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降B大調與「大復格」
貝多芬初期作品18的6曲,作品編號的次序並不是譜寫的次序。這在前面相關各文都談過了。第12號以後的後期弦樂四重奏,情形也一樣,作曲次序與作品編號次序未必一致。第12號作品127、第13號作品130、第14號作品131、第15號作品132,這4曲實際作曲的次序,是第12號─第15號─第13號─第14號。而各曲的樂章數,第12號是4樂章,第15號5樂章,第13號6樂章,第14號7樂章,隨著作曲次序增加樂章數,之後第16號又恢復4樂章,並成為貝多芬一生最後的作品。
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降B大調作品130完成於1825年11月,1826年3月首演,1827年出版時呈獻給俄國嘎里金(Nicolas Galitzine)公爵。有關貝多芬後期弦樂四重奏曲,請參閱本台「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曲第12號降E大調」一文。
當初,這首第13號四重奏曲的終樂章是現在的「大復格」作品133,演奏起來需要50分鐘。貝多芬在後期作品中喜歡用復格,除了這首作品外,還在鋼琴奏鳴曲第29號「槌擊鋼琴」(常音譯為「漢馬克拉維亞」)、交響曲第9號、鋼琴奏鳴曲第31號中使用。然而此曲終樂章的復格很不容易了解,因此在首演後,褒貶參半,有許多人強力建議另外寫一首樂曲以替代這長大的大復格。出版社也請他另寫一首終樂章。貝多芬最後把「大復格」與第13號分開,另以作品133出版,再寫一首比較輕快而小型的音樂作為此曲終樂章。
現在一般所聽到的第6樂章,是完成最後一首弦樂四重奏曲第16號後重寫的音樂,成為貝多芬最後一首樂曲。據說,以這首新的第6樂章首演第13號弦樂四重奏曲,是在貝多芬去世之後。不過,近年來音樂界重新評估「大復格」的價值,也有依照貝多芬當初的意圖,把「大復格」作為本曲終樂章演奏者。
此曲共有6個樂章,這一點異於一般的弦樂四重奏曲。作曲於有5個樂章的第15號之後,可見規模愈來愈大。即使是使用改訂後的新終樂章,在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曲當中,需要演奏時間還是最長。在交響曲、四重奏曲等作品裡,中間樂章的安排次序通常是徐緩樂章、舞曲樂章,在「交響曲第9號」則安排相反次序。這首「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的中間兩個樂章,非單次序相反,還重複一次。也就是樂章的安排為,開始樂章,舞曲樂章、徐緩樂章、舞曲樂章、徐緩樂章、終樂章。
第1樂章 不太慢的慢板─快板(Adagio, manon troppo – Allegro) 降B大調,3/4─4/4拍子。附有導奏的奏鳴曲式。
(Brentano String Quartet) http://youtu.be/vcrrqOW8S5Y
(Talich Quartet) http://youtu.be/kXXxP-Poe0o
弦樂四重奏曲第12號奏出來的聲響很有透明感,而這首第13號也有後期作品共有的透明聲響與美麗抒情,並特別顯出悲傷的感情。導奏開始於各樂器慢板的齊奏,第1小提琴上沉思而莊重的旋律成為這樂章的核心,在呈示部與發展部的連接樂句中常常出現。
不久進入呈示部,速度轉為快板,4/4拍子,第1小提琴奏出16分音符的第1主題細碎旋律,這時第2小提琴在第1小提琴下面演奏的旋律,也算是第1主題的一部分。這立體的第1主題,在這樂章中扮演主要的角色。第2主題出現在大提琴的低音域而不大顯眼,但有平靜而富於表情之美。導奏部的動機時而出現,音樂自由地進行。
感情有時略加高昂,有時又平靜,但這些都由自悲傷的感情。在透明感之中找到這悲傷的感情,就會覺得像跟貝多芬靈犀相通。
第2樂章 急板(Presto) 降b小調,2/2─6/4拍子。3段體。
(Brentano String Quartet) http://youtu.be/U6CxR0BwCFc
(Talich Quartet) http://youtu.be/1Ab1sFSjg5E
此曲中,相當於一般4樂章形式弦樂四重奏曲第2樂章徐緩樂章的,可能是下一樂章第3樂章行板。因此,這第2樂章急板應該是連接第1樂章與第3樂章間奏曲性格的樂章。以前貝多芬喜歡在弱拍上放置強烈的重音,以創造出很有緊張感的音樂,在後期一連串弦樂四重奏曲,已簡單而抒情,圓滑多了。
這樂章甚短,只有兩分鐘多一點的時間,速度也極快,一些繁忙的音型密集在這裡。是詼諧曲風格的樂章。
第3樂章 稍快但不過分的行板 (Andantecon moto, ma non troppo.) 降D大調,4/4拍子。指定要略帶詼諧的( Poco scherzoso)。3段體。
(Brentano String Quartet) http://youtu.be/i0BhxZMzefA
(Talich Quartet) http://youtu.be/VgD3r2on_GM
各樂器有許多地方都以斷奏演奏旋律。漂浮著美麗情緒的徐緩樂章。主旋律帶有民族舞踏風格的情趣,「略帶詼諧的」特徵。這與第5樂章第2次徐緩樂章崇高的短曲成對比。
兩小節導奏之後,中提琴上出現第1段旋律,第1小提琴承接下去。光聽開頭的幾個小節,好像很難聽懂的音樂要開始了。不過接下去的是悠然的旋律。伴奏的各樂器也奏出很有趣的旋律。第2段旋律轉調後,出現在第1小提琴。這旋律給人的感覺很像第1段旋律。這樂章的結構很像由兩個主題構成的奏鳴曲式。這樂章好像在回憶過去的時光。
第4樂章 以德國舞曲風格,甚快板(Alladanza tedesca. Allegro assai) G大調,3/8拍子。3段體。
(Brentano String Quartet) http://youtu.be/_TFSVAR4HRI
(Talich Quartet) http://youtu.be/5YBK8M_NxS8
雖然標明為「以德國舞曲風格」,其實是指「連德勒舞曲」(Ländler)。這也是不到3分鐘的小曲。與第2樂章一樣,這也是在第5樂章前面的間奏曲性格樂章。非常悅耳的舞曲風格詼諧曲。如果讀者常聽台北愛樂電台,應該對這樂章開頭的旋律不會陌生。這樂章讓聽者在聽第5樂章之前,休息一下。
第5樂章 抒情短歌,充滿感情的慢板(Cavatina. Adagio molto espressivo) 降E大調,3/4拍子。3段體。
(Brentano String Quartet) http://youtu.be/bWTg4mdUPs4
(Talich Quartet) http://youtu.be/MAttnQupeeg
有名的「抒情短歌」(Cavatina)。所謂「抒情短歌」是指抒情的詠唱調,常有非常美麗的旋律。在這裡音樂移動得單純而緩慢。各樂器奏出的每一個音,是旋律又是和弦裡的音。這充滿抒情美的樂章,貝多芬自己都認為是會心之作,曲中傳出滿懷的愁思。據說,貝多芬邊寫此曲邊流淚。中間樂段有令人感動的樂句。依序聽第1樂章、第3樂章、第5樂章過來,就知道這首作品,是以悲傷為主題的音樂。這樂章雖然是單純的3段體音樂,卻是一首很有魅力的慢板音樂。
第6樂章 終樂章,快板(Finale. Allegro) 降B大調,2/4拍子。輪旋曲式。
(Talich Quartet) http://youtu.be/gu8CJ9Q_sB0
前面說過,此曲當初的終樂章是現在所謂的「大復格」作品133。後來他寫了現在這首第6樂章作為此曲的終曲。新的第6樂章比較「大復格」明朗得多,也比較容易聽懂。這首終曲也使用復格技法,但與「大復格」有基本上的不一樣。接在第5樂章之後聽「大復格」,的確會讓人覺得沉重了點,但是做為弦樂四重奏曲的終樂章,使用「大復格」似乎更能感動人。新的終曲是貝多芬在他生涯所創作的最後一曲,也許此曲給我們的感觸,就是他在人生最後要跟我們講的話。
這樂章的旋律,一下詼諧一下認真,這是不是貝多芬在告訴我們,人生也不過是如此而已,別太認真。
這首作品樂章數較多,每一樂章又比較短小,因此這首作品與第14號會給人是嬉遊曲或組曲的印象,不過也可以說,貝多芬的思維在自由飛翔。
(Alban Berg Quartet) http://youtu.be/S5mroiQg7tU
(American String Quartet) http://youtu.be/i29LA1fy5r4
(Végh Quartet) http://youtu.be/h3Mwb3EV5pI
「大復格」(Große Fuge) 降B大調 作品133
(Brentano String Quartet) http://youtu.be/lxzHQrFuDkk
(Talich Quartet) http://youtu.be/RFs5aaUNpgo
「大復格」是在1825年到1826年之間,貝多芬已完全失去聽力後所寫的作品。上面已屢次提到此曲原來是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的終樂章,第13號首演時就用此曲。據說,首演時有兩個樂章被聽眾要求再奏一次,其中沒有包括此曲。貝多芬大罵「為什麼不再奏大復格?」還罵一些髒話。此曲之得不到歡迎,很可能是由於有高度的抽象性,與演奏時間太長。後來他拗不過出版商的要求,逼得另寫現在的終樂章,並把大復格以作品133另外出版。這在上面也已提過了。有位日本作曲家認為,荀白克的歌劇「摩西與亞倫」、「幸福的手」與「小提琴協奏曲」是音樂史上3首最佳作品,再下來才是這首貝多芬的「大復格」。更說:「『大復格』尤其是第1復格很接近荀白克的音樂世界。如果無法陶醉在這第1復格的人,根本就無法了解荀白克的好處。」荀白克有多好非專家不容易了解,但「大復格」的確是獨樹一格的音樂。
如果把「大復格」當成終樂章,那麼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要演奏45分鐘左右,以室內樂曲來說,是比較長的一首。就他的交響曲來說,演奏時間有45分鐘的,也不過第3號英雄、第6號田園、第9號合唱3首而已。這樣看來,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首演時,對當時的聽眾來說,是相當不同於別的音樂的作品。常有人說,貝多芬常以交響曲實驗,然後把實驗結果應用在鋼琴奏鳴曲與弦樂四重奏曲。譜作此曲之前的交響曲作品,是第9號d小調作品125「合唱」,由此看來,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之所以會長達45分鐘,也可以解釋了。
在第9號交響曲,貝多芬在終樂章加進合唱,其形式接近讚美歌,中間不中斷,而且半途還使用雙重復格,他構築完全新的世界。結果出現當時最長的交響曲樂章。現在演奏這個樂章,也需要25分鐘左右。貝多芬看來是把這種形式直接適用在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上,「大復格」需時15分鐘以上,因為原是要當終樂章的,當然也不中斷。雖然現在的終樂章也不錯,但是以「大復格」當終樂章,似乎還是比較正規。
斯特拉溫斯基稱讚這首「大復格」是「絕對現代的樂曲,是永遠現代的樂曲。」也有不少愛樂家說,這首「大復格」是具有極內省的性格,是後期作品的基準。但也有人認為此曲只是拖拖拉拉奏出一些沒有焦點的旋律,不會引起任何感動。與貝多芬同時代也寫9首交響曲的德國小提琴家、作曲家史博(Louis Spohr, 1784 - 1859)說此曲是「莫名其妙而無可挽回的恐怖」;美國作曲家、作家、音樂教育家梅嵩(Daniel Gregory Mason, 1873 - 1953)說是「不討人喜歡」的音樂;奧地利的作曲家、音樂評論家佛爾富(Hugo Wolf、1860 - 1903)說,「像中國話一樣聽不懂。」有些人覺得貝多芬在最晚年的1826年左右譜作的弦樂四重奏曲後期作品,實在聽不懂。難道這就是他最後走到的最深的音樂境界嗎?1825年到1826年之間,他在完全失去聽力後所寫的作品,似乎沒有增加他的榮譽。這些人覺得,他的音樂應該是在1824年寫完第9號交響曲時結束了。
(Guarneri Quartet) http://youtu.be/U8JQcf8vcIw (彩色分析,有很詳細的結構分析)
(演奏者不詳) http://youtu.be/6s0Mp7LFI-k(有動態樂譜,可清楚知道各樂器演奏情形,復格主題的動態等。)
您最後一段文字的引述
本人十分同意
會把樂迷嚇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