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26 10:01:27牛頭犬
《柯倫拜校園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
《柯倫拜校園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前譯《1999美國校園殺人事件》
1999年四月20日,艾瑪湯普遜四十歲生日後五天,兩個在早上翹課去打保齡球的高中男生,忽然提著槍回到校園,展開一場殘暴的血腥屠殺,共有十四名師生因此死亡,二十多人身受槍傷,而兩名學生殺手也在犯下這起瘋狂罪行後自殺身亡...這樁史無前例的大型慘案,正發生在美國政府對柯索沃發動戰事中最大規模攻擊後的數小時。
和這兩名美國史上最瘋狂校園殺手一起上過保齡球課的女同學說,他們兩人冷默、孤僻,打球時絲毫不在乎任何技巧,只想把球狠狠地砸出去。
在連續槍擊事件發生當時,據親眼目睹殺人實況的白人女孩說,其中一名男生拿著槍、指著她的頭,問她,妳想死嗎?她搖頭,接著他便將槍口對準前方座位上的一名黑人女孩的腦袋,砰地一聲...
然後我們也看到在學生餐廳裝設的閉路電視影像,慌亂、恐懼、哀嚎,一個學生嚇得趴在地上,不知道該逃跑,還是該留在原地不動。兩個拿著槍械的男孩,若無其事地在餐廳裡逛著,雖然看不清楚他們的表情,卻隱約地感覺到,他們在笑著...
在這場血腥事件發生後,全美掀起了一連串關於槍枝氾濫與管制、關於娛樂媒體暴力、關於重金屬搖滾樂中無政府主義...的論戰與示威集會。然而,校園槍擊事件仍如瘟疫般一直蔓延下去。
作品中從不遮掩自己鮮明立場的紀錄片導演麥可摩爾,以他做為「美國步槍協會終身會員」的身份,製作了這麼一部表面上關於槍枝問題的紀錄影片,甚至在將近兩年的努力後,他也終於以會員身份,訪問到了「美國步槍協會」的主席:老牌巨星卻爾登希斯頓,他的密西根老鄉,一位高喊「除非我死,否則你絕對撬不走我手上的槍」的熱血鐵漢子,讓影片令人無比亢奮地衝向最後的高潮。
如果真的要去劃分出這部紀錄影片的主題,我並不會說它是一部關於「槍枝」的紀錄片,同樣地,它也不全然是一則關於「柯倫拜校園血案」或「保齡球」的實錄報導(如它原英文片名所指涉)。麥可摩爾野心勃勃又熱情旺盛地以1999年柯倫拜校園槍擊事件當做他的觀點軸心,大膽、恣意、雄辯滔滔地向外做出一場一場充滿實證、幽默、挖苦、省思的精彩探索,從槍枝彈藥氾濫、市政廳爆炸案、媒體的暴力嗜血、種族議題、美國新帝國主義與九一一事件,到美國人內心深沉卻莫名其妙的病態恐懼與暴力訴求(或許這才是整部片的核心),一塊又一塊地拼組出一幅美國神話解構圖。而最精采處,更在於麥可摩爾在影片中展現出一種毫不嚴謹、不帶條理的自信與恢宏,就彷彿這整幅圖像早已在他心中定形,他可以隨意地進出任何一個片段、細節與議題,沒有起承轉合,沒有反複辯證的說理,但跳躍性、順手捻來的種種靈光乍現,在萬花筒般的眼花撩亂中,竟環環相扣、相互呼應,然後就這麼浮出一個龐大又具震撼效果的意義出來。就像魯西迪的小說,不僅魅力十足、意趣豐富,更有著其他創作者所無法企及的、渾然天成的藝術感。
而說到藝術感,麥可摩爾的鏡頭是極端厲害的,讓觀眾簡直就像是透過他的心眼來看待這一連串的事件般,他利用自身的介入,可以是保持距離的訪談,也可以是咄咄逼人的質問,讓他的對象:槍枝熱愛狂、爆炸案關係人、具恐怖嫌疑的不良青年、媒體記者、節目製作人、街頭的中產階級、壓榨廉價勞工的資本家兼音樂人、國防武器製造工程人員、連鎖超市高層人員,以及卻爾登希斯頓,面對著他,和他的鏡頭,無需刻意表現出做作或戲劇化的心理呈現,卻不由得就掉出了麥可摩爾希望他暴露出來的內餡兒。而麥可摩爾表面客觀冷靜,實際上卻充滿煽動性的鏡頭(特別是他「加工後」的新聞片段),在影片的最後也真正地對向了他自己,我們看到了他帶領著槍擊受害者與媒體,直搗連鎖超市總部的高昂興奮,也看到了他造訪希斯頓豪宅後的感傷與落寞。於是,我原諒了他過份的主觀與強勢介入,而深深地認同他的慷慨與熱切,而承認,無論在藝術或道德上,它都是毋庸置疑的極品。
本片獲得了2002年坎城影展五十五週年紀念大獎,及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獲美國紀錄片協會選為影史最佳紀錄影片,也是到目前為止影史最賣座的紀錄影片。《柯倫拜校園事件》是一部充滿高度娛樂價值的紀錄片,它提出了許許多多讓你驚訝的「事實」與「巧合」,幾近於膽大妄為地撕破光潔平整的美國夢底下的醜惡與腐爛,毫不留情地批判當局、批判歷史、批判媒體與愚魅可悲的美國人,看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冷場,不斷地被導演的衝勁與尖銳調笑所刺激,有時拍案叫絕,有時狂笑難抑,更有時會連椅子都坐不住,直想跳起來喊爽...麥可摩爾,這個常帶著笑臉,卻一點兒也不溫和的胖子,靠這部《柯倫拜校園事件》就足以把大半個地球的知識份子,收服為他理念的信徒。
1999年四月20日,艾瑪湯普遜四十歲生日後五天,兩個在早上翹課去打保齡球的高中男生,忽然提著槍回到校園,展開一場殘暴的血腥屠殺,共有十四名師生因此死亡,二十多人身受槍傷,而兩名學生殺手也在犯下這起瘋狂罪行後自殺身亡...這樁史無前例的大型慘案,正發生在美國政府對柯索沃發動戰事中最大規模攻擊後的數小時。
和這兩名美國史上最瘋狂校園殺手一起上過保齡球課的女同學說,他們兩人冷默、孤僻,打球時絲毫不在乎任何技巧,只想把球狠狠地砸出去。
在連續槍擊事件發生當時,據親眼目睹殺人實況的白人女孩說,其中一名男生拿著槍、指著她的頭,問她,妳想死嗎?她搖頭,接著他便將槍口對準前方座位上的一名黑人女孩的腦袋,砰地一聲...
然後我們也看到在學生餐廳裝設的閉路電視影像,慌亂、恐懼、哀嚎,一個學生嚇得趴在地上,不知道該逃跑,還是該留在原地不動。兩個拿著槍械的男孩,若無其事地在餐廳裡逛著,雖然看不清楚他們的表情,卻隱約地感覺到,他們在笑著...
在這場血腥事件發生後,全美掀起了一連串關於槍枝氾濫與管制、關於娛樂媒體暴力、關於重金屬搖滾樂中無政府主義...的論戰與示威集會。然而,校園槍擊事件仍如瘟疫般一直蔓延下去。
作品中從不遮掩自己鮮明立場的紀錄片導演麥可摩爾,以他做為「美國步槍協會終身會員」的身份,製作了這麼一部表面上關於槍枝問題的紀錄影片,甚至在將近兩年的努力後,他也終於以會員身份,訪問到了「美國步槍協會」的主席:老牌巨星卻爾登希斯頓,他的密西根老鄉,一位高喊「除非我死,否則你絕對撬不走我手上的槍」的熱血鐵漢子,讓影片令人無比亢奮地衝向最後的高潮。
如果真的要去劃分出這部紀錄影片的主題,我並不會說它是一部關於「槍枝」的紀錄片,同樣地,它也不全然是一則關於「柯倫拜校園血案」或「保齡球」的實錄報導(如它原英文片名所指涉)。麥可摩爾野心勃勃又熱情旺盛地以1999年柯倫拜校園槍擊事件當做他的觀點軸心,大膽、恣意、雄辯滔滔地向外做出一場一場充滿實證、幽默、挖苦、省思的精彩探索,從槍枝彈藥氾濫、市政廳爆炸案、媒體的暴力嗜血、種族議題、美國新帝國主義與九一一事件,到美國人內心深沉卻莫名其妙的病態恐懼與暴力訴求(或許這才是整部片的核心),一塊又一塊地拼組出一幅美國神話解構圖。而最精采處,更在於麥可摩爾在影片中展現出一種毫不嚴謹、不帶條理的自信與恢宏,就彷彿這整幅圖像早已在他心中定形,他可以隨意地進出任何一個片段、細節與議題,沒有起承轉合,沒有反複辯證的說理,但跳躍性、順手捻來的種種靈光乍現,在萬花筒般的眼花撩亂中,竟環環相扣、相互呼應,然後就這麼浮出一個龐大又具震撼效果的意義出來。就像魯西迪的小說,不僅魅力十足、意趣豐富,更有著其他創作者所無法企及的、渾然天成的藝術感。
而說到藝術感,麥可摩爾的鏡頭是極端厲害的,讓觀眾簡直就像是透過他的心眼來看待這一連串的事件般,他利用自身的介入,可以是保持距離的訪談,也可以是咄咄逼人的質問,讓他的對象:槍枝熱愛狂、爆炸案關係人、具恐怖嫌疑的不良青年、媒體記者、節目製作人、街頭的中產階級、壓榨廉價勞工的資本家兼音樂人、國防武器製造工程人員、連鎖超市高層人員,以及卻爾登希斯頓,面對著他,和他的鏡頭,無需刻意表現出做作或戲劇化的心理呈現,卻不由得就掉出了麥可摩爾希望他暴露出來的內餡兒。而麥可摩爾表面客觀冷靜,實際上卻充滿煽動性的鏡頭(特別是他「加工後」的新聞片段),在影片的最後也真正地對向了他自己,我們看到了他帶領著槍擊受害者與媒體,直搗連鎖超市總部的高昂興奮,也看到了他造訪希斯頓豪宅後的感傷與落寞。於是,我原諒了他過份的主觀與強勢介入,而深深地認同他的慷慨與熱切,而承認,無論在藝術或道德上,它都是毋庸置疑的極品。
本片獲得了2002年坎城影展五十五週年紀念大獎,及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獲美國紀錄片協會選為影史最佳紀錄影片,也是到目前為止影史最賣座的紀錄影片。《柯倫拜校園事件》是一部充滿高度娛樂價值的紀錄片,它提出了許許多多讓你驚訝的「事實」與「巧合」,幾近於膽大妄為地撕破光潔平整的美國夢底下的醜惡與腐爛,毫不留情地批判當局、批判歷史、批判媒體與愚魅可悲的美國人,看的過程中沒有任何冷場,不斷地被導演的衝勁與尖銳調笑所刺激,有時拍案叫絕,有時狂笑難抑,更有時會連椅子都坐不住,直想跳起來喊爽...麥可摩爾,這個常帶著笑臉,卻一點兒也不溫和的胖子,靠這部《柯倫拜校園事件》就足以把大半個地球的知識份子,收服為他理念的信徒。
上一篇:《心靈病房》W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