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心得--第七十章 懷玉章
《道德經》心得--第七十章 懷玉章
【本文】 興毅總壇-經典研習班-心得報告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已知)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說明)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結論)
章旨:此章叫懷玉章,;比喻聖人看起來跟一般平民沒什麼兩樣,但卻有豐富的內涵內德,含備道德的全貌,卻懷有美玉。美玉喻為靈性(明德性),老子稱清靜無為的樸(道德),佛稱牟尼寶珠,亦稱舍利子,也是人人本有的佛性。是老子見天下人心已失,偏於見聞,蔽於人慾,舉世滔滔很難接受老子之道理,老子認為「道」本「甚易知,甚易行」,可惜的是「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可見「知易行難」是眾生極大的毛病,只肯坐而言而不能起而行,故王陽明看出這個毛病發明「知行合一」的理論,他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做兩件事」。知行合一。他以良知為人之所固有,以致良知為指引人,入聖為賢之道路,更以知行合一來說明萬事萬物之原理。換言之,良知為其思想之體,致良知是其用,而知行合一則概括其體用,使其思想一以貫之,體用兼備,系統分明,此三者實有其相依性。
讀經心得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吾言,〝吾〞是老子自稱,言是所細述的道德,清靜本體及作用,甚易知是因道德,清靜本體及作用不離己身,近的像一念之間,那麼近而易知;甚易行,在作用行德中,亦同,近的像一念之間,那麼近而易行。老子說:我的言論(道德)很容易了解,也很容易實行。因道在萬物又在自身,為人人所本有,至簡明應該很容易知道,又因很自然,故很容易實行。大道不是在聖人身上,而在每個人身上,不易顯露,世人不知,像寶玉在身上,其光不外耀,故世人看不到,也不知道去尋找。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老子說:我的話非常容易理解,措施也非常容易施行。可是天下卻沒有人能夠真正理解,也沒有人能夠完全施行。但因天下人都被私慾所蒙蔽,都被名利所迷惑,而沒有人能夠了解,沒有人能夠實行。對「道」既不能知又不能行,實在可悲。道不遠人,人自遠之,道非難事,人自難之,眾生有上根、中根、下根之器,又世人有妄知妄見,蔽其真知真見,以上都是「莫能知、莫能行」之原因。
言有宗,事有君。
宗:是言道之本源。言有宗是老子的本體論。君:主也,是自然天道之規律。人類的一切實踐活動必須遵循自然天道的規律,接受自然規律的主宰。老子說:我的論述道德,清靜本體及作用,都有本源的,是以生天地的〝道〞,以現成,人之本我(真我),更以天地生的德,視成,人生之本然行為,老子所宗者即如此而已。其作用的德事都有根據,遵循自然天道的規律。是以無為而無不為,作處事上之最大原則,更以順其自然之天理人性,以及品類眾多之物性,作為統一萬事之最高標準,即是老子所言事之源頭也。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老子說:正因為人們不了解,這至言、至道,不懂得我的言論和行事,所以也就不了解我了。能夠了解到一般常人,所了解不到的,這是掌握了,了解了上乘之法。不知我的言論和行事(一大事因緣),這是認知上的最大弊病。只有以上乘大法,才能消除認知上的弊病。聖人沒有弊病,是因為他唯無知,知一般世人所不知的超凡入聖之道,所以沒有弊病。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就是了解我「道」的人越少,那我所論述的道德,反而越崇高。悟道之玄妙者少,更顯出道之至寶至貴了。「我」有真我、假我之分,追求真我自性者鮮矣,卻不知真我方是永住不壞之體,為天下之至貴者。(道本身無分尊貴,世人心才分尊貴)。
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古之聖人,是以被褐懷玉(穿著寬大的粗衣而身懷至寶,喻外陋內美),而外若無為,內實懷玉。玉者,虛靈之至寶,無為之至真。我之 懷,我之寶,懷我之真,是以天下罕知者矣。所以聖人感於大道不行,只好外以同其塵,內以守其真,薄外厚內不欲自衒了。
聖人與世人表面上看來不異,同其飲食衣著,如被褐一樣,本無甚殊異處,所不同,端在內在之一點發心上。如聖人之道德蘊於中,仁義存乎內,世人則反是,除自私自利之名利觀念以外,再加上驕氣與好勝,這就形成聖凡之分別了。
心得結論
當你求道時,受明師一指點,明示在你眼前觀即是,這是真明路。了劫還故鄉。最後,知主保無恙,知「中」為身之主。執守中道,才能保住中道之性無恙。終則返回故鄉。很易知,道在爾邊,直指爾心,只要明心見性,見性(見性明明德。見而現,率性之謂道,明體〝道〞達用〝德〞體用不二)就能成佛。
一般人都被私慾所蒙蔽,都被名利所迷惑,而沒有人能夠了解寶貴的聖道,或為根器所限,即有妄知妄見,蔽其真知真見,以上都是「莫能知、莫能行」之原因。“甚易知,甚易行”,是對明道的人而言;“莫能知,莫能行”,是對不明道的人而言。問題的關鍵在於有求道及明道,因無師不說性,一定要有明師示導見性。老子說道在自身,不必遠求,大道就在自身,只有受明師指點,求之於內,才能易知,易行。
大道普傳,聖佛之言,言必有宗,必有源,有道統可尋。而一貫真傳的殊勝,是明心見性法門 「自古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吾人拜明師,求真道,受明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求道後,依法修行,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君.主)。
能夠了解到一般常人,所了解不到的,這是掌握了,了解了上乘之法。不知我的言論和行事(一大事因緣),這是認知上的最大弊病。只有以上乘大法,才能消除認知上的弊病。聖人沒有弊病,是因為他唯無知,知一般世人所不知的超凡入聖之道,所以沒有弊病。
物希則貴,言希則良,希者聽之不聞,名曰希,老子在道紀章云: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希者無聲無嗅至矣,也是大道之原樸之象。知道、悟道的寶貴。
是以萬法唯心,中庸之「和而不流」即是老子之「和其光同其塵」,在君子上達之功夫上要多從心地上落手,在不必逃脫世務,盡其人本之中,發揮其化世易俗之功能,倘若自置於象牙塔中自尋其位或逃脫現實以獨清高時,這仍是內外倒置並未明理,所以雖稱修道,其實並不知道是何物的,故真正明道的人,是不求裝扮表現以被褐其闇,集美積於內以懷玉自養,不見其行而行自彰,不著其蹟而蹟自顯,這才是老子眼中的真修道士。
自古以來的聖人,雖然其外表與眾生無異,但是其自性光明的發揮每能普及眾生,如此功夫稱為「和其光,同其塵」,如此深藏不露,不欲世人知,自有其客觀因素。中庸云:詩經:「在錦尚絅」的道理,因為在此塵濁的時代,聰明與塊寶均不可露相,否則難以引領世人走向至善之功,完成至道。
上一篇:道德經心得~第六十 九 用兵章
下一篇:道德經心得--第七十一章 不病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