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07 01:41:46愛小藍

【非影評】一切只能向“錢”看? ----從2005台北電影節說起

2005年的第七屆台北電影節風風光光地圓滿結束了,今年的總票房據事後內部估計,絕對衝破六百多萬,比起去年總票房570萬的成績,又再次大幅躍進。猶記得在今年3月的首次影展記者會上,聽到台北市文化局廖咸浩局長的殷殷期盼:「今年的台北電影節延後至六月舉行,為的是希望改在夏天舉行,藉以讓更多市民都能看到電影,能讓票房更好,並希望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票房能超越去年,一舉突破600萬!」

姑且不深究今年台北電影節延期的原因為何,再怎麼說,票房大賣座總是件是令人振奮人心的事,數目甚至一年超過一年,觀眾也一屆多於一屆,相信這六百多萬的成績單應該能讓廖局長滿意才是。且台北電影節的票房盈餘最後都將回歸市庫,之後如果因此能讓台北市民可以因此有多幾個公園或是壞掉的路燈可以換修得快一些,也未嘗不是美事一件。


然而,一個影展的好壞成敗真的只能以票房數字來衡量嗎?


目前台灣的幾個大型影展,如金馬國際影展、台北電影節、高雄電影節、紀錄片雙年展、女性影展、動畫影展…等,幾乎都是接受政府部門或公單位的經費補助,有的是全額並掛名主辦,有的則是部份補助。但每一個無不是在短時間內投入大量人力與金錢,勞師動眾邀來各國電影拷貝及國際影人來到台灣,除了電影放映還有酒會派對座談會頒獎典禮等各種週邊行程,在數天之內轟轟烈烈打造一場最光鮮亮麗的大型盛會。

以台灣目前歷史最悠久的金馬國際影展為例,該主辦單位除了要籌辦國際影展還要舉行金馬獎華語影片競賽,雖然基本上每年可得到新聞局的經費補助(但有時候可能會被刪掉),但其實補助款項不到年度總花費的一半,主辦單位仍屬民間機構,所以仍然必須尋求另外的大型補助,在幾乎是自負盈虧的情形下,年年皆背負著票房壓力。金馬國際影展應該是目前唯一能達到千萬票房的大型影展,兩星期左右的時間能達到一千萬票房看起來是非常的多,但是它可是一百多部的影片所聯合打造出來的結果。這背後可是夾雜著多少壓力與辛酸,集合多少人的血汗淚水才完成的啊!


隨著國內大小影展越辦越多,各獨立片商也努力在引進各國佳片。漸漸的,影展觀眾們開始覺得相較之下大型影展的選片方向似乎越來越趨向保守,不明白為何週邊活動越辦越多,而且還要配合送些美麗有氣質的購票贈品來吸引買氣。殊不知,這一切都只是必須向“錢”看:沒有人潮,沒有票房,沒有達到出錢單位的希望,只要高層對於影展成效一有所質疑,下一次的經費可能就有所打折扣。

影展活動究竟是用來介紹珍奇影片給普羅觀眾、提供影人影片相互交流?還是作為少數人用來擺闊裝面子的宣傳利器呢?而在預算沒有增加甚至逐年減少的情況下,出錢的單位往往仍要求年年票房都要有所成長,究竟是為什麼呢?這道理真是令人難以明白。

也許,越來越多的單位似乎都發現影展是個不錯的好活動,於是各種大大小小的影展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不停地在被舉辦著,並被冠上了各種光明正大或新鮮有趣的主題或名稱,不管是書展童玩節音樂祭學術論壇都可以附帶來辦個影展,宛如飯後甜點一般不見得消化得了但少了又覺得失落。至於辦影展的目的,可以從廣義的「推廣電影活動、拓展國人觀影視野、促進電影文化之交流……」,進而延伸至到「進行城市行銷、增加活動能見度、吸引民眾人潮」,甚或是說不出口的「另類選舉造勢、宣揚首長政績」之類的,功能多樣任君選擇。

影展活動絕對是台灣電影圈與國際間交流的最佳平台,國際影片可藉由參展來投石問路,希望有片商願意引進台灣來商業放映;台灣的電影公司及創作者也能藉由影展所集聚的海外投資者或發行商因而被關注被認識,增加影片的海外賣埠及推廣機會。然而這一切,都是無法由票房數字所呈現出來的無形價值。


行政院謝長廷院長前陣子宣布將以「5年200億的行政院開發基金投資數位內容和文化創意產業」,新聞局姚文智局長也隨著表示「行政院開發基金將以直接投資的方式,投資資金規模達新台幣1億元以上之企畫;而低於新台幣1億元之創意企畫案,行政院開發基金則以投資民間創投基金,並由民間創投基金自行評估投資效益的方式辦理」(註一)。聽說這其中還包括計劃打造中的“影視嘉年華”,企圖將幾個大型影音展活動合併辦理,進行整體性規劃 ,藉以吸納更多資金(註二)。

這5年200億的大餅,大家都非常關心著,於是錢的去向,仍然是所有人目光投射的方向啊……。


註一:可參考行政院新聞局2005年7月13日新聞。(http://info.gio.gov.tw/ct.asp?xItem=26288&ctNode=2530)
註二:可參考中央社2005年7月12日 18:05新聞 (http://news.yam.com/cna/life/200507/20050712586980.html)


(原文刊載於光點電子報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