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21 15:50:06陳娜娜

【翻譯文】就算想結婚也結不了,被日本剝奪未來的人們


圖片來源:旭山動物園 ペンギンの写真画像 その7キングペンギンの子供(國王企鵝的小孩)

我想,最近這幾年是日本,接著將會是台灣、大陸,甚至是亞洲、全世界,未來勢必會遇到一樣的問題,這是我常常在帶團的時候會提到的日本話題,日本政府、民間也不斷地提出各種方式想要解決少子化與超高齡社會的問題。這篇文章提到的方法「勞動時間固定為8小時」,有不少的日本人在提倡,我覺得台灣的問題頗為類似,是否也可以考慮看看呢。最後提到的「把發電設施當作禮物」或是不用花政府預算,只需透過法規的改變就能達到目的的「隨區域而變動的法人稅制」等等,可能也都是有效的方法,我們該慶幸日本人發生問題在我們之前,但也該煩惱他們的嚴謹與死版,因為我覺得,在他們政府討論到可以真正實施之前,台灣可能已經也開始受到少子高齡化的影響而來不及參考他們的經驗了。以上純粹是翻譯文章後的心得抒發,無任何批評與政治立場(說實在,我對政治挺冷感的),不歡迎認真看待政治議題的人回響,但歡迎有創意的人一起想想未來我們將會面臨的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如果對勞動時間有興趣的人,除了這篇報導文章之外,也可參考下列的TED影片。

 

引申討論「將勞動時間固定為8小時」TED影片(日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d6OLoQW0hY&feature=youtu.be 

 

【翻譯文】就算想結婚也結不了,被日本剝奪未來的人們

 

去年,日本政府決定將勞動關連法的修正案列為成長戰略中的一環,並提送議會討論。「創造讓女性、非正式員工、高齡者更容易就業的社會」聽起來好像很不錯,但這樣的提議可能使長時間且無加班費可領的工作型態合理化,因而遭受到不少質疑。免費電子郵件「俄羅斯政治經濟期刊」的作者北野幸伯不僅提出強烈的質疑,政府應該更認真地思考可以讓國民更幸福的方法,並提出制度面上獨創的想法。

 

五年之間減少94萬人的衝擊。下一步應該?

2015年的國勢調查顯示「日本人口正在急速地減少當中」。

 

<國勢調查>總人口12,71147人,首次明確地減少

每日新聞 226() 945分發布

2015年速報值  全國共39個道府縣人口減少,其中,福島縣的人口減少幅度有史以來最高

 

總務省首長高市早苗在26日早上的議會中,發表了去年10月的2015年簡易國勢調查速報值。去年101日,包括外國人在內,日本木前的總人口為12,71147人,相較於2010年的調查結果共減少了947,305人。這也是自1920(大正9)實施國勢調查以來,少次出現人口減少。

 

短短五年間減少了947,305人,換句話說美年平居減少了約19萬人,這是個非常大的問題。

雖說整體來說人口正在逐漸減少當中。但是除了「人口比其他地區減少速度還快」的地區之外,居然也有「人口激增」的地區。

 

39個道府縣的人口減少中,2011年發生東京電力福島核能事故的福島縣,則創下有紀錄以來最大減幅115,458人。

(中略)

人口比之前調查結果還增加的有「東京圈」的東京、神奈川、埼玉、千葉等四個都縣,還有沖繩、愛知、福岡與滋賀等縣。

人口增加率則是以高出生率且低死亡率的沖繩(增加2.97%)名列第一,上一次調查結果的第一名東京都,這次以2.69%退居第二。

人口減少率最高的是秋田縣5.82%。福島縣減少5.69%、青森與高知兩縣則為4.71%。大阪府減少率為0.30%,這是在1947年因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之外,戰後首次出現人口減少的現象。

福島縣的減少率跟核能事故發生前的2010年調查結果(減少2.98%)相比,幾乎增加了一倍。受到東日本震災嚴重影響的岩手縣(減少3.78)與宮城縣(減少0.59),則與2010年的調查結果相差不遠。

 

相對於秋田縣、福島縣、青森縣、高知縣、岩手縣等的減少幅度非常大,首都圈的人口反而呈現「激增」的情形。

 

東京圈的人口數為3,612萬人,比五年前的調查結果增加了50萬人,並佔全日本人口的1/4。從市町村的人口增加調查結果來看,也是以東京23區的人數最多(32萬人)。此外,東京圈內的川崎、埼玉、橫濱等各政令都市也有擠進人口增加的都市前10名。(時事通信226日)

 

日本全國共減少了94萬人,但首都圈卻反而增加了50萬人。從這裡可以看出日本有兩個課題越來越顯著。

要如何增加人口?

・如何阻止人口從地方流向首都圈?

 

少子化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對於「要如何才能增加人口數呢?」這個課題,一般大家都會提出「移民」這個方法。但從歐美國家經驗中得知,這是一個失敗的政策,絕對不可以模仿。實際上,歐洲因為伊斯蘭教徒的大量流入,「基督教文明」本身正一步步走向滅亡中。

當然,應該多多吸引優秀的外國人到日本來是沒錯,但一定要避免只引進大量的低階「3K移民」(日本人不喜歡做的工作,可以用便宜的薪水請外國人來做就好),歐洲就是因為這樣而走向滅亡的。

 

因此,「人口增加必須先解決少子化的問題」才是王道,正確的方法。認為「不可能」的人或許有很多,但世界上的確有「出生率激增的案例」。例如,我現在住的地方俄羅斯。1999年,俄羅斯的和寄出生率只有1.17(!),但在20122013年提升到1.7;同時,死亡率也逐漸降低,人口開始呈現「自然增加」的情況。

 

<俄羅斯的出生率 創下新紀錄>  2015619Sputnik日本

依據俄羅斯保健省的統計資料,2014年的出生率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自1990年以來,已經在2013年的出生率首度超越死亡率,2014年創下更高的紀錄。人口的自然增加數維33600人,死亡率也越來越低。

2014年俄羅斯的出生率比前年增加了0.8%,出生數則是由1929700人增加為1947300人,這是俄羅斯史上出生率最高的一次。

俄羅斯是如何增加出生率呢?就是用我們以前也聽過的「母親補助金」制度,簡單來說就是「生了兩個小孩的家庭,就可以獲得足夠買下郊區房地產的補助金額」的制度。

以實際上真的可以達到增加出生率目的的「母親補助金」制度為基礎,再因應日本的現況,提出下列幾個提案以供參考。

在日本「可以買下房子的金額」大概是多少呢?像東京這樣的大都市當然是不可能,但如果是長野縣松本市的近郊的話,大約2000萬円的話,要買個像樣的房子應該不成問題。會不會有人聽到「生了三個小孩的家庭,就可提供購屋補助金額2000萬円」,而覺得「那就試試看吧」呢?

或許有人會說「這些錢要從哪裡來阿!笨蛋!」。其實不一定要給所有的家庭2000萬円,若是改成「國家幫您付擔購屋貸款(例如20年、30)」這種方法呢?

如果可以這麼做的話,國家可以花20年或30年,代替這些家庭償還購屋貸款,每一個「生了三個小孩的家庭」國家必須負擔約10萬元左右(並無精算),平均每個小孩的支援金額約為33333円。在這個方案中給個人都能各取所需。

l   生了三個小孩的家庭:如願以常可以擁有自己的房子。

l   銀行:因為錢是由國家出的,所以不用擔心貸款無法收回的風險。

l   國家:出生率劇增,能夠安定國家。

或許有些生理上無法接受的人會說「這樣的作法根本就是社會主義嘛!」,但是如果只是信奉「新自由主義」的話,是無法阻止少子化的惡化的。

徹底實行「工時8小時」政策

日本2014年的「合計特殊出生率」為1.42,換句話說「女性一生中平均生產的小孩人數」為1.42,也就是人口會減少的意思。

但是我們來看看另一個有趣的數字。完結出生兒數(平均每對夫妻的最終生產小孩數)1.96(2010)。這表示「結婚後的家庭,大約都有生兩個小孩」,也就是說問題其實不在「已婚的人不生小孩」,最大的問題是在「大家根本不結婚或結不了婚」。

從數字可以了解到「結婚後的家庭,大約都有生兩個小孩」這個事實。所以政府應該努力的是「創造可以結婚的環境」才對。而我想強調的、與這個有關的也就是「徹底實行工時8小時」的概念。大家或許已經知道,日本的工作環境是非常嚴峻的,工作到晚上10點、11點的人非常多,因此也引起日本許多問題。首先就是,

l   沒有時間找結婚對象

就算結了婚

l   沒有時間生小孩

就算生了小孩

l   爸爸常常不在家,無法參予養育小孩的過程

l   媽媽育兒壓力大

l   因為上述原因而造成的「虐待兒童」的問題

現在的狀況就已經是這樣了,日本政府還在倡導「請外國人來幫忙作家事,增加日本女性的工作機會」。日本女性光是養育小孩就已經夠累了,居然說「更加努力工作吧!」,光想就覺得這會是多麼痛苦的生活,進而就不想生小孩了。

所以我才主張「徹底實行工時8小時」。(我並非共產主義者,也不是社會主義者)

l   單身的人,五點下班後可以積極地去找男女朋友。

l   有男女朋友的人,五點下班後可以專心的去約會。

l   已婚的人,五點下班後可以規劃生育計畫。

l   已經有小孩的先生,五點下班後可以幫太太處理家務事。

當然,也是有許多「不想結婚的人」。這些雖然都是每個人的自由,但問題應該是要改善「想結婚的人因為時間被綁在公司的時間太長而無法結婚」的現象才對。就像前面提到的,日本人只要結婚的話,平均就會生1.96個小孩。

日本政府應該要認真地改善「殘酷資本主義」與「血汗資本主義」。「女性活躍」的公司也是不錯,但如果能構建一個「對女性更友善」的公司會更好。

人口往都市集中的現像是可以阻止的,其次就是思考如何阻止地方衰退。雖然我出生於長野縣松本市,但我真的覺得「鄉下真的很棒」。

l   空氣清新

l   水質乾淨

l   通勤通常以步行與腳踏車方式就可到達

l   小朋友可以跑跑跳跳的地方到處都是

l   工作環境比都市友善

等等。而且,有小孩的人如果可以有自己父母親的幫忙的話,應該會輕鬆不少。可以看著自己的孫子長大的父母親應該也會覺得很幸福吧。既然生活在鄉下有這麼多的優點,為甚麼大家都要往都市擠呢?

答案非常簡單,因為跟都市相比,在鄉下「比較難找到工作」。那麼該怎麼作才能增加鄉下地方的工作機會呢?

「吸引企業來這裡開公司」就可以了。

實際上該怎麼做呢?

創造一個「有利於在鄉下開公司的環境」就可以了。

實際上該怎麼做呢?

大幅降低「人口減少的縣」的法人稅即可

人口急遽減少的縣就是上面提到的,秋田縣、福島縣、青森縣、高知縣、岩手縣等,所以,只要將這些縣的法人稅降低為「零」就可以了。如此一來,應該會有不少企業大舉從都市遷移而來吧。

如果要完全將法人稅降低到0有困難的話,能夠減少10%,我想就會有很大的差異了。到時候,一定要將「最低雇用人數」作為減稅條件之一,否則會出現許多「為了節稅而將公司登記在福島,但完全沒有雇用當地人」的公司。

如此一來,只要透過「提高人口增加地區的法人稅、降低人口減少地區的法人稅」的方式,應該可以有效控制企業的動向,然後藉由企業移轉到鄉下後,進一步增加鄉下的雇用機會,而「想定居在鄉下的人」應該也會隨之而增吧。

 

送「發電設施」給專職農夫與農村當作禮物吧

一講到「人口極速流失」,馬上就會聯想到的就是「農村」。因為專職農夫逐漸變成兼職農夫,而農夫的小孩也都到都市變成了上班族。這是為甚麼呢?最大的原因當然是「務農賺不到錢」(很難存到錢)吧。

農村人口流向都市而造成嚴重的「農業衰退」問題。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呢?

我認為只要送「發電設施」給「專職農夫」與「農村地方團體」當作禮物就可以了。例如說:

l   大型太陽能板(鄉下地方有閒置土地)

l  風力發電

l  小行水力發電(對環境友善)

l  (適當的地點)地熱發電

等等。農村的人口少,閒置的土地非常多,利用這些特點大量的設置發電設施就可以了。也就是,創造一個讓農夫與農村可以靠著「賣電」維生的機制。如此一來,農村地區便可以變的更富有,說不定還可以減少人口外移的情況。此外,還可以提高「能源自給率」,對日本全國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事。

我們對於現在所面臨的「五年間減少了94萬人」現況,至今為止已經考慮過不少解決對策,雖然邊喊著「不好了!」「不好了!」,但仔細想想,還是有很多解決方法的。「少子化問題」也不是沒辦法解決,因為這世界上確實有解決這個問題的實例存在。日本政府不應該再「壓榨女性」、「用廉價的價格大量雇用外國人」、「大量的雇用外國人,也可以降低日本人的人事費用」、「不給加班費」等的方式,壓榨自己的國民、女性、勞工、外國人,而是要不斷自省「該如何做才能讓國民更加幸福富裕呢?」才對。

 

原文資料來源:翻譯自免費電子郵件「俄羅斯政治經濟期刊」文章http://www.mag2.com/p/news/152691?l=rkx108a0c6.