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在這多元價值充斥、充滿變數的社會裡,你如何知道自己是走在正確的路上、如何知道自己的選擇是有意義的?!有一群人,不管時空版圖如何物換星移,我們都可以從他們身上找到安身立命的真理與答案。
因著對天主的愛與信仰,在二十世紀五○年代,他們跨過半個地球,千里迢迢地從富裕的瑞士抵達貧脊偏僻的臺灣東部海岸山脈。正值青壯的他們,為信仰獻身,在風光明媚的海岸線上建立了美麗的教堂、醫院、學校、智障中心,為沒有血緣關係的臺東人們付出了全部。
作者:范毅舜
出版社:積木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29日
作者范毅舜不願將他們描繪成偉大、超越人性的類型化人物。但鏡頭中的人物,一張張以歲月修練出來的面孔,令人驚嘆。那至死不渝的信仰、被歲月刻劃出的人生軌跡,不需要透過言語,就足以讓人感動。有幾位老神父臉上所散發出的光芒,只能用「來自天上的祝福」形容。儘管歲歲年年,他們高大英挺的肉身急速地衰退,精神卻因生活歷練而變得益發明亮,散發出一種讓人如沐春風的氣質。
你,愛這片土地嗎?
已落地生根的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告訴你:「臺灣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而臺東縱谷更是臺灣最漂亮的所在。」
書裡有一封家書,是一位白冷會士寄給遠方家鄉的母親的一封信。年輕的兒子,思親的心情,質樸的筆調中有一股對異鄉和對自身不確定性的徬徨或期待……,讀之令人鼻酸。
親愛的母親:
自拿波里上船後,穿過蘇彝士運河,陸續經過北非、印度孟買、雅加達、新加坡、香港,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兼程,我與其他會士弟兄終於抵達了台灣的東部。眼前這片美景只能用「歎為觀止」來形容啊!青翠的海岸山脈與瑞士的高山差不多,但美麗的太平洋卻是家鄉所沒有的。
天氣很悶熱,熱得讓人受不了,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快被烤焦了,而且這裡沒有會院,我們住的地方相當簡陋,更別提伙食了,為了控制預算,我們的長上讓我們真的是吃不飽也喝不好,完全無法與在瑞士時相比擬;不過,這裡的人很窮,很多人都沒有鞋穿,相較之下,我們小小的犧牲刻苦,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雖然如此,我難免想著:如果偶爾能享用一塊家鄉的巧克力,搭配一杯香醇的咖啡,該是多麼美妙的事!
這個調皮的念頭,還不足以成為「距離」的對比啊。親愛的媽媽,或許未來我們不是那麼容易見面了(對不起,想到這裡,我的眼睛又濕了起來),但我相信您為我所流的思念淚水,將是天主胸前最美麗的一串珍珠。
親愛的媽媽,感謝您的捨得,好讓您最親愛的孩子能到異國遠方為天主的子民服務,好天主定會賞報您的犧牲與奉獻。
我就要開始學習這裡的語言與文化,請為我祈禱,我可是一點把握也沒有。
想念爸爸與弟妹們,我將在每晚的夜禱中與你們重逢。
您遠方的孩子 敬上 1954.6.9
「上帝」是什麼?萬千人裡可以找到萬千種解釋。
我想,就如這一群海岸山脈的瑞士人所詮釋的:奉獻生命、分享愛,無他。
阿端
這本書我讀過,感動不已
早期台灣,外國傳教士對台灣貢獻之多
筆墨難以形容~
版主回應
他們必深諳
奉獻的行為不需他人肯定
施與的價值不在於他人的讚譽
在施與奉獻中
他們已圓滿了自身!
歐貝拉
奮起湖揚生活動中心的神父及修女,也是這麼可愛,奉獻自己的一生在異地,只因為"愛"
"愛使我們相聚一起"
佩服!
風兔子
比台灣人更愛台灣(拇指//
看來兔子也要向他們學習!!!
小洋子
啊對哄,忘了拉,哈哈哈(快撿起來)
版主回應
奇怪
我幹嘛提醒你?><
唉
到口的肥羊(洋)跑了!
cuckoobird
看到許多異國傳教士在偏遠山區傳福音
也建立許多社會福利機構
幫助許多窮困孤苦的弱勢者
他們精神真的十分令人感動
小洋子
ㄏㄚˊ太過份了!!!(丟信用卡)
版主回應
奉勸小洋子
信用卡收好都來不及了哪能亂丟呀
小心被有心人士盜刷ㄛ
唉
小洋子
真是不諳世事啊!><
小洋子
吼喔。別這樣拉>_<
版主回應
好啦
看在小洋子經常來報到的份上......
可刷卡
免收手續費啦~^^
浩雲
很厲害的一群人啊...
阿 Han
我在花東住過天主教堂.遇過外國教士..
他們真的很偉大.^_^.
遠渡重洋來這邊幫助偏遠地區的人民.
新竹尖石鄉.桃園復興鄉..還有其他地方都有.^_^.
老松
默默付出的人,最值得我們尊敬!
Pam
離鄉背景,跨越國界,無私的付出...
這一直是我不太能理解的行為
但卻對於他們有著深沉的敬意
版主回應
"離鄉背景,跨越國界,無私的付出..."
源於宗教的大愛吧~
在台灣的歷史中值得為他們記上一筆!
村野夫
是呀,這些外國友人所帶來的就是最純真最偉大的愛
樸拙
奉獻生命
分享愛
^^
嗯
很棒的註解
早安
楊風
生命百態
真感人
冰瑤
.......我比他幸福多了....
我才半個月沒回家就好想好想家喔...
讀起這封信就覺得我真幸福
而且也覺得他們的精神令人欽佩
"上帝"用這樣的意思來解釋
我想我比較能體會他們崇敬上帝的心
版主回應
的確
如非宗教中人
實不易體會為什麼有人能深信(浸)其中
但如果信仰所衍生出的價值觀與行為是裨益於整個社會
乃人類之福呀~
艾爾頓
每每在偏遠地方教會
看到默默為台灣付出的外國人
除了感恩外
不禁要問是什麼驅使他們有這麼強的動力
離鄉背景的付出
我想就謝天 謝謝造物主吧
版主回應
虔誠的信仰
無私的生命
他們要為上帝照顧需要的人群 角落
因為有一顆想體現大愛的心吧~
讀.冊.人
白冷外方傳教會
位於台東的白冷外方傳教修會是九○年代初,它的全盛時期有將近五十位會士在此服務,而如今會士大半凋零了。
創建於一九二一年的白冷外方傳教會,在古老的羅馬天主教會體系裡,算是個相當年輕的修會。一九二五年,這個只收瑞士籍的白冷會到中國東北齊齊哈爾開教,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遷台後,當年遭驅逐的神職人員陸續遷移到台東。白冷會為什麼會選擇在無論是交通或民生條件都相當落後的東部呢?除了花蓮主教當年的邀請,更因貧困地區更需要支援。於是幾個會士弟兄搭著瑞士的貨輪,就這麼千里迢迢地來到台東縣。
若以今日的眼光看來,上帝真的有祂自己的主意。當年還有哪個傳教修會比白冷外方傳教修會更適合來此工作?以基督誕生地「白冷城」(或譯伯利恆)為名的宗教團體,在他們的會憲裡所強調的精神,就像兩千年前誕生在白冷城外馬槽裡一無所有的小嬰兒,對於世俗人嚮往的物質,他們追求謙遜、簡單,就像成年的基督一樣,所有的會士更避免靠別人的權柄甚至自己的能力去追求權勢。
白冷外方傳教修會如此描述他們的工作精神:
孩童的精神:白冷會士以類似孩童完全信任的態度,幫助他們忍受巨大的困難和克服失敗。單純的精神:專心追求福音,卻除自我煩惱的恐懼,更為他們帶來服事別人的自由。貶抑的精神:讓白冷會士在投入別的文化、宗教及社會階級時,可以放棄自己的習慣。
讀.冊.人
《海岸山脈的瑞士人》是范毅舜先生(Nicholas Fan)的作品 。作者將圖片和文字沉澱為一種樸實無華的媒材,與讀者分享他與這些神職人員互動,進而成長的歷程。 透過鏡頭,這些修道人被歲月刻劃出的人生軌跡面貌,不需要透過言語,就足以讓人感動。所有故事的感染力,都必須回歸到人物本身的人格與情操,誠如作者所說:「好的故事是相處來的。」
愛人和被愛都是一種令人感動的能量,有這麼一群人,在二十世紀五○年代,跨過半個地球,千里迢迢地從富裕的瑞士抵達貧脊偏僻的臺灣東部海岸山脈。正值青壯的他們,為信仰獻身,在風光明媚的海岸線上建立美麗的教堂、醫院、學校、智障中心。在全盛時期,東海岸有近五十位白冷會士在此服務,他們為沒有血緣關係的臺東人們付出全部,經過近六十年,而今只剩寥寥可數的幾位老人家仍在這兒繼續做他們該做、能做的事。
這是一本關於神職人員的書,然而,被它感動的人,大多不是天主教教徒,包括自己。
ADAM
慚愧!
外國人對待台灣人那麼無私的奉獻
比臺灣人更照顧台灣人
反之,我們跟本不夠愛惜生養我們的
土地、鄰里、家鄉、國家 ( ? )
甚至同室操戈、認賊作父
耽遲不耽錯,未覺醒的人趕快覺醒吧!
讓我們好好地來照顧大家的母親 — 台灣
版主回應
彼此勉勵
共同創造出人性美好互動的可能
慈悲與關懷 理解與分享
我們的社會才會有希望 與 未來~
菲菲
感動人心溫馨好文
那封家書......
紅袖藏雲
天助自助
盼能喚醒國格與魂
早安 !
小洋子
真的很感人耶
像是上了寶貴的一課
忘月
讀台東高中時 寄宿天主教培質院
係教會為外地孩子求學寄宿需求而建的宿舍
這宿舍由布培信及錫質平二位外籍神父所創
故取兩人名中一字 定名培質院
他們甚至募款興建堤防
這兩位神父將他們的一生 都奉獻臺東這塊土地
版主回應
原來
忘月也曾經庇蔭於落居海岸山脈的天使!
謝謝分享親身經歷~
紅袖藏雲
生為台灣人
殁為台灣魂
但是
可以嗎 ?
台灣每個角落都是最美最美的
否則候鳥不會將此當跳板
言多了!
版主回應
"可以嗎?"
期待 台灣醒覺
祈禱 天佑台灣
天助自助者
相信 可以的~
ivy
他們都是很有毅力的人呀~
版主回應
是啊
堅定的信仰
持續的愛心與行動
成就了他人 他地!
這本書我讀過,感動不已
早期台灣,外國傳教士對台灣貢獻之多
筆墨難以形容~
奉獻的行為不需他人肯定
施與的價值不在於他人的讚譽
在施與奉獻中
他們已圓滿了自身! 2012-02-13 21:3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