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0 13:10:48.ira

熟成




葡萄酒的熟成與單寧沈澱(與花青素結合後產生化學變化)及酸度和甜度的轉化有關。其中,前者是紅酒的特色,後者則跟紅白都有關。

到目前為止,所謂熟成,還是上帝的秘密。

葡萄酒經過時間轉化成功的比例仍然難以精準預測。我之前說過,所謂的酒的保存與轉變,即使在很好的環境下,也是一個充滿未知的賭注。成功率大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而已,而且與葡萄品種很有關係,這是目前很多鑑賞家的個人體驗及酒科學專業研究後的大略說法。

機率低,能夠的話,還是盡量早喝比較好。


你永遠不知道未來是會如何變化。

說句玩笑話,也許歷經千辛萬苦,酒最終成功熟成了。

可是,能夠對飲的人,也許也已經改變了。

如此說來,酒好,又如何?



***

日本酒的熟成跟氧化有關。

那些拗口的化學名詞略過不談(坦白說,跟葡萄酒一樣,也沒有很確定的研究與定論),經過陳年後:日本酒的顏色會變深(淡黃然後褐色);香氣的話,好的可能會跑出糖蜜或核果香,差的話則會散發醋酸及硫的氣息;而味道的變化則是酸、甘、苦各個指標都會變濃變強。

簡單講,原本甜或不甜的日本酒(看原始日本酒度值),經過熟成後的轉變:

不甜的,喝起來會很像中國的紹興酒或西班牙的Oloroso或Amontillado 等級雪莉,濃郁且帶有一點嗆的味道;而那些原本就甜的酒經過熟成,則會像Pale Cream或PX等級的甜雪莉。無論如何,氧化味道都會很強。

我的經驗是,除非想拓展口味的領域,不然會真正喜歡日本古酒的朋友比較少。

換個方式來講,雖然嗆,不過拿這樣的不甜熟酒去試江浙菜、起士、內臟料理或比較濃郁的地中海燉菜等,就搭配性來說,也許會有令人眼睛一亮的感覺。甜的熟酒,有日本專家甚至拿來配鵝肝呢(思考一下Sauterns貴腐酒與鵝肝搭配的道理)。


那麼,未開瓶前,該如何預測哪些日本酒經得起陳放?我是說經過熟成後會變好呢?

某些理論認為:可以利用『加溫』的方式來觀察。也許開一瓶然後溫飲,看看滋味如何;或單純開瓶後擺在室溫狀況下(日本為20度,台灣可能得擺10~15度左右的冷藏庫),兩三天後再喝,試著觀察並品嚐味道的變化,作為熟成潛力的判斷。無論如何,這樣的測試,得在打算買很多瓶來放的狀況下行之,只有一瓶是沒法這樣玩的。


哪些酒適合熟成呢?

純米、有酸度(酒體比較厚)、胺基酸度比較高(如山廢生酛)或某些有厚度的本釀造。基本上,比較傳統型且釀的過程很完整的酒(發酵方面)會比較適合。


至於,溫酒方式主要是『隔(熱)水加熱』或『封膜微波』,關於溫度的控制及變化,留待下次再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