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31 20:55:07Sean Wang

隨堂問題相關資料

中國時報

歷史教科書審查 吳展良:清人移民強改為殖民離譜 王超群/台北報導

台大歷史系主任吳展良昨天指出,高中新課程歷史教科書審查時,審查委員的要求光
怪陸離,不合其意者先是「建議修改」,後來就是「必要修改」,他質疑是依審查委員心情而調整;更有把清帝國人民「移民」台灣改成「殖民」台灣等改法,相當離譜。

吳展良表示,審書細節他不便透露,但過程的確有太多令人不服之處。審查者運用所謂教科書宜「統一用法」為由,強迫編者一致使用「戰後」,不可用「光復」。審查委員認為「未能統一用語,易造成高中生學習困擾。」

先建議改 後變成必要改

吳展良說,因為編書者對用詞不能同意,審書委員竟然反覆刁難,相同的問題,前審列為「建議修改」,而後卻變為「必要修改」,似乎是依審查者態度或心情而定。

吳展良領導台大歷史系教授團隊多人編寫的《台灣史》版本,屬於最早提出的一批,卻被刁難到最後還不放行,前後歷經三次大審查。他指出,以往都是一審修訂後便通過,以台大教授群的學術能力和師資,審書委員就是不讓通過,最後強制改動原文後,已來不
及供應各校。

審書過程中,審書委員要求稱清人「移民」台灣為「殖民」台灣。審查者認為,前一節課文是荷、西在台殖民,之後到清帝國統治,台大版課文寫為移民(同族統治),正暴露漢文化中心主義的政治修辭,違背編輯理念「培養包容並欣賞多元文化的全球觀」。

編者認為,清廷在台灣基本上還是沿用「內地」行政體系(郡縣),而不是一套特殊的殖民地行政和法律體系(如日本或荷蘭時代),所以傾向使用「移民」的詞彙,而不是殖民。編者群自認為這不是「政治修辭」,也不是「漢文化中心主義」者。

審查者強橫主觀 難忍受

吳展良指出,審查者的意見,實超出作為審查者應有的道德與權力界線,且審查委員一再要求編者依其希望的方式寫教科書。例如,要求在「漢人社會的婚姻」中,加入漢人娶平埔族女子一事在族群混合上的意義,此純屬主觀願望,並無學術上的理由。最令編書群難忍的是,審查者依主觀意圖解釋歷史。例如,關於台灣因屬帝國邊陲,所以在十九世紀下半葉頻繁捲入戰爭中,審查者認為,「邊陲應改為『位居東亞航路要衝』較符實際。」

編者群認為,台灣屬於帝國邊陲才是捲入戰爭原因,應該不是「位居東亞航路要衝」(這是十七世紀觀點)。其他不勝枚舉,審查者主觀而強橫的態度,編書學者不能接受。
陳儀深:換個角度詮釋 思考可更多元 朱立群/台北報導

台大歷史系主任吳展良痛批政治力介入高中教科書編審過程。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儀深認為,這樣批評有失公允;但他堅持,不應讓歷史教科書承載太多政治的重量,而要回到「歷史專業」。

陳儀深說,「措辭的改變,意謂了發言位置的改變」。以漢武帝「討伐匈奴」到「攻擊匈奴」的轉變為例,「討伐異族」是漢民族長久以來的「中國中心主義」思想,但台灣讀者閱讀這段歷史時,不一定也要站在「中原正義之師」的立場。其實不管讀者是誰,「換個角度想想」的詮釋策略,可以開啟更多元、包容的思考。

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余文堂也表示,歷史詮釋權操在「作者」手中,人文學者主觀性較強,但還是必須追求客觀。以德國史為例,以前稱「普法戰爭」,後來改稱「德法戰爭」,因為史實是參與戰爭的不只普魯士,還有德意志其他小國。余文堂強調,即便要改變過去的史觀,也必須回過頭來,先討論先前那個史觀的適當性。

陳儀深持類似論點,認為歷史教科書一方面要合乎時代脈動,但提及新史觀的同時,也必須回去解釋舊史觀。在目前「台灣主體性」的主導史觀下,減輕中國史地的份量是正確的,但調整的比重與作法有待商榷。
公開溝通 化解審定爭議 韓國棟/特稿

威權時代,教科書是政府統治人民的工具,由政府統一編定;民主時代,教科書理應由統編改為民編,以符合多元社會的需求。但教科書和一般出版品不同,必須具備一定的品質和水準,因此民編後,還須通過政府審定。

審定的目的應在確保教科書品質,若政府藉由審定操控教科書的編輯走向,和威權時代的統編本又有何異?

這次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引發爭議,主要就是因為若干編者對審定委員會的意見不表認同。例如不認同將「武昌起義」改成「武昌起事」,但又懼於審定委員會借題發揮,拒絕通過該送審的教科書,最後只好「屈從」。於是有編者抨擊審定委員會「以審代編」,操控教科書的意識型態。

民編本教科書必須送審,但審定時又容易引發上述爭議,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更公開透明、更多交流溝通管道的審定機制。

例如,審定過程中,若有編者執意使用「起義」、「日據」、「征伐」等詞,編審委員會何不邀集歷史學者專家公開討論,建立共識,化解爭議。

審定委員遴聘尤其重要。以目前教育部遴聘的九名高中歷史教科書審定委員來看,有宋史、明史、清史、現代史、西洋史、台灣史學者專家,也有三名高中歷史老師,似乎缺少上古史專家,如何審查上古史的教材內容?即是一明顯瑕疵。

在各界對教科書審定都投注關注之時,教育部何不利用這次歷史教科書爭議機會,訂出一套更公正公開的遴聘機制,經過充分討論,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揣測。



戴寶村:編書無政治立場 不偏統或獨 韓國棟/台北報導

「我的政治立場是台灣要變成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我保證新版高中中國史教科書不偏統、也不偏獨。」

外界質疑教育部利用「高中歷史教科書審定委員會」,「以審代編」,藉以操控教科書的意識型態。審定委員會召集人、政大台史所教授戴寶村做出上述聲明。

戴寶村說,他必須忠於自己的政治理念,但政治立場歸政治立場、教科書歸教科書,審定委員會根據歷史事實及教育原理等原則審定完成的教科書,一定摒棄個人政治立場,不偏統、也不偏獨。「如果我要推動我自己的政治信念,我會寫書,不會利用教科書。」


戴寶村說,九五暫綱歷史教科書審定委員會共九位委員,都是教育部聘任,各有專長且分佈均勻。更重要的是,每位委員審書秉持的是自己的專長,而非政治立場。

他說,接受審書工作一年來,委員會每周一召開例會,從上午十時討論到傍晚五時。委員回家後還要看送審的教科書並撰寫意見。平均每冊送審教科書,委員撰寫的意見合起來多達A4紙張一百頁以上,還包括幫這些教科書「免費校正錯別字」。

外界質疑,審定委員會要求送審教科書必須將「武昌起義」改成「武昌起事」、「征伐匈奴」改成「攻擊匈奴」,甚至「國父」一詞都消失掉了,是否政治力介入教科書?

戴寶村解釋,革命黨的立場是「起義」,清朝政府的角度是「叛亂」「起事」才是中性用詞;「征伐」是漢朝的角度,無異將匈奴視為「野蠻人」,現在的歷史強調全球化,從全球化角度來說,這是「攻擊」。教科書須符社會脈動,不該再強調過去「大一統」觀念,也應避免過去用的官方用語。

戴寶村進一步指出,歷史教科書必須符合時代潮流,不應過度強調政治,也應該多關注社會、經濟及庶民等層面。況且,民主政治強調地位平等,「國父」一詞是個人英雄主義、過去的官方用語,現在連共產黨都不太使用這個詞。再者,中華民國革命成功,不是孫中山一人的成就,而是很多人努力的成果,不能將功勞歸諸一人。

至於統獨議題編入教科書,戴寶村說,教科書只是客觀交代現存現象,並沒有為未來走向做推論。
國編館長:公正公開 未以審代編 韓國棟/台北報導

國立編譯館館長藍順德昨天表示,教科書審定委員會審查教科書,會將審查進度及審查內容公布在網頁,編書者隨時可透過密碼進入查看。審查委員會也安排座談和編者面對面溝通。教科書審定「公正公開,不會以審代編」。

他說,教科書必須跟上社會脈動,例如,「起義」改成「起事」,符合社會多數人的看法。而且,教科書必須符合社會脈動,所以「國父」一詞早在八十八年版的審定本歷史教科書中就消失。但根據本報查證,八十八年版歷史教科書仍有「國父」一詞。

藍順德說,教科用書均須遵照教育部發布的課程綱要編輯、審定。依審定辦法,審定機關應組成各科審定委員會,負責教科用書審定。審定教科用書時,審查基準須符合課程綱要,亦須兼顧教科書內容正確,無重大錯誤,以及是否偏離客觀及中立性原則。

此外,編審雙方對課程綱要解讀歧異,或對審查內容有不同見解時,國編館會不定期舉辦課程綱要、審定委員及教科書編者的座談或編審溝通,以化解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