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6 22:00:00牛頭犬

「愛情之外」(13 & 14/100)《雙面薇若妮卡》&《紅色情深》

《雙面薇若妮卡》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     1991年     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作品

《紅色情深》Trois Couleurs: Rouge     1994年     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作品


每個開始

畢竟都只是續篇,

而充滿情節的書本

總是從一半開始看起。

                                                              ─ 辛波絲卡‧「一見鍾情」

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的作品中,我最喜愛的是《紅色情深》。近二十年來,每次重看,心裡都還是有著如同第一次觀賞時那樣的激動,覺得它美得不可思議,無論就哪個層面來說都是。但奇怪的是,《紅色情深》其實是三色電影中,我最難以理解的一部,即便是在初看這三部經典的當時,思想十分幼稚的我,尚可以勉強地抓到另兩部以自由與平等做為主題的作品中,某些形而上的概念:《藍色情挑》Trois Couleurs: Bleu 講的不是自由的狀態或自由的權利,而是一種人生於世便無法獲致的心靈解脫,是一種只能依附於限制的自由;《白色情迷》Trois Couleurs: Blanc 講的也不是生而平等或立足點平等,而是一種人在求生存時不得不演化進化的本能,是一種翹翹板式流動的平等。但《紅色情深》所要陳述的博愛,卻是我無法進一步去掌握或推敲的,難道光是那個非常溫柔體貼、善良得不斷被種種外在困擾所拉扯、簡直到一種苦情地步的女孩,就可以當做是博愛的象徵嗎?

許久以後,我才從閱讀中了解,原來「博愛」並不完全如我所想像,是那字面上的意義。事實上法國大革命所標舉的三個口號中,那個我們譯作博愛的Fraternité,本意其實是兄弟之愛、手足之情,跨越血緣關係,視路人如兄弟的一種宏大理想。但這樣一種想像情操,在大革命之後就快速式微,以至於後世也較少有人願意在這概念上做文章。主要的原因是,這種宛如世界大同般的高貴理念,其實幾乎沒有實現上的可能,而真正要做到,更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後遺症,因為,Fraternité 就是要把非親非故的人,都當成像兄弟一樣來愛,因此,這樣的愛,顯然並不是沒有條件、沒有分界的,它常常會被轉變成「你必須要當我的兄弟,我才能等同兄弟般地愛你」這樣帶有認同成分的愛,而在此同時,也自然會產生出一種等量的、帶有不認同成分的恨,法國大革命的慘烈屠殺,就是從這樣扭曲偏頗的想法中所產生的,於是漸漸地,Fraternité 反而變得恐怖而且負面(其中好的部分,其實相似於平等的意念)。(註)

那麼,究竟睿智又敏感的奇士勞斯基,是用什麼樣的角度來切入並詮釋這個高蹈不切實際,又可能產生嚴重偏差的概念呢?這或許該先回到他的第一部海外製作電影《雙面薇若妮卡》,來做對照理解。

《雙面薇若妮卡》的劇情,乍聽之下就像是個靈異故事,一個波蘭的唱詩班女孩薇若妮卡,到克拉科夫探訪阿姨時,天賦異秉的歌喉意外被發掘,終於得以在音樂會上擔任合唱團的主唱,卻在首演的時候心臟病發過世。這時,遠在法國克萊蒙費朗的另一個樣貌神似的薇若妮卡,竟突然感受到一陣莫名的悲哀,一種孤獨的恐慌,接著一連串離奇的事件,一點一點誘導著她去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她並不是那麼獨一無二的存在。

奇士勞斯基曾經在他1987年的作品《機遇之歌》Przypadek中,以三段式的故事來講述,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轉折(撘不搭上火車)可能對生命帶來的完全不同境遇,藉此來探索命運中種種偶然必然、可能性與宿命,呈現出奇士勞斯基自己悲觀犬儒的人生態度。而在《雙面薇若妮卡》中,奇士勞斯基更將兩個女孩的人生,並置在同一個世界裡,讓彼此的生活與抉擇,相互間隱隱地牽連重疊著,然後,提出一個更巨大的疑惑:天地之大,我是不是唯一的我?如果不然,那另一個存在的我,是否也可能是一部分的我,或是否可能會影響、操縱或取代這個我?

於是,他在影片中創造了一個操偶師的角色,彷彿是從另一個層次的角度來看這整個故事,卻也同時介入故事之中。透過他的偶戲表演,隱喻了在故事背後,關於蛻變與重生的神秘意念,又透過他一連串的追求與暗示(信件、錄音帶、故事、底片),逼迫著法國的薇若妮卡,必須去意識到,在世界的某個角落,還有著另一個與她心有靈犀的薇若妮卡,也曾經確確實實地活著,而這個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竟也分享或影響了自己生命中的某些經驗或選擇(波蘭的薇若妮卡承諾了自己偶然獻身的男孩,也投入了自己熱愛的歌唱表演;而法國的薇若妮卡卻在某種感應之後,拒絕了與自己有親密關係的男孩,也斷然停止了某個自己有天賦的才能訓練─或許也是歌唱)。

導演營造出一種溫柔親暱的夢樣氛圍(黃色濾光鏡)去包裹這個故事,讓它成為一個宛如成人童話般的美麗寓言(芭蕾伶娜與蝴蝶),卻同時又以讚美詩或安魂曲般的宗教音樂貫穿全片(奇士勞斯基的長期配樂搭檔普瑞斯納,偽裝成18世紀荷蘭作曲家凡德布登梅爾所作的曲,但丁【神曲】節錄的詩句),拉高了觀看的視野,揭現了每個人存在的微小脆弱與可替代性(兩個面容相仿的薇若妮卡戲偶),帶著悲憐與慨歎。確實,我們或許都只是命運舞台上被耍弄的那個人偶,在完全無知的情況下被操縱著,我們也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在另一個舞台上,是否也有著同樣的一組人偶,在搬演著相似的故事。但是,當上天在我們眼前開了一扇小小的窗,讓我們終於得以一瞥那無垠浩瀚的可能性,以及那不可思議的偶然奧秘時,也許,我們反而會對自己的渺小無助感到釋然,也為這並非孑然孤獨的存在感到安慰(這不也就是愛情的意義嗎?所以法國薇若妮卡在見她的木匠父親時說,她戀愛了,卻不知道對象)。

而這個操偶師的角色,來到了奇士勞斯基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再次與女演員伊蓮雅各合作的作品)《紅色情深》中,則化身成為尚路易坦帝尼昂所飾演的退休老法官,而這次,他似乎涉入得更深。

影片以一大束電流快速傳遞、跨越陸地海洋的電話纜線破題,點出了這個我們早習以為常,但其實在人類歷史上是非常短暫、新鮮的聯繫交流工具:電話。這項十九世紀末才出現的發明,不僅劇烈改變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模式,卻也在拉近距離的同時,讓人意識到他我之間的關係,還存在著某種虛幻不可測的特質(用聲音決定人的身分,用語言認定事的狀態)。電話在片中是個極其重要的媒介,像是伊蓮雅各所飾演的大學生模特兒,就完全藉助著電話,來和她最親密的人溝通,也因此,無論是她所擔心的媽媽與弟弟,或是對她冷淡又專制的男友,自始至終都不曾在銀幕上露面;而另外那個法學院剛畢業的年輕人,則極度依賴著電話與女友維持聯繫,他會打電話到女友工作的專線,只為聽一聲「哈囉」,他會守在電話旁,或出門買菸時匆匆回家,就怕漏接了女友的電話,在這兒,電話變成了情感的象徵與替代品;至於尚路易坦帝尼昂所飾演的退休老法官,對他來說,電話則宛如上帝的耳朵,藉著竊聽設備,他得以自由地侵入周邊住戶的私領域,掌握許許多多隱藏在尋常生活裡的秘密,任由自己評斷、窺探、想像...

這個老法官,確實就像是《雙面薇若妮卡》裡的那個神祕操偶師,彷彿身處一種超然的位階,洞悉一切,並潛移默化地引導著女主角,走往另一個境地(也有點像是希臘悲劇裡的預言家)。但在《紅色情深》裡,我們卻又會發現,身為觀眾的自己,至少在表面上,似乎又比那位對世事瞭然於心的退休法官,還要更高上一個位階,因為我們看到了,故事中還有一個不斷和女主角錯身而過的男子,他所經歷的生活、所走的路,似乎正不偏不倚地循著老法官的生命軌跡而前進,而我們也知道,這個年輕男子必然會在某種偶然的情況下,與女主角相遇(相愛)



這就像是《雙面薇若妮卡》意念在《紅色情深》裡的重現,我們看到一股微妙又強大的力量,不斷牽引著不同的生命,走向完全平行或重疊的線,或是走上反覆交集點,而這也正是生命中最難以理解的曖昧本質,也是天命最龐大不可測的定律。看似在眼前堆疊著無數細瑣紛亂的偶然與巧合,但在冥冥之中,應否還有著一個更高的意旨,或操控著一切的必然呢?

這種接近於宗教性的思考,對於偶然與必然間難以清楚界定的惶惑,誘使著我們必須去推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有著更大更大、超乎想像的不確定性,看似該是最親密最熟悉的感情,可能其實只是一種想像,暗藏的疏離隨時可能讓假相脆弱地崩解(女主角的弟弟發現與父親無血緣關係,男子發現女友移情別戀),而看似完全無關、毫不認識的陌生人,卻可能一直都有條看不見的細線牽絆著彼此,就等著某個瞬間,偶遇、發現、觸動,而後心靈相契(就如同辛波絲卡的詩作「一見鍾情」:『每個開始   畢竟都只是續篇』,而《紅色情深》這整部片,就像是個愛情故事的前傳)。



既然如此,同就非同,異也非異了。Fraternité,如果真要為該去愛誰而設定,無論是族群身份、無論是血緣親情、無論是理念認同,你會發現這些區別,在巨大的命運面前,都顯得渺小淺薄得可笑,因為任何一個陌生人,都可能和你分享著同樣的生命經歷;任何一個陌生人,都可能因為他的選擇而影響了你的人生;任何一個陌生人,都可能會進入你的生命中而成為與你契合的另一半...所以整體來看,我們並沒有決定要愛誰或不愛誰的權力,我們也沒有那樣的能力,因為愛這種心靈的、無形的、超越的概念,是我們無法掌握或分析的,一切都只是偶然,一切也都是必然。

這或許也就是奇士勞斯基在《紅色情深》中,為「博愛」Fraternité 所下的定義,它講的並不是兼愛天下人,也不是異中求同而愛之,而是因為天地之大、變幻莫測,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太多微妙難解的機緣巧合,讓異體得以意外接觸交融,而才意識到兩者原來本為同體,它的內在玄之又玄,是一種不能釐清、難以理解,也永遠無法選擇的最廣義之愛。


(全文完)


(註) 請參閱楊照老師的文章,關於德悉達的「博愛政治學」

Alys Chang 2014-08-17 17:35:06

奇士勞斯基曾經是我最喜歡的電影導演
《紅色情深》剛好也是我看過他的作品當中最喜歡的一部...:)
當初我依照藍白紅的順序看完這三部電影之後 最後一部《紅色情深》不但讓我覺得對前兩部的理解更多了幾分 並讓我將這三部曲"串連"了起來之餘 還影響了我的愛情觀好久喔.....X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