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1 13:44:44小公主

心痛的感覺



生命之水

生命之水,指的是蒸餾酒。

蒸餾酒為何被稱為生命之水?

最簡單的蒸餾技術,大約出現於公元前四千年的美索布達米亞北部。人類最早利用蒸餾技術來提煉香水。

到了希臘羅馬時代,亞里斯多德也曾提到過蒸餾技術。

一直到了阿拉伯世界的崛起,蒸餾技術才被人應用到製酒。

因為,蒸餾製酒,讓人類的製酒技術有了長足的突破。過往透過發酵產生的酒類,酒精濃度無法突破15%。然而,透過蒸餾技術煉製葡萄酒,讓沸點(比100度的水滴)只有78度的酒精,在沸騰之前就先行蒸發。於是氣體裡酒精比例遠超過水分(由於水在沸點以下也會蒸發,因此也含有水分)。再將這些含大量酒精的氣體抽出並冷卻凝固後,便產生了一種比原先透過發酵技術生產之葡萄酒酒精含量要來得高得多的飲料。如此不斷反覆,於是便出現了酒精濃度超過15%的烈酒。

由於蒸餾酒可以燃燒(酒精濃度高的關係),再加上蒸餾酒飲用後會在人的喉嚨留下灼熱感,於是也被稱為「燃燒的水」。

蒸餾過後的酒類飲料,無論在保存或飲用上,都比過往的發酵酒來得好,因此成為重要的經濟產品。

然而,阿拉伯人雖生產但卻不飲用酒類飲料,頂多當作藥物使用。直到這套蒸餾技術傳到基督教世界,才產生了變化。

一直以來,在歐洲,葡萄酒就被當作藥物使用。第一個嘗試蒸餾過程的歐洲人是12世紀的義大利鍊金術師麥克爾賽勒納斯。他透過阿拉伯的書中記載學到這項技術。

因此,當歐洲人學到能夠提煉純度更高的蒸餾葡萄酒後,便相信這類葡萄酒的藥效遠比過去的好。直到13世紀末,許多拉丁文醫學論文都把蒸餾酒稱為:「一種神奇的藥物」,或者是「生命之水」。許多當時的醫生學者,都堅信蒸餾酒的療效。當時法國蒙彼利埃的醫學院教授阿納爾德就曾針對蒸餾葡萄酒寫下這段話:「在經過三四次反覆蒸餾後,我們終於看到珍貴的生命之水滴滴而至。生命之水的每一滴中,都包含了葡萄酒精華。我們把他叫做生命之水是名副其實,因為它的確是不朽之水,能延年益壽,讓人青春永駐。」

當時推崇的人們相信這個生命之水能夠美容養顏、改善記憶力、治療大腦、神經和關節疾病、啟動心臟、減輕牙疼、治療失明、語言缺憾和癱瘓,甚至可以防止瘟疫,簡直是無所不能的萬能藥。

生命之水從藥水變成酒水還得感謝發明印刷機的古滕堡,透過印刷技術,記載蒸餾技術的書籍四處傳遞,並廣受歡迎。1478年,奧地利醫生麥克•帕夫•馮•里斯克寫了第一本關於蒸餾技術的書,結果大為暢銷,到1500年,已經再版十四次。他在書裡宣稱每天早上喝半杓生命之水可以預防病痛。即便到現在,也有科學家研究指出每天喝一兩杯葡萄酒能夠活化身體機能,有諸多「藥效」,可見歐洲人迷戀這生命之水,歷經五百餘年而不墜。

不過一般人迷戀生命之水,並非療效,而是飲用後讓人能夠體會神遊太虛的迷離快感。在凱爾特語中,生命之水被稱為uisge beatha,該詞彙後來演變成現在的whiskey(威士忌),成為愛爾蘭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至於歐洲其他地方,則稱生命之水為燒酒,徳文為branntwein,翻成英文則是人們熟知的白蘭地酒。

隨著蒸餾技術的發展與普及,歐洲興起了釀造旋風,家家戶戶都投入釀造技術,讓生命之水廣為傳播,並且流傳了下來,直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