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史碧基:羅馬之噴泉
「羅馬之噴泉」(Fontane di Roma)是義大利作曲家雷史碧基(Ottorino Respighi, 1879年 – 1936年)在1916年完成的交響詩,有時也譯為「羅馬之泉」。由於「羅馬之噴泉」得到大成功,因此他又寫「羅馬之松樹」(1924)與「羅馬之節日」(1928),形成「羅馬三部曲」。各作品均由連續演奏的四個部分組成。
「羅馬之噴泉」在1916年首演。首演時,評論家們多嘲笑他的作曲技法,但一般聽眾則很歡迎這部作品,後來也成為最有名的交響詩之一。這部作品聽來很有法國印象主義的味道。描寫水、描寫光、描寫水的流動…都是印象主義音樂的特徵。作曲家本人也說,他想:「把羅馬的4座噴泉,挑出其特徵與周遭的風景最調和的時間,或是最能給人美麗印象的時間,表現出心理所湧起的感情與幻想。」
雷史碧基依黎明→早晨→白晝→黃昏之次序譜寫音樂,因此他不但描寫噴泉,還描述羅馬一天的氣氛。那他為什麼挑選噴泉?原來羅馬在「街道建設」與「水路建設」也是很有名的古代國家,或許雷史碧基覺得噴泉是羅馬文化的象徵之一。
雷史碧基
第1部 黎明時的久利阿溪谷的噴泉
(La fontana di Valle Guliae)
這一段描述晨曦中的久利阿溪谷(Valle Guliae)的噴泉。問題是所謂久利阿溪谷的噴泉不知指那一座噴泉。至少在網路上沒有找到所謂Valle Guliae的噴泉。有許多書籍說所謂「久利阿溪谷」是指鮑格才別墅(Villa Borghese,佔地80公頃的羅馬第2大公園),但其附近好像沒有噴泉。另外也有人說:「那不是久利阿溪谷,而是在古羅馬時代建築的久利阿水路的噴泉。」久利阿水路好像是真的有噴泉,但網路上也找不到這座噴泉的照片。還有人說:「久利阿溪谷的噴泉是指在鮑格才別墅北方的費爾杜希廣場(Piazza Firdusi)的噴泉」。總之,這音樂描寫的是那一座噴泉,眾說紛紜。
這是描寫晨曦中風景的音樂,木管唱出很有情調的聽來很舒爽的旋律,大提琴溫柔的回答。這段音樂,只是描述噴泉附近的風景,倒不必特別注意噴泉。不過,雷史碧基很以羅馬文化為傲,那這座噴泉,還是以古代羅馬的久利阿水路的噴泉較妥。認為他選這座噴泉做為一日之始也似乎有道理。
他自己說:「羊群消失在黎明新鮮而濕潤的晨霧中。」這是牧歌似的光景。
(Toscanini指揮,NBC交響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Sl4EemkREo
托斯卡尼尼在1949~53年之間指揮NBC交響樂團(特別為托斯卡尼尼編成的交響樂團,由各樂器的名手組成)錄製「羅馬三部曲」,以LP問世。一經發售,就被認為是他最高傑作之一。2007年,這套傑作使用最新的技術直接從錄音母帶翻製為CD,其音質之佳,令人不敢相信是60年前的錄音。當時的錄音技術有這麼好,是令人很驚訝的事情。網站上的音樂,應該是這次翻製的CD為音源。
我第1次聽到「羅馬的噴泉」也是托斯卡尼尼的LP版,當時是與「羅馬的松樹」錄在一起的。已經是50年前的事情了。啦叭傳出來的,正是當年聽熟悉的托斯卡尼尼的聲音!
第2部 早晨的海神噴泉
(La fontana del Tritone al mattino)
海神噴泉在巴貝里尼廣場(Piazza Barberini)的中央,海神噴泉是義大利巴洛克建築家貝尼尼所作。依希臘神話,宙斯、哈帝斯、波塞頓三兄弟各掌管世界的三分之一(天、地、海與河川)。波塞頓管理大海。特里同(Tritone)是他的兒子,他的上半身是人形,但下半身是魚形,也就是男美人魚。特里同與他的子女都會吹海螺,因此波塞頓出巡時,會吹海螺開道。海神噴泉表現特里同吹海螺把水吹上來的樣子。特里同在海上的暴風雨中發現遇難的船隻,就會吹海螺安撫暴風雨。
羅馬人原為農耕民族,但跟迦太基人打戰(布匿戰爭)時,也培養海軍力量,不但打敗迦太基人,還成為地中海的霸主。古代羅馬在布匿戰爭初期,也碰到暴風雨而大吃敗戰,幸好都能渡過難關獲得勝利。雷史碧基在早晨時段選出海神噴泉,或許意識到這段光榮歷史。
他說:「突然的法國號聲音,好像是呼叫特里同與水妖那伊阿得斯群的充滿歡樂的叫聲。他們在噴出來的水中,放肆的跳舞。」
法國號有力的聲音像是特里同吹的海螺,加上高音的木管樂器與小提琴,也像是早晨反射陽光閃閃發光的泉水聲音。很有節奏感。
(Toscanini指揮,NBC交響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R22Lfeb0cs
(Antonio Pappano指揮,Orchestra dell'Accademia di Santa Cecilia (Rom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8jJHa8_FY4(第1、2部)
第3部 中午的特萊維噴泉
(La fontana di Trevi al meriggio)
這座噴泉因電影「羅馬假期」「羅馬之戀」(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http://www.youtube.com/watch?v=ZvI09n9hMgg)而頗為有名。尤其噴泉前的許願池,傳說背着水池丟進銅板,就能如願再來羅馬,因此在那兒丟錢的人很多。幾十年前我去羅馬時好像忘了丟進銅板,因此到現在還沒能舊地重遊。
這座特萊維噴泉是古代水路的終點。從這件事推論,以第1部的久利阿溪谷的噴泉為久利阿水路的噴泉也不無道理。這座噴泉的中央有特里同(在海浪兇猛處與平靜處各有一人)以及其父波塞頓的雕像。父子雕像背後有刻有許多雕刻的像凱旋門的門扉,波塞頓後面有一位女神,其上面的浮雕刻的是皇帝奧古斯都的重臣阿格里帕在批准水路建設。水路橋與圖像刻在他的背後。另一位女神像上面的浮雕,也刻有「對口渴的士兵指示泉水位置的少女圖」。由這些雕刻也會讓人聯想到噴泉與水路有關。
音樂在這裡讓銅管與風琴高響,表現出光與水的亂舞,也像是勝利凱旋的音樂。當然囉,既然希臘三大神之一登場,音樂一定要莊嚴又戲劇化。作曲家自己說:「號角響起,海神尼普頓的馬車率領特里同的行列通過,小號的弱音從遠處傳來,隊伍慢慢消失。」
(Toscanini指揮,NBC交響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cZilxIzG90
第4部 黃昏的美第奇別墅的噴泉
(La fontana di Villa Medici al tramonto)
(美第奇別墅Villa Medici)
美第奇別墅(Villa Medici)是羅馬的一組建築群,位於蘋丘之上,由斐迪南一世德美第奇建立。別墅花園中有一座噴泉。
這段音樂有點傷感氣氛,描繪出夕陽餘暉的風景。小提琴、長笛、單簧管奏出的音樂裡,豎琴、鋼片琴增加色彩,並靜靜結束全曲。作曲家自己解說:「開始於傷感的主題。黃昏,鄉愁。大氣中傳來鐘聲。小鳥鳴囀、樹木沙沙作聲。然後,所有事物消失於夜幕內。」
(Toscanini指揮,NBC交響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8GKddpNQpo
(Antonio Pappano指揮,Orchestra dell'Accademia di Santa Cecilia (Rom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_ai13lxSNw (第3、4部)
(NHK名曲集──簡化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4Tw6WeZBGQ
上一篇:易白爾:交響組曲「港口」
下一篇:雷史碧基:羅馬之松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