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10 17:33:40魔筋人

從怡保Jaya Jusco看怡保消費空間之特色



從Jaya Jusco看怡保消費空間之特色

Jaya Jusco位於馬來西亞霹靂州怡保市怡保花園東區外圍,室內購物空間共有兩層樓,Jusco裡有電影院、百貨公司、保齡球場、各種名牌服飾專店、餐廳以及其他各種人們日常消費商店,Jusco可說提供了大部份怡保人們下班後主要的逛街(消遣)活動及精緻符號性消費商品。Jusco的資金結構與台灣的Sogo、新光三越等百貨公司類似,均是由日本企業與當地集業合結合,其結合了日式企集的管理風格,講求效率、干凈、禮貌等精神,因此在(約)1996年間開幕時,一舉攻下百盛廣場(Parksen Grand)在怡保百貨行業裡的龍頭地位,成為怡保人主要的消遣、消費場所。據其服務人員表示,Jusco每天進出人次超過三千人。

一間這麼「典型」的百貨廣場特色在哪?如果將Jusco與怡保埠內其他人們活動空間(商店、建築)作比較,我們可以發現「百貨廣場」是怡保主要的人潮散集中心。這是數個因素造成的現像,首先,由於大馬位於赤道旁,氣候終年高溫炎熱,在烈日下活動讓人熾熱難受,因此寬廣、舒適的室內空間最能吸引人潮集中,而「百貨廣場」則擁有這些空間特質,因此容易吸引人潮,反觀怡保市內的街場,無論個別商店或整條街,因為炎熱天氣及狹小的空間計設,缺乏形成人潮集散中心的條件,因此怡保街場商店多屬金融服務、汽車維修、茶餐廳、各種零售買賣等商家,既使有服務性、娛樂性等商店,也只是個別零立。

要形成人潮散集中心的第二個因素是地理因素。怡保車站人潮雖多,但附近的Medan Kidd過於髒亂,龍蛇混雜,空氣也差,鄰近的人口、商店、街道也不多,因此怡保車頭無法像吉隆坡茨腸街或是台北火車站那樣,因為便利的交通因素而形成人潮集散中心;再說,怡保埠內也缺乏大型的學校,拉曼學院在金寶,工藝大學在務邊、理科大學也在實兆遠,這些集合了高消費能力的青少年的場所,都遠離怡保,因此怡保也沒有地區能像公館、師大夜市等因位於學區而形成的人潮集散中心。怡保沒有夜市嗎?當然有,而且很多,只是怡保夜市的特色是「流動性」,人是多,但一個星期只有一次。

放眼怡保,除了Jusco、The Store、百盛等百貨廣場以外,實在找不到其他「固定人很多」的地方。因此,百貨廣場建構出來的舒服寬敞的消費空間就成了怡保平時最多人的地方。

人多的地方就有趣了,因為一個地方的生活特色,可以從當地人們的共同活動空間觀察得出,從附圖中可看出,怡保人們逛百貨廣場時的服飾很多是以拖鞋、背心、短褲等休閒便裝為主(當然也有長褲、包鞋),更由此可看得出,百貨廣場不是怡保精緻符號性商品的消費空間,既使是百貨廣場龍頭Jusco。

服飾是穿給人看的,如果沒有人看,穿那麼漂亮來幹嘛?服飾更可以彼此比較,穿出特色,穿出風格。但是熱帶國家因受氣候(終年高溫炎熱)的影響,其服飾變化範圍原本就不大,更重要的是,怡保沒有精緻服飾的「展示空間」。換句話說,穿得再漂亮,也沒几個地方可以去。Jusco?大家穿背心,你穿西裝,很怪ㄝ!東區蘭桂坊、Greentown Mall等,可以天天去嗎?辦公室呢?又不是去「浦」,穿那麼正點幹嘛?

潮流的創造與帶動,精緻服飾與符號性消費,是建築在都市高度現代化、人口高度密集互動的地區才行,像怡保這些只有几十萬人口、地廣人稀、二十層的高樓也只有一棟的小地方,似乎還沒足夠條件創造精緻符號文化。



後記:
其實,從台灣回到怡保後,我第一次逛Jusco時,看到裡面成排成列的各式名牌服飾,與穿休閒裝的逛街人群,形成有趣的強烈對比。我在想,到底他們的生意好不好?若與台灣比較,大馬的成衣市場又是如何?印象中,除了過年之外,似乎再也沒有搶購衣服的人潮了,那像台灣每次換季的清倉都會造成人潮 ^^” 哈,所以才有寫這篇文章的動機,不過其實這些東西隨便想想既可知曉,用不著在此長篇大論,是我太無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