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6 16:02:05葉諼/bee/彭弼聲
【秋日三部曲】二之三 雨 20100426
【秋日三部曲】二之三 雨 20100426
無風仍脈脈,不雨亦瀟瀟。* 霪雨霏霏,連月不開。**
形容風雨雪的形態,或者因之相連而塑造情境的敘述在中國文學裡不勝枚數,這是源於文化的走向而只成為詩詞歌賦的世界。
現代實驗科學的濫觴之一,是“動手作show給你看“的Boyle,毫無疑問,科學家觀察之外,也希望轉移他們觀察的方式與角度,特別是以實驗的再現性,將自然界的原理透過人為方式重新組合。
而從自然界的現象成為觀察的初始,有一個好例子是本業農夫的雪花先生 Wilson Bentley 終其一生投入雪花攝影,這位基於熱情的業餘者,終其一生竟有五千張以上的雪花照片。***不論雪花先生的出發點是美感或是那細微世界的神祕吸引力(雪花的六面體對稱),這都是一種translate,以展現物轉譯為有趣味甚至知識基礎。
B先生心裡有 rain drops。“滂沱大雨中,四周圍暗下,小小世界成座孤島。又一次孤島,在十樓。
一夜的風雨不斷,偶或間歇,卻一次比一次狂暴,雨乘著風勢,自西北向打進陽台。向外看,看不見任何的光,雨在玻璃上奔流,從上而下,忽左忽右,水滴重擊每一個前面的水滴,然後匯集,再一次被重擊,變形,增大,墜落,濺開。
在玻璃窗中的一切倒影失去了輪廓,也在流動與擺盪。嘩嘩叮咚之聲,在窗外,然而是一種死寂的靜,在窗內。
確確是一座孤島,在十樓。“
也許成為雨滴先生?喜歡看雨的B先生想過,小小的雨滴,從氣體分子聚攏到承受不住重力的過程,每一個形態的變化,都與自然界的力量相呼相應,但是,雨滴在每一段生命裡是什麼形狀?
比如說,雨滴的形狀到底是不是珍珠一般(通常加上“的眼淚“)。還是,如同B先生兒子的圖畫,雨滴總是長長的形狀,帶著流線型的圓頭尖尾。外力,如超距的重力(帶來向下的力量),以及空氣中與水分子磨擦的氣體(產生阻滯的摩擦力),或許改變了雨滴的形狀,作用在這些形狀上的力量,以廣大的範圍卻個別地在每一滴水珠上都呈現不同的影響力。
(如果超距力量是一種背景,而水滴的速度位置又不會重複,依照教授力學的王教授的名言,“cordinate” (找出座標系,畫出每一個力量的加總),那麼所謂Macro,Micro,Meso,不同觀點來看待的區野又在哪裡?)還是雨水裡,其實也有不斷皺曲的 folding藏著知識界的惡魔,尚有其他真理?****
這讓B先生類推到感官的總合,要給予個別感官度量,單位,又要同時呼應所見所聞所思所得的組合,是一個雨滴的影像或是萬千的延伸敘述?從命名開始,加上其他的衡度,ㄧ滴雨中見世界。
天不能不下雨。在許多地方,雨是生命的甘露。在乾枯見底的河床數月之久,雨滴一落,生命又重啟。又不能太急驟,又不能太集中。雨是【水循環】中的現象也是樣態之一,但肯定不是終結(closure )。人類自詡崇尚自然師法自然,但是這世界並沒有變得簡單而美好。B先生認為,很多事還可能從什麼觀點煉出新藥引,但那卻不是單純地自然運作,喜晴雨悲。
* 脈脈寫風,瀟瀟寫雨,但總和卻用以形容雪之紛紛揚揚。語出蘆雪庭即景聯句 ,出自紅樓夢第五十回,此詩是寶玉與眾姊妺相聚于蘆雪庭「割腥啖殖」,飲酒賞雪時所共吟。
** 岳陽樓記。
***1885年開始拍雪花,1931年出版 Snow Crystals 一書,有兩千五百張的雪花。而 Wilson Bentley 一生有五千張雪花照片,其中竟然沒有兩張照片的雪花形狀是相同的。
**** 真的有,有科學家觀察在桌上殘餘的水滴如和擴散與蒸發,應用這種方式在注射系統中。也有Bergeron Effect 專門研究水滴的生成條件。
這是要寫系統化整理與業餘者熱情,不受專業語言限制才可能有長期視野,關於社會議題的針鋒相對,往往略過【循環】論,或說如同交易成本一樣簡單的理想世界,每一種互動力量中的削減與增強,正是雪花或雨滴形狀的樣子。辯論真能夠涵括每一種可能性嗎? 還是那只是在分類並強化“更簡單“的答案。所謂的簡單美好,不是真的不思考或不運作,而是把盲點轉為重要的串連,不應該真的跳過。
今天想到,人一輩子要學會過三天好日子,昨天,今天,明天。
別受昨天的牽絆,不讓今天虛度,並想想如何讓明天有趣味地到來。
突有百年校慶跑百公里祝賀百年國家生日,百萬募款的點子。
無風仍脈脈,不雨亦瀟瀟。* 霪雨霏霏,連月不開。**
形容風雨雪的形態,或者因之相連而塑造情境的敘述在中國文學裡不勝枚數,這是源於文化的走向而只成為詩詞歌賦的世界。
現代實驗科學的濫觴之一,是“動手作show給你看“的Boyle,毫無疑問,科學家觀察之外,也希望轉移他們觀察的方式與角度,特別是以實驗的再現性,將自然界的原理透過人為方式重新組合。
而從自然界的現象成為觀察的初始,有一個好例子是本業農夫的雪花先生 Wilson Bentley 終其一生投入雪花攝影,這位基於熱情的業餘者,終其一生竟有五千張以上的雪花照片。***不論雪花先生的出發點是美感或是那細微世界的神祕吸引力(雪花的六面體對稱),這都是一種translate,以展現物轉譯為有趣味甚至知識基礎。
B先生心裡有 rain drops。“滂沱大雨中,四周圍暗下,小小世界成座孤島。又一次孤島,在十樓。
一夜的風雨不斷,偶或間歇,卻一次比一次狂暴,雨乘著風勢,自西北向打進陽台。向外看,看不見任何的光,雨在玻璃上奔流,從上而下,忽左忽右,水滴重擊每一個前面的水滴,然後匯集,再一次被重擊,變形,增大,墜落,濺開。
在玻璃窗中的一切倒影失去了輪廓,也在流動與擺盪。嘩嘩叮咚之聲,在窗外,然而是一種死寂的靜,在窗內。
確確是一座孤島,在十樓。“
也許成為雨滴先生?喜歡看雨的B先生想過,小小的雨滴,從氣體分子聚攏到承受不住重力的過程,每一個形態的變化,都與自然界的力量相呼相應,但是,雨滴在每一段生命裡是什麼形狀?
比如說,雨滴的形狀到底是不是珍珠一般(通常加上“的眼淚“)。還是,如同B先生兒子的圖畫,雨滴總是長長的形狀,帶著流線型的圓頭尖尾。外力,如超距的重力(帶來向下的力量),以及空氣中與水分子磨擦的氣體(產生阻滯的摩擦力),或許改變了雨滴的形狀,作用在這些形狀上的力量,以廣大的範圍卻個別地在每一滴水珠上都呈現不同的影響力。
(如果超距力量是一種背景,而水滴的速度位置又不會重複,依照教授力學的王教授的名言,“cordinate” (找出座標系,畫出每一個力量的加總),那麼所謂Macro,Micro,Meso,不同觀點來看待的區野又在哪裡?)還是雨水裡,其實也有不斷皺曲的 folding藏著知識界的惡魔,尚有其他真理?****
這讓B先生類推到感官的總合,要給予個別感官度量,單位,又要同時呼應所見所聞所思所得的組合,是一個雨滴的影像或是萬千的延伸敘述?從命名開始,加上其他的衡度,ㄧ滴雨中見世界。
天不能不下雨。在許多地方,雨是生命的甘露。在乾枯見底的河床數月之久,雨滴一落,生命又重啟。又不能太急驟,又不能太集中。雨是【水循環】中的現象也是樣態之一,但肯定不是終結(closure )。人類自詡崇尚自然師法自然,但是這世界並沒有變得簡單而美好。B先生認為,很多事還可能從什麼觀點煉出新藥引,但那卻不是單純地自然運作,喜晴雨悲。
* 脈脈寫風,瀟瀟寫雨,但總和卻用以形容雪之紛紛揚揚。語出蘆雪庭即景聯句 ,出自紅樓夢第五十回,此詩是寶玉與眾姊妺相聚于蘆雪庭「割腥啖殖」,飲酒賞雪時所共吟。
** 岳陽樓記。
***1885年開始拍雪花,1931年出版 Snow Crystals 一書,有兩千五百張的雪花。而 Wilson Bentley 一生有五千張雪花照片,其中竟然沒有兩張照片的雪花形狀是相同的。
**** 真的有,有科學家觀察在桌上殘餘的水滴如和擴散與蒸發,應用這種方式在注射系統中。也有Bergeron Effect 專門研究水滴的生成條件。
這是要寫系統化整理與業餘者熱情,不受專業語言限制才可能有長期視野,關於社會議題的針鋒相對,往往略過【循環】論,或說如同交易成本一樣簡單的理想世界,每一種互動力量中的削減與增強,正是雪花或雨滴形狀的樣子。辯論真能夠涵括每一種可能性嗎? 還是那只是在分類並強化“更簡單“的答案。所謂的簡單美好,不是真的不思考或不運作,而是把盲點轉為重要的串連,不應該真的跳過。
今天想到,人一輩子要學會過三天好日子,昨天,今天,明天。
別受昨天的牽絆,不讓今天虛度,並想想如何讓明天有趣味地到來。
突有百年校慶跑百公里祝賀百年國家生日,百萬募款的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