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9 11:54:44Martin.H

蘋果讓電話和電腦結婚了




By Martin.H, 2014/07/18


電信公司在以前最賺錢的業務就是 ~ 長途話務
再來應該算公用電話了.

所以電話的Killer Application就是語音(講電話)

可是當電話普及率很高, 家家戶戶都有一支電話,
該怎樣可以拓展業務呢?

下一個 Killer Application 就是「行動」

讓電話可以隨身攜帶, 但連行動電話也變得很普遍,
電信公司的業務處就在想出新的點子:

1. Ringback tone 讓打電話給妳的人
    都可以聽到妳設定的音樂,
    通常都是流行音樂.
    這服務是月租收費.

2. 預付卡 給喜愛打電話又還沒賺錢的親少年,
    或信用紀錄不好的人 (有拖欠電話費的).

3. 虛擬私人電話網, 可讓人撥較短的電話號碼,
    就像打分機一樣, 行動電話就能通話.

4. 簡訊 (SMS)
    利用交換機空閒的控制電路來傳160個羅馬(7位元)文字.





這幾項新的服務李, 還是#2 預付卡, #4 簡訊 的業務成績比較好.

#1 Ringback tone 沒有什麼功能上的用處
#3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還不如Push-to-talk電話方便

可是, 連這些業務也發展的差不多了,
很自然的出現讓筆電可以在沒有可登入的wifi地方上網.

那手機可以讓人隨處有語音的網路,
又有數據機可讓桌上型電腦上網際網路,
當然就很自然的問說,
為什麼不能做出使用行動網路的數據機?




抱著台笨重的筆電外掛行動數據機也實在不方便.





我們都用過這種手機:


這種手機和現在的智慧型手機比起來當然不及 ~
上網速度好慢, 螢幕又小, 上了網顯示的畫面又小又醜, 打字好慢.


這些新技術帶來的業務會造成電信公司內部的衝突.

當時語音還是最賺錢的. 國際電話的收入也相當可觀.
此時, 如果讓用戶打 Skype,
那國際電話的業務, SMS簡訊的業務, 不就大減了嗎?
這就好像當年貝爾發明了電話
要賣給當時的電報巨人 Western Union 被拒.
一分鐘本來可打的電報, 用電話幾十秒就講完了,
那電報公司還賺什麼?

同樣的道理, 數位電話服務和chat,
對電信公司來講都是個有侵略性的未知數.


一直到第一代 iPhone 出現:




這產品真的是 out of the box thinking.

誰說手機一定要小到這樣:




體積如此小的手機
螢幕不可能大, 那當瀏覽器上網必定只能看到一小角落.
鍵盤也部會大, 必須3~4個字共用同一個鍵, 那打字必定不快.
電池必定小, 不但通話時間不長, 連數據網路速度都會變慢,
因為要高速傳送資料當然要大的電力.


語音留言: 首次亮相的任意聽取語音留言功能.



這就是Steve Jobs神奇的地方.
他有那本事讓at&t和蘋果合作.

我們來看看蘋果原本將iPhone介紹為:
1. 寬螢幕 iPod 音樂,影片播放器
2. 可攜(行動)網際網路瀏覽器
3. 行動電話

4GB 的第一代iPhone賣US$499, 8GB要US$599.
一開始都還是買斷, 沒有電信公司贊助.

初上市還有好幾百人排隊.
當初有人說不會有人要花$499來買一台行動手機的.
但是如果把 三項功能合併, 那就有其價值了.

到了隔年, 2008, App Store 開張了.




以蘋果過去 iTunes Store 建立起的用戶基礎,
在這平台上做電子消費的安全度已得到信任,
讓程式可以很便宜的出售.

這也是依創新.
原本賣給PC用的軟體, 大家買起來怎麼部會怕怕的?
那些無名小卒的軟體公司, 誰敢把信用卡號碼拿出來給它們刷?

但透過蘋果統一販售,
用的也是大家已熟悉的iTunes Store的購買方式,
大家都能接受.

語音話務量的增加比步上數據使用率的成長.
這導致3G的數據網路不堪使用,
也很自然的使技術朝著4G發展.

該如何使數據傳輸變快?
辦法差不多:
1. 把數據並排傳 (資料分成兩半, 用兩根天線來傳送)
2. 增加頻寬 (原本用5MHz頻率來傳, 改用 10MHz來傳)
3. 改用複雜的傳輸方式 (需要更強的硬體來解碼)
4. 直接送達 (把中間能去除的設備拿掉)

這如何在手機那頭辦到呢?
1. 手機處理器改更快速的, 所消耗的電力...增加電池
2. 增加天線數....增加電池


現在的語音都還是走 Circuit switched方式.
要通電話的那瞬間, 去看有沒有空閒的電路.
有的話, 抓住, 保留下來, 給這通電話專門使用.




這和最古早的兩個話筒中間連一根線沒兩樣.
只不過現在複雜點,
一頭是行動手機, 另一頭是傳統電話或行動電話.
中間的連線也不再是一根實心的電線,
手機那端是空氣中保留的頻段,
所經過的設備也都保留了資源給這通電話.


這種通訊方式的缺點就是 ~ 缺乏彈性.
當所有的電路(N)都在使用當中,
只要多一個人要打電話,
就會「抓」不到空閒的電路,
發話那端就會聽到

   「對不起,現在線路忙線中,請稍後再撥」

之類的語聲廣播.

而此時就算所有的電路裏其實沒在傳聲音
假設大家都同時安靜了,
但這些線路還是不能給這第N+1的用戶.

這才是為何電信公司會用以價制量的方式
來鼓勵大家長話短說, 別一直佔線.




像Skype這種包裹交換(packet switched),
彈性就大了.
就像一個大水管, 有資料就往上面送.
沒有資源是被預先保留的.

用這種方式形成的電話連線,
可以讓更多的人同時使用,
因為大家不可能同一秒鐘都同時在連珠炮的講話.
講話總有嗯嗯啊啊, 片段休息的狀態.
任何有空檔, 就可以送搭別人的資料(語音).

用這種方式講電話, 價錢會便宜
(就像當年的野雞車道理一樣, 有空位就上車)
但太多人同時使用時, 通話品質會斷斷續續的,
網路太塞車還會斷線 (重打就好啦, 反正便宜嘛)



這也很自然的顯現一件事:
現有的頻寬, 一部份要分給語音服務, 一部份要分給數據服務.

在台灣 900MHz, 1800MHz 被2G GSM用去了.
2100MHz 被3G WCDMA 用去了.

好不容易清除了700MHz 頻寬, 也發了LTE執照了,
但一開始只有
   中華電信的 C5 1800MHz (這C5頻段剛好沒被GSM用到)
   遠傳 的 A2 700MHz
   台灣大哥大 的 A4 700MHz
頻段可以馬上開台使用.

其他的得標頻段, 落在900MHz(B1~B3), 1800MHz (C1~C4)
都要先把2G的話務轉走之後,
900MHz 和 1800MHz 才可全拿來給LTE使用.

在下一步就引進VoLTE (Voice Over LTE),
用packet switched方式通語音電話.

差別在於, 你繳的費用是給電信業者而不是Skype公司!

電信業者的VoLTE的語音電話在
網路塞車時候有優先通過權,
等於保障有通路權, 就比較部會斷斷續續或切斷.

(VoIP通話如Skype通話就還是best effort,
  盡力而為, 網路塞車就開始斷斷續續)


發展至此,
電話 已變成行動手機的其中一個程式而已了.


榮勻媽媽 2014-09-23 06:19:41

當年就是為了GPS買了愛鳳3
今年為了line換了愛瘋5
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
所有的行程表通通寫在手機裡
現代人錢包可以不帶
手機絕對不能沒帶
呵呵!重毒好深啊!

榮勻媽媽 2014-09-22 20:59:19

我用了4年的iphone3
是因為line才換了iphone5
愛瘋3的OS更新會容易當機
上網速度會龜速
我老公怕更新後我會抓狂
因為我超級討厭網路龜速
所以
只好換了愛瘋5
可以line又可以上網
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智慧行手機了耶
真慘!

版主回應
本來我也不覺得有什麼必要用智慧型手機,
從2007年一直拖到2012年底才買了愛風5.
光是GPS功能就很值得.
有了這種手機,就不容易迷路了,
還可以避開塞車路段.

買東西時可以立刻貨比三家,
包裹寄到了會通知,
還真的蠻方便的!
2014-09-23 00:23:15
Justy 2014-07-19 12:51:42

窪第一代iphone耶~
話說我真的活的很古代
一直到iphone5才開始接觸....@@

版主回應
我也是啊,等到愛瘋5才終於
弄了台智慧型手機來玩玩.
不然只能聽別人說而已.
早點用iphone是對的,
因為手機隨身攜帶,
小朋友的任何可愛舉動都可以馬上拍下來.
否則等小朋友大了,就拍不到那些可愛的了.
2014-07-19 13: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