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3 23:08:18雲翁

威爾第作品的變遷

          
威爾第時代
在義大利歌劇史上,從1842年「拿布果」起到1871年「阿依達」止的30年,常常特別稱為「威爾第時代」。在這段時代裡,依賴歌手技巧程度較高的美聲歌劇逐漸衰退,而由重視戲劇結構的作品代而成為主流。這是一段轉變的時期。這是威爾第與華格納引進的手法使然,而在義大利的變遷,則受威爾第的影響極多。

威爾第窮其一生所創作的歌劇作品,常常被分成3期或4期討論。即:從「奧貝爾托」到「斯蒂費利奥」為第1期,「弄臣」到「阿依達」為第2期,晚年的「奧泰羅」與「法爾斯塔夫」為第3期;或是從「奧貝爾托」到「阿蒂拉」為第1期,「馬克白」到「茶花女」為第2期,「西西里晚禱」到「阿依達」為第3期,第4期則為「奧泰羅」與「法爾斯塔夫」兩劇。下文依4期區分來說明。

從上演首齣歌劇到「阿蒂拉」
威爾第在第1期的作品中,有很多題材是讓愛國精神高昂的。在「拿布果」裡描寫權力者與被欺凌的人民的對比,特別意圖這種對比的「倫巴第人在第一次十字軍中」因而得到好評。當時,在維也納會議(1814-1815年)之後,不滿被外國統治的民眾,形成一股熱烈的義大利統一運動。經過幾次起義與挫折之後,義大利人在1846年登基的庇護九世特赦政治犯之際,找到一絲光明。這時期的威爾第的作品,反映時代氣勢,充滿精力,令人感到新時代之到來,引起聽眾的衝動。威爾第對引人入勝一事很敏感,可能是他這種感覺促使他寫這一類作品。然而也有人指出,這時期的作品,論其完成度、對劇中人物的描寫、戲劇的架構,都還有不到的地方。

開始於「馬克白」的人性描述
第2期開始的作品「馬克白」,整劇都充滿怪異性,內容敘述主角馬克白夫妻的欲望與悲劇的故事。威爾第以最大極限發揮此劇的特異性,重視其精細的心理描述,否定美聲唱法,以敘唱為中心,並避免合唱破壞戲劇的氣氛。當時上演歌劇沒有演出家,因而威爾第上演「馬克白」時,練習次數竟超過150次,以期表現莎士比亞,演出一場綜合藝術。「強盜(或譯「群盜」)」重點放在浮現主角,消極製作的「海俠(或譯「海盜」)」比較沒有新作風。「萊尼亞諾戰役」是追隨時局愛國路線的最後作品。這些作品中,看不出什麼進步性。不過,從「路易莎米勒」、「斯蒂費利奥」等作品,又顯示描寫人物心理的方向,只是剛上演時無法得到觀眾的理解。

然而,在「弄臣」裡,讓主要4個人物在四重唱中表現出各人對比的特徵,而創造戲劇性進行。這種傾向,在「遊唱詩人」中懷有激烈報仇恨意的動態主角吉普賽女人,或在「茶花女」中悲哀與死亡的靜態主角高級娼婦等,更有顯著的戲劇性描寫。「弄臣」、「遊唱詩人」、「茶花女」這三齣歌劇,不是單純善惡的對立,而是把複雜的人性融合在音樂裡描寫出來的中期三大傑作。

趨向多國籍歌劇
1855年在巴黎歌劇院首演的「西西里晚禱」的成績,留給威爾第不少不滿,但在巴黎歌劇院工作的結果,讓他取得大歌劇的手法。「西蒙波卡涅拉」、「化妝舞會」、「命運之力」等作品,包括其改訂版都加強戲劇性,「唐卡洛斯」雖然首演成績不夠理想,但其改訂版與「阿依達」,則讓義大利式的大歌劇成熟。

尤其「阿依達」混合了多國的樣式。一方面佈滿義大利歌劇華麗的旋律,另一方面推翻偏重聲樂的作法,謀求與管弦樂的均衡,把管弦樂融入戲劇方面獲得成功。這種重視戲劇的課題,是他早先就在考慮的。為了「阿依達」收集了有關埃及的資料,但譜出的音樂不是埃及音樂,而是他獨自創造的異國風格音樂。法國大歌劇樣式也採用了,但其樣式不完全依照法國的,而是自創手法,以自己的作風寫成4幕歌劇。

威爾第的大作品常受大眾歡迎,於是一再上演這些作品的方法逐漸被採用。例如斯卡拉歌劇院,以前每年上演3齣左右的歌劇,到1848年以後,平均大約每年只上演1齣左右。這種情形稱為「保留節目彙演制度」(repertory system)。這制度確立之後,雖然首演時依慣例由作曲者當舞台導演,但實際導演都由指揮者擔任,於是出現以歌劇為專門的指揮家。「保留節目彙演制度」可以說是從威爾第的作品開始,但指揮者的權限膨脹的結果,還出現擅自更改作品者,威爾第對此極為生氣。但這種趨勢延續成20世紀重視演奏的傾向。

晚年的傑作
經過16年的空白時期發表的「奧泰羅」與最後的「法爾斯塔夫」,是各有獨特性的作品。這是富有才能的玻益多的手腕,加上威爾第對莎士比亞戲劇之熱忱,才完成這兩齣以莎士比亞戲劇為藍本的歌劇。原來威爾第長年規劃以莎士比亞「李爾王」為劇本的歌劇,可惜最後沒有寫成。

長久以來,威爾第以融合音樂與戲劇為其目標,「奧泰羅」是站在這目標頂點的作品,也是義大利對從華格納發展出來的德國音樂所提示理論的回應。在此劇中,威爾第也極注重演技,有時會跳出作曲家的範圍,跑到舞台上指導演技。有一次,他指導演員如何表演主角奧泰羅自殺的場面,竟自己跑到舞台上表演倒下來,害得大家嚇了一跳,趕緊跑過去扶他。

威爾第好像把所有技巧都投進最後的作品「法爾斯塔夫」裡。風格方面,放入巴赫、莫札特、貝多芬、羅西尼等先人的要素,不拘形式,寫出自由自在的作品。他在自由人法爾斯塔夫的身上表現他自己。在過去的作品裡,也有把自己所經歷的苦難、孤獨投影在作品裡的情形,但在「法爾斯塔夫」,則把自從年輕時就討厭別人約束的性格,以及獲得財富與名聲後,在人生中終於達觀的自己託付給戲劇裡的主角。

「法爾斯塔夫」,是即將80歲的歌劇大作曲家寫出的喜劇。他創作的26齣歌劇中,僅有兩齣是喜劇,而這是其中的一齣,也被認為是歌劇史上最後一齣諧歌劇(Opera buffa)。不過20世紀前半的新古典主義音樂時代,也有採取諧歌劇形態的近代歌劇。

此劇的最後歌詞是:「世間所有一切只是開玩笑。人類生來就是丑角,頭腦裡頭總在搖擺。所謂理性者,都是大笨蛋!人們互相嘲笑,但是笑得最多的,是最後笑的人。」(http://youtu.be/HgQ7Sb64uOQ),這段音樂還使用復格形式。玻益多以莎士比亞的戲劇「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為基礎,寫成「法爾斯塔夫」給威爾第看時,唆使他説,「悲劇痛苦,但喜劇會給人力量」「要華麗的結束一生工作」「笑聲會推翻一切」云。這些話竟説動了威爾第。「法爾斯塔夫」完成時,威爾第寫道:「去吧,能走到哪兒就到哪兒。永遠高傲的愉快的小惡棍,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