「必吃、必玩」不一樣。
以在地人的角度及喜好來描述,以「地方」的實際感受來推薦,這才是我認為更值得讓大家了解的方向。
.
半夜的季節/在地小菜稀飯(觀光客很少那麼晚去吃,特別是已在夜市吃了一堆「名產」後)、農會豆漿,溪水出海口附近釣客常吃的三十年老店香腸、鄉下學校機關團體會買的傳統點心與麵包、甚至名店角落不起眼的炭火粉圓湯....等。
許多當地的食物都有歷史及多年的生活記憶,深入了解其中的故事,拉大接觸的時間,慢慢就能產生「身有同感」的喜悅,
.
.
***
.
.
宜蘭的豆皮很好吃,你知道否?
也許宜蘭人自己已經習慣或認知豆皮就是那種味道。
如果只是偶而拜訪的過路客,非經過實際或長時體會,對於這種當地可能不認為了不起(不會帶觀光客去吃),然而實際上外地人會覺得亮眼驚奇的小美味,就會錯過了。
.
想了解一個地方,只能生活在那個地方。
待的時間,長短很重要;
看的多寡,細心很重要。
只是來去,然後跟著大眾一起消費,或如開頭所貼的連結文章所述,變成消費地方,短時間也許可以炒熱了市場,慢慢卻會扼殺或驅趕了地方原來的精神與人群。
人群若像蝗蟲,掃過,只會片甲不留。
人群得是蜜蜂,一起經營周週的區域,與花草共存,方能產出季節的甜蜜。
.
.
.
.
Photo:iphone 8。
橋下有船,釣魚捕魚。不覺得看到這船很有意思嗎?我好奇當地人是何時使用,可以一起加入嗎?
.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禁止酒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