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何為本心)
何為本心
人剛出生時,謂之人之初,在未生之時,在母親的肚子裏,經由母親臍帶把血液裏的營養輸入嬰兒的肚臍裏,嬰兒慢慢的成長,這是人的最初,這時嬰兒有沒有心呢?,有的,只有心臟的跳動,但沒有思維的心,此時叫無心(無心意識) ,也沒有意識分別,只有生理反應。
待嬰兒十月懷胎足時,呱然一聲,此為人之初,剛接觸人世間的空氣及事物,這時嬰兒有沒有心的思維或意識?因剛出生還沒生起意識,是最純一之時,此謂之本心,也就是沒有分別執著的絕對不二之心,六祖謂直心,是人類最原始的心,叫原心(愿)。
試問嬰兒剛出生時,在還沒接觸食物時,拿黃蓮水給他吃,他會吃下去,不覺得什麼叫做苦,當你拿甜水給他吃,他就面對了相對分別,以後你拿黃蓮水給他吃他就不吃了,給吐出來,因為他起了分別心的意識,這時已離了本初不二之心,也即人心(輪廻種子)。也因此人心意識取代了初心本心。
本心就是未受任何浸染的本來狀態,“本來狀態”這四個字,用古漢語來說就叫做“自然”,「自」就是本來,「然」就是狀態。道德經云:百姓皆謂我自然,道法自然,希言自然。
王陽明的“本心”和道家的“自然”、“赤子之行”等同,二者最為明顯的區別是道家的“赤子之行”是不帶有倫理是非善惡因素的,是排斥仁義道德的最初始狀態,而王陽明的“本心”其實是預設了充滿一定道德倫理的初始狀態。
道德經云: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
道德經玄德章第十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如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爲乎?天門開闔,能爲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嬰兒初生未受任何浸染的本來狀態, 元氣未散,乾體存在未破,渾然無知,正是氣專之妙,致柔之妙,因專氣致柔所以無知無欲,無私無慮,神氣故能抱一,專氣致柔,因專氣致柔所以無知無欲,無思無慮,神氣故能抱一(本心),
魂魄故能相隨,專氣致柔,如嬰兒有自然之妙。「專氣」及善於氧氣,善於變化氣順,守住先天浩然又自然之氣,「致」擴 而 廣之,「致柔」即努力使之達到最和諧,最柔和之境界。
「嬰兒」係代表赤子之心 ,取其無私、無慾、無思的那片太和之氣,天真無邪的境界。
善於變化氣質,長養那浩然之氣,不斷擴展使之能和諧、
柔和,處處中節,時時達乎無慾無私,天真無邪的太和之氣,修到純如赤子一般的至真的本心。
六祖得法後,祖復曰:昔達磨大師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
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麤慥,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於能。能擲下衣鉢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於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能遂出,坐盤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良久謂明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本心)?惠明言下大悟。
簡略的說,本心是良知,是天理,是良心,那麼天理是什麼?此心無私欲之蔽即為天理,總稱為天理良心。天理謂之光明自然大公之行,如佛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正等正覺的覺心,菩提心就是覺悟之心,覺悟宇宙萬法,而自性解脫自在,發成佛之心。
大(道)而化之,之為聖人之心,此為放心;極其精微,聖人難窮,此為收心,收心放心,一張一弛,其道自貫,集義其間也,遂為發明本心,流行妙用救世仁心。
孟子認為,人生來都有最基本的共同的天賦本性,這就是「性善」或「不忍人之心」。他舉例說,人突然看到小孩要掉到井裡去,都會有驚懼和同情的心理。
這種同情心,並不是為了討好這小孩子的父母,也不是要在鄉親朋友中獲得好名聲,也不是厭惡見死不救的名聲,而完全是從人天生的本性中發出來的,這就是「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這四種心,就是孟子論述人性本善的根據。可稱為本心,是率性之謂道(正道)
孟子云:「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是我固有之也。」聖人始終明性守心,更以此心為天地立心。則聖人之本心,亦可謂天地之心,萬物之主矣。
可見仁、義、禮、智之德性,不是由外界給與我的,是我本來就具有的本心。 佛家所謂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道之妙用,謂之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