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09 08:18:05圓恩
【書摘26】《猿吼季風林》
PS 照片為 旅館鑰匙和迎賓花圈
作者徐仁修
徐仁修的作品為何不耐讀?我總是在舊書攤看見一整堆他的著作,被堆置在某一層,還連著順序。我自己也看過幾本,的確是那種你看過一遍,就不想再讀的作品,也不能說不想再讀,而是世上好書無其多,得留時間讀別的書去。雖然他的文筆親切易讀,也頗有味道;照片美麗……,其中揉雜著一般人對大自然的神往和好奇,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或許也算上一本,把大自然的感動帶給人們的入門書之類吧?一直在想,梭羅的《湖濱散記》,又是有著怎般的力量,可以經歷歲月的洗鍊,且叫人一讀再讀?就留待我自己慢慢思索了。
卻不能否定徐氏對這塊土地的努力。聽過他提起反對興建某隧道,因為要抵達後山就是需要開車開很久,所以令人期待那裏的遙遠和與世隔絕。但修建了隧道,很快就可以抵達,很快也可以離開,就不會有人在那住上幾天,反而只留下垃圾。同事說清境到合歡山也打算蓋纜車,這一切都是以利益考量,在賺了一些錢後,好吧!幾十億好了,但幾十億,卻買不回這裡的原貌。希望大家在上網之餘,幫忙寄封抗議信到南投縣政府吧!我們已經不是要留東西給後代子孫了。我們已經借用、侵占到他們的資產了!!
這本《猿吼季風林》,忘記是哪回去逛舊書攤的收穫,那次買了好幾本,其中我最喜歡《思源啞口歲時記》,但那些都燒掉了,只剩下它,當時被放在辦公室的櫃子裡,而倖免於難,也算我們有緣吧!
這本書主要內容是記述作者歷時兩年斷續於恆春地區觀察一群台灣獼猴的紀事。一開頭,他提到自己剛失業,有著經濟壓力,但仍決定進行此計劃,因為
「多少才氣洋溢的人,都因為世俗小事的羈絆而一輩子一事無成,或者只自私地讓自己活得『富有』一點、舒適一點,卻不曾在生命中留下一些有意義的足跡。」
我們雖不是才氣洋溢,多少次也曾面臨相同處境,抉擇又是如何呢?
其中「保守與進步」一章,頗為有趣。作者提到森林中有兩棵芭樂樹,去年落果滿地,也不見獼猴取食。但今年,有一隻小猴子造訪了它。後來其他猴子慢慢也都來取食了,只有猴王和最老的母猴不肯嘗試。「這現象顯示,越年輕的獼猴對新的事物越好奇,也敢於嘗試。年紀越大、地位越高則越保守,越安於現狀。這與科學家在研究日本獼猴時發現的相同。」
「那是一九五二年,一群研究動物的行為學家,觀察生長在日本本州南方小島上的野生日本獼猴。這群獼猴野性十足而又羞怯怕生。為了引牠們出來,科學家以地瓜餵養。試著使獼猴接納觀察者。科學家將地瓜放置在沙灘上,地瓜上沾有不少沙子,獼猴吃起來得費點時間。這樣科學家就有時間觀察牠們。一九五三年,科學家發現一隻名字叫『伊莫』的小猴子,不知為什麼,突然把沾有泥沙的地瓜放到水裡,並用雙手將泥沙洗掉。從這天開始,伊莫養成了洗地瓜的習慣。一個月後,他的一位同伴也這麼做了。漸漸的,其他小猴也學到了。伊莫的母親則在四個月後才跟著洗,於是這種洗地瓜的習慣在猴群中傳布開去。後來幾隻小猴子以海水洗地瓜,發現地瓜變得更好吃。用海水洗地瓜最後變成這群猴子大多數共同的習慣。少數沒接受這種新知識的是老猴子,他們無法改變固定的生活方式,也害怕改變。」
「科學家為了爭取更長的觀察時間,開始餵食帶殼的麥粒,並把麥粒混入沙中。這樣猴子勢必要花很多時間來揀食。…….一天,伊莫忽然連沙帶麥粒一把抓起丟到水池裡。結果沙子沉入水底,而麥子浮在水面上。接下來的幾年,大多數二至四歲的幼猴都採取此法揀食麥粒,而母猴則較慢接受。這群獼猴中幾隻領袖始終不肯揀麥粒。」
「由以上事例可以知道,較進化、過群體生活的靈長目具有傳統行為。尤其是成年及年老者,往往會抵抗新的行為模式,不願發展新觀念。」
我還沒老,但也害怕改變了。有時我常常想起以前和學長姐去那些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爬山,其中的感動,至今依舊。但是,現在的我,似乎離未知越來越遠了。
作者徐仁修
徐仁修的作品為何不耐讀?我總是在舊書攤看見一整堆他的著作,被堆置在某一層,還連著順序。我自己也看過幾本,的確是那種你看過一遍,就不想再讀的作品,也不能說不想再讀,而是世上好書無其多,得留時間讀別的書去。雖然他的文筆親切易讀,也頗有味道;照片美麗……,其中揉雜著一般人對大自然的神往和好奇,但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或許也算上一本,把大自然的感動帶給人們的入門書之類吧?一直在想,梭羅的《湖濱散記》,又是有著怎般的力量,可以經歷歲月的洗鍊,且叫人一讀再讀?就留待我自己慢慢思索了。
卻不能否定徐氏對這塊土地的努力。聽過他提起反對興建某隧道,因為要抵達後山就是需要開車開很久,所以令人期待那裏的遙遠和與世隔絕。但修建了隧道,很快就可以抵達,很快也可以離開,就不會有人在那住上幾天,反而只留下垃圾。同事說清境到合歡山也打算蓋纜車,這一切都是以利益考量,在賺了一些錢後,好吧!幾十億好了,但幾十億,卻買不回這裡的原貌。希望大家在上網之餘,幫忙寄封抗議信到南投縣政府吧!我們已經不是要留東西給後代子孫了。我們已經借用、侵占到他們的資產了!!
這本《猿吼季風林》,忘記是哪回去逛舊書攤的收穫,那次買了好幾本,其中我最喜歡《思源啞口歲時記》,但那些都燒掉了,只剩下它,當時被放在辦公室的櫃子裡,而倖免於難,也算我們有緣吧!
這本書主要內容是記述作者歷時兩年斷續於恆春地區觀察一群台灣獼猴的紀事。一開頭,他提到自己剛失業,有著經濟壓力,但仍決定進行此計劃,因為
「多少才氣洋溢的人,都因為世俗小事的羈絆而一輩子一事無成,或者只自私地讓自己活得『富有』一點、舒適一點,卻不曾在生命中留下一些有意義的足跡。」
我們雖不是才氣洋溢,多少次也曾面臨相同處境,抉擇又是如何呢?
其中「保守與進步」一章,頗為有趣。作者提到森林中有兩棵芭樂樹,去年落果滿地,也不見獼猴取食。但今年,有一隻小猴子造訪了它。後來其他猴子慢慢也都來取食了,只有猴王和最老的母猴不肯嘗試。「這現象顯示,越年輕的獼猴對新的事物越好奇,也敢於嘗試。年紀越大、地位越高則越保守,越安於現狀。這與科學家在研究日本獼猴時發現的相同。」
「那是一九五二年,一群研究動物的行為學家,觀察生長在日本本州南方小島上的野生日本獼猴。這群獼猴野性十足而又羞怯怕生。為了引牠們出來,科學家以地瓜餵養。試著使獼猴接納觀察者。科學家將地瓜放置在沙灘上,地瓜上沾有不少沙子,獼猴吃起來得費點時間。這樣科學家就有時間觀察牠們。一九五三年,科學家發現一隻名字叫『伊莫』的小猴子,不知為什麼,突然把沾有泥沙的地瓜放到水裡,並用雙手將泥沙洗掉。從這天開始,伊莫養成了洗地瓜的習慣。一個月後,他的一位同伴也這麼做了。漸漸的,其他小猴也學到了。伊莫的母親則在四個月後才跟著洗,於是這種洗地瓜的習慣在猴群中傳布開去。後來幾隻小猴子以海水洗地瓜,發現地瓜變得更好吃。用海水洗地瓜最後變成這群猴子大多數共同的習慣。少數沒接受這種新知識的是老猴子,他們無法改變固定的生活方式,也害怕改變。」
「科學家為了爭取更長的觀察時間,開始餵食帶殼的麥粒,並把麥粒混入沙中。這樣猴子勢必要花很多時間來揀食。…….一天,伊莫忽然連沙帶麥粒一把抓起丟到水池裡。結果沙子沉入水底,而麥子浮在水面上。接下來的幾年,大多數二至四歲的幼猴都採取此法揀食麥粒,而母猴則較慢接受。這群獼猴中幾隻領袖始終不肯揀麥粒。」
「由以上事例可以知道,較進化、過群體生活的靈長目具有傳統行為。尤其是成年及年老者,往往會抵抗新的行為模式,不願發展新觀念。」
我還沒老,但也害怕改變了。有時我常常想起以前和學長姐去那些聽都沒聽過的地方爬山,其中的感動,至今依舊。但是,現在的我,似乎離未知越來越遠了。
下一篇:【書摘27】《白楊樹下有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