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幹線驛站之旅~1030浮洲驛
一座車站在台灣鐵道史上能設站三次,這座獎項應當頒發給「浮洲車站」。
西元2011年9月台鐵又有一座捷運化車站落成啟用,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浮洲驛」,第一次在西元1932年4月設站,當時設立「浮洲臨時停車場」, 1942年,因二次大戰期間缺乏汽油,廢止浮洲驛。1953年12月浮洲站第二次設立,但不久後又宣告廢止。
雖然前兩次設站位置已經不可考,不過這次的浮洲站位置非常特別,北端是台北鐵路地下化北隧道入口,南端則是「第二」大嵙崁溪橋,利用橋樑引道,在兩條鐵軌間腹地設置一座島狀月台,所以候車空間非常狹小,僅停靠區間車。
與月台緊鄰的則是高鐵軌道,這裡也是台鐵高鐵平行路段之一,所以有機會能瞧見兩鐵列車同時行駛的情境,這樣的畫面通常僅能在台北車站及新左營站才能看見。
往下走來到一樓出入口,售票站房在設在高架橋下方,設有一個人工售票窗口及兩台自動售票機。來到站外,這裡可沒有寬闊的廣場,只有兩條不到 10米的馬路(橋中二街與大觀路38巷)在此交會,鄰近還有台灣藝術大學及華僑中學。
浮洲屬於新北市板橋區,不過這裡的房價在板橋屬於末段班,因為「浮洲」是原本「大漢溪」與「湳仔溝」所沖積出的「浮動沙洲」,在一、兩百年前,這一帶多屬沼澤、濕地、沙洲等不穩地的地貌,如今變成為可居住的平原。不過因為河流的隔閡,發展上比板橋市中心落後一截。
大嵙崁溪是「大漢溪」的舊名之一,早期稱為「大姑陷溪」,源自於平埔族人的音譯,後來改為「大姑崁溪」。西元1865年為慶祝大溪月眉人李騰芳中舉人,才改稱「大科崁溪」,其後臺灣巡撫劉銘傳又改為「大嵙崁溪」。「第二」大嵙崁溪橋是越大漢溪主流的橋樑,相對於「第一」大嵙崁溪橋則跨越湳仔溝,因為鐵路地下化工化之故,軌道直接從河底修築隧道,故「第一」大嵙崁溪橋已拆除了。
再度回到月台準備要搭車離開,剛好一列高鐵列車從板橋站加速駛出,而一列PP自強號也準備通過車站,原來這座車站還有這樣的故事可以聊。
上一篇:西幹線驛站之旅~0920八堵驛
下一篇:西幹線驛站之旅~1060山佳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