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9-07 23:52:51牛頭犬
半熟少年逃家事件(下)這他媽的瘋狂美國小鎮
【維農少年】Vernon God Little
閱讀【夜間殺狗之謎】的過程中,其實一直讓我聯想到愛爾蘭名作家羅迪道爾的布克獎得獎之作【童年往事】Paddy Clarke Ha Ha Ha,童言童語中包裹著不足為外人道的家庭辛酸,然而對我來說,【童年往事】的強顏歡笑比起【夜間殺狗之謎】的遮掩逃避更讓人鼻酸,而且,由於【夜間殺狗之謎】不斷地拋出一些新鮮、有趣的觀點,這種賦予眼中世界奇觀特質的寫作方法,似乎讓整個故事的劇情張力有些被斲斷的感覺,堆砌出的震撼力也就沒那麼直接而強烈了。
而去年贏得布克獎及惠特筆最佳首部小說的【維農少年】就是一部直接而且強烈的小說,從第一章的後段開始就一步步地將讀者的情緒往上推,到了後段簡直是劇力萬鈞,讓我一雙眼睛不夠讀,無法克制貪婪的衝動,只想一行鑽過一行、一頁飛過一頁地趕快知道故事結局,像看馬戲團表演般被逗弄、被驚嚇得出了神(我絕不會告訴你結局,甚至不會提示你那是不是個好萊塢式結局)。
和【夜間殺狗之謎】相反,【維農少年】的男主角是個必須早熟的十五歲美國德州少年,故事的一開始,他所居住的小鎮、他所就讀的學校,剛經歷過一場恐怖的血腥屠殺,瘋狂殺人的是一名墨西哥裔的學生,正好就是故事男主角維農‧葛雷哥萊‧力脫從小到大最好的朋友。好笑的是,小說剛開始,維農和【夜間殺狗之謎】的男主角一樣,已經被抓到警察局了,正等著家人來保釋,也同樣透過第一人稱的敘事,描述他宛如泥沼般粘稠難以掙脫的處境。維農滿口粗話,尖酸地將他眼前的每一個角色,套上諷刺漫畫般滑稽的形象,龍飛鳳舞地用青少年叛逆帶刺的嘲諷,為整篇裝點上奇異的稜角羽毛,不假修飾的自然語氣,讓人讀起來,彷彿像回到了青少年時代,聽著弔兒郎當的朋友瞎扯胡謅他的冒險故事。
作者DBC皮耶傳神無比地運用青少年的口吻,描述家鄉小鎮的光怪陸離,呈現那顆毫不世故的大腦裡,一連串引人發噱的奇想。第一印象就讓讀者聯想到沙林傑的【麥田捕手】,然而維農顯然沒有霍頓那麼善感深沉,他所要的,只是擺脫掉別人一直往他身上沾的狗屎,回到原本單純安靜的生活。沒想到,一群好事的管家婆、幾個有偏見的警察、他歇斯底里的媽媽、愚蠢又自私的鄉民,以及厚顏無恥得讓人想把他五馬分屍的噬血記者,一點一點地把他往無底深淵裡拖,最後他竟變成了殺害四十幾條人命的變態兇手。
這個天真率直的男孩,更因為罩上了這樣一層受害者、無辜者的柔和光暈,而更讓讀者忍不住喜歡上他,為他高興、憂慮、憤怒、提心吊膽,而到最後,更和他一起被推向天旋地轉、高潮起伏的驚險處境之中。
被譽為2003年世界上最棒的驚喜之一的DBC皮耶,能耐可不只是他出色的模仿(神奇地模仿出速食文化下十五歲少年的心境與語氣,讓人感覺似乎他本人就是個長不大的小孩)、爆笑的人物描繪,以及灑狗血的劇情鋪排,他更進一步巧妙地運用第一人稱敘事的主觀角度,從故事的中段,營造醜惡真實與美麗幻想的對照與交疊,到了故事最後,彷彿靈魂出竅看見的故事大逆轉,讓他名符其實變成了「維農‧上帝‧力脫」(小說的原名Vernon God Little,男主角很喜歡拿自己G開頭的中間名來耍嘴皮),才讓我恍然大悟般地發現到,讀者一直以為自己處於全知的觀點,其實從頭到尾都只看到小男主角的主觀世界,甚至,有些他不想說的事(那件家族秘密與那張泥濘地上的長椅),他從頭到尾也都沒真正地說出口...只因為他太可愛了,而忘了提出任何疑問。
那到底我們該不該相信這個小男生呢?這個用他的想法,賦予這個小鎮,與其中所有居民一張獨特面孔的少年,這個用他的角度來陳述這整串事件的說書人,這個故事的「上帝」。我想,絕大多數的讀者還是都願意相信他,相信他埋藏在心底的悲劇源頭,相信他的夢想終究會成真,相信世界會有公義,相信男孩會在考驗中成長,變得堅強、世故,儘管必須以純真作為代價。
以「浪子回頭」的話題讓布克獎在頒獎後還能炒上好一陣子新聞的DBC皮耶,絕不只是因為他傳奇的經歷而獲得注目,他直率但又帶著美感的文字,輕易地就可以為故事架構出鮮明的形象畫面,在開玩笑的時候活力四射,在悲傷的時候又能讓人酸進心坎裡,在轉折處更能營造出宛如好萊塢電影般的俐落分鏡與快速剪接。媒體、司法制度與小鎮在他的筆下,變成了可怖又變態的有機體,而玩世不恭的男孩與他的朋友們在他的筆下,變成了可愛的上帝與天使。真實的世界已經變了樣子,在半夢半醒的眼中,似乎看起來比較美好。
看完小說後,忍不住驚嘆,Dirty But Clean的皮耶,用來彩繪荒謬怪誕世界的那支筆,Dareful But Charming!
閱讀【夜間殺狗之謎】的過程中,其實一直讓我聯想到愛爾蘭名作家羅迪道爾的布克獎得獎之作【童年往事】Paddy Clarke Ha Ha Ha,童言童語中包裹著不足為外人道的家庭辛酸,然而對我來說,【童年往事】的強顏歡笑比起【夜間殺狗之謎】的遮掩逃避更讓人鼻酸,而且,由於【夜間殺狗之謎】不斷地拋出一些新鮮、有趣的觀點,這種賦予眼中世界奇觀特質的寫作方法,似乎讓整個故事的劇情張力有些被斲斷的感覺,堆砌出的震撼力也就沒那麼直接而強烈了。
而去年贏得布克獎及惠特筆最佳首部小說的【維農少年】就是一部直接而且強烈的小說,從第一章的後段開始就一步步地將讀者的情緒往上推,到了後段簡直是劇力萬鈞,讓我一雙眼睛不夠讀,無法克制貪婪的衝動,只想一行鑽過一行、一頁飛過一頁地趕快知道故事結局,像看馬戲團表演般被逗弄、被驚嚇得出了神(我絕不會告訴你結局,甚至不會提示你那是不是個好萊塢式結局)。
和【夜間殺狗之謎】相反,【維農少年】的男主角是個必須早熟的十五歲美國德州少年,故事的一開始,他所居住的小鎮、他所就讀的學校,剛經歷過一場恐怖的血腥屠殺,瘋狂殺人的是一名墨西哥裔的學生,正好就是故事男主角維農‧葛雷哥萊‧力脫從小到大最好的朋友。好笑的是,小說剛開始,維農和【夜間殺狗之謎】的男主角一樣,已經被抓到警察局了,正等著家人來保釋,也同樣透過第一人稱的敘事,描述他宛如泥沼般粘稠難以掙脫的處境。維農滿口粗話,尖酸地將他眼前的每一個角色,套上諷刺漫畫般滑稽的形象,龍飛鳳舞地用青少年叛逆帶刺的嘲諷,為整篇裝點上奇異的稜角羽毛,不假修飾的自然語氣,讓人讀起來,彷彿像回到了青少年時代,聽著弔兒郎當的朋友瞎扯胡謅他的冒險故事。
作者DBC皮耶傳神無比地運用青少年的口吻,描述家鄉小鎮的光怪陸離,呈現那顆毫不世故的大腦裡,一連串引人發噱的奇想。第一印象就讓讀者聯想到沙林傑的【麥田捕手】,然而維農顯然沒有霍頓那麼善感深沉,他所要的,只是擺脫掉別人一直往他身上沾的狗屎,回到原本單純安靜的生活。沒想到,一群好事的管家婆、幾個有偏見的警察、他歇斯底里的媽媽、愚蠢又自私的鄉民,以及厚顏無恥得讓人想把他五馬分屍的噬血記者,一點一點地把他往無底深淵裡拖,最後他竟變成了殺害四十幾條人命的變態兇手。
這個天真率直的男孩,更因為罩上了這樣一層受害者、無辜者的柔和光暈,而更讓讀者忍不住喜歡上他,為他高興、憂慮、憤怒、提心吊膽,而到最後,更和他一起被推向天旋地轉、高潮起伏的驚險處境之中。
被譽為2003年世界上最棒的驚喜之一的DBC皮耶,能耐可不只是他出色的模仿(神奇地模仿出速食文化下十五歲少年的心境與語氣,讓人感覺似乎他本人就是個長不大的小孩)、爆笑的人物描繪,以及灑狗血的劇情鋪排,他更進一步巧妙地運用第一人稱敘事的主觀角度,從故事的中段,營造醜惡真實與美麗幻想的對照與交疊,到了故事最後,彷彿靈魂出竅看見的故事大逆轉,讓他名符其實變成了「維農‧上帝‧力脫」(小說的原名Vernon God Little,男主角很喜歡拿自己G開頭的中間名來耍嘴皮),才讓我恍然大悟般地發現到,讀者一直以為自己處於全知的觀點,其實從頭到尾都只看到小男主角的主觀世界,甚至,有些他不想說的事(那件家族秘密與那張泥濘地上的長椅),他從頭到尾也都沒真正地說出口...只因為他太可愛了,而忘了提出任何疑問。
那到底我們該不該相信這個小男生呢?這個用他的想法,賦予這個小鎮,與其中所有居民一張獨特面孔的少年,這個用他的角度來陳述這整串事件的說書人,這個故事的「上帝」。我想,絕大多數的讀者還是都願意相信他,相信他埋藏在心底的悲劇源頭,相信他的夢想終究會成真,相信世界會有公義,相信男孩會在考驗中成長,變得堅強、世故,儘管必須以純真作為代價。
以「浪子回頭」的話題讓布克獎在頒獎後還能炒上好一陣子新聞的DBC皮耶,絕不只是因為他傳奇的經歷而獲得注目,他直率但又帶著美感的文字,輕易地就可以為故事架構出鮮明的形象畫面,在開玩笑的時候活力四射,在悲傷的時候又能讓人酸進心坎裡,在轉折處更能營造出宛如好萊塢電影般的俐落分鏡與快速剪接。媒體、司法制度與小鎮在他的筆下,變成了可怖又變態的有機體,而玩世不恭的男孩與他的朋友們在他的筆下,變成了可愛的上帝與天使。真實的世界已經變了樣子,在半夢半醒的眼中,似乎看起來比較美好。
看完小說後,忍不住驚嘆,Dirty But Clean的皮耶,用來彩繪荒謬怪誕世界的那支筆,Dareful But Char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