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15 01:40:10愛小藍

【非影評】國片國片?究竟是哪一國的片?

現在用「國片」這個詞的人好像越來越少了,不知幾時開始,大家都漸漸以「華語片」來代替之。雖然大家還是免不了還是會以「國片」、「外片」來區分電影,但觀眾也漸漸明白了,原來不是會說國語的明星演的都叫做國片。這其中有包括:台語說得很勤快的台灣片、豪聲豪氣說廣東話的港產片、操著一口京片子或某省方言的大陸片、腔調很有特色的新加坡片,以及集合了以上語言,故事背景跨國跨地區合作將所有人通通混雜一通的……嗯…華語片。

從前因為配音的關係,黑眼睛黃皮膚(但不一定黑頭髮)的人演的電影,在片中說的都是國語(亦即香港所指的”普通話”)。但漸漸的,隨著社會開放,不同地區彼此的交流變多,大家也能了解到即使同樣是華人原來也有這麼多的不同,觀眾不再要求片中的演員都要說國語,甚至還希望能聽到演員原汁原味的表現。

譬如說:香港人就該說廣東話;油麻地就油麻地不要硬說成三重;不是所有老先生都操著山東口音;縱使是來自大陸鄉下的土包子也不該是說台灣國語……。有時候,還會忍不住把同部片裡兩岸三地的演員口音拿來比較一番(於是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人都要對著《臥虎藏龍》中羅小虎的口音感到崩潰),並且知道周星馳的電影原來幕後還有個石班瑜先生在幫他說國語。

隨著最近《功夫》票房大賣,甚至在短短數天內打破了西片最快破億的票房紀錄,大家莫不拍手稱快,在所有人一片叫好之際,媒體也出現多篇「周星馳歷年影片在台票房紀錄」、「票房最快破億前三名」「台灣影史北市首日票房Top 10排行」……等(可見現在媒體記者真的很愛製表),以有力的數據來證明《功夫》有多麼賣座,大有一股「國片」中興反攻洋片指日可待的態勢。

只是,電影好看,《功夫》這次的大賣其實也是因為有美商電影公司加持,票房才能才能一舉突破億元大關,傲視西片群雄。不然,前作《少林足球》由獨立片商操作,經典對話雖炒起話題帶動流行,最後賣座也僅1千9百萬,而星爺更之前的電影票房則多落在1千至3千萬之譜(註一)。近年來,從《雙瞳》、《20‧30‧40》、《英雄》、《十面埋伏》、到最近的《功夫》等片,因為有美商電影公司挾其豐厚資源,有些是在製作時即有投資,有些是上映時動用戲院排片系統、浥注大筆廣告行銷預算,以鋪天蓋地的方式對觀眾強力宣傳,在票房成績上,也比單打獨鬥式的台灣電影要來得亮麗許多。

記得去年爾冬陞在獲知《旺角黑夜》入圍金馬獎最佳影片時,曾非常訝異的說:「現在台灣還有人在看港片嗎?」這其實也是目前諸多香港電影公司的心聲,他們認為,目前台灣國片市場不景氣,不僅台灣片票房低迷,許多港片在台灣也連帶賣得慘兮兮,因此,許多不是講究大場面大動作大卡司的港產片,片商多不怎麼願意在台灣上映,寧可朝中國大陸市場發展,或直接進攻影音產品市場及有線電視的播映。其實最後損失的,還是台灣觀眾。目前華語片的跨地區合作已經是必然的模式,電影製作根據市場狀況、資金來源、演員賣埠等因素,自由搭配成無數種的組合。而至於「國片」的定義為何?時至今日,似乎毋需再多所計較。


最近我看著電視上頻頻重播,由台灣投資、香港班底、朱延平所導演的《火燒島》,看到該片雲集劉德華、成龍、洪金寶、梁家輝、柯俊雄、庹宗華、高捷、……等當年的大卡司,他們現在有的走向國際、有的稱霸亞洲,大部份仍在拍電影,但也有人轉戰電視,還有人投身政壇。我不禁很想知道,如果同樣的題材、同樣的卡司現在再重拍一次,不知會是怎樣的情景?雖然這部片故事其實挺簡單通俗的,但現在的台灣還可以拍得出這樣的電影嗎?

我忍不住去查了當年的票房,喝!光台北市就有2千2百萬的票房(註一)呢!以現在而言,光這些演員的片酬,絕對就不只這數字了吧!這樣的高成本,不知現在有幾個電影老闆願意試試呢?

我看著過去的票房紀錄及電影學者語重心長的評論邊思考著,發現雖然時代變了,環境變了,可是為什麼國片的問題,好像還是沒有改變?造成國片如此這般的原因,究竟是因為現在的觀眾胃口大了、要求變高了?還是現在的導演編劇都變遜了、拍不出讓觀眾喜歡的電影了?或者該怪好萊塢片過於強勢,把所有電影通通打垮了?……

這些疑問,我還真希望能有個明確的答案,不知道…「國片安娜」小姐會不會比較有辦法呢?



註一 資料來源:民國94年1月2日,自由時報33版
註二 資料來源:民國80年北市國片賣座紀錄



(原文刊載於光點電子報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