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16 22:00:442books

“烏龍”終究是有益的DNA

接到貓頭鷹電話的時候,
正帶著爸媽在佛山祖廟逛大街,
春節回台失聯至今的貓頭鷹館長,
原來手機丟在朋友家中,朋友出國去了,一直到正月初九才拿回手機。

想想,發生在兩個館長之間的烏龍事件還真不少,
例如,幾年前鶯歌陶瓷博物館開幕的鶯歌之旅,
例如,幾次烏龍至極的網路聊天室事件,
還有,在大安森林公園遭遇“狗不理”的烏龍慘劇......
用貓媽媽的話說,兩個館長都是天生“少根筋”的無厘頭。

2007年,渡邊淳一“桑”寫了一本暢銷書《鈍感力》,說的其實就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但卻幾乎被遺忘的一種能力。用館長的話來解釋,這種能力其實是人類基因中的“擺烏龍DNA”,而這種DNA對於我們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畢竟在現代這種凡事“奈米”化的時代,人的心思和情緒也相對的“奈米N次方”(N=無限大)。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得揣著一副顯微鏡過日子,對人對事都得扒下幾層皮看得仔仔細細,這樣的日子想來真是可怕。

於是渡邊淳一說:「一個人謹小慎微,凡事看得過重的自尋煩惱的時代,應該宣告終結了。鈍感雖然有時給人遲鈍、木訥的負面印象,但鈍感力卻是我們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與智慧。」

很難想像寫過《失樂園》那樣愛得如此絕決的渡邊淳一,會有一部強調凡事“退一步”、“最後一刻手放開”的勸世作品。或許老人家渡邊淳一也需要從極致的浪漫中喘一口氣。

如果鈍感真的是一種有益的力量。那麼在我和貓頭鷹體內那些時不時發作的“烏龍DNA”,還真是促進新陳代謝的健康基因。看來,在“粗線條”即將成為古董的奈米化時代,我和貓頭應有可能成為世上最後兩股反對力量。

親愛的貓頭鷹,既然“烏龍”終究是有益的DNA,那麼我們就垂死堅持吧!


“烏龍”貓館長 (連感冒都好得比別人慢)

2008.02.16 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