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定有六波羅蜜
菩薩正行(二)第16集~~由 正禮老師開示:定有六波羅蜜
菩薩正行(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上一集我們介紹了「智方四事」,也把六方的供養,其中的每一方都有四個要點,簡單的跟各位介紹完畢。接下來 佛陀就要進行辨正,因為六度波羅蜜,有些人是不相信的,也就是說有些人,他對於六度波羅蜜,他心中存有懷疑而不能明了,所以有種種錯誤的主張。所以 佛陀在這個地方,就要開始來辨正──六波羅蜜是如何真實的存在,而菩薩都應該依六度波羅蜜來修行。
佛陀說:「善男子!或有說言:『離戒無忍,離智無定,是故說有四波羅蜜。若能忍惡不還報者,即名為戒;若修禪定心不放逸,即是智慧;是故戒即是忍,慧即是定;離慧無定,離定無慧;是故慧即是定,定即是慧。離戒無進,離進無戒,是故戒即精進,精進即戒。離施無進,離進無施,是故施即精進,精進即施,故知無有六波羅蜜』者,是義不然!何以故?智慧是因,布施是果;精進是因,持戒是果;三昧是因,忍辱是果;然因與果不得為一,是故應有六波羅蜜。」
這裡 佛陀就開示說:有人主張定就是智慧,類似這樣子。事實上這樣子,就把六波羅蜜的定跟慧,就變成一個了。或者是說:戒跟忍認為是一樣,就把戒跟忍合併起來,那就變成又少掉一個波羅蜜。佛陀說:事實上,六波羅蜜是一定存在的,前面這個主張是錯誤的。譬如說:我們在修學佛法上,一定要有六波羅蜜的;即使在聲聞菩提裡面,也都要有六波羅蜜。譬如說:我們可以看《長阿含經》裡面 佛陀的開示:「時,菴婆婆梨女取一小牀,於佛前坐,佛漸為說法,示教利喜:施論、戒論、生天之論,欲為大患,穢汙不淨,上漏為礙,出要為上。爾時 世尊知彼女意柔軟和悅,蔭蓋微薄,易可開化,如諸佛法;即為彼女說苦聖諦、苦集、苦滅、苦出要諦。」
也就是說 佛陀在對菴婆婆梨女,在說聲聞法之前,祂要講施論、戒論、生天之論,事實上施論、戒論、生天之論,其實就是講六波羅蜜。也就是講了這六波羅蜜之後,如果有人能夠知道,這是符合因果的道理,願意持守,那這樣子就為他說聲聞法,乃至說大乘法,所以六波羅蜜是一定存在。如果有人否定這個,認為說不需要,事實上我們就知道,他不是真正的佛弟子。
譬如有外道想要盜法,所以他們就只重視菩薩所實證第八識如來藏的密意,就一心要盜法,盜得法之後,他就只說一些表相的密意,然後對於菩薩所持守的戒法,乃至種種的善行之法,譬如偷盜這件事情是不應該作的,可是他竟然去盜法,那顯然他就不懂得持戒。所以說如果有人行盜法,那種外道就可以知道,事實上他不可能是佛弟子,即使盜得密意,事實上他也是外道。還有人可能自以為斷我見,或自以為明心了,然後他也認為說不可能有戒法。為什麼?因為菩薩實證之後是無戒可持,他也會這樣主張;其實這樣的主張,事實上是錯誤的,因為事實上,無戒可持的說法是說,對於 佛所施設種種的有戒,或是取相戒,事實上是不以這為限的。也就是說在平時的時候,還是持守 佛陀所施設的戒法;可是在某些情況之下,依於心地法門、依於道共戒,他必須要有所權變,在這種時候,事實上他就不取佛戒,是這個意思。可是,不是特殊的因緣,他還是持守 佛陀的戒律。所以無戒不是如同這些不認為有六波羅蜜的人,所想的那樣子。
修學佛法一定要有六波羅蜜,如果沒有六波羅蜜,不能成就佛法中的果證,所以一定要有六波羅蜜。有些人也會就像經典裡面 佛陀所破斥的,有些人以為有定才有慧,就認為定就是慧,所以就會說:若修禪定,心不放逸即是智慧。因為這樣子,就主張說定就跟慧是一樣的。佛門中也有這樣的人,譬如有些人他就主張要打坐、要一念不生;就在這個一念不生裡面,他就認為我能夠多久一念不生,就是開悟明心、就獲得了智慧。可是這樣子也是邪見,因為打坐獲得一念不生的境界,那不過是制心一處的定,這個定沒有般若的智慧。所以這樣子不是真實能夠獲得佛法的果證,因為那樣子不是真實的智慧。
佛陀說:「智慧是因,布施是果。」也就是說一個人能夠行布施,那是因為他有智慧;有了智慧之後,才能夠行布施。因為布施並不是每個人都修持的。有些人並不修持布施,不修持布施是因為他沒有智慧,他看不出中間的因果關係,所以沒有智慧,所以智慧是因,布施是果。
「精進是因,持戒是果。」譬如說:如果一個人要持守戒法,一定在他的心中隨時把戒法放在心上,隨時把戒法放在心上,這樣就是精進;有了隨時把戒法放在心上的精進心,這樣他才能夠持戒不犯,所以精進是因,能夠不犯戒是果。
「三昧是因,忍辱是果。」也就是說能夠心止於一個境界,譬如說能夠安住於境界而不理會這些惡因緣,能夠心安止於我要持守——不違犯眾生、不忤逆眾生的,這樣的一個安止的心,這樣子他才能夠發起忍辱的果實;乃至因為能夠安止於法界的實相這樣子的智慧,心獲得決定,他才能夠獲得二乘的無生忍,或大乘的無生忍。所以說:三昧是因、忍辱是果;那顯然因跟果不可能合為一個,所以顯然一定會有六波羅蜜的存在。所以六波羅蜜一定是法界中,要修學佛法、要獲得實證所必須修學的六個法門。
接著佛陀又說:「若有說言:『戒即是忍,忍即是戒』,是義不然,何以故?戒從他得,忍不如是。有不受戒而能忍惡,為眾修善,忍無數苦,無量世中,代諸眾生受大苦惱,心不悔退,是故離戒應有忍辱。善男子!三昧即是舍摩他也,智慧即是毘婆舍那。舍摩他名緣一、不亂,毘婆舍那名能分別;是故我於十二部經說定、慧異,當知定有六波羅蜜。如來所以最初先說檀波羅蜜,為調眾生。施時離貪,是故次說尸波羅蜜。施時能忍捨離之心,是故次說忍波羅蜜。施時心樂,不觀時節,是故次說進波羅蜜。施時心一,無有亂相,是故次說定波羅蜜。施時不為受生死樂,是故次說智波羅蜜。」
佛陀接著又說:如果有人說:「戒就是忍,忍就是戒。」這樣是沒有道理的。為什麼呢?因為戒一定是從他而得。也就是我們持守戒法,就是一定有個對方的對象,我們不去侵犯他人,有一個他,從他而得。而且我們戒法,也是從他人所施設而去求受的,因為這樣的道理,所以說戒一定是從他得。可是忍就不如是,因為我們忍是忍於自己的境界,對於外面的境界,我們可以不去理會,而安忍於境界之中,所以說忍不一定是從他而得。所以由此可見,忍跟戒它一定是不同,而且也有不受戒而能夠忍辱的。譬如說:的確有很多修善的一些團體,在佛法中或是佛門外,有很多修善的團體,他們並不受戒也不持戒。可是他們可以忍受種種的辛勞,為眾生鋪路、造橋種種行善,事實上他都願意去做。可是你叫他說什麼戒法,他沒有!他可能一樣喝酒、一樣吃肉,他並沒有這些戒法,所以說戒跟忍的確是不同的。因為這樣子,所以可以知道有六波羅蜜。
那有些人也會誤會定就是慧,所以 佛陀這裡說:舍摩他是止,毘婆舍那是觀。止是緣一而不亂,也就是說舍摩他緣一不亂,心中安止於一個境界。可是毘婆舍那是能夠觀察,所以在佛法中,特別是大乘佛法中,事實上統統都是,止觀同時雙運的;這種止觀雙運,不是修雙身法的那種止觀雙運,這是確實有心止於一境,然後又同時能夠觀察的智慧。
譬如說無分別智——大乘菩薩明心所獲得的無分別智,很多人就誤會了無分別的意思,就以為說打坐打到一念不生,不去分別境界,就稱為是無分別智。事實上不是這樣子,也就是說,有人錯誤的把不理會一切、不理會外境,什麼都不管它、不去理會、不去了別,就稱為無分別智,這是錯誤的,因為這裡只有止。所以如果說不了別外境,就是無分別智的話,有些畜生,譬如說白蟻,牠更不了別,牠不了別的東西更多,牠是不是比那個一念不生的人,更有智慧呢?更有無分別智呢?如果這樣的話,石頭也是比白蟻畜生更無分別,因為它連心都沒有,那是不是石頭更有無分別智呢?
所以顯然無分別智的意思是說——菩薩以他的覺知心去實證了對六塵萬法不分別的實相心,依於證得不了別六塵萬法的實相心,而獲得這樣的智慧,來說無分別智。也就是說無分別指的是實相心,祂不了別六塵萬法。可是他這樣子有獲得智慧,因為他有一個覺知心,他實證了實相心,所以他能夠觀察到,有一個無分別的實相心。因為這樣子的觀察而能夠安止,所以說他獲得了止跟觀。所以止跟觀是經常互相增上的,而在佛法中,乃至在聲聞菩提中,也都是止觀同時運行;依於止、依於觀而能夠獲得佛法中的果證,所以由此可知,止跟觀一定是有所不同。
若有人主張一念不生多久,就能夠獲得智慧,顯然他就是在反對六波羅蜜的人。所以 佛陀說:若這樣主張,事實上他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在法界中確實是有舍摩他也有毘婆舍那,而且止觀雙運,才是真正的無分別智。因為智就是觀,就是毘婆舍那。能夠安止於這樣的智慧境界,能夠安止於有一個實相心離六塵而存在,可是祂又能夠出生一切法的,這樣的境界,能夠安止於這樣的境界,那就是止;可是又能夠如實的觀察,就是觀,這樣才是止觀雙運;而且時時處處,都能夠如實止觀雙運,這樣才是獲得菩薩的無分別智。所以無分別智,確實是同時有止有觀的,也是止觀雙運。所以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 佛陀在十二部經,也就是在三藏十二部裡面,都會說定跟慧它是不同的,因為定跟慧,它確實是不同的體性的。所以一定可以知道是有六波羅蜜,所以如果有人作這樣錯誤的主張,我們就可以知道,他對佛陀所說的六波羅蜜,是不了知的,那他顯然所說的不可能是佛法。
佛陀說:如來最先會說檀波羅蜜,就是要來調伏眾生,能夠離開貪愛。可是為了要讓眾生能夠時時來離開貪愛,能夠調伏眾生離開貪愛,所以佛陀就說了尸波羅蜜,就是說要持戒;而對於其他眾生的,金錢財物乃至眷屬不起貪心,乃至於不去損害,所以就接著在檀波羅蜜之後,說尸波羅蜜。然後在布施之後,能夠安住於捨離財物的心,因為很多人布施財物的時候,心不能安忍財物的離開,所以佛陀就說了忍辱波羅蜜,讓我們能夠心安止於捨離財物的這個心。乃至在布施法財的時候,也不畏懼眾生可能超越自己,能夠安住於這樣的境界,能夠安住自己的法財布施於眾生這樣的境界;因為這樣的緣故,接著就說忍辱波羅蜜。還要在布施的時候,能夠不觀察時節,隨時隨著因緣能夠行於布施,能夠時時刻刻而行於布施,這樣才能夠快速地累積福德,而且能夠讓自己的菩薩行能夠不退,依於這個緣故來說精進波羅蜜。又依於布施的時候,是一心布施沒有其他的雜想,不會懷疑有沒有果報,而單純地一心地行於布施,因為這樣的緣故,就接著來說定波羅蜜,讓眾生在行布施的時候,能夠心止於布施的這個事情,能夠讓心止於布施的法性,所以來說定波羅蜜。乃至在布施的時候,是不為了受生死的快樂,也就是在一期生死之中,有世間的種種的樂。譬如說世俗的快樂,可是菩薩在行布施不是為了要獲得生死流轉中的快樂,而是要在生死流轉之中,以廣度眾生來累積福德,來獲得法界的實相;因為這個緣故來修學福慧,所以依於這個道理 佛陀來說智波羅蜜。
由於這個道理,所以說六度它彼此互相含攝,可是它又彼此不同,而必須有這六波羅蜜,而讓眾生在菩薩道的修行裡面,能夠依於這六個法相輔相成,能夠快速成就佛道。所以依於這個道理,所以一定有六波羅蜜。
有關於分別六波羅蜜的部分,我們就介紹到這邊,謝謝各位菩薩收看。
阿彌陀佛!
上一篇:(轉載)六度四事(三)
下一篇:(轉載)什麼是「波羅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