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1 15:52:28菩提

(轉載)從隨緣談「恆順眾生」(一)

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1/2425-a11_072

學佛釋疑(三)第72集~由 正圜老師開示:從隨緣談「恆順眾生」(一)
學佛釋疑(三)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三)單元。《學佛釋疑》系列內容主要是針對一般學佛人,想要瞭解的佛教基本常識,以及在面對生命中的種種挫折困境、疑難雜症時,透過佛法的角度,應該如何來看待這些問題。我們特別為您蒐集許多大眾亟欲瞭解和探究的題目,由本會多位親教師在節目中一一為您解答,並且為大家闡述這其中的真實道理;希望能為普羅大眾種下學習正法的因緣,歡迎您繼續收看,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從隨緣談恆順眾生」。

恆順眾生是佛弟子們所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但到底它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是不是學佛人對眾生的一切要求都應該要隨順呢?譬如有學佛居士是機關的領導人,在面對必須喝酒吃肉的應酬時,是否應該為了恆順眾生而隨緣跟著一起喝酒吃肉呢?又譬如有人學佛了,但卻跟錯師父走錯路頭,我們是否也依然應該恆順眾生,隨著他的因緣而不把他拉回正路呢?如是林林總總的疑問,相信或多或少都存在佛弟子心中而莫衷一是,眾說紛紜,為了幫助大家釐清隨緣和恆順眾生的真義,我們要先從恆順眾生這句話的出處來開始說起。

首先我們來看《華嚴經》卷40,普賢菩薩的開示:「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歎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這一段經文就是鼎鼎有名的〈普賢行願品〉,內容是普賢菩薩對諸菩薩及善財童子的開示說:十方一切諸佛的功德,即使經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的微塵數劫相續演說,還是無法說盡。一切菩薩如果想要成就這樣殊勝的功德,就必須修學十種廣大的行願;這十種廣大行願分別是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眾生和普皆迴向。

我們如果把這十種廣大行願加以分類的話,可以分成四大項:其中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是行者本身供養於佛;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則是行者對佛的法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則是行者自身的自修功夫;而恆順眾生、普皆迴向則是屬於菩薩利樂眾生的部分。也就是說恆順眾生就是指菩薩在漫長的修道過程中,應該如何去和眾生互動、同事利行;又應該如何去瞭解自身中的五陰眾生,乃至進一步去探究有一個無始劫來,總是恆順五陰眾生的生命實相心。由於這個問題牽涉的層面很廣,如果不加以詳細界定的話,就會造成許多似是而非的現象,使得佛子們在自身修證,或者在與眾生互動中,產生許多無所適從的窘境。所謂恆順眾生,換個方式說,就是恆時隨緣、隨順眾生,簡單地說就是隨緣的意思。這個隨緣本來是世間的善法,但卻不是大乘佛法中的善法,在大乘佛法之中,另外有深妙的隨緣深意隱含在其中。

常常有人會誤以為人們是因為事業失敗、情場失意、家庭不和、病苦纏身,在求助無門、心灰意冷之際,才要遁入空門,找尋解脫之道,所以學佛是消極的、是悲觀的、是逃避現實的一種現象;然而學佛真的是消極而逃避現實的嗎?其實不然,如果您是這樣想的話,那您就是對佛法有嚴重誤解的人。大乘佛法的本質其實是積極進取的善法,所以菩薩的道本來就不是消極的,我們不妨試著想想看,假使菩薩所修的道是消極的法,那又如何歷經三大無量數劫的勤苦修行而成就佛道呢?所以大乘佛法本來就是積極進取的法,但是也有其消極而隨緣的一面,那就是對五欲隨緣、對世間法上的追求是消極的;不過在利樂眾生、修證佛法,以及法布施上面,都是積極進取而沒有絲毫懈怠的。

各位菩薩,首先想請問您是在修學佛法,還是在修學二乘的解脫道呢?相信大家都會大聲的說:「我們是在修學佛法。」既然是在修學大乘的佛法,當然就應該對大乘佛法有正確的認識才好;大乘佛法是函蓋二乘解脫道的,而一般人總是以為佛法的修證,不外乎是求解脫、求出離三界生死。但是,如果僅僅是為了求出三界生死,就不必用到大乘法,只要二乘菩提就夠了;只要把我見、我執,以及我所執給斷除掉,就可以出離三界,根本不必親證實相。可是大乘佛法就不同了,因為大乘佛法的修學,目的是在成佛,以及成佛之後、成佛之前的恆常利樂眾生而永無終止。想要利樂一切眾生,就必須具足不同根性眾生的攝受能力,所以菩薩必須修證二乘菩提的解脫道,才能利樂求出生死的自了漢;也必須修證大乘菩提的成佛之道,才能利樂菩薩根性的有情,所以大乘佛法的內涵是極為廣泛的。因此大乘佛法必然就包括了二乘菩提,也包括了法界實相的修證,以及實相心所含藏一切種子的修證。正因為有一切種子的修證,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行,可以使人成就究竟的佛道。但是在成佛的過程之中,必然也無可避免的必須兼攝二乘解脫道的修證;所以大乘佛法本來就函蓋了二乘菩提的解脫道,所以大乘佛法是具足三乘菩提的,因此大乘學人對於成佛的久遠之道,在三大阿僧祇劫當中的「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而能持續不斷的精進修持,導致最後的福慧圓滿成究竟佛道,那必然都是積極進取之法,而不是消極之法;所以大乘法中的學人,在佛法的解脫道及佛菩提道上面,都是積極而精進修行的。

所以在人間尋找真實佛法作依止的時候,一定是積極努力地去尋找善知識,而不會隨順於懈怠的惡緣,也不會隨順於誤導眾生的惡法緣。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行者心態,必然會和世俗人的心態有所不同。換句話說:大乘學人對於佛法的修學,必然有其隨緣的一面,也必有其不隨緣的一面;因此並不是凡事都隨緣,都是恆順眾生的,而是在經過簡擇之後,才決定隨緣或不隨緣;所以大乘佛子的心態,一定是經過如理作意的思惟之後作了抉擇,然後對善法隨緣,對惡法就不隨緣了。但是隨緣這個法,卻有理隨緣與事隨緣的不同,事隨緣是指意識心的隨緣,也就是菩薩在行道過程中,應該具備怎麼樣的心態、又應該如何去應對眾生、處理事情。心態與處事的是否正確,勢必會影響到每個人在解脫道,或者佛菩提道上的修證能不能有所成就;如果事隨緣上的心態,與處事原則是錯誤的,那必然會使得三乘菩提的修學無法獲得任何的成果,當然也就沒有因緣能夠親證理隨緣的真相了。「理隨緣」是指如來藏的隨緣,也是親證法界實相的賢聖才能知道的真理;二乘人雖然能夠出離世間,但卻無法了知這個道理,除非是迴小向大之後,實證了才能瞭解,這是十方三世一切法界中,永遠都不會改易的真理「法住法界,法爾如是。」不是由誰創造或建立的,而是本然如是,即使集合十方諸佛的威神力,成為一個極大的威神力,也無法改變祂的隨緣體性,這就是如來藏的隨緣性。

各位菩薩,接下來,我們將分別從理隨緣與事隨緣兩方面,為大家一一解說。我們先從理隨緣開始說明,然後再說明事隨緣;如果您對事隨緣能有深入的瞭解,就能在修學三乘菩提時遠離岔路,而邁向正確的修道之路,也才能迅速到達自己今生所設定的實證目標。這個理隨緣的理,是指法界的實相正理。離開法界的實相,就不可能有一切法,不可能有二乘的解脫道,也不可能有成佛的一切種智。所以大乘見道,其實就是證得這個法界實相心的隨緣性,這叫作理上的隨緣。然而這個法界實相是什麼呢?是在說萬法的本源,是說依這個本源而能夠使萬法生了又滅、滅了又生,永續不斷地出生萬法生滅的現象,永續地存在著萬法的緣起性空,所以萬法的實相緣起性空的根源,就是能生萬法,也能顯示萬法緣起性空的心,祂就是實相心,又名如來藏。而這個萬法根源的如來藏心,祂的體性是隨緣的;當意識心努力精進修行時,這個實相心卻是一向沒有欲求的隨緣者,祂總是隨順眾生的因緣,也隨順種種業種和無漏有為法、無漏無為法的狀況而隨緣任運的。

接著我們將分成五點來為大家說明,這個實相心的隨緣性;第一、隨眾生心之緣。這個如來藏實相心,祂永遠會隨順眾生心行的因緣來運作,這也就是《維摩詰經》中所說的:「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的意思。譬如眾生在世間,當意識和意根在運作時,總是會有所欲,也會有所厭惡;但是這個實相心如來藏,祂都能隨順眾生意識、意根的心想而運作,從來不會自己決定要作或不作,所以祂是隨緣的不會自作主張;假使如來藏不是隨緣的恆順眾生,而是自己會有所主張的,那麼所有的有情在人間都將無法正常的生活。我們想想看:我們的覺知心以及作主的意根時常有喜怒哀樂,也會有喜歡、不喜歡,所以會作許多的決定,決定要繼續享受、決定要趕快遠離;可是如果我們的如來藏,祂也跟你一樣有喜怒哀樂,也會作種種思量決定,那麼每個人都將會是神經錯亂,而無法好好的在人間生活,所以真實心如來藏是恆時隨緣,隨順眾生的。

普賢十大願王中的恆順眾生,如來藏心可說是當之無愧了。祂自己從來都沒有意見,永遠隨順眾生的心想而運行,這叫作了眾生心行。眾生心在想什麼、想要什麼,祂都知道,眾生想瞞也瞞不了祂;可是這個實相心的知,並不是在六塵中的見聞覺知的知,而是指祂能了知你的心行,了知你覺知心與意根在想什麼、決定要作什麼,祂完全配合而隨緣任運,不會被六塵中的苦樂覺受所影響,這就是祂的第一種隨緣性。

第二、隨應眾生果報之緣。如來藏的第二種隨緣性,其實就是在講三界唯心的道理。如果以人間為例:凡是人間眾生所需要的物資,都是由如來藏感應變化而實現了物資的受用,所以就有摶食和觸食的苦樂受等覺觸;山河大地的成、住、壞、空,也都是由共業眾生的如來藏所收藏的共業種子,功能的實現而有的,所以世界的成住壞空,都是由共業眾生的如來藏,本有隨順業種的隨緣性而變現的。因為有這種隨應眾生業種果報的隨緣性,所以說如來藏是隨緣的,祂絕對不會逃避惡業種而貪著善業種,只是隨順業種而實現果報。人間如此,欲界六天也是如此,乃至色界天、無色界天的境界也都是由如來藏的隨緣性而成就的。又譬如一切礦物的生成,以及所有植物的生成熟爛,而使得人間眾生可以在食物爛壞的體性中,成就飲食的功德;乃至眾生所需要的一切物資,人間都會有,只是人們有沒有發現而已,都是因為如來藏有這種自動運作的隨緣性,才能使眾生得以在人間順利地生活和修道,這都是如來藏能夠隨應眾生業種果報之廣大功德啊!

各位菩薩,以上為大家說明的是理隨緣中的隨眾生心之緣,和隨應眾生果報之緣的道理;希望您在聽完我們的說明之後,對這個能夠恆順眾生的自心如來,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瞭解,進而能生起解脫和智慧的受用。

至於理隨緣中還有哪些妙法呢?下一集將繼續為您介紹其他更精彩的隨緣法義,歡迎您繼續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