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備要-人參】
【本草備要-人參】
草部·人參
大補元氣,瀉火
生甘苦微涼(甘補陽,微苦微寒,又能補陰)。
熟甘溫。
大補肺中元氣(東坦曰∶肺主氣,肺氣旺,則四臟之氣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十劑曰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人參補氣,羊肉補形),瀉火(得升麻補上焦,瀉肺火;
得茯苓補下焦,瀉腎火;
得麥冬瀉火而生脈;
得黃、甘草,乃甘溫退大熱。
東垣曰∶人參、甘草,瀉火之聖藥,合用名黃湯。
按煩勞則虛而生熱,得甘溫以益元氣,而邪熱自退,故亦謂之瀉)。
益土(健脾)、生金(補肺)。
明目。
開心益智。
添精神。
定驚悸(邪火退,正氣旺,則心肝寧而驚悸定),除煩渴(瀉火故除煩、生津故止渴)。
通血脈(氣行則血行,賀汝瞻曰∶生脈散用之者,以其通經活血,則脈自生也,古方解散藥、行表藥多用之,皆取其通經而走表也)。
破堅積(氣運則積化)。
消痰水(氣旺則痰行水消)。
治虛勞內傷(傷于七情、六欲、飲食、作勞為內傷;
傷于風寒、暑、濕為外感。
如內傷發熱,時熱時止;外感發熱,熱甚無休。
內傷惡寒,得暖便解;外感惡寒,絮火不除。
內傷頭痛,乍痛乍歇;外感頭痛,連痛無停。
內傷則手心熱,外感則手背熱。
內傷則口淡無味,外感則鼻塞不通。
內傷則氣口脈盛,多屬不足,宜溫、宜補、宜和;
外感則人迎脈盛,多屬有餘,宜汗、宜吐、宜下。
蓋左人迎主表,右氣口主裡也!
昂按∶東垣辨內傷外感最詳,恐人以治外感者治內傷也。
今人緣東垣之言,凡外傷風寒發熱咳嗽者,概不輕易表散,每用潤肺退熱藥,間附秦艽、蘇梗、柴胡、前胡一二味,而羌活、防風等絕不敢用。
不思秦艽陽明藥,柴胡少陽藥,于太陽有何涉乎?
以致風寒久鬱,嗽熱不止,變成虛損,殺人多矣。
此又以內傷治外感之誤也,附此正之)。
發熱自汗(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亦有過服參、而汗反盛者,以陽盛陰虛,陽愈補而陰愈虧也,又宜清熱養血,而汗自止)。
多夢紛紜,嘔噦反胃,虛咳喘促(《蒙筌》曰∶歌有肺熱還傷肺之句,惟言寒熱,不辨虛實,若肺中實熱者忌之,虛熱者服之何害?
又曰∶諸痛無補法,不用參。若久病虛痛,何嘗忌此耶),
瘧痢滑瀉(始痢宜下,久痢宜補,治瘧意同。
丹溪曰∶葉先生患痢,後甚逼迫,正合承氣證,予曰氣口脈虛,形雖實而面黃白,必過飽傷胃,與參、朮、陳、芍十余帖,三日後胃氣消完,再與承氣湯二帖而安。
又曰∶補未至而下,則病者不能當;補已至而弗下,則藥反添藥。
匪急匪徐,其間間不容發,噫,微哉!
昂按∶此先補後下法之變者也。
非胸有定見者,不可輕用,然後學亦宜知之。
大承氣湯,大黃、芒硝、枳實、濃樸)。
淋瀝脹滿(《發明》云∶胸脅逆滿,由中氣不足作脹者宜補之,而脹自除,經所謂塞因塞用也。
俗醫泥于作飽不敢用,不知少服反滋壅,多服則宣通,補之,正所以導之也。
皇甫嵩,著《本草發明》)。
中暑、中風及一切血證(東垣曰∶古人治大吐血,脈芤洪者,並用人參。
脫血者先益其氣,蓋血不自生,須得生陽氣之藥乃生,陽生則陰長之義也。
若單用補血藥,血無由而生矣。
凡虛勞吐血,能受補者易治,不能受補者難治)。
黃潤緊實,似人形者良。
去蘆用。
補劑用熟,瀉火用生。
煉膏服,能回元氣于無何有之鄉(有火者,天冬膏對服)。
參生時背陽向陰,不喜風日,宜焙用,忌鐵。
茯苓為使。
畏五靈脂。
惡皂莢、黑豆、紫石英、人溲、鹹鹵。
反藜蘆(言聞曰∶東垣理脾胃,瀉陰火,交泰丸內用人參、皂莢,是惡而不惡也;
古方療月閉,四物湯加人參、五靈脂,是畏而不畏也。
又療痰在胸膈、人參藜蘆同用,而取其涌越,是激其怒性也。
非洞奧達權者不能知)。
人參蘆能涌吐痰涎,體虛人用之,以代瓜蒂
(丹溪曰∶人參入手太陰、補陽中之陰。
蘆反能瀉太陰之陽,亦猶麻黃根、苗不同。
痰在膈,在經絡,非吐不可,吐中就有發散之義。
一婦性躁味濃,暑月因怒而病呃,作則舉身跳動,昏不知人。
其人形氣俱實,乃痰因怒郁,氣不得降,非吐不可。
以參蘆半兩,逆流水煎服,吐頑痰數碗,大汗昏睡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