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6 23:22:16牛頭犬
《紅氣球》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
《紅氣球》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
看完他的新片《紅氣球》之後,我試著回想,才發現侯孝賢導演上一部讓我在戲院看完後驚為天人地想大叫「我的天啊」的作品:《海上花》,居然距離現在已經相隔將近十年了。
而且,相較於《海上花》,《紅氣球》帶給我情緒上激動震盪的程度,還更接近於經典的《戲夢人生》。
還記得年初時和旅居在法國的朋友Joseph聊到這部片時,他告訴我,「就像《咖啡時光》」,當時還讓我不禁打起一身冷顫來。現在想想,這樣的形容確實是再恰當不過。《紅氣球》之於拉摩里斯1956年的短片《紅氣球》,正如《咖啡時光》之於小津安二郎的作品。
所以,你也不該指望會在這部新片裡,看到那部經典舊作太過清晰的影子,沒有男孩和氣球間的互動,沒有默片般的喜感,沒有讓人提心吊膽的巷弄追逐,沒有童稚單純的視野眼光,也沒有太超現實的狂想收場。兩者之間除了那顆彷彿有思想與生命的紅氣球外,最相似之處,就是巴黎了。只不過在侯孝賢的鏡頭下,那是半個世紀後的巴黎。
半個世紀後的巴黎、半個世紀後的「紅氣球」,看到的,是什麼樣不同的世界呢。侯孝賢導演依然維持著他作品中,大量瑣細生活情節與刻意篩汰戲劇成分的敘事調性,以及退縮一角、目光緩緩飄移的冷靜視線,以一種不同於觀光客窺奇的外在角度,去觀察當前巴黎一個單親家庭中幾個成員的生命片段與隱密心情。
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或許是更接近於自身經驗的生活步調,甚至連其中人際關係間的含蓄互動或是尷尬難堪,其實也是帶著點東方情調的,而侯孝賢導演還又把這已經夠溫吞壓抑的細節,處理得更淡更輕,彷彿有種不願被看穿的模糊抽離。連來自於原作、帶著點超現實趣味的紅氣球,也完全無法擠進他所構築的生活當中,只是悠悠地徘迴在外,像個似有若無的鬼魂。
而隨著劇情的進展,我卻也漸漸發覺,那顆紅氣球,已經不再是拉摩里斯舊作裡,那個寂寞孩童眼中,忠實親暱的虛幻朋友,而更像是來自於舊日時光(童年歲月)的鬼魂,時隱時現,偶然地勾動了心底的神經,誘導出一股想抓住些什麼的衝動來。你會發現,在電影中,往日的回憶常常就這麼不帶預警地,混入了現在生活的進行式裡:點唱機裡的老式香頌、酒吧裡的調味氣泡水、臨摹倒影的肖像繪圖器、公園裡的旋轉木馬與雕飾、一張陪伴著青春歲月的東方藝術明信片、一捲紀錄祖父與偶戲的八釐米家庭影片,好像這些生動的記憶,隨時都能夠在眼前腦海重現,也彷彿這些已經遺落的、失去的年少時光,無時無刻地提醒著劇中人物,他們當前的孤獨空虛。
看完他的新片《紅氣球》之後,我試著回想,才發現侯孝賢導演上一部讓我在戲院看完後驚為天人地想大叫「我的天啊」的作品:《海上花》,居然距離現在已經相隔將近十年了。
而且,相較於《海上花》,《紅氣球》帶給我情緒上激動震盪的程度,還更接近於經典的《戲夢人生》。
還記得年初時和旅居在法國的朋友Joseph聊到這部片時,他告訴我,「就像《咖啡時光》」,當時還讓我不禁打起一身冷顫來。現在想想,這樣的形容確實是再恰當不過。《紅氣球》之於拉摩里斯1956年的短片《紅氣球》,正如《咖啡時光》之於小津安二郎的作品。
所以,你也不該指望會在這部新片裡,看到那部經典舊作太過清晰的影子,沒有男孩和氣球間的互動,沒有默片般的喜感,沒有讓人提心吊膽的巷弄追逐,沒有童稚單純的視野眼光,也沒有太超現實的狂想收場。兩者之間除了那顆彷彿有思想與生命的紅氣球外,最相似之處,就是巴黎了。只不過在侯孝賢的鏡頭下,那是半個世紀後的巴黎。
半個世紀後的巴黎、半個世紀後的「紅氣球」,看到的,是什麼樣不同的世界呢。侯孝賢導演依然維持著他作品中,大量瑣細生活情節與刻意篩汰戲劇成分的敘事調性,以及退縮一角、目光緩緩飄移的冷靜視線,以一種不同於觀光客窺奇的外在角度,去觀察當前巴黎一個單親家庭中幾個成員的生命片段與隱密心情。
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或許是更接近於自身經驗的生活步調,甚至連其中人際關係間的含蓄互動或是尷尬難堪,其實也是帶著點東方情調的,而侯孝賢導演還又把這已經夠溫吞壓抑的細節,處理得更淡更輕,彷彿有種不願被看穿的模糊抽離。連來自於原作、帶著點超現實趣味的紅氣球,也完全無法擠進他所構築的生活當中,只是悠悠地徘迴在外,像個似有若無的鬼魂。
而隨著劇情的進展,我卻也漸漸發覺,那顆紅氣球,已經不再是拉摩里斯舊作裡,那個寂寞孩童眼中,忠實親暱的虛幻朋友,而更像是來自於舊日時光(童年歲月)的鬼魂,時隱時現,偶然地勾動了心底的神經,誘導出一股想抓住些什麼的衝動來。你會發現,在電影中,往日的回憶常常就這麼不帶預警地,混入了現在生活的進行式裡:點唱機裡的老式香頌、酒吧裡的調味氣泡水、臨摹倒影的肖像繪圖器、公園裡的旋轉木馬與雕飾、一張陪伴著青春歲月的東方藝術明信片、一捲紀錄祖父與偶戲的八釐米家庭影片,好像這些生動的記憶,隨時都能夠在眼前腦海重現,也彷彿這些已經遺落的、失去的年少時光,無時無刻地提醒著劇中人物,他們當前的孤獨空虛。
對我來說,這顆來自1956年的紅氣球,就像是來自於每個人孩提時代的回憶與印痕,偶然飄過心頭,喚起鄉愁、帶來感傷,也激起某種渴望與需求(片中茱麗葉畢諾許與偶戲「張生煮海」所呈現出的執迷與熱情)。
影片中許多彷彿失神凝視般的空鏡頭,非常美麗,細緻地呼應了影片中孤寂與追憶的情緒。而我尤其喜歡在影片尾聲中的兩個小片段:透過反射在窗玻璃上的影像,我們看到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宋方,正專注地盯著面前的手提電腦,而前方的窗外,紅氣球輕輕地飄呀蕩地遊走,然而宋方卻自始至終都沒有意識到它;而在奧塞美術館的校外教學活動中,老師正解說著一幅印象派畫作,畫框玻璃反射出男孩西蒙的樣子,他仰起了頭,發現了在屋頂玻璃窗外正蹦蹦跳跳的紅氣球。
前者,導演奇妙地透過了演員不動聲色的「靜」與紅氣球吸引焦點的「動」,似乎把外在「視而不見」的景象,化為內在心靈「暗自流轉」的情感湧動,彷彿讓這個一直沒有被賦予太多生命背景的女孩,偷偷地洩漏岀一點異鄉人的心情來。而後者,更透過對於一幅油畫的賞析,從俯瞰的視角(觀察者抽離的位置)、遠方縹緲的人影(親人已模糊的面貌)、追逐氣球的孩童(看似伸手可及卻又好像觸不到),完整地建構了這整部片的題旨:追憶與追尋,那些已遺失的童年時光。這時男孩又再度看見了紅氣球,看著它緩緩地飄離,蕩出了美術館的屋頂,回到了美麗的巴黎天際。
這時,耳邊響起的是,法式香頌版『被遺忘的時光』。
1956年拉摩里斯用飛翔的氣球,帶著男孩遠離了世界的殘忍與凶惡,卻也偷偷地帶走了無暇的純真與自然的笑靨。半個世紀後,侯孝賢卻用同樣遊走在巴黎天空的紅氣球,企圖喚回那些隨著成長而一點一點遺失,屬於生命舊時光中最溫柔、最寧靜,也最帶歡樂與暖意的剎那,以化解眼前世界的複雜、紛亂與孤獨。
縱使離開了台灣、離開了亞洲,侯孝賢導演終究,卻還是回到了他最最著迷的主題:與那個逝去時代的對話。
§ 必須特別一提的是,茱麗葉畢諾許在本片中的表演,超乎想像的精采,幾乎讓每一場有她的戲(即使幾乎沒有情節發展)都充滿了情緒與張力(也因此相較之下,沒有她的部分常常就會顯岀一點發呆狀),適度地調節了侯孝賢導演有時真的過「淡」過「薄」的敘事方式(一青窈與淺野忠信在《咖啡時光》中就彷彿一路陪侯導「淡」到底),特別是在琴師調音時那一整段演出,實在是爐火純青,叫人嘆為觀止。
上一篇:大師的焦慮與哀愁(中)《愛滋味》
下一篇:存在,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