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6 22:19:21Brsuny

反烏托邦、時間及其他—從《飢餓遊戲:星火燎原》談起



(2014.4.6.)

 

        很久很久以前,施惠國的都城成功鎮壓了各區的叛亂,第十三區更被夷為平地以儆效尤,從此以後,每年各區都要選出一對男女參加飢餓遊戲,做為都城青春的獻祭、眾所矚目的年度大秀。機會並不總是有利的,在關於生存與愛情的競戲中,在謎一般難題與幸福的機遇裡,燃燒的女孩啊,妳準備好了嗎?

 

        自從在學苑作過理想國的報告以來(參見集晴閣「烏托邦與反烏托邦」分類中的〈追尋理想國〉),就對反烏托邦(Dystopia)類型的小說一直抱持一定程度的興趣。自《我們》、《一九八四》、《美麗新世界》等經典以來,到近年的《永無天日》、《羊毛記》乃至向霍桑《紅字》致敬之作《當她醒來》,反烏托邦小說似乎方興未艾,究竟其魅力何在?或許是在於對未來世界的叩問與假想、人在極權統治的處境中應如何自命自度與存活吧。反烏托邦小說既可以有對人性的深刻細膩刻畫,對愛情的試煉、謳歌與詠歎,又可以有科幻的壯麗奇想,無怪乎也是影視題材的寵兒。《飢餓遊戲三部曲》正以其中顯著的反烏托邦色彩,展現了不同於其他當紅青少年小說的格局與氣魄。

 

        續集電影始終背負著與前集相比的壓力,三部曲系列中的第二部尤其扮演承先啟後的關鍵性地位。君不見《教父續集》與《蝙蝠俠:黑暗騎士》恰恰都是各該Trilogy系列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集嗎?為了讓觀眾耳目一新,近來大場面大製作的續集電影大致有「由陸而水」的傾向,君不見《三百壯士:帝國崛起》是承接首集「溫泉關戰役」的海戰,《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中狄公還得下海查案,甚至相傳《阿凡達》續集也將再啟納美人星球海底的3D瑰麗場面。《飢餓遊戲:星火燎原》中,女主角凱妮斯方目睹服裝設計師泰納慘遭毒打,心緒悲憤不平之際,這廂身子卻已不由自主地升到管子頂端,原以為是熱帶的叢林或荒漠,舉目所見卻是一望無垠的水域…。無怪乎在小說裡,凱妮斯會質疑此番大旬祭是否有意偏袒來自務漁第四區的Finnick Odair。

 

我看《飢餓遊戲》首部曲時,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Jennifer Lawrence身上,長姐如母型的角色巧妙和她首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冰封之心》相互呼應,其他的角色難免淪為陪襯性質、相形失色。一直到《飢餓遊戲:星火燎原》中,才發現原來幾位配角也是大有來頭的老牌影星:大反派雪總統赫然是由Donald Sutherland飾演,近幾年來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演出是綺拉奈特莉版《傲慢與偏見》中伊莉莎白的父親,劇末更以他微哂作結,真是神來一筆。Woody Harrelson昔日演活了《桃色交易》中的窩囊老公和《情色風暴一九九七》的言論自由鬥士,在《飢餓遊戲》系列中他成為男女主角的導師黑密契,雖然在小說裡對這個角色的過去有更深入的描繪。在首部曲裡,除了男女主角之外的其餘「貢品」最終都是俎上肉,在《星火燎原》裡可不同了,所有貢品都曾是飢餓遊戲的優勝者,用簡鍊的篇幅與鏡頭帶出各自的生命故事,使每個貢品都立體起來:像「極端謙遜」的Finnick Odair,小說中描述他外表非比尋常的俊美(碧綠色眼睛、古銅色的肌膚以及金色光澤頭髮),都城的人民就對他癡迷不已,許多女性都自認是芬尼克的情人,他也時常在都城女孩面前表達曖昧之意,其實他所愛的是同為第四區優勝者,因目睹同伴遭砍頭而歇斯底里的Annie Cresta。Finnick Odair此角由近來迅速竄紅的小生型演員Sam Claflin飾演,他較為人熟知的角色包括《神鬼奇航:幽靈海》中與人魚譜出戀曲的傳教士、以及《公主與狩獵者》中白雪公主的青梅竹馬。來自第七區的Johanna Mason一開始像是個刻意賣弄風騷的女子,但隨著劇情的進展,會愈來愈對這位奇女子感到興味。小說中據說有段她「以脫光裸姿灑油在身練習拳擊」的描述,讓人想起《沙丘魔堡之風雲再起》中本也有段美女裸身練飛鏢的香豔畫面,電影受限於分級尺度,難免只能點到為止,留給觀眾無窮的想像空間囉。

 


        在《飢餓遊戲:星火燎原》中,不僅男女主角要面對遠比第一級更強勁的對手,導演與編劇要面對的也是一群已看過首部曲,對飢餓遊戲的規則與程序都已明瞭的觀眾。如何將一樣的賽程(抽籤、進場、受訓、訪談之夜…)拍出不同的新意?不僅考驗編導的功力,也考驗著凱妮斯的服裝設計師。有些天真女孩會夢幻憧憬的婚紗,在片中卻是都城威權的象徵,凱妮斯翩翩轉起身來,原本包裹、羈束她的婚紗便燒蝕化作學舌鳥,山雨欲來的革命氛圍。

 

        看似瘋癲的女孩金屬絲口中的「滴答滴答」其實別有深意,原來《飢餓遊戲:星火燎原》裡的競技場本身就是一座大時鐘。「人類沒有資格抱怨永恆,因為我們被鎖在時間這條線上,往死滅的方向走,永不回頭。」鐘錶就是時間具象化的呈現吧。今春偕母親去號稱捷運站中最高的小碧潭站一遊,卻在興沖沖去買老中央燒餅的路上,不慎遺失了伴我逾十年的舊錶。心疼之餘,也只好轉念安慰自己未嘗不是可以理直氣壯換新錶的契機。否則以我念舊的個性,還不知要多久才會買新錶呢。尋尋覓覓,卻發現坊間的手錶錶面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刻度甚至有簡化到只剩四個的,很多人也都用手機取代手錶了。踏破鐵鞋,總算在一間獨腳老闆的鐘錶行邂逅一只淡紫色的Kady錶,踏踏實實、清晰準確的六十個刻度,老闆也誇說這只錶就是耐用,猶如鐵甲武士。

 


        電影與文學中的時鐘(間)意象是迷人的。《獨行俠》中的印地安少年被懷錶所迷惑,遂帶領財迷心竅的白人來到了銀的源頭,引來一場殺戮。且隨《雨果的冒險》中古靈精怪的小男孩穿梭在時鐘之內,禮讚法國導演梅里耶。《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中倒著走的時鐘,正如片中男主角奇妙的生命。蔣勳《微塵眾:紅樓夢小人物》裡摘錄紅樓夢劉姥姥見王熙鳳之前,有一場戲寫得極好:「劉姥姥坐在炕上等候,忽然聽到『咯噹咯噹的響聲』,她東瞧西望、四處尋找,看到『堂屋中柱子上掛著一個匣子,底下又墜著一個秤砣似的,卻不住的亂晃。』…『這是什麼東西?有啥用處呢?』她正發呆亂想,突然聽到『噹』的一聲,接著一連又是八九下。只見小丫頭們一齊亂跑,說:『奶奶下來了!』。…榮國府的排場一一從劉姥姥的眼中看到,作者從頭至尾沒有說一個『鐘』字,賈府的富貴歲月似水流年。」張惠菁〈堂皇迷戀〉:「迷戀近似一次出發旅行。一種忽然掉進你生活裡的動機。一個向量。為一次迷戀而開始的一些新嘗試,…。向來不買也不戴戒指手環的我,從抽屜翻出之前親族送的一條銀手鏈來,開始天天戴了。(是因為他稱讚我手腕好看嗎?)那是手感沉重得十分舒服的一條手鏈,掛著一個可以打開的墜子,裡頭是個錶。中午吃飯時小芝注意到了,詭祕地,以為墜子裡嵌著相片而笑著問了:『是哪個honey呀?』我打開給她看:『是時間啊。』…時間甜蜜而詭詐,在迷戀中你就比較甘願地對它繳械了。」

 

最終,我們都是時間的旅人吧。一如張曼娟的最新散文集自序:「曾經以為旅行是一場空間的移動,漸漸的我明白,旅行也好,人生也好,其實都是時間的移動,我們只是時間的旅人,聽憑時間的意志穿越。…回到生命的起點,回到每場緣分的初相遇,太多的偶然與選擇,有些因為時間的安排,有些則是我們自己的一念之間。回到起點,有的不再是遺憾,而是感激。感激與我同行的人們,感激許多年來一直閱讀著我的你。在時間的領地,我們彼此相伴,已經走了這麼久,從來不孤單。讓我們也訂下盟約,就像樹與時間始終信守。通往未來的那條路,不管是風和日麗,或是雨雪交加,都要懷抱信心向前走。」

 

 

 

 

旅人 2014-04-17 15:18:22

閱讀真廣啊

午安安

版主回應
《007:惡魔四伏》裡,Q拿了一隻手錶給龐德,龐德問說這有什麼功能,我們觀眾也是期待又是什麼新奇酷炫的玩意,結果Q只冷冷地說:「顯示時間。」

James Bond: [Q hands Bond a watch] What does it do?

Q: It tells the time.
2015-11-12 20: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