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06 20:14:55理耘

安清箴言

諸位老大聽端詳 家裡義氣千秋長 進家先學孝父母 然後和睦鄰閭黨

小心謹慎莫惹事 吃虧忍讓是良方 街坊老少莫慢怠 大小事情憑天良

孝悌忠信合廉恥 莫忘三綱並五常 若是有人來爭辯 讓他兩句有何妨

若與人家來毆鬥 他說仗著安清幫 滿是咱的十分理 他說咱們人剛強

要是與人爭勝負 旁人說咱不善良 嚴守幫規要謹慎 犯了幫規爾遭殃

各位老大先請祖 請祖臨壇再燒香 人家站著汝復跪 人家心穩你心慌

請下家法將爾罰 打得遍體是鱗傷 原是花錢買頭磕 找個老的來管降

若說安清無好處 為何處處有香堂 各位老大聽我講 吾將好處說其詳

出門在外要挨揍 露露家裡沾大光 若是淺著缺盤纏 湊上幾文爾還鄉

或者攤上小官司 眾人找錢汝上堂 陰雨連天困住你 十天八天住不妨

冬遇大雪身受凍 眾人出錢置衣裳 恩師來到徒家裡 如同父母在高堂

奉茶端飯爾情願 舖床疊被汝承當 徒弟若上師家去 見了師母如親娘

吃穿日用若不夠 花錢拉賬你還償 米麵餑餑高梁餅 豈嫌吃菜與吞糠

師家有活汝得作 耕種鋤刨爾幫忙 這樣名聲在人創 莫要偷懶躲一旁

有等之人不義氣 見了師父不答腔 聽說來客他就躲 聽說攤錢就心慌

這個樣的在家裡 走遍天下都不香 找他師父要出帖 一頓家法趕出堂

若要留他在會內 恐將全幫名譽傷 各位老大記此語 之後切要學善良
清門家訓
興幫立運 保護四方 勸諭百姓 治國安邦

精誠團結 四海名揚 堂前行孝 分所應當

後生子孫 教義有方 親愛鄰里 和睦鄉黨

遊遍天下 志在四方 進家之人 考其家鄉

根基清正 方准請堂 守分安命 品行端莊

學習正業 萬勿遊蕩 奸滑狡詐 逐出清幫

幫中老少 盡是豪強 甄選拔取 國家棟樑

榮宗耀祖 記在心腸 此篇家訓 切記莫忘
理 耘 2006-07-14 19:13:21

請問老大 在會嗎?

請問老大 在官嗎?

請問老大 在幫嗎?

請問老大 貴幫頭?

請問老大 幾爐香進會?

請問老大 安清共有多少幫?

請問老大 貴前人是那位?

請問老大 貴前人壽誕何日?

請問老大 貴引進師是哪位?

請問老大 進家幾年了?

請問老大 您在何處紮根?

理 耘 2006-06-12 21:12:50

亦正亦邪的清幫
我瞭解大家都是基於一份對清幫的熱誠,而將個人有限的時間奉獻出來當
義工,照理說:無償報酬是不應該有任何的責任歸屬問題,可是有一件事
大家不要忘記,就是不要忘了清幫擁有亦正亦邪的屬性,我以前有大概談
過,任何的事都不應勉強,而真正的義氣當然也是不需勉強的,能做到最
好,即使不能做到也沒關係,不要因為一些無聊的面子問題,勉強答應,
事後卻草草收場,其實會比當初不幫忙的情形更讓事情複雜化,今天你們
因為義氣而出來當義工,如果事情沒辦好,要瞭解:受責也是因為「義
氣」,當然就應該要有受責的心理準備,對!我是感激各位的義氣,可是
有些事做錯就是做錯,這就像志工去照顧一些老人家,而沒把人家照顧好
一樣,

如同開始所說的:不要忘了清幫亦正亦邪的屬性,我們一直不易融入主流
社會,主要也是我們的行為較為隨性,我們之間的想法與做法會比一般人
較有自由度一點,我們不願受拘束,不拘小節,凡事隨心所欲,毀譽由
人,而這些特質常使我們易於游走法律邊緣,這種模糊狀態就如部隊裡所
說的:有事就有事、沒事就沒事,那到底有事或沒事呢,〈那可不是由我
們決定的〉所以我們有必要隨時警惕自己,有些事情必需要做的乾淨俐
落,莫要留下一些供人垢病之處,這就是清幫所說的:如果辦不來當初就
不要答應,而既然答應了就務必要做到,否則非但會誤了自己,且會誤了
清幫,

此所以我說你們為了義氣出來當義工,我很感激,也緊記在心,可是事情
既然沒辦好,你們也須秉持義氣承受我的責備,彼此之間不傷感情,方能
順利的把事情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