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9 18:26:49福哥

道德經心得~第六十六 江海章

 

《道德經》心得六十六 江海章
  【本文】                             興毅總壇-經典研習班-心得報告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起)
 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承)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轉)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合)


讀經心得:

本章老子又不厭其煩的詳加說明,並舉出實證加以陳述「謙卑低下」,實因世人多沒有能以低下待人之故,事實上證明天下事往往肯,曲才可以全,為什麼地球上的河道川流皆為曲型,地理上為曲水有情,因水性謙下而流,當遇到高處,礎碍時,水會往底處流,故成河海川流以曲為常態,若直流皆非常態。肯窪才可以盈,肯斃才可以新,這番道理雖非一般人之所能明,可是若在明道的人來看,其理是絲毫不爽的,故凡屬有道的聖人,他一定是不伐善、不自大、不自私,不逞強、謙虛處下的兼容一切,所以這才能如江海中之成百川王,成為人間之聖者。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江海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使所有的河流奔注,是因為它容量大,善於自處低下的地位,無論淨穢,皆能容納,百谷之川自然來朝會,所以才能成為百谷之王,天下所歸往也,就是眾多河谷匯流歸注的地方。谷,為兩山之間的低窪處,泛指水流會聚的地方。老子再三用海來比喻,形容一個人的學問、道德、品格的修養。“以其善下之”,因為大海是世界上最低的地方,容納了來自各處的淡水、咸水、清水、髒水等一切的水,“故能為百谷王”,而成為土地上最大的海洋。這是物理自然的道理,因此,人的修養要像海洋一樣,能包容一切。 謙和、謙下、慈悲又不爭如水的聖人,能納眾川而成其大,如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爲大也。江海之所以為百谷王。

呂祖云:水之聚也,言其水善下之故。百穀者,天地萬物也。水為天地之脈,為萬物之滋,是以借水而譬之。水之最退,最弱,最柔,最和,天地萬物能強之,不能遠之,言其道與水同體,似退,似弱,似柔,似和,故水為百谷王,道亦然之,何也?水之善下故耳,道之能逆故耳。水之體柔而不絕,道之體柔而長生,總而言之,清之靜之足矣。水能川流不息,故以水譬之,水之勢故然。

「天下莫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喜歡用水來比喻,因為水表面極為柔且弱,但排山倒水之勢,卻也無法可擋。水善於守於弱處,但又有滴水穿石的堅強,位處低下,卻能包容萬物,所謂「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因此,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也如同江海居下一般,欲居人民之上,必須對人民言語表達卑下,處處謙和不驕傲,想要居於人民之前,必須禮讓人民為先,對人民態度謙恭,事事處處退讓。

“是以欲上民”,做個很有德行大德的前人領導者,一個居上位的人,必以〝言下之〞,最少要做到言語表達卑下,處處謙和不驕傲說話不刻薄,態度也要儘量謙虛。歷史上中國的皇帝都自稱“寡人”、“孤家”,在漢朝的時候,最喜歡稱孤道寡,“孤”就是“寡”,“寡”就是“孤”。廣東人罵人“孤寒”或“孤寒鬼”,被罵的會很生氣;而先王自稱“寡人”、“孤家”,就是謙虛。當時如果老百姓自稱“孤家”、“寡人”,那是要殺頭的,所以後來在歷史文化上“孤”、“寡”成為帝王專有的名稱。這就是帝王承先王聖人之教,必須兼下。

這也是由“必以言下”的謙虛態度,表示一切老百姓是主人,我這個寡人是奴僕,寡德之人,來替你們服務做事的意思。

“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想領導大眾,自己必須把本身的利益擺在後面。老子在上經已經講過,“後其身而後身先”,有好處時,領導人要讓被領導的人先得,剩下來的才留給自己;如果沒有剩下來也沒有關係,我就不要了。假使遇到困難時,我先去承担,這就是領導的大德所在。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所以聖人大德,故能“處上而民不重”,他雖然居在上面最高的地位,“而民不重”。這是說老百姓感覺到沒有受迫的壓力。“處前而民不害”,承担一切而居前面,人並不覺得他占了先,人民卻不會嫉妒他,百姓人民也不會妨害之感。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是以天下百姓,衷心樂意的擁戴他,樂於推崇而不厭去,因此,古代歷史上的聖君明王,天下歸心,那是自然而來的,因其為不爭。“以其不爭”,因為他不與人爭,實際上,聖人的不爭,是對於利益、名譽、權勢不爭,由別人先得,有困難自己承擔,由於他先面對。這個“不爭”是不爭好處,並不是不做事。由於聖人之道是處不爭之位,“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今沒有人敢與他爭。就因為聖人不會與人民爭,故其德澤永久存在,也沒有人與他同爭了。不是不敢與他爭,是因其至德,而至道凝焉,為世之所崇。

心得結論

老子的哲學是以「退為進」的哲學,例如:世人喜爭功名,老子則教人以「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世人喜爭巧爭辯,老子「大巧若拙,大辯若訥」。世人喜爭智爭言」,老子「智者不言,言者不智」。世人喜爭是爭非,老子「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世人喜爭善爭美,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世人喜爭富爭貴,老子「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世人喜爭強爭勝,老子「強深者不得其死」。世人喜爭權爭天下,老子「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多得不勝枚舉。

老子於本章提出「處下」的功夫與莊子所謂「道在低下」(道無所不在),東郭子問莊子說:「道在何方呢」?莊子說:「無所不在」。又愈飽穗的稻(道)頭愈加低下,正是謙下的實例。老子以超時空的智慧給我們當頭棒喝,然而有些修辦的人急功近利,不明此中深意終成耳邊風,自遺其咎,願進道者明此「處下」的功夫,身體力行以立德。

本章老子講的是“不爭”的修辦哲學。通過大國與小國的關係,講了“大者宜為下”的道理,也講了“聖人”也要“為下”。老子認為,有德的領導者應該處下、居後,這樣才能對後學、道親寬厚、包容,就好像居處於下游的江海可以包容百川之水那樣,使道場成眾生之所歸依。究竟這一章是老子為修辦的領導者所獻的良策。

論語顏淵:「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有德的 前人,總是用包容、慈悲與感恩的心,來對帶他所面對的後學和道親,像母 愛般的愛護後學和道親,對週遭 的不同單位的道親亦同視之,沒有分別心,視同一申之子,一師之徒。無形之中大道就收圓了,人間化為彌勒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